壓垮父母的「家長群」

2020-09-23 丶風月無痕

這兩天,一則視頻在網上火了: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和老師溝通時,突然情緒崩潰,嚎啕大哭。原來,這位爸爸因為經常不回家長群的信息,被老師善意提醒。但他突然覺得工作生活都好難,於是哭著說:「我工作實在太忙,又要加班開會,實在是回復不過來。」看這個視頻裡,這位爸爸哭到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好多家長都忍不住一聲嘆息:這樣的無奈,真的只有家長才能體會。

這幾天,有一篇標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爆全網。這個話題讓很多人都心有戚戚。因為我們會發現,其實自己和外賣小哥一樣,被困在了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系統裡。對於家長來說,那個困住他們的系統,就是「家長群」。被困在群裡的父母,對它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它的方便,「恨」是因為它太方便了。

多少父母的狀態都是這樣:一手抓工作,一手還要時刻關注群裡的信息。因為一旦漏了某條信息,不只耽誤了孩子的學習,還要連累他們被批評。

微博上有一位爸爸在開學第一天,發了一條家長群生存指南。


調侃之餘,卻透著一種父母的心酸。試問,如果有可能,哪個父母不想退出家長群?天天工作群就能有十來個,已經搞得焦頭爛額,但是為了孩子,還是得硬著頭皮把家長群置頂,再加上強提醒。一旦有新的消息提醒,先去看的永遠是置頂的家長群。

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能讓一個人24小時回復的不是他的老闆,而是孩子的家長群。因為這個群裡,主要功能有三個:布置作業、發通知、發照片。也就是說,這幾乎成了你和老師唯一的溝通渠道。工作空檔,上個洗手間的功夫,都要打開家長群從幾百條消息裡摘出重要的那幾條,簡直成了父母的必備技能。

看過一檔訪談節目,當視頻中的媽媽被問及有了家長群之後是什麼感受時,她說:「緊張,特別緊張。」害怕孩子犯錯,害怕被老師批評。一旦看到老師每天發誰誰誰的作業完成的好時,要是沒看到自己的孩子,那這一天的心情就別想好了。我們這代父母, 養育孩子的焦慮似乎如影隨形。總覺得孩子不能輸,必須贏在起跑線。吃糠咽菜也要買學區房,帶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跟其它孩子做比較……因為我們深知奮鬥的艱辛,每一次升學都見證了身邊大量被淘汰的同學,也看到了他們的命運,於是深深恐懼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己當年那些「被淘汰」同學。

最近熱播的綜藝《親愛的小課桌》裡, 當徐敬凱的媽媽自豪地說出年僅7歲的徐敬凱一個假期做了三百多套卷子時, 傅首爾脫口而出:「你瘋了嗎你?」她沒有瘋,她只是這個社會上大多數父母的縮影。正如她說的那樣:「當周圍孩子的家長都在給孩子補課抓學習的時候,如果你不做,就會擔心、會焦慮。」

可是壓力之下的徐敬凱,所表現出的狀態真的讓人心疼。當別的小朋友都充滿自信地自我介紹,玩遊戲時,只有徐敬凱不願意說,他說他沒有名字,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說實話,很難去譴責徐敬凱的媽媽。因為她的本心是,現在努力一點,以後就能擁有選擇的權利。大環境是如此的焦慮,做父母的,只能被裹挾著往前走。然而專家又說,學習帶給徐俊凱的只有恐懼, 痛苦和厭惡,也勢必不利於成績的提高。家長怎麼做都是錯,更焦慮了。

