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積療法治療兒童厭食、便秘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2021年1月8日,北京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捏積療法治療兒童厭食、便秘》。

捏積療法在中國傳統醫藥學中,是一種古老而實用的治法,多用來治療小兒脾胃不和。

中醫理論認為,在人體後背正中間有一條經脈叫督脈,它主人體一身之陽氣,又因為人體的後背本身是主陽的,因此又稱督脈為陽中之陽。

一、捏脊為什麼能治病?

捏積通過捏拿小兒的脊背,可以振奮小兒督脈的陽氣,推動全身氣血的運行,調整全身的陰陽之氣,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西醫認為可以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幹和神經節,通過複雜的神經體液因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並整體地、雙向地調節內臟活動,從而防治多種疾病。

二、捏脊要注意什麼?

時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後或晚上臨睡前進行療效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個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鬆。

溫度:捏脊時室內溫度要適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溫暖,手法宜輕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時間:每次捏脊時間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手法:①開始做時手法宜輕巧,以後逐漸加重,使小兒慢慢適應。②要捏捻,不可擰轉。③捻動推進時,要直線向前,不可歪斜。

年齡:捏脊療法適於半歲以上到6歲左右的寶寶。年齡過小的寶寶皮膚嬌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膚破損;年齡過大則因為背肌較厚,不易提起,穴位點按不到位而影響療效。

禁忌:寶寶背部皮膚有破損,患有癤腫、皮膚病。

北京中醫醫院懷柔醫院兒科開展捏積療法治療兒童厭食、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工作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需提前開單到兒科門診預約。

