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暑假作業,不少都要求孩子寫日記或暑假作文,這也是很多孩子頭疼的地方。
今天,小郎就教教大家,暑期日記該怎麼寫:
日記的分類:
日記一般分成生活日記、觀察日記和隨感日記三種。
生活日記就是要真實記錄一天的生活;
觀察日記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側面,通過有目的的、細緻的觀察,把它記下來;
隨感日記則是種日記主要是就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電影或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抒發自己的感想。
1.生活日記怎麼寫?
生活日記,就是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況有選擇地記錄下來。
內容要真實。
生活日記是自己經歷的實在記錄,而且要給自己看的,內容真實才有查考的價值。
生活是七彩的,它多姿多彩地呈現在我們每個人的面前。學校、家庭、社會,都會有時代的浪花飛濺,只要我們能自覺地去觀察生活,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你就會發現一個「寶藏」,就會有源源而來、取之不盡的真實材料。
事情要有意義。
有的同學說,日記就是把自己一天中親身經歷的,或所見所聞所感的東西記下來,記得越多越詳細越好。
如:有個同學寫正月初一的日記,把這一天當中所有的事都記下來:早晨起床吃餃子,而後給陳老師拜年,到學校遊園活動,中午到外婆家吃飯,下午和表弟一起上街,晚上回家看電視,臨睡前寫日記……簡直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成了典型的流水帳。
日記的篇幅畢竟是有限的,同學們不可能把一天中的大事小事芝麻事件件都寫進去。一般要選擇印象深刻的,有意義的一兩件事記下來,其他的不寫或略寫。
語言要簡明、通順。
寫生活日記,內容可長可短,但語言必須通順明白。
可以給日記加個題目。
日記,一般不要寫題目。有的同學為了提高概括能力,給自己的每篇日記都加了個題目。
範文【1】:
學遊泳記
7月30日開始,我參加了**遊泳池舉辦的遊泳提高培訓班。遊泳池在我家正南方,距離我家大約有500米的,走路10分鐘抵達。
培訓班一共培訓10次,購買學員票需花費1000元,平均每次培訓需花費大約100元。
檢票後,我興衝衝地跑進遊泳池,哇!主遊泳池好大呀,它的長度是50米,寬度是25米,我口算了一下,它的面積是1250平方米。
教練開始教我們遊泳動作要領了,隨後,我們就下水練習了。從8:30一直訓練到10:00,大約要用1個半小時,一共培訓10次,這樣整個培訓下來,我總共接受培訓15個小時。
教練還要求我橫遊10個來回,大約有(25×2×10=500m)500米的水程。
經過教練的指導和我刻苦的鍛鍊,出國留學網的遊泳水平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決心明年接著練下去。
點評:內容真實,語言流暢,使用了很多數據來敘述事件,最後要寫下了自己的想法。
範文【2】:
一節生動的籃球課
原來一隻籃球還可以演繹出這麼多技巧,不光光是把籃球丟進筐裡,而且需要我們掌握一系列的規則姿勢動作。
就光運球突破一項技術就有很多說法,還有投籃也非常需要掌握正確的身體姿勢,才能保證投籃的一個命中率。除此之外,籃球老師還向我們演示了一些籃球比賽的技戰術配合等知識,同學們都聽得認認真真,飽受薰陶。
籃球課的理論部分講解以後,剩下的時間就給我們來練習運球了。一些特別有天賦的同學也被老師選去進行「三步上籃」的練習。
看著這樣一堂豐富多彩、樂趣滋潤的籃球課在眼前展現,我的心裡也是喜盈盈得醉了。
2.觀察日記怎麼寫?