教育,從來不存於家長群裡。困住家長的,也從來不是家長群,而是競爭激烈的教育大環境本身。所以,在這個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做父母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困住。只有我們自己放平心態,放下那無處安放的壓力, 跳出這個大環境給我們帶來的焦慮。我們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讓他們發現更好的自我,引導他們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孩子爸爸退出家長群引熱議
    近日,「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成為微博熱搜,央視、人民日報等媒體的跟蹤報導讓話題不斷升級。「你以為老師就不想退群?」「幹啥啥不行,退群第一名!」「造成我們焦慮和育兒困擾的最大根源,根本不是一線老師!」
  • 壓垮成年人,只要一個「家長群」
    這位家長對著鏡頭表示,老師成天在家長群裡不是讓報名補習班,就是讓家長批改作業,批改後,家長還要在群裡違心的說「老師辛苦了」。「自己教自己改,老師辛苦在哪了?」 「我就退家長群怎麼了?」而有同樣經歷的家長不在少數,甚至說這種情況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 申論歷年真題高分作文: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申論歷年真題高分作文: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申論歷年真題,申論歷年真題範文,申論高分範文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上班被領導罵,下班被老師罵:壓垮家長的,不只是一個班級群
    這番話迅速引發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微博話題建立後,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 老師在群裡發號施令,家長們在群裡領取任務,好像沒有孩子什麼事情,很多任務直接落到了家長們頭上,家長成了被考核的對象。 這些任務有些非常繁瑣,稍有不慎就會出岔子:
  • 「家長退群「被央視點名: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抱怨和不滿,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 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還上了央視的晚間新聞,央視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成年人還沒被房貸壓垮就先被孩子的小學家長群壓垮了。
  • 「家長群」咋就變成了「壓力群」?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這個星期,「家長群」上了好幾次熱搜。前兩天,江蘇一位爸爸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並質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
  • 被孩子作業壓垮的家長,輔導作業是渡劫嗎,家長如何讓老師滿意
    文/育兒日記360(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只要說起關於孩子的問題,有很多家長都是覺得非常的鬧心。很多家長說最怕老師找自己,指不定孩子又闖了什麼禍,準沒好事。本期話題:被孩子作業壓垮的家長,輔導作業是渡劫嗎,家長如何讓老師滿意!
  • 為啥孩子一畢業就退出家長群?回答:群裡的「汙垢」我受夠了
    「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今信息通訊高度發達,相信每個人都有幾個甚至多個群聊,但家有孩子的父母,家長群一定是重點關注對象。可家長群卻並不招人愛,許多家長表示:孩子畢業後,第一件事就是退出家長群。問及原因,他們的回答也略顯無奈:群裡的「汙垢」讓人受夠了。為啥孩子一畢業就退出家長群?
  • 家長,請不要讓你的態度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在9月17日,在武漢市某中學,14歲的初三學生張某在教室和同學玩撲克牌被老師發現,老師將這種情況反映到張某的家庭,希望家長能夠到校配合管教。張某的母親在來到學校後,在教室走廊內,當眾扇了張某兩巴掌,隨即憤怒離去。
  • 家長們,不要讓你的態度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在9月17日,在武漢市某中學,14歲的初三學生張某在教室和同學玩撲克牌被老師發現,老師將這種情況反映到張某的家庭,希望家長能夠到校配合管教。張某的母親在來到學校後,在教室走廊內,當眾扇了張某兩巴掌,隨即憤怒離去。
  • 家長群成「負擔群」,父母每天看群提心弔膽,寶媽:真想退群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的通訊技術日益發達,很多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以通過微信群跟家長第一時間傳達。本來是一個能及時了解孩子情況的好事情,現在家長群卻成了"負擔群",家長每天看群都會提心弔膽,還有的寶媽大呼:真想退群呀!
  • 家長心聲:我想退出家長群!
    可又會經常收到一大堆沒用的消息 看也不是 不看也不是 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 無形間成為「壓力群」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
  • 終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了「怒退家長群」之後,老師也很無奈
    原創 父母堂 父母堂 收錄於話題#學習x方法7#家庭關係48關注我,做朋友圈最懂教育的父母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又「怒退家長群」,那接下去孩子的學習,真的能變好嗎?
  • 「家長群」內外:矛盾背後更多的是焦慮和痛苦的掙扎
    而老師們也在「發聲」,有人曬出自己「披星戴月」的作息表,有人列舉出自己某天某個小時內同時處理的十幾件大小事兒,以此證明自己的「委屈」……隨著「家長退群」事件的發酵,江西、遼寧等省紛紛出臺文件,明確提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退出家長群?退群家長:因為變味了
    導讀: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退出家長群?退群家長:因為變味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退出家長群?退群家長:因為變味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真正讓家長煩惱的,到底是家長群,還是群裡的某些家長
    老師比家長更頭疼的家長群更不要高喊,讓全班孩子們共同進步,共勉的口號,從網上轉發的視頻連結發到群裡。以前,家長聯繫老師的方式無非是打電話,見面聊。後來,有了QQ群。再後來,有了QQ和微信兩種群。同學畢業了建個同學群,家族建個家族群,小家建個家庭群,孩子上學建個家長群。這些群著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之前有個新聞上億人點擊,說的就是壓垮家長的只需一個家長群。
  • 家長群成壓力群,家長幫忙批改作業到底應不應該?
    圖源自網絡 近日,由家長與老師的矛盾問題被推上了討論的中心,更有人說「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家長群本是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橋梁,究竟為什麼現在成為了矛盾中心
  • 【8點見】 一覺醒來,「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上了熱搜
    女孩27樓墜落砸中路人致其六級傷殘,父母被判賠77萬。聲音近日,江蘇一家長稱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家長群裡出現的問題,引發不少家長共鳴。事實上,老師的壓力同樣不小。本應是家校溝通橋梁的家長群,無形間成為「壓力群」。別讓家長群變「壓力群」。
  • 家長群壓垮成年人——不能把批改作業推給家長!學生、老師、家長應...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11月1日晚,這一話題迅速上了新浪微博熱搜,短時間內閱讀量近2億,討論量近2萬。在這一話題下,長久存在的家校矛盾,再次展現得淋漓盡致。 導火索: 一江蘇家長被群所累,大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此次熱搜由一個視頻發酵而來。
  • 終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了!「怒退家長群」之後,老師也很無奈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又「怒退家長群」,那接下去孩子的學習,真的能變好嗎? 這一場「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之間關於學生教育的「矛盾」,似乎暫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2 我就退出家長群 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