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每年從食鹽裡吃下多少塑料:我們造的孽終究會回到我們身上

2020-10-18 國館5000


所長有話說:

大家好我是國館「東西研究所」所長思有邪,上次給大家介紹了手賤系列,很多人沒想到原來自己平時的小習慣,都是手賤。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東西,和你吃的食鹽有關。

食鹽這東西,大家天天都吃。但前一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把所長嚇得不輕。

新聞說,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施華宏,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在我們的超市裡購買的15個品牌的食鹽中,竟然發現了多種微塑料!

也就是說,搞不好你吃鹽,就吃下去了微塑料!

那什麼是微塑料呢?今天,我們欄目邀請國館編輯部非常熱愛科學、且具有國內Top10名校理工科碩士學位的金水同學,跟大家談一下「微塑料」的問題。

國館東西研究所,每周一篇健康常識科普文,看多了,洞若觀火,你就能對自己的身體,了解更多一些。

我是「東西研究所」所長思有邪,歡迎大家關注。如果大家有什麼感興趣的想要了解的,也可以留言,我們去查資料,予以回復。




01

/以塑料為食的人類/


近日,《紐約時報》報導了一項最新研究,震驚了全世界。

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聯合腸胃病學周上,學者菲利普介紹了自己的實驗:

他們邀請了世界各地互不相識的八位實驗者,年齡在33-65歲之間,分別來自日本、芬蘭、義大利、荷蘭、波蘭、俄羅斯、英國和奧地利。

在一個星期的實驗時間裡,他們每天都保持各自的生活習慣,然後提供每天的糞便,供研究人員研究。

結果出來了:這八個人的糞便中,都檢查出了微塑料的存在,而且還鑑定出了9種不同種類的塑料,平均每10克糞便裡,就有20個微塑料。

消息來源 |《人民日報》、光明網



「 國外重要媒體開始報導微塑料 」

什麼叫微塑料呢?根據英國學者湯普森的定義,微塑料是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

小於5毫米是什麼概念?比一根筷子還要少很多倍,更小的幾乎已經沒法看見了。

這八名受試者,他們中沒有一個是素食主義者,有6個人經常吃魚或者海產品

菲利普說:「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人類以太多方式暴露在塑料中,但我個人根本沒有想到每個樣本都能檢測出微塑料。」

根據他的推斷,全球一半人口體內都含有微塑料。

也就是說,你每天不僅產生大量塑料,你每天還不斷吃下塑料!




02

/最可怕的後果,不是疾病/


人體吃下塑料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由於樣本量很小,不足,微塑料對人體的危害,目前只有專家的推測:比如,它們在腸道積累,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免疫反應,甚至幫助有毒化學物和病原體的傳播。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後果。倫敦國王學院一位教授甚至說:

「當濃度足夠的時候,微塑料攜帶的化學物質甚至能夠傷害、殺死細胞。細胞的蛋白質和DNA都可能受到傷害。」

消息來源 | 新華社

而我們知道,DNA的受傷,會導致嚴重的疾病發生——那就是癌症。




但是,為什麼說這一切都是推測呢?

有兩個原因。

第一,雖然微塑料的概念,在2004年的時候就提出來了。但一直以來,科學家都以為微塑料是海洋等生態環境中存在的東西,再怎麼說人體內也不會吃下塑料吧。

所以,過去對於微塑料的研究,一直局限在對環境的影響上,而基於人體吸收的實驗完全沒有展開。

可想而知,奧地利科學家菲利普的實驗有多麼重要。

第二,微塑料的顆粒非常小,要詳細觀察它對人體的影響,只有到它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展開。

而這個積累過程,有可能是幾年、甚至是幾十年。

也就是說,這個實驗有可能還要再進行許多年,排除掉其他因素,才能確定出微塑料在人體中的具體損害。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現在意識到微塑料的危害,等我們開發藥物、清除體內廢物,有可能已經是幾年之後的事情了。

雖然還沒有完整的實驗,但科學家做的一個比喻很形象:微塑料在人體中,就像PM2.5,雖然顆粒小,但極有可能進入血液或者淋巴液,它們的危害,比你活生生吞一塊塑料還要大。

這是微塑料危害最嚴重的地方。

在這段期間,我們會一直處在微塑料的危害之中。

我覺得這是人類最可怕的時刻:你知道危害的存在,但你對它一點辦法都沒有。




03

/微塑料的真正來源:人類自己/

微塑料到底是怎麼吃進人類的肚子的?

