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2020-12-20 騰訊網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原作者並深表敬意,侵權請聯繫刪除!

很多人體檢時,有時會查出各種「結節」「息肉」「囊腫」「增生」等,於是看到自己身體內長了一些多餘的東西都會惴惴不安,甚至擔心這些會發展成癌。

結節、息肉、囊腫、增生...這些到底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在影像檢查中(如CT、胸片),發現類圓形的直徑小於3釐米的病灶通常描述為結節灶,直徑小於1釐米時常被描述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釐米時就稱為微小或細小結節。

隨著近年來多排螺旋CT的出現,小結節或微小結節發現得越來越多,但大部分是良性的。

1.肺部結節

一般年齡大、肺部有基礎疾病的人,做檢查易發現肺部結節。即使發現肺部結節也不必恐慌,因為其中只有極少部分人最後被證實是肺癌。

此時必須找專業醫生鑑別判斷:

對於小於5毫米的微小結節,僅做隨訪觀察,3個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檢查。

如結節沒有變化、沒有異常增大,一般被認為是沒有風險的,有的甚至會隨著時間變化慢慢消失。

1釐米以上的大結節,建議要儘早診治。

2.甲狀腺結節

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病變、炎症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不過,甲狀腺結節的惡性率不足1%,絕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不需治療。

息肉:有一部分會惡變

息肉是人體某個正常結構上贅生的一塊「肉」。大多數息肉屬良性,但有一部分會惡變。建議只要在體檢中發現息肉就應儘可能切除,隨後送去病理活檢,確診息肉類型,防止復發。

1.腸息肉

腸道息肉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3種類型,癌變機率不同。

只要及時發現並將其切除,隨後保證定期做腸鏡檢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即可有效預防復發及癌變。

2.膽囊息肉

患者發現膽囊息肉後,可進一步做常規超聲加彩色都卜勒超聲或聲學血管造影,內鏡超聲或CT增強掃描,以確定膽囊息肉是腫瘤性息肉還是非腫瘤性息肉(如膽固醇性息肉),通常可採用微創膽囊切除術。

囊腫:基本不需特殊治

囊腫是一種良性包塊,有的單獨一個,也有多個的,一般來說對健康沒有多大影響,體檢查出也不必過於緊張。

只要囊腫沒有對周圍器官存在壓迫症狀或發炎感染,基本不需特殊治療。

如肝囊腫過大,可能壓迫鄰近器官,引發不適症狀,則需積極治療。如出現併發症,像囊腫破裂、囊內出血等,需進行外科手術。

1.乳腺囊腫

乳腺囊腫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乳房疾病。95%的乳腺囊腫無需做特殊處理,只要定期觀察,每半年做一次B超,40歲以上患者每年加做一次鉬靶檢查。

2.肝囊腫

絕大多數肝囊腫不會癌變,且不會影響肝功能,所以只要肝囊腫沒有導致身體不適都可以不作處理,但建議每6個月做B超複查一次,觀察囊腫大小變化。

3.腎囊腫

腎囊腫以單純性腎囊腫較為多見,絕大多數單純性腎囊腫為良性,惡變機率微乎其微,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發現前,幾乎沒任何症狀。

如果腎囊腫小於5釐米,且沒有給患者帶來不適,大可不必治療,一般3-6個月複查B超觀察其變化即可。

增生:不一定會發展成癌

增生分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生理性增生有時會對人體有益,病理性增生往往是有害的,但也不意味著增生就一定會發展成癌症。

1.骨質增生

做X光檢查,經常會看見關節處有增生現象,也就是「骨刺」,尤其是頸椎、腰椎和膝關節。

很多老人以為骨刺是病,發現一定要將其去除,有些人甚至聽信虛假廣告,想通過服藥溶骨。

骨刺通常被認為是人體代償性的增生,即通過增生來幫助支撐身體、穩定關節。如果沒有給身體帶來不適,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2.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早期大多可保守治療,效果很好。目前還沒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轉化的證據。

