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城考古新發現存在近2000年的「快餐店」

2021-01-09 騰訊網

考古學家日前在義大利龐貝古城挖掘出一間存在近2000年的、完整的食肆遺址,保存的狀態良好,店外面是一個噴泉廣場,附近還有溫泉浴池。初步判斷為古羅馬時期為路人提供相當於街頭小吃的 「快餐店」,在公元79年的一次火山噴發中被埋葬。

考古學家日前在義大利龐貝古城挖掘出一間存在近2000年的、初步判斷為古羅馬時期為路人提供相當於街頭小吃的「快餐店」。(圖片來源:美聯社)

「快餐店」 證實當時居民飲食習慣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家被稱為 termpolium的 「快餐店」,拉丁語中是熱飲櫃檯的意思,位於考古公園的 Regio v 遺址內。該遺址尚未對公眾開放,考古學家在12月26日宣布了這一發現。

報導說,龐貝考古團隊發現的 「快餐店」 的櫃檯上有許多圓孔,推測可能是放置裝有熱食的陶罐,考古團隊人類學家阿莫洛帝(Valeria Amoretti)也發現,有些陶罐有放置過豬肉、魚肉、鴨骨頭碎肉、牛肉、蝸牛等的痕跡,阿莫洛帝把這一發現稱為 「食材所用動物產品種類繁多的證明」。而陶罐內留下羊肉、魚類、蝸牛等食物的殘骸,更透露著當時龐貝居民對 「外賣」 的喜好。

考古團隊還發現了一個被稱為patera的裝飾青銅飲水碗、和一些用於烹飪燉菜和湯的陶罐、酒瓶和雙耳瓶。盛裝葡萄酒的容器中有蠶豆的蹤跡,認為古代的蠶豆經常被加到葡萄酒中,增加不同的風味。

令人注意的是,「快餐店」 的櫃檯還有色彩鮮豔的壁畫裝飾,可以清楚看到2隻顛倒的綠頭鴨,還有1隻超大公雞,公雞的羽毛被塗上了典型的鮮豔顏色龐貝紅。還有一條綁著繩子的狗。櫃檯正面的壁畫是一名手拿樂器的希臘女神寧芙(Nymph)與馬、魚共遊的場景。

考古團隊認為這個特殊的壁畫,可能是廣告宣傳的一種方式,龐貝古城的人類學家瓦萊裡亞(Valeria Amoretti)分析後則表示,這樣的壁畫可能也代表著 「快餐店」 銷售的相關食品以及飲料。

團隊還在小吃店附近還發現兩具遺體,一具是年約50歲的民眾倒臥在嬰兒床旁邊,另一位則是在陶罐旁邊,考古學家推測,他們不像是店內部的人員,反而更像是小偷,正好在 「犯罪」 的時候被永久定格了。

報導中還提及,這家小吃攤坐落於繁華熱鬧的十字路口,附近還有溫泉浴場、噴泉廣場等景點,足見店主的商業頭腦。

龐貝考古遺址團隊主任歐薩納(Massimo Osanna)說:「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發現。這是我們第一次發掘整個termopolium」。他認為,精美的壁畫證實當時居民的飲食習慣。而這類的 「快餐店」 的顧客大多會是普通的平民百姓,羅馬上流社會的菁英階層,應該不常來光顧。

考古工作一直沒有間斷

據報導,由於新冠疫情,龐貝古城遺址公園(Archaeological Park of Pompeii)仍然沒有對遊客開放,不過考古工作一直沒有間斷。雖然團隊近日發現到許多珍貴的物品,但其實都有些毀損,可能是17世紀被盜賊破壞。

隨著龐貝古城的挖掘持續展開,當年古城內的火山受害者的死因問題,也隨著時間推移以及對所掌握證據的新分析而發生變化。歷史學家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相信,龐貝城是在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Mount Vesuvius)爆發後被熔巖掩埋的。