觀察日記,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側面,通過有目的的,細緻的觀察,把它記下來。可以寫零碎的片斷,也可以寫得比較完整。
經常寫觀察日記,可以提高觀察能力,養成觀察習慣,還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種日記最適宜小學生記。
觀察目的要明確。
有多種多樣的目的,或為了積累寫作素材;或為了進行科學實驗;或為了弄清楚某種「奧秘」。
只有目的明確,觀察才有方向,才有重點。就是觀察同一對象,由於目的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就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例如在暑期在大自然中,觀察記錄放風箏的過程;在家裡,試試描寫家養小動物的動作等,都是訓練的方式。
觀察要細緻,全面。
就是要對事情發展的全過程,事物構成的各部分,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觀察清楚;細緻,就是要求觀察深入、徹底,抓住事物的特點,規律和本質。
觀察要持之以恆。
觀察事物難於一次完成,需要反覆進行。要有恆心。
觀察日記的語言要準確。
觀察日記有很強的科學性。因此要求使用語言要準確,不能用「大概、差不多」這類似是而非的詞語。
範文【1】
今天,我想做一個小小的實驗,這個實驗可神奇了,我一直都想做這個實驗。這個實驗的第一步是先拿一個放大鏡和一張白紙, 然後用鉛筆塗上一塊黑色接著在猛烈太陽的照射下,就可以做這個實驗了。
我把放大鏡放在太陽底下,照在白紙的黑塊上會出現一顆小小的亮點,我仔細的觀察,慢慢的,我發現白紙上的那個亮點開始冒煙了,我小心的移動那個亮點,結果,白紙被燃燒出了一個洞,太神奇了。
點評:非常細緻的寫出了白紙燃燒的過程,從描點、到冒煙,觀察到位才能下筆有神。
範文【2】
滿天的烏雲,灰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忽然,電閃雷鳴,下起了毛毛細雨。千萬條細絲,蕩漾在半空中,小雨點兒像飛行員一樣,勇敢地從雲朵上跳下來,給綠油油的田野洗了個涼水澡。
麥苗喝足了水,不住地點頭。薔薇花經過雨水的衝刷,顯得更加嬌嫩了。馬路上溼漉漉的,旁邊骯髒的水溝成了雨點兒們的舞臺,他們唱啊跳啊,跳出了一個個晶瑩透亮的泡泡,人們都加快腳步匆匆忙忙地走過。
忽然一陣狂風吹來,吹得風車像停不住似的呼呼地轉著。魚缸的玻璃也變模糊了,小魚像見了深水炸彈一樣,拼命地逃竄。
漸漸地,雨變小了,池塘裡水滿了,小鳥也探出頭來了。
點評: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手法描寫了下雨的整個過程,感覺很精彩,一切栩栩如生的展現在面前。
3.隨感日記怎麼寫?
隨感日記主要是就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電影或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抒發自己的感想。日記中以議論為主,敘述是為了議論,有時整篇日記都是寫自己的感受。
重點要寫「感」。
隨感,就是在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看了一部電影,經歷了某一件事後,自己的感想。
因此重點應該放在「感」字上。至於書本內容,電影情節,事情經過,都不能作為重點來敘述。
寫「感」要聯繫自己的思想實際。
寫隨感日記不能脫離自己的實際空發議論,只有聯繫自己的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寫「感」要實事求是。
有的同學寫「感」,喜歡用表決心或空喊口號的形式來代替「感」,而且還脫離實際,任意拔高要求。
人家看了很彆扭,顯得不真實。其實「感」不在高,而在「真」。有什麼想法,就寫什麼感受,即使是一些暫時想不通的問題,也可以實事求是地寫出來。
範文
《守株待兔》(讀後感)
今天再一次讀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講的是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田裡幹活,突然看見一隻野兔從樹林竄出來,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裡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妄想不用勞作、不用行動,就可以得到第一次成功時或幻想的成果,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把一次偶然的事情當做永恆,最後浪費光陰,耽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的,一次偶然考試發揮好,就不去認真聽講,躺在那裡睡大覺,那我們的光陰會被白白浪費,終會一事無成的。
點評:作者先描寫故事梗概,隨後闡明道理,最後提升中心思想並與自己的生活學習做結合,邏輯性很強,堪稱議論文的標準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