相關焦點

  • 檢查報告單上出現增生、囊腫、息肉、結節,與癌症有哪些聯繫?
    在體檢報告單上,這些字眼是經常出現的,例如:增生、囊腫、息肉、結節都是體檢的時候會出現的字眼,重視了,能更好的保健,很多人會疑惑,這些字眼哪些才是癌症呢?畢竟聞癌色變的今天,一旦忽視了癌症,那就太糟糕了,接下來,就仔細的了解一下。
  • 結節、息肉、囊腫……到底哪個才是癌症的「定時炸彈」
    哎喲不怕很多人體檢時,有時會查出各種「結節」「息肉」「囊腫」等,於是看到自己身體內長了一些多餘的東西都會惴惴不安,甚至擔心這些會發展成癌。結節、息肉、囊腫.......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哪種發展成癌症的概率最大呢?
  • 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增生,懷疑是癌症前兆?這個階段很重要
    雖然大小疾病千千萬,但是總有那麼些似曾相識的字眼,經常聽醫生說甲狀腺結節、乳腺囊腫、腸息肉、肺結節等,查出異常的結節、息肉、囊腫,看體檢報告又不懂?懷疑是癌症前兆?息肉,部分會癌變息肉是人體黏膜表層的一塊「贅肉」,有一部分會惡變,一般通過活檢確定息肉類型。判斷息肉會不會癌變要比結節更困難,因為息肉會「偽裝」。所以對待息肉要先斬後奏,就是一發現就切除,防止癌變。
  • 結節、增生、息肉、囊腫,哪個癌變的機率大?看完此文,就懂了
    25歲的小王已經便血半年,一開始以為是痔瘡,就沒太在意,半年後才去做了腸鏡,檢查報告顯示小王的腸道當中長了五粒息肉,由於無法確定良惡性,所以還要做活檢才能知道是否是幾天後報告出來了,小王體內最大的息肉是癌前病變,必須儘早採取措施。但小王手頭正在忙著一個項目,只能等項目忙完才有時間住院治療。等到小王終於有時間了,做檢查時顯示的已經不是息肉,而是腸癌。
  • 體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哪個是癌先兆?幾個分析揭曉答案
    27歲的阿明(化名)住在閩侯,從去年5月起經常便血,以為是痔瘡,拖了半年才抽空去做腸鏡。蔡醫生說,當時發現阿明腸裡長了5粒息肉,大的如花生,小的如黃豆,她取了一小塊組織做活檢。阿明臨走時,她特意叮囑,記得拿病理報告。3天後,報告出來了,最大的息肉是鋸齒狀腺瘤伴重度異型增生,也就是癌前病變。
  • 出現結節、息肉、囊腫、增生怎麼辦?
    不得不說2020年,大家變得更注重體檢,與此同時,「結節」「增生」「息肉」「囊腫」等檢查結果也頻繁出現在體檢報告上。 看到這樣的「異狀」,大家多多少少心裡感到不安,擔心自己的身體從小問題發展成大病痛。 今天,就一次性講清楚——結節、增生、息肉、囊腫的來龍去脈!
  • 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到底會不會癌變?需要動手術嗎?
    不得不說2020年,大家變得更注重體檢,與此同時,「結節」「增生」「息肉」「囊腫」等檢查結果也頻繁出現在體檢報告上。 看到這樣的「異狀」,大家多多少少心裡感到不安,擔心自己的身體從小問題發展成大病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結節、增生、息肉、囊腫的來龍去脈。
  • 「癌症晚期。」 「什麼?明明我每年都體檢!」
    沒有及時的幹預,導致腫瘤不斷的生長,等到出現了腸梗阻或者腸穿孔,才來醫院看病,這時候已經晚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體檢發現了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的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生活中不少人體檢查出來結節、息肉、囊腫、增生...都沒有引起重視,認為是小問題。那麼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 【跟著木蘭姐姐學養生】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到底會不會...
    不得不說2020年,大家變得更注重體檢,與此同時,「結節」、「增生」、「息肉」、「囊腫」等檢查結果也頻繁出現在體檢報告上。看到這樣的「異狀」,大家多多少少心裡感到不安,擔心自己的身體從小問題發展成大病痛。
  • 結節、息肉、囊腫是癌症先兆嗎?北腫專家們說出了真相!
    但看檢查報告的專業術語又看不太懂: 甲狀腺結節、肺小結節? 胃息肉、腸息肉? 卵巢囊腫、肝囊腫? 結節、息肉、囊腫有啥區別?哪些有危險?