今年11月,考古學家在龐貝古城附近的一個鄉間大宅遺址中發現了兩具男性遺體殘骸。他們在火山灰燼中已經被掩埋了近兩千年。根據對這兩具遺體殘骸的檢測,其中一人的脖子下發現了羊毛披風的痕跡,應該是有較高社會地位,另外一人的椎骨受損,顯示應該是個長年勞作的奴隸。龐貝遺址考古公園的官員表示,「他們都是死於熱衝擊,可以從他們緊握拳頭腳彎曲看出受到的熱力。」

龐貝考古遺址團隊負責人歐薩納說,這次的考古發現是又一個獨特的證據,顯示火山爆發那個早上龐貝古城內人們的遭遇。

龐貝位於那不勒斯東南23公裡 (14英裡) 處,是記載了古希臘羅馬生活的稀有遺址,它在16世紀被發現,有組織的發掘大約在1750年開始。至今,這座佔地66公頃 (165英畝) 的古鎮只有約有三分之二被發掘。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龐貝古城遺址一直是遊客們最喜歡的熱門地點。這個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的遺址公園,在2019年吸引了數百萬遊客,是義大利僅次於羅馬鬥獸場的第二大名勝古蹟。

龐貝遭滅頂之災淺析

西元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發生大規模噴發,位於火山南麓山腳、曾為古羅馬帝國第2大城的龐貝城與周遭城鎮,一瞬間遭大量火山灰掩埋,導致約2萬人罹難。

從發掘的遺址上看,龐貝城始建於公元前7到6世紀,在人口不到2萬的都市裡,商攤店鋪應有盡有,包括一個能容納幾乎全城人的競技場和一個可容納5000人的大劇院,此外還有100多家酒吧、30多家麵包甜品店以及眾多的妓院和浴場。。「賺錢即歡樂」, 這句話被塗寫在商鋪的牆上,古龐貝人普遍以能賺錢、會享樂為榮的生活態度可見一斑。

一隻出土的銀杯上刻著:「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葡萄酒與女人毀了我們的身體,但除了這些,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與城中隨處可見可見的春宮作品交相輝映。

考古學家發現,色情壁畫、雕塑和工藝品在龐貝城裡無處不在,甚至還有人獸交的大理石雕像,連街燈、酒杯、貨幣等日常物品都帶有非常露骨的色情意味。作坊、商鋪、洗染店、客棧的牆壁上,到處留有龐貝人縱情的粗野塗鴉,壁畫上隨處可見赤裸裸的同性戀、集體淫亂等瀆神的場面,由此看出龐貝墮落得幾近瘋狂。

劍橋大學古代史學家瑪麗 比爾德(Mary Beard)寫有《龐貝:一座古羅馬城市的生活》(Pompeii: The Life of a Roman Town)一書。她在書中寫道:「在門道、麵包爐上、街面上,生殖器觸目可見」,那是 「權力、地位和吉祥的象徵」。妓院、別墅中,色情的繪畫、雕塑和工藝品無處不在。在義大利乃至作為帝國屬地的倫敦,都出土了令後世匪夷所思的古羅馬硬幣,在數字的另一面鑄造著尋歡作樂的場景。

龐貝城的大型競技場能容納一萬多人,比著名的羅馬競技場還要早建五十年。競技場不是比賽 「競技」,而是戰不死不休的格鬥,包括猛獸之間的撕殺及奴隸與餓獸、奴隸和奴隸、囚犯與囚犯之間的搏殺。觀看殘酷的血腥表演,成了古龐貝人的重要生活內容。

龐貝時代,雖然基督教已傳播到羅馬,但是處於被鎮壓的狀態,基督徒要求的自律對追求淫逸享樂的龐貝人來說無異於一種不堪一擊的約束。

後世基督教研究者認為龐貝城有七宗罪,包括暴力、施虐、貪婪、暴食、傲慢、縱慾及自恃,這導致了上帝對它的懲罰。當一切道德標準都喪失殆盡、色情淫穢與血腥暴力滲透到龐貝的方方面面,沒有任何制約的人不再相信現實法律和道德之上還有更高的天法地則時,天懲也就到來了,是龐貝人的欲望之火,喚醒點燃了沉睡千年的維蘇威火山。

