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罵人最含蓄的一首詩,全詩13句全是讚美,沒點文化還以為誇人

2020-12-11 騰訊網

文化人罵人,通常不會噼裡啪啦一頓髒字,而是暗搓搓地來。這一點,古人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比方說杜甫,他是「詩聖」,生前一直為唐朝的命運、為天下人的命運憂心,時刻關注現實,又四處行走見多識廣,罵人的水平非一般的高。

杜甫的直白罵人法、含蓄罵人法、欲抑先揚罵人法,都相當有意思。而這些,都能在杜甫的詩裡找到例子。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古代的文化人到底是怎麼罵人的。

有一回,杜甫想批評一下文壇上的歪風邪氣。唐朝的年輕人們讀了點書,卻不知道詩要講究腳踏實地,不負責任,整天隨意糟蹋前輩們的成就,自以為是地將前輩全盤否定。杜甫一怒之下寫詩諷刺道:「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句出自杜甫《戲為六絕句》,說得通俗點就是誰的詩好,誰的詩亂糟糟,歷史會給出最公正的答案,你們這些不知所謂一昧侮辱前輩的年輕人,就算死了,歷史也記不住;但那些真為詩發展做出貢獻的大家,歷史的江河永遠不會淘汰掉他們的名字。

又有一回,杜甫在成都遇著個名叫花敬定的奇男子。此人曾經帶兵平叛立了點小功,便開始洋洋得意起來,在外面亂搶東西,在家裡大開宴席歌舞不斷,音樂類型居然還朝著天子的禮制靠攏。杜甫坐在那宴席上,音樂越好聽,他的眉頭就皺得越緊。

於是杜甫一揮手寫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天上,就是皇宮,皇宮的曲子我們這些人本來是聽不到的,哪知道今天居然在你花敬定這裡聽著了,真是又意外,又「驚喜」呢。只該天上有的,你這兒也有,你捅了大婁子了,等著將來被算帳吧。

還有一回,杜甫發表了對唐玄宗、楊玉環以及楊家外戚的一番意見,暗搓搓將當時的現實狀況諷刺了一把。針對皇族的罵人當然更加不能明著來,所以杜甫通篇的字面意思都在誇,使勁兒誇,有的句子到現在都被引用誇人。

這篇作品,就是杜甫罵人技術最為高超,也最為含蓄的七言古詩《麗人行》,一共13句,我們先來品一品: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月三日是上巳日,唐朝時,長安人非常喜歡在這天出遊踏青。而根據《舊唐書》記載,唐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以及楊家的眷屬,包括楊貴妃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八姐秦國夫人、楊貴妃兄弟楊國忠,常常隨著皇帝出行。

那場面,要多豪華有多豪華:「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於路。」平時,楊氏一族招搖過市出行遊玩風景,也不算什麼稀罕事兒了。杜甫開篇便寫楊家姐妹多麼漂亮,穿著多麼好看,一舉一動,都美得令人心醉。

其中「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到今天都經常被引用來形容美人風姿,讚美之情躍然眼前。而且,寫楊氏兄妹出行,杜甫也細緻描畫,場面宏大華麗,充分表現了皇親國戚的尊貴,順便還介紹了一下虢國夫人與秦國夫人都是貴妃的親眷。

她們的生活相當優越,賓客全是貴族,宦官騎馬也不敢有半點灰塵驚擾夫人,御廚不斷送來海味山珍,聽著音樂捏著珍貴的犀角筷子,對旁人一輩子也見不著的美食興致缺缺。騎著馬的楊國忠直接走入帳門,旁人萬勿近前,否則宰相會發怒訓斥人。

《唐詩快》評價道:「通篇俱描畫豪貴濃豔之景,而諷刺自在言外。」杜甫通篇沒有發表任何評論,看似只是平鋪直述寫貴人出行,真能讀懂詩的人,自然明白背後的意思。杜甫是在罵外戚橫行的亂象,罵唐玄宗沉迷享樂昏庸,擔心這樣下去唐朝的未來堪憂。

楊貴妃一人得寵,楊家全部雞犬升天,楊國忠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樣的盛勢中,隱藏著無限危機。然而杜甫也無力阻止,只能以筆為刀,杜甫被稱為「詩史」,不是沒有原因的。

