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更加注重特色培養,多層次組合式套餐給了學生更多選擇權。除了大類招生、特色培養之外,記者發現,今年很多高校還開設了不少新專業、新項目,有關注人工智慧、前沿科技領域的新興學科,也有注重國際交流和跨學科人才培養的合作項目。這些專業瞄準國家戰略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急需,進行複合型人才儲備。
新增專業瞄準科技前沿 行業發展
在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今年的招生計劃中,智能醫學工程、3D列印、網絡空間安全等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動向都成為了今年新增的專業領域。
伴隨著人工智慧、工業4.0、網際網路+等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高校也不斷將產業需求與院系特色相結合,讓專業培養更好地服務於行業戰略需要。其中,中國石油大學今年就在資源勘查專業中增設了地熱方向,在機械專業增設了機器人方向。北京林業大學今年新增的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森林康養方向)和林產化工(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工程方向)專業則瞄準了綠色發展、美麗中國建設。
北京林業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穆琳:「國家現在把汙染防治攻堅戰,放在了非常重要位置。林業大學這個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化工專業,他就瞄準了這麼一個點,利用我們這種可再生的生物質,比如樹木、草、莊稼廢棄物,把他們轉化成我們可應用的清潔能源,它是一個非常環保的,而且是可持續的一種研究方向。」
複合型學科建設 面向國際
隨著教育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很多學校在強化國際學術交流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培養面向全球化發展的多元人才。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學生比例已有五分之一,今年,學校新增了兩個國際組織人才基地班和量化金融實驗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李永樂:「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複合型的高端國際性的人才,參與到國際經濟事務,參與到全球治理裡面去,我們的實驗班的開設,也是為了迎合全球開放經濟的要求而設立的。」
新增專業圍繞國家急需
圍繞國家急需,今年,天津大學新增了智能醫學工程、風景園林、海洋科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智能醫學工程專業,是全國首個智能方向的醫學類本科專業,面向「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培養兼具醫學基礎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醫·工複合高端人才。
天津大學招辦主任 李斌:「海洋科學專業實際上是在我國走向藍海的這樣一個重要時期,天津大學及校內多學科的綜合優勢,聚焦海洋資源環境災害等問題,開設的新專業,打造海洋學科的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