相關焦點

  • 2000年前龐貝的「小吃攤」長啥樣?菜單畫給你看(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28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考古團隊最近在義大利龐貝古城發現一處保存異常完整、有鮮豔壁畫裝飾的「小吃攤」,為人們了解龐貝古城的生活樣貌提供更多線索。 據報導,聞名世界的義大利龐貝古城位於那不勒斯市附近。
  • 2000年到2011年十大考古發現篇匯總
    2000—2001年的田野工作分3個階段進行:2000年,在清水河下遊兩岸進行大規模調查,15公裡範圍內發現了25處舊石器和動物化石地點,包括高樓河溝口附近的中心遺址區;2000—2001年選擇了20個地點進行了定量階梯式探溝發掘,水平清理、出土物的三維空間記錄以及文化層沉積物的過篩和淘洗,基本搞清了遺址群內石器文化的分布範圍、分布高程、分布密度、地質成因和遺址的埋藏性質。
  • 雙語閱讀|2000年前「小吃攤」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整個龐貝城被火山灰和熔巖埋沒。 考古學家近年持續發掘龐貝遺蹟,而最近發現的這個餐吧 (thermopolia),地處當年繁忙的銀婚禮街與陽臺巷交叉路口,可以視為該時期的「小吃攤」。
  • 壁畫 護身符 2000年前的快餐店:歡迎光臨龐貝古城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整個龐貝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尚未被發掘,未來遺址上還會有什麼新發現呢?龐貝古城遺址又有新發現,這回是一間近乎完整的古代快餐店。店內招牌清晰可見,招徠食客的壁畫紋路清晰,連店面主打的「招牌菜」仿佛都能勾起現代人的味蕾。肉湯、壁畫還有白葡萄酒其實這家快餐店在去年就被考古人員發現了。
  • 《成都考古發現》20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以成都平原及周邊區域考古遺存為研究對象,在過去短短的20年的時間裡,向學界貢獻了近2000萬字的成果,現在以《成都考古發現》(1999~2018)結集出版,在送去祝賀的同時,自然也要為研究院考古同仁們的辛勤付出點讚!20年前,學界應該有不少同行像我一樣,對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先秦時期考古成果所知甚少,而且集中在為數不斷的幾個「點」上。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說,2020年河南省在田野考古、文物保護、科技考古等領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中華文明進程、夏文化研究等國家重大研究課題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深溝斷崖處驚現「象牙化石」「今年2月23日,唐河縣湖陽鎮亢寨村廉莊組村民在河道清淤過程中發現象牙化石。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美國《考古》期刊評選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群眾新聞網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他們發現了失落的石峁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在過去的十年中,包括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孫周勇在內的發掘者揭露了一座擁有巨大防禦工事和複雜基礎設施的石城,數以千計的豪華文物,以及一座230英尺高的階梯式金字塔,這是石峁統治者和領導家族的住所。該遺址的年代和地理位置都令人驚訝,因為人們認為,中華文明是在石峁建立大約500年後首先在中原發展起來的。
  •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公布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等六大項目入選
    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夯土臺基1月10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開幕式上揭曉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6項入選項目。其中,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發掘的四川渠縣城壩遺址項目成功入選。據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創始於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誌社承辦。論壇上揭曉的年度考古新發現,歷來被學界簡稱為「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相比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舉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六大」被指評選標準更偏於學術價值。
  • 「植物龐貝城」藏著什麼? 每三五米就有直立樹幹
    2月21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軍博士正式公布十年研究成果:中國科學家復原了3億年前的「植物龐貝城」,實現了世界上迄今為止對地史時期陸地景觀,最大面積的植被實際復原研究。此次實際復原1000多平方米麵積的遠古森林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那麼,3億年前的內蒙古烏達到底發生了什麼?烏達「植物龐貝城」是怎麼發現的?「植物龐貝城」又能告訴我們些什麼?
  • 考古時發生離奇事件:湖北發現2000年古墓,卻爬出一「千年」烏龜