有幾個來源:

① 水產品

這是很好理解的。當人類將垃圾隨意拋到江海湖泊裡,塑料垃圾就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進入水生物的體內。

海洋裡,多達114種水生生物的體內都發現了微塑料。



「 在挪威海岸釣上來的腹中藏著塑料瓶的鱈魚 」

人類在19世紀發明塑料以後,迄今為止一共產生了83億噸塑料,超過2000萬噸廢舊塑料不經處理直接丟棄,最終進入海洋。

這就是現在海洋汙染的主要來源。

消息來源 | 新華社



② 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塑料

科學家最近對全球9個國家超過250個品牌的瓶裝水進行大面積檢測,發現很多瓶裝水中就含有微塑料。

甚至連自來水都不可避免。美國一個調查機構,調查了全球14個國家的自來水,結果顯示83%的自來水樣品中都含有微塑料。

消息來源 | 新民網

連自來水都很難避免微塑料,那就更不要說你經常接觸的外賣盒子、奶茶杯。在這些用具的表面,通常都會塗有一層聚乙烯。

聚乙烯,就會碎成小顆粒。




③ 你絕對想不到的來源——鹽

你沒看錯:你每天吃的鹽,就有可能有微塑料。因為我們吃的鹽,就是從江海湖泊中提取出來的。

水體汙染,不可避免會殃及池魚。這條「池魚」,就是食鹽。

《科學美國人》報導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一項研究:

研究員採集的15個品牌的食鹽樣品裡面,都發現了微塑料,比如聚乙烯、玻璃紙等。尤其是海鹽,每公斤中超過了550塊。

他們做了一個推算:按照我們每天的吃鹽量,一個人一年通過鹽吃下的微塑料,就有可能超過1000塊!

消息來源 | 中工網




④ 家庭日用品

你也許不知道,即使你不扔垃圾,但你還在用的那些東西,分分鐘都會產生微塑料。

比如說,現在很多衣服的成分裡面,都含有化纖。在你把衣服扔進洗衣機裡洗的時候,衣服會甩出超細纖維,這些纖維隨廢水排出去,就是塑料。

不要看超細纖維好像不多。研究人員推測,一個人口為100萬的城市,每天排出去的超細纖維有1噸,相當於15萬個無法降解的塑膠袋。

消息來源 | 搜狐新聞

而且,很多清潔用品裡,比如剃鬚膏、牙膏、防曬霜、卸妝水、洗面奶等裡面,會含有一種叫「柔珠」的成分,用來深層清潔,這其實也是微塑料。




⑤ 茶包

現在很多人喜歡用茶包喝茶,但是茶包裡面也有貓膩。

一般的茶包,不外乎是無紡布、尼龍、玉米纖維這幾種材料,其中無紡布就是聚丙烯材料,尼龍也是塑料。

在你用無紡布和尼龍茶包衝茶的時候,可想而知你的茶裡除了茶的香味,多多少少都會有微塑料的味道。

綜上所述,地球上微塑料的主要來源,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人自己。

哪怕你再注意,也難免會吸收進微塑料,因為現代社會就是建立在塑料的基礎上的。塑料是進步的象徵,也是災害的來源。

不知道這是幸事,還是不幸。





04

/我們終於都毒害了我們自身/


如果微塑料的危害對我們還不夠直接具體的話,那麼接下來我要說的事,絕對會震撼人心。

記得今年超強颱風「山竹」掃過中國之後,很多網友都在不同地方拍到了這樣的場景:

這是香港某商場電梯:




颱風肆掠,海水倒灌,把人類傾倒在大海裡的垃圾,全部還回來了。

不僅大片大片的還,現在海水還把塑料「切粒炒丁」,變成微塑料,送給人類自己吃。

我現在理解了孔子當年所說的那句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誰製造了這些災害,總會反受其害。

也許你等不到被害的那一天,但始終有一天,你的子孫後代會代你受害。



05

/我們該做些什麼/

第一、減少塑料盒的使用

能自己做飯的,儘量不要外賣;哪怕要去外面吃,也儘量堂吃,不要外帶了。

第二、少吃鹽,少吃鹽,少吃鹽

不僅僅是因為鹽裡含有的微塑料,國館君之前寫過文章《吃鹽多的人,長得醜》,裡面講得很清楚:

鹽攝入過多,導致體內酸鹼失衡,容易導致人的內分泌失調,長痘長斑,還容易水腫。

另外,做飯儘量在家裡做,鬼知道外面的餐館在你的飯菜裡加了多少鹽。

第三、多買天然物料的衣服,少買化纖衣服

一件衣服放到洗衣機裡洗,可以洗出將近兩千根超短纖維,也就是微塑料。

所以,如果你的洗衣機沒有濾網功能,那麼儘量買天然物料的衣服吧。

而且,各種清潔成分的洗滌劑和消毒劑裡,都會有聚乙烯、聚丙烯等微塑料,因此,衣服不要過度清洗,也不要用太多洗滌劑。



以前我們呼籲環保,好像只是出於善心,大發慈悲地憐憫一下環境,但實際上還是很傲慢的,隨便愛做不做。

現在恐怕不行了。這不是做不做的問題,這是生存不生存的問題。

要生存,就做;不想生存,大可拉倒。

而且越早做,越好。



---

相關焦點

  • 人類大便中首次出現塑料微粒!隨手丟棄的垃圾,終究回到了我們身體裡
    其二是綠色和平科考發現:那些貽貝、大蝦、海蟹們,開心的吃了微塑料,燒烤攤上,人們又吃了貽貝、大蝦、海蟹。當初我們扔掉的塑膠袋、棉籤、尿不溼的分解物,在地球上轉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我們的嘴裡、胃裡、血液裡。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關於塑料微粒在生活中有多泛濫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我們知道它累積在食物鏈裡、出現在海鹽、自來水、世界各個角落,甚至是人類排洩物中。接下來,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讓大家談論這個議題呢?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源於人造衣服纖維、牙膏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食鹽發現塑料顆粒 塑料顆粒對人體有害嗎
    美媒稱,用海鹽給食物調味的中國食客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塑料微粒汙染物。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0月29日報導稱,研究人員分析了從中國各地超市中購得的15個品牌的普通食鹽,他們在食鹽顆粒中發現了用於生產普通塑料水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還有聚乙烯、玻璃紙和其他多種塑料。  其中海鹽受塑料汙染的程度最高。
  • 中國人應該怎樣吃食鹽?
    暫時國家還沒取消強制全民補碘,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應該怎麼吃鹽呢?很簡單,也很複雜。沒時間細看的,就看簡單的介紹,想知道原因的看「詳細的」內容,在介紹中國人應該怎樣吃鹽的問題前,首先必須澄清國家衛健委專家為了推行強制全民補碘編造的三個最明顯的謊言:1、「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外環境嚴重缺碘」,這個結論是完全錯誤的。
  • 人類糞便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我們丟的垃圾,最後還是回到了自己身體裡......
    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料傾倒入海洋,中國的傾倒量大約佔1/3。你吃下的東西喝下去的水,可能含有塑料,又可能沒有,但是這可能需要在你生病的那一天才算打開了箱子……專家表示:這些微小的塑料對我們的健康有極大的危害,會影響腸道耐受性和免疫反應,會把有毒化學物質和病原體進行傳播,此外最細小的微塑料能夠進入血管、淋巴系統甚至肝臟,影響免疫反應
  • 每人每周吃一張信用卡?塑料微粒早已進入我們身體
    每人每周吃一張信用卡?塑料微粒早已進入我們身體 原標題:   塑料已經遍布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裡,幾乎每個角落了。就連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裡都有塑料垃圾。這些廢棄的塑料,大自然雖然無法「回收」,卻可以把它們磨成越來越小的碎片,也就是塑料微粒。
  • 酒精會引起爆炸?和84混用會產生氯氣?酒精到底是造了什麼孽?
    酒精究竟造了什麼孽??為什麼要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汙名化我們的好夥伴乙醇??本文中,我將根據酒精相關謠言進行釋疑,並力求將最科學的酒精使用方法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呈現。上面我們介紹了乙醇的爆炸極限,已知在空氣中乙醇氣體體積佔比最低為3%,若假設一住戶房屋面積為100平方米,高3米,房間消毒過程完全密閉,所有噴出的乙醇全部均勻分布在空氣中,噴的都是無水乙醇,為簡便計算,假設水分子在空氣中消失,並假設氣壓不變。在這樣的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理想條件下,我們需噴多少無水乙醇再點燃才會發生爆炸呢?
  • 食鹽加碘疑致病 專家:我們還將吃碘鹽很多年
    在社會心理複雜嬗變的情形下,這項政策的接受程度和修訂方向,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碘鹽致病」說法由來已久  食鹽加碘在過去20年間已成為生活常識。1994年,全民食用加碘鹽作為一項國策在中國推行。當時,「食用加碘鹽,健康全家人」的標語隨處可見。
  • 品讀·記者行思|我們終究無法回到過去,能回去的只是曾經的老宅