相關焦點

  • 推拿捏積治療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嚴重者,常因大量水樣便而出現脫水,治療不及時,亦可出現死亡。 中醫認為:小兒腹瀉是脾胃功能失調或外感時邪所致,臨床可分為傷食瀉、驚嚇瀉、風寒瀉、溼熱瀉和脾虛瀉,小兒秋季腹瀉以脾虛瀉最為多見。小兒腹瀉除有大便不正常外,還可出現許多兼加證:如發熱、嘔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厭食、面黃、疲乏無力等。
  • 解析嬰幼兒厭食與便秘——陳永輝
    第1頁: 第2頁:2011.06.29  NO.262  兒童厭食和便秘在消化系統裡面是最常見的厭食嚴格來說只能算一種症狀。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便秘也是非常常見的。便秘其實有兩個方面的概念,一個是大便間隔時間長,如果孩子每周大便少於兩次,一般三天以上不解大便,這個算是便秘。  另外,要看大便的性狀,有的孩子儘管每天都解,但是解的是球狀,羊屎那種,把肛門都衝破了。這也是便秘的表現。
  • 四惠中醫醫院新增中醫兒科門診 方便京城東部兒童就診
    2017年2月15日訊,據統計,我國0至14歲兒童總人數約2.3億,而醫療機構兒科醫生人數只有約11.8萬人,也就是說,平均每1800多個兒童才有一個兒科醫生;伴隨「全面兩二孩」政策的落地,兒科門診的「供需矛盾」更加凸顯。
  • 兒童養生:4步教你學會華佗捏脊法,助你構建兒童胃腸疾病防火牆
    實踐證明,華佗捏脊法不僅僅是治療的方法,亦是保健強身的絕招。捏脊療法是中醫中的一種經絡療法,是連續捏拿脊柱部肌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一般而言,此方法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疳積」,因此也稱「捏積療法」。中醫認為此法具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功效。其中,尤以健脾和胃的功效最為突出。
  • 非藥物療法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
    中醫藥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方法多樣。其中中醫推拿、穴位敷貼、針灸、耳穴貼壓、穴位埋線等非藥物療法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簡便易行、無毒副作用,已日益引起重視,並逐漸成為易於社區推廣的適宜技術。現報導如下。
  • 【金醫科普】孩子厭食怎麼辦——金醫專家這麼建議
    「是藥三分毒」,厭食的孩子本身消化功能就偏弱,藥物不僅刺激腸胃、降低腸胃蠕動力,長期用藥還會產生依賴性,而且還會增加孩子的消化負擔,治標不治本!兒童推拿不僅能強化兒童消化系統功能,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加胃液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從而改善食慾,達到治療孩子厭食的目的,同時還能有效的增強孩子體質。
  • 讓"臍療"幫你打開孩子的「厭食開關」
    這一「困擾」如今已經變成了廣告詞……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兒童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據臨床觀察,「溼食裡滯型」的厭食患兒已佔小兒厭食症總發病率的70%以上。換句話講,小兒厭食症有大部分是因餵養方式問題造成的脾胃功能紊亂。臨床發現,許多厭食患兒通過飲食調整及有效的中醫外治療法,就能達到理想效果。
  • 寶寶厭食該怎麼辦?小兒厭食症有哪些表現
    除了感冒發燒外,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寶寶厭食的症狀,寶寶厭食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當,飲食習慣不好造成的,如果長時間厭食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那麼寶寶厭食該怎麼辦?厭食症的表現有哪些?寶寶厭食該怎麼辦?1、中藥內服法:包括服用湯劑治療和中成藥治療。
  • 漫畫中醫積食 | 消積食,調脾胃,試試「捏積」大法
    而「捏積」,是在捏脊的基礎手法上面加了向上捏提的動作。捏積的手法有比較明顯的消除積滯的作用。所以孩子如果是有明顯的積食症狀(口臭,便秘,腹瀉,脹氣,睡覺翻滾等等)就可以使用捏積的方法來調理。捏積手法的注意事項:剛開始手法不要太重,讓孩子有一個適應過程,尤其是比較小的嬌嫩的寶寶,千萬不能用蠻力。
  • 一歲半寶寶便秘,厭食怎麼辦?
    一、便秘怎麼辦1.吃益生菌①有OTC標誌的,例如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寶樂安洛酸梭菌活菌散。我家寶寶10個月前,我和寶寶在吉林,在婦幼開的寶樂安,醫生建議寶寶每天都吃,因為小嬰兒早期腸胃弱,經常便秘或拉稀。寶寶10個月後,只在寶寶便秘或拉稀的時候吃。
  • 【健康講座】冬季小兒推拿或可疏通經絡增加抵抗力 治療兒童感冒
    冬季是兒童感冒的多發季節,由於日常飲食中油脂、零食攝入過剩,形成內火,造成兒童免疫功能低下,遇到外寒或感冒病毒時,容易引發感冒。治療上,為避免藥物的毒副作用,可通過小兒推拿的外治療法,達到疏通經絡、暢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抵抗力、防病治病的目的。
  • 育兒專家提醒您:兒童便秘的治療不宜長期依賴藥物
    育兒專家提醒您:兒童便秘的治療不宜長期依賴藥物2017-09-18 16:30:1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張姐6歲的兒子經常出現便秘的問題,張姐不忍心看到孩子腹脹、腹痛難忍的樣子,於是孩子每次有便秘症狀時,張姐會給孩子使用開塞露以及一些兒童瀉藥來通便,雖然通便的效果很顯著,但是依然是治標不治本
  • 湖北省首開兒童厭食症專病門診 開學前「厭食」兒童驟增
    然而,不少孩子是因為厭食來看病的,幾乎佔到兒科門診的1/3。日前,為了讓更多厭食患兒得到正規治療,湖北省中醫院率先開設了省內首個兒童厭食症專病門診,採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有效治療厭食症。 厭食症發病率上升 已佔兒科門診1/3 兒童厭食症,是指1-6歲的兒童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或各種急、慢性疾病引起的長期食慾減退,食量顯著減少。
  • 如何防止兒童厭食
    厭食症多發於4到7歲的兒童,有些兒童持續時間較長,會變得面黃肌瘦,營養不良。   長期的厭食會導致兒童營養不良,發育遲緩,體質變弱。厭食的兒童不但無法正常的活動,還會使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身體瘦弱。   防止兒童厭食的飲食方法   父母對於孩子厭食總是比較緊張,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備受父母的關注,一旦食量發生一些變化,就會讓父母擔心不已。其實,只要針對兒童厭食的原因進行調理,就能防止兒童出現厭食症。   合理膳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為了預防兒童厭食,父母應該讓孩子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 厭食症症狀 這些方法可以治療厭食
    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體型很瘦的人,他們中間有的人吃飯很少,甚至是一種厭食的狀態,有的是因為長期養成的不好的飲食習慣造成的,那麼厭食症症狀是什麼呢?哪些方法可以治療厭食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 小兒推拿李波:厭食、便秘、口臭、易怒…你的孩子有沒有這些問題
    小兒推拿李波:厭食、便秘、口臭、易怒…你的孩子有沒有這些問題1.挑食、厭食往往挑食厭食的寶寶會被父母輕易的判定為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但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喲,很有可能是你家寶寶小兒推拿李波:厭食、便秘、口臭、易怒…你的孩子有沒有這些問題厭食小兒推拿:
  • 寶寶生病「不打針、不吃藥」的綠色療法,您知道嗎?
    烏蘭美專業講師告訴您寶寶生病「不打針、不吃藥」的綠色療法~什麼是綠色療法?咱們經常接觸的針灸、刮痧、推拿等都屬於綠色療法~綠色療法靠譜嗎?《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了針灸療法、推拿療法、飲食療法、音樂療法、熱熨療法、心理療法等豐富的非藥物治療方法!
  • 便秘的幾種家庭療法
    有許多自然的方法可以幫助緩解便秘。人們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舒適地進行這些操作,其中大多數都得到了科學的支持。 這是減輕便秘的幾種自然家庭療法。
  • 吃得好睡得好,不厭食沒煩惱,育兒專家這樣回答兒童厭食難題!
    兒童厭食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主要表現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腹痛等。長期的食欲不振會影響到小孩的生長發育,例如外形上會顯得瘦弱、皮膚會比較暗淡沒有光彩、身心發育會比同齡人慢等等,這些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狀態,應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