相關焦點

  • 杜甫有一首罵人詩,短短28字卻沒一個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當然了,有英雄就有敗類,有精華就有糟粕,即使在被稱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糟粕——罵詈(lì)之詞,說簡單點,就是罵人的髒話。 ;宋太祖趙匡胤則更加粗鄙,當年他臥室的房梁損壞需要更換,差點沒砸到他的頭,趙匡胤大怒:「截你爺頭,截你娘頭。」(截你爹個腦袋!截你娘個腦袋!)臣子們當場就「石化」了。 不過和以上兩位皇帝直白的罵詈之詞比起來,接下來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罵人詩」,就文雅得多,甚至沒點文化水平的,還一位這是一首「誇人詩」,不信您接著看。
  • 杜甫有一首詩,明明是在罵人,卻被當成誇人,其中名句經常被誤用
    杜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語言通俗,人人會背,卻鮮有人懂它的真實含義。這首詩就是被收錄到小學語文課本裡的《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詩中,「錦城」即錦官城,代指成都;「絲管」是弦樂器和管樂器的合稱,這裡泛指音樂。
  • 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古代的詩人也是人,他們也會不開心。他們也是會罵人的,只不過他們就算是罵人,也是比我有文化的那種罵人。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我們的詩聖寫過的一首詩。杜甫的一首諷刺力作,罵人於無形之中,以至於讓很多人都以為是誇人的,就是這首《贈花卿》。《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 杜甫的一首「諷刺」詩,婉轉空靈,卻一直被誤解成讚美詩,太無奈
    罵人不帶髒字,在詩詞中比比皆是。和他們的直白不一樣,杜甫有一首類似罵人的「諷刺」詩,非常婉轉,婉轉到什麼地步?許多人誤解為這是一首「誇人」的詩。我們今天要講的詩作就是杜甫的《贈花卿》。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寫音樂的詩。美妙悠揚的樂曲,整日地飄散在錦城上空,輕輕的蕩漾在錦江波上,悠悠地升騰進白雲之間。如此美妙音樂,只應神仙享用,世間的平民百姓,一生能聽幾回?小七初讀這首詩是,曾誤解了題目,以為是杜甫贈給某個名為「花卿」的歌女的,讚揚她高超的技藝。
  • 杜甫的兩句名詩,罵人不帶髒字,現在常被用來誇人,你用對了嗎?
    杜甫的兩句名詩,本是罵人的,現在常被用來誇人,你用錯了嗎?杜甫「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阿諛奉承還是言外有音?杜甫雖然生活於人人羨慕的唐朝,但是,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之際,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 杜甫一首描寫春雨的詩,全詩四十字,處處透著對春雨的喜愛和讚美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那個時期個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加上杜甫一直奉行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導致他的詩,風格多為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之作。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並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從老百姓的生活角度為出發點,為老百姓發聲。
  • 這首罵人詩,許多人認為是誇女人天生麗質,還誕生了一成語
    如果表露得太直白,可能詩還沒傳出去,自己就遭殃。而且太直白,就與罵人無異,不是詩歌藝術了。一般來說,諷刺詩都是用「借古諷今」的手法,更含蓄一點的,則是名褒實貶。讀起來像是誇人,但仔細品味,才發現是罵人,可即便發現了,也沒有證據。
  • 杜牧最有趣一首詩,誇了杜甫贊了韓愈,但這比喻確定是認真的嗎?
    李白雖沒當個大官,倒也活得灑脫;杜甫比較慘,窮困潦倒,最後死在小船上;劉禹錫年少位極人臣,後半生卻慘不忍睹,在巴蜀更是苦熬了23年。要說過得最舒服的,還是杜牧杜十三。杜牧這一生過得那是相當灑脫,宰相杜佑之孫,少年有才一考就中,雖也有過外放被貶,卻也不算什麼大事。畢竟在他眼中,有酒有肉有佳人作伴,才是最重要的。
  • 《詩經》中罵人最巧妙的一首詩,不仔細讀還以為在誇人
    有時候,這些詩的作者會非常直接地表達出的情緒;有時候,這些詩的作者也會將自己的本意隱藏起來,需要我們仔細品讀,才能發現作者的本意。《詩經》中的很多詩,是諷刺當時的貴族特權階層的,有的詩會非常直接地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對貴族階層的不滿,比如著名的《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比如《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 罵人不帶髒字的十句古詩詞,很高級,要是沒點文化都聽不出被罵了