    大人們不再上班,而是擠在食雜店裡,抽菸、打著幾毛錢的麻將,他們口中傳著一個新名詞——下崗。成年後,我曾問父親:「糖廠為什麼會黃(破產)?」「你看看這家屬區,誰家吃糖花過錢?你再看看幹部屁股下的桑塔納,那下邊坐著幾棟房……」他不會從經濟學上分析,卻用最簡單的身邊事,講出了最深奧的道理。
  • 塑料對海洋危害有多嚴重?汙染最終或回到我們體內
    聯合國海洋問題主管麗莎·斯文森(Lisa Svensson)表示:「這是一場全球性危機,我們正在破壞海洋生態系統。」但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呢?哪裡受到的威脅最大?這些塑料垃圾又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我們可以從下面七張圖表中了解問題有多嚴重:
  • 塑料可能會是我們人類未來的「頭號殺手」
    我們每天都要使用和丟棄大量的塑料垃圾,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塑料被揭去便利的面具,被貼上白色垃圾的標籤,和我們生活形影不離的?2008年起,全國範圍內實施了「限塑令」即便如此,海南省每年使用一次性不可分解塑料製品,還是高達約12萬噸,那些被不屑一顧的白色汙染,正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人類的身體。
  • 有時候,會不會覺得人類才是地球上最大的「垃圾」?
    短短的視頻卻瞬間將人的心揪了起來視頻中小山似的垃圾場裡幾頭白絨絨的生物在費力尋找著什麼視頻中的北極熊身上沾滿了汙垢在垃圾堆裡不停的翻找著可以吃的東西有人會有疑惑:我沒有吃塑料為什麼體內會有塑料微粒?環環相扣下,不光是魚類,還有龜類、鯨類、鳥類等200多個物種,都不同程度的攝食了塑料微粒。從被我們隨手丟棄,到再次回到我們肚子裡,塑料沿著生物鏈完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
  • 貨代人,你們2019年到底造了什麼孽?
    而這兩天,你已經活成了:缺艙位、缺拖車、缺柜子、提箱難、落箱難、碼頭堵、拖車堵……不是我說,你們2019年到底造了什麼「孽」啊!這2020年是給人過的???回到開頭那句話,這兩天的貨代圈,兵荒馬亂到令人髮指,已經不是文字能表述得清的了……我第一次意識到,文字是真的有邊界的……雖然很殘忍,但事實是:有些事你還不知道,所以你很可能遠比你想像的還要慘……一件一件來吧。
  •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哈嘍,大家好,我是欣欣說情感,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其實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恨」也是一種知得重視的情緒,尊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本來就不是什麼錯今天了給大家將個情感的故事吧,小編有個朋友叫小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發現自己有點小陰暗,她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個脾氣溫和
  • 即便人類滅絕,塑料會證明我們來過
    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塑料年產量有40公斤,也就是說,塑料的總量與所有人類的生物量相當。 全球塑料年產量 來源:Statista, PlasticsEurope這麼多的塑料,都去了哪裡?有很少一部分塑料得以被回收進行了循環再利用,全球的塑料回收率整體上估計僅有5%左右。
  • 微塑料返回人體,毒素不斷積累
    在北極海冰裡,科研人員發現了大量的垃圾,有各種塑料珠子、細絲、尼龍……這些融化的海冰變成海水後,被冰凍的微塑料進入海洋生態系統,並被魚類誤食。經過食物網層層沉積,毒素最終將積累至人體,貽害無窮。
  • 別難過,我們終究會分開的.
    想著以後可能也沒什麼見面的機會了,趁著還能坐在一起吃吃飯的時候,就好好珍惜為數不多的次數。席間聊到了很多,關於對出到社會之後的計劃與打算,關於在吉珠裡的一些回憶。不禁感慨,大家都是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大一新生一路走到現在,成了畢業的社會人了。我們,終究是要分道揚鑣的。
  • 五條人的塑料音樂,我們的塑料世界
    2016年9月一個晚上,丹尼爾來到了英國海濱小鎮馬蓋特(Margate),他看著布滿塑料的海岸,開始思考自己在塑料汙染這件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大海裡究竟有多少塑料?有我丟棄的嗎?一個人究竟能產生多少塑料垃圾?……
  • 後來的我們,終究還是陌生
    後來的我們,終究還是陌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個故事,陳奕迅在一場演唱會即將結束的時候,並沒有立馬起身離開,而是開始售賣明年演唱會的門票。而售賣的方式也很奇怪,兩張演唱會的門票,只要一張的價格。但是有一個規定,就是你們必須是情侶,到時候一起來才會有效。不用說,門票很快就被售賣玩了。大家都開開心心的離去。
  • 真不知道上輩子「造了什麼孽」,生了個小祖宗,寶媽氣得想打人
    導讀:真不知道上輩子「造了什麼孽」,生了個小祖宗,寶媽氣得想打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真不知道上輩子「造了什麼孽」,生了個小祖宗,寶媽氣得想打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