    導語:考古時發生離奇事件,湖北發現2000年古墓,卻爬出一「千年」烏龜 引言 在歲月的磨礪中,再偉大的人物都會被歷史吞沒,成為留在史冊和記憶裡的精神符號。
  • 2000多年前的「海景房」和「濱海長廊」啥樣兒?琅琊臺考古再添新發現
    2000多年前的「八主」中的「四時主」祭祀地在琅琊臺嗎?因地震而深埋於地下的琅琊古城能否重現江湖?持續推進的考古發掘拼接起的恢宏時空情節,將為青島帶來意料之外的豐厚歷史文化資源,並破解這些千古謎團。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與山東省考古院聯合開展的琅琊臺遺址2020年度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進入收官階段,觀海新聞記者現場見證:在琅琊臺臺頂區域發現的2000多年前的排水系統,及柱礎、瓦當等建築構件;在臺西頭村亭子蘭發現的一處東周時期的廊房式建築基址,及板瓦、筒瓦、瓦當和陶豆碎片遺存,讓2000多年前的「海景房」和「濱海長廊」若隱若現,為青島古代歷史文化的豐富演進再添佐證
  • 龐貝古城發現2000年前街頭小吃店和壁畫
    考古學家最近在義大利龐貝古城發現一處保存十分完整、繪有鮮豔壁畫的熟食攤,可追溯至大約2,000年前。這個熟食攤相當於古代的街頭小吃店,提供熱食和飲料給羅馬帝國的行人。考古團隊近年來持續挖掘龐貝遺址。本次發現的這個熟食攤位於當年繁忙的銀婚禮街(Silver Wedding Street)與陽臺巷(Alley of Balconies)的交叉路口,其櫃檯上有多個圓孔,可放置裝有熱食的陶罐。考古團隊的人類學家阿莫雷蒂(Valeria Amoretti)表示,陶罐中有一些食物的殘骸,包括豬肉、魚肉、牛肉和蝸牛等,這證明這家小吃店的菜餚由多種動物食材所組成。
  • 渠縣城壩遺址 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渠縣城壩遺址 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出土的瓦當和簡牘蘊含巨大學術價值   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召開。開幕式上公布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六項入選項目,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入選。這是城壩遺址被授予2016-2017年度全國「田野考古獎」一等獎後獲得的又一重磅獎項。
  • 青塘遺址入選中國考古新發現
    ▲瑪雅文明科潘遺址8N-11號貴族居址遺址全景(上為北)▲西側北部建築龍頭神鳥的頭部本報訊(記者 王巖)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
  • 2000年前龐貝文明再現廣州 今起在南越王博物館開展
    埋藏地下5米深沉寂2000年無人知2000年前龐貝古文明重現天日到南越王博物館看凝結在1900多年前的永恆《龐貝:永恆的城市》開展展覽將持續到8月18日龐貝,一座曾經存在於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城市,在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掩埋下,形成了獨一無二、至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1997年,龐貝古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大咖」帶你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
    首次發現類似「水泥」混凝土牆壁地面建築材料  1921年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展開的第一次發掘,標誌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近百年來,此前已歷經三次考古發掘,今年8月22日,仰韶村遺址啟動第四次發掘。
  • 「史前文明」存在證據,「進化論」或將被推翻?看看考古新發現
    在1968年,有一位化石愛好者在美國的猶他州發現的遠古化石,這塊化石是早期的三葉蟲化石,本來這件事情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很快人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因為在這三葉蟲化石上面
  • 陝西這兩項考古新發現被贊「石破天驚」
    近日,素有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陝西的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入選。陝西不僅是唯一成功入選兩個考古項目的省份,也實現了2017年至2019年雙項「三連冠」,妥妥坐實了考古大省的名號。陝西緣何兩項入選?不妨先了解一下。
  •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你感興趣嗎?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你感興趣嗎?2017年4月12日,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召開。經過專家評審和投票,陝西省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成功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中生代的龐貝城」 ——熱河生物群大展開幕在即
    今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大展「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來了! 近三十年來,遼西熱河生物群大量珍稀化石相繼發現,從而使得這一地區生物組合類型越發豐富,為地球生態系統演化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和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