  • 結節、增生、囊腫皆因「無形之痰」,清代名方三味中藥,化痰散結
    首次看到自己的體檢報告結論裡面,有結節、囊腫、增生、肌瘤等字眼的時候,很多人往往都是手足無措,惴惴不安的。都害怕這些東西的出現,是不是意味著癌症的發生,即便不是癌症會不會是癌症的先兆,是否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治療?所以,門診上經常會有患者拿著體檢報告單來找我諮詢。
  • 年年體檢,卻被確診癌症晚期!3個原因被揭露,原來都在假裝查癌
    小艾有個朋友,體檢時被診斷出甲狀腺結節,報告建議他進一步就診,確定結節的性質,但朋友以忙為藉口,一直拖延,直到摸到結節如硬幣般大小,才急急忙忙去複診。 二、定製個性化檢查,才是關鍵 有專家表示,很多人對體檢的認知出現偏差,選擇的項目也不完全適合自己。
  • 體檢查出的結節、增生和息肉,哪些會癌變,哪些不要治?
    每年一到體檢的時間,身體隱藏著的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尤其是很多人打開體檢報告單的謹慎,就怕裡面藏著不乾淨的字眼,例如結節、息肉、乳腺增生、癌變等,看到這些字眼,人們的神經就不由得繃了起來,常常會抓著醫生問道:醫生,會繼續惡化嗎,我是不是會得癌症?
  • 查出息肉、結節、囊腫管不管?會癌變嗎? 李明星教授:先讀懂檢查報告
    結節、結石、囊腫……為何多次檢查結果,大小不一?「這類測量誤差主要是有兩個因素:測量者因素和機器因素。」李明星教授解釋到,超聲檢查報告上的結論有一定主觀性,不同醫生獲得的病史、對疾病的認識存在差異。所使用的檢測機器不同,也會對結果有所影響。
  • 體檢發現結節、增生、肌瘤、囊腫怎麼辦?這張「特效方」頭到腳都能...
    關於結節、增生、肌瘤、囊腫類的科普文章,三甲平時發布過很多,由於最近科普中在原有西醫視角的基礎上加入了中醫的內容,很多人留言想了解中醫有沒有好的辦法應對結節、增生、肌瘤、囊腫等。今天,就從中西醫角度系統給大家介紹一下。
  • 抓住這個階段,消結節、除息肉...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大眾健康管理意識的提高,結節、息肉、增生、囊腫的檢出率越來越高,但很多人對這些「異樣」的檢查結果,還是一知半解,有些人認為這是癌前病變,離患癌只有一步之遙了,整日惶恐不安;有些人卻對這樣的結果放任不管,再去體檢時發現已經是癌症了。那結節、息肉、增生、囊腫是不是癌前病變?
  • 罹患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囊腫哪個嚴重?
    所以一旦甲狀腺出了問題就會引起許多疾病,比如,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囊腫、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甲狀腺癌以及各種併發症等。 常常見到有很多患者分不清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囊腫,也經常將其混為一談,那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 「健康」體檢查出的息肉、小結節,到底會不會癌變?答案來了 - 人民...
    癌症、腫瘤並不是一瞬間長大的,它也是由小的「病塊」開始的,而一些常見的息肉、結節,很有可能就是癌症的前兆。發現這樣的「病塊」,及早診療,清除隱患,才是最佳選擇!腸息肉:發現應儘早治療大腸癌是一個「緩慢過程」,即從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整個過程可能持續1~2年。一般來說,單個、兩個息肉癌變概率不高,但數量越多,癌變機會越高;息肉越大癌變率也越高。
  • 體檢報告頻現的「結節」離癌症有多遠?來看專家解讀
    (原標題:體檢報告頻現的「結節」離癌症有多遠?拿著體檢報告,很多體檢者不禁渾身冒冷汗:比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胸部結節等,這些異常的體檢結果是什麼意思呢?是癌變前兆嗎?針對市民普遍關心的結節問題,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篩查科主任張海燕表示,人們應注重對各種結節等異常體檢結果進行管理,以便早治療各種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