    還有更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文人罵起人來讓我們這些尋常百姓根本聽不懂,如果沒有人講解說明的話,我們可能都不能意識到他們的古詩詞竟然也表達出了這麼一層意思,果然文人的想法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想不到的,不僅能夠借詩詞抒發自己的豪雲壯志,讚美大好河山,也能隱喻的罵人。今天,小便就帶大家好好的探索一下下面這十句古詩詞,看看文人是怎麼將自己的脾氣帶入了高級的詩詞中,真的是沒點文化都聽不出來被罵了。
  • 杜甫這一千古名句看似是誇人,實則在罵人,沒點文化真看不懂
    杜甫也曾寫過寫手非常妙的諷刺詩詞,但是在這之前,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誇人,所以還總是拿出來用,現在想一下,真的是自己太沒文化了,不過也能原諒咱的這種無知,畢竟這很少有人看得出來,讓我們欣賞一下這個作品。《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 李白最含蓄的愛情詩,全詩20字,翻譯過來就是:笨蛋,我想死你了
    它可能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千古名句,也可能是「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今天要說的是李白最含蓄的愛情詩,全詩20字,翻譯過來就是:笨蛋,我想死你了!一個女子深夜難眠,站在戶外看月亮看了好久,一直到寒露侵身,回到屋裡還是睡不著,還是隔著水晶簾望月,那一幅眼神,真是寫活了,有好多好多的心情意思,都在那玲瓏望秋月的眼神裡面。
  • 杜甫有兩句名詩,罵人不帶髒字,常被誤用作誇人,你中招了嗎?
    杜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語言通俗,人人會背,卻鮮有人懂它的真實含義。這首詩就是被收錄到小學語文課本裡的《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杜甫最傷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讀來卻是令人肝腸寸斷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寶藏,比如詩歌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詩歌文化最為繁盛的年代為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杜甫便是其中之一。
  • 古人用詩詞優雅罵人,看看這3首詩,第三首罵得也夠狠的!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人不開心就罵人,不僅僅如此,我們與朋友之間也可能會這樣做。朋友之間的謾罵還會含蓄一點,不過要是不當朋友了,那可是惡言盡出。許多人覺得古人看上去都更君子禮儀,應該不會不開心就罵人吧,其實並不是,古人也是會罵人的,只是他們罵人也許比較優雅一些,下面我們看下這三首詩詞,看看古人是怎麼用詩詞罵人的。第一首是詩經裡面的小雅巧言,這首詩主要是揭露讒言禍國讓人悲憤的行徑。
  • 杜甫最狠的一句話,全句不帶一個髒字,卻讓人啞口無言無從應對
    古代很多文人,實際上都是很會罵人的,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大家都覺得他是文質彬彬的,根本就不會罵人。但是像杜甫這樣的人,其實是很會罵人的,但是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他罵過一句話就是全句不帶一個髒字,但是讓李白聽了以後都沒辦法說。
  • 史上有名的4句古詩,經典的罵人不說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是誇人
    文人打架通常是「能動口解決的就絕不動手,能優雅的懟人就絕不帶髒字罵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得就是氣勢和才氣,古今往來,有許多有名的詩人,他們的詩詞中罵人也常不帶髒字,下面是四句經典的罵人不帶髒字的古詩,沒點文化還以為是誇人。
  • 李白最「汙」的兩首詩,一首婉約含蓄,另一個卻奔放得嚇掉你的牙
    李白最「汙」的兩首詩,一首婉約含蓄,另一個卻奔放得嚇掉你的牙 相比於形象木訥的杜甫,李白浪漫奔放的性格,更討喜,更讓人回味。 就像是他們的詩一樣,一提起杜甫,我們就想起石壕吏,就想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是一說到李白呢?「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形象立即躍然紙上!
  • 杜甫罵人最狠的一句話,文化人的雅罵就是與眾不同,沒人能夠反駁
    ——杜甫《戲為六絕句》都說這罵人是件有傷風雅的事情,但是,如若把這罵人罵得儒雅些,不帶半點「髒」字,倒也是個本事。泱泱華夏幾千年,文化自是博大精深,這古代的士人,一般都是謙謙君子的模樣很講究自己的形象,在這罵人上,也是極為講究的。正所謂,讀書人,就得有讀書人的樣子。
  • 杜甫一句千古名詩,本是罵人之作,被很多人當成誇人的話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是「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如今很多人常常拿來形容那些美好的歌曲音樂、用來誇人。但是這個句子真的是在誇讚、是在表揚嗎?再來看一下,這首詩的詩名,叫作《贈花卿》。也就是說,這首詩是杜甫想要送給一個叫「花卿」的人。那這個「花卿」是誰呢?據史料所記載,這個「花卿」指的應該是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花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