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帶3歲孩子參加入園前體檢。醫生說他倆(雙胞胎)腿不直,有點X型腿,需要注意坐姿,要如何如何糾正。
我內心也慌了,隱約記得一本兒科書籍提過孩子腿型的問題,翻出來一看,安心了。
根據《美國兒科育兒百科》中資料整理,和大家聊聊寶寶腿部發育的變化過程。
01什麼是O型腿?什麼是X型腿?
O型腿醫學上稱作「膝內翻」,俗稱為「羅圈腿」。
主要表現:當雙腿腳踝內側併攏時,膝關節內側無法併攏。
原因:小腿的脛骨向內翻轉了一定角度,因此稱為「膝內翻」。
X型腿醫學上稱作「膝外翻」,也叫「碰膝症」。
主要表現:當雙腿膝蓋併攏時,雙足不能接觸。
原因:小腿的脛骨向外翻轉了一定角度,因此稱為「膝外翻」。
02孩子腿部的發育過程
孩子幼年期腿不直,一般屬於「生理性腿型變化」。
胎兒在子宮中空間有限,全身盤曲、脊柱略為前傾、四肢交叉抱於胸腹部前,這樣就自然造成了寶寶脛骨內旋,出生是「O型腿」,也稱「蛙型」腿。
寶寶出生的「O型腿」是正常現象,不需要特殊處理,隨著寶寶的成長,約在1歲半至兩歲時,「O型腿」會自然變直。
但隨著寶寶進一步的生長發育、下肢負重等原因,寶寶的脛骨會開始外旋,也就成了「X型腿」,這一過程被稱為「生理性膝外翻」。而3-4歲是「X型腿」表現最明顯的階段。
後續隨著寶寶發育完善,腿會逐漸變直,直到7歲左右基本都能自然變直。
綜合整理起來,正常的腿型情況如下:
孕期胎兒雙腿長期彎曲,以致生理性O型腿,約1.5-2歲會逐漸拉直。0-1.5歲寶寶為:O型腿;
1.5-2歲寶寶腿型:變直。之後部分幼兒會由O型腿轉變為X型腿,約4-6歲會再逐漸拉直。2-4歲寶寶為:X型腿;4-7歲寶寶腿型:變直。也就是說,很多孩子的腿,在2歲之前都是彎曲的,在6歲之前很可能看上去都有一定程度的「內八字」,之後會恢復正常。有時候,孩子的腿可能8、9歲之前還不會變直。一般情況下,孩子的腿會在他10歲的時候變直。
簡單說,就是下圖這樣是正常的。
03哪些情況屬於「病理性腿型」呢?
「O」型腿和「內八字」和正常情況只有些許偏差時,不需要特殊治療。如果孩子有「病理性腿型徵兆」,就需要及時諮詢骨科、小兒科:■ 彎曲嚴重。■ 只有一側受損。■ 在孩子2歲後,彎曲惡化,仍然是O型腿。■ 在孩子7歲後,內八字的情況依然存在,仍然是X型腿。■ 孩子的身高比同齡人低很多。■具有骨骼疾病或關節受傷病史如果孩子符合上述任何一種描述,請和兒科醫生聊一聊。
04孩子腿部發育期間,怎麼護理呢?
第一,拒絕人為對寶寶的正常腿型進行糾正。
比如綁腿。現在醫院都反對對新生兒綁腿、打包,仍然有不少年輕父母和「好心」的爺爺奶奶堅持偷偷綁。我孩子出生是夏天,又請了月嫂,還是雙胞胎2個,我父母也才放棄綁腿。
第二,避免讓孩子趴著睡覺。
趴睡時,腳踝大多呈外翻或內翻狀,長期如此,容易影響孩子的腿部發育。
第三,及時糾正孩子的W型坐姿。
孩子坐著玩耍時,一旦是W型坐姿,就要提醒並制止,這種不良坐姿,容易加劇孩子的脛骨外翻,導致「X型腿」。可以盤腿坐、半盤腿坐、V型坐和側坐。
第四,避免讓孩子長時間站立。
寶寶骨骼發育尚未完善,腿部肌肉力量薄弱,不夠力量長時間支撐身體的重量。
第五,不建議讓孩子使用圍欄式學步車。
圍欄式學步車可以幫助寶寶支撐身體,但寶寶腿部也就得不到充分鍛鍊,無法完全站直。坐墊卡在寶寶的兩腿之間,長期使用造成嬰兒骨骼發育異常,形成八字腳走路習慣。又由於寶寶身高的限制,過早使用學步車,很容易養成寶寶踮腳走路的習慣。
推薦使用手推型學步車,或者牽引帶,給寶寶背上防摔枕;綁一根長絲巾在寶寶腰間,都是不錯的學步方法。
05結語
其實大多數寶寶的腿型,都在正常發育階段,不是腿不直。特點年齡,如果腿直可能更有問題了。家長可對照最後這幅圖,梳理下孩子究竟是正常腿型,還是病理性腿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侵權必究。
@右右細毛和爸媽3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