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非常有意思:英國忙著脫離歐洲,而英國內部的蘇格蘭,卻忙著脫離英國。英國與蘇格蘭「同床異夢」,早就是公開的事情。那麼,為何三百多年來,蘇格蘭一直比較「安靜」,到了這些年,蘇格蘭就想離開英國呢?
英國面積24.41萬平方公裡,其中主體位於面積20.9萬平方公裡的大不列顛島上。英國是由四個部分組成的。英國主體,是位於大不大列顛島南部的英格蘭。英格蘭的北部是蘇格蘭,西北部是威爾斯,都在大不列顛島上。北愛爾蘭則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還有一些島嶼。
英國四兄弟中,英格蘭面積13萬平方公裡,最大。其次是蘇格蘭,7.7萬平方公裡。蘇格蘭地勢相對較高,大不列顛島部分,北部是西北高地,中北部是格蘭扁山脈,南部是南部高地。蘇格蘭人口540多萬,不算特別多。蘇格蘭的城市不算太多,大城市有首府愛丁堡、格拉斯哥,以及阿伯丁、鄧迪、基爾馬諾克。不過,就從整體實力來說,蘇格蘭是不如「大哥」英格蘭的。
面對英格蘭的風光,蘇格蘭向來是不服氣的。蘇格蘭與英國(英格蘭)的關係,雖然不至於向加泰隆尼亞(巴塞隆納)與西班牙(卡斯蒂利亞人)那麼緊張,但也好不到哪去。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的人,都不願意自稱是英國人,他們更樂意自稱蘇格蘭人、威爾斯人、愛爾蘭人。
蘇格蘭,是在公元1707年與英格蘭合併的,統稱為英國。從一開始,蘇格蘭加入英國就不太情願,之後一直在「折騰」。從公元1866年開始,就不斷有蘇格蘭認為自己應該脫離英國,跟英國實在沒什麼好玩的。你可能注意到了,從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併,到1866年蘇格蘭開始提出脫離英國,有169年的時間。那麼,在這169年的漫長時期,蘇格蘭為何不要求脫離英國呢?
很簡單:那時的英國如日中天。十八世紀(1701--1800年),英國已完成了新社會的革新,經濟發展非常快。當時的英國,在國際上擁有很多殖民地,比如在北美有著名的13個殖民地,也就是美國的前身。同時,英國在南亞的印度開始進行擴張,地盤越來越大。以英格蘭為主體的英國,通過控制海外殖民地,以及各沿海要塞,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比如,英國工業的發展,可以通過無償或低價使用海外殖民地的資源。
而蘇格蘭作為英國的一部分,自然可以享受到這些利益。尤其是十九世紀初,英國已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從海外殖民地獲得利益的力度明顯加大。英格蘭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面積僅次於英格蘭的蘇格蘭也受益多多。打個不是特別恰當的比喻,英國搶來一鍋肉湯,英格蘭吃肉,蘇格蘭喝湯。湯明顯不如肉更實在,但多少還有一些肉羹在湯裡,也能喝飽。所以,英國的工商業發展,蘇格蘭是跟著英國獲得很大利益的。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後期,隨著德國的強勢崛起,英國的利益受到巨大挑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把英國折騰到灰頭土臉,蘇格蘭自然跟著扮大灰臉。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不用說了,德國把英國打個半死。英格蘭受到嚴重的損害,元氣大傷,蘇格蘭自然不高興了。比如,英國要償還二戰時所欠下的巨額債務,英格蘭和蘇格蘭都要勒緊褲腰帶。二戰後的英國經濟發展,似乎不如法國和德國更快。還有重要的一點,英國在二戰時的元氣大傷,導致英國失去了面積巨大的印度殖民地。沒有了印度殖民地,英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少之又少。自然,蘇格蘭要跟著吃虧。
到了六十年代,英國經濟發展困難重重。而蘇格蘭作為老工業區,產業結構老化的問題尤其突出。比如在六十年代後期,英國全國的平均失業水平是1.8%,蘇格蘭則是3.2%,幾乎是一倍。蘇格蘭認為這一切,都是英格蘭的錯,是英國拉了蘇格蘭的後腿。有很多蘇格蘭人認為英國肯定首先要保英格蘭,沒有精力再管蘇格蘭,蘇格蘭只能淪為英格蘭的炮灰。更讓蘇格蘭人不能接受的是,英格蘭不但不給蘇格蘭輸血,還讓蘇格蘭提供大量資源給英格蘭,沒有幾個蘇格蘭人接受。
那麼,蘇格蘭考慮過沒有,如果真的離開英國,蘇格蘭將如何生存?說到這個問題,很多蘇格蘭人都會告訴你:我們有石油,還怕沒飯吃?
英國東海岸(蘇格蘭、英格蘭)與挪威、丹麥、德國、荷蘭之間,是著名的北海。面積57.5萬平方公裡的北海,蘊藏著大量石油資源,尤其是蘇格蘭附近。不過,英國一般都會從中東或其他產油區進口石油,北海油田,英國似乎沒有太看得上。七十年代,中東屢次爆發戰爭,油價暴漲。英國吃不消了,只好打起北海油田的主意。
英國從蘇格蘭的北海油田獲得了大量的石油利潤。而這一點,恰是蘇格蘭反感英國的理由。蘇格蘭認為石油既然是在蘇格蘭發現的,那就首先由蘇格蘭享受石油利潤,而不是交給英國支配。北海油田的產油量非常大,直到2004年,北海油田的產油量才低於1億噸。面對這麼大的利益,英國當然不肯放手,而蘇格蘭對此耿耿於懷。
近幾十年來,蘇格蘭相對比較「老實」,是因為英國加入了歐盟。蘇格蘭跟著英國,享受了加入歐盟帶來的各種利益。可英國現在要脫離歐盟,幾乎把蘇格蘭「坑死了」。英國脫離歐盟後,蘇格蘭就無法享受之前在歐盟享受的各種優惠。
所以,就造成了這種奇特的現象:英國急著脫歐,蘇格蘭急著踹掉英國……
更多歐洲歷史地圖文章,請訂閱微信公號,地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