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的「海景房」和「濱海長廊」啥樣兒?琅琊臺考古再添新發現

2020-12-20 湘湘愛旅行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9日訊 秦始皇三登琅琊臺具體都做了些什麼?2000多年前的「八主」中的「四時主」祭祀地在琅琊臺嗎?因地震而深埋於地下的琅琊古城能否重現江湖?持續推進的考古發掘拼接起的恢宏時空情節,將為青島帶來意料之外的豐厚歷史文化資源,並破解這些千古謎團。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與山東省考古院聯合開展的琅琊臺遺址2020年度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進入收官階段,觀海新聞記者現場見證:在琅琊臺臺頂區域發現的2000多年前的排水系統,及柱礎、瓦當等建築構件;在臺西頭村亭子蘭發現的一處東周時期的廊房式建築基址,及板瓦、筒瓦、瓦當和陶豆碎片遺存,讓2000多年前的「海景房」和「濱海長廊」若隱若現,為青島古代歷史文化的豐富演進再添佐證。

琅琊臺遺址全貌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玉海告訴觀海新聞記者,2019年正式發掘並納入「考古中國」項目的青島琅琊臺考古,還將經歷未來五到十年的持續深入發掘,方能呈現這一地域準確的歷史面貌,並賦予其最大化的文旅資源價值。

琅琊臺頂,秦始皇是否駕臨過這個看得見海的房間

在琅琊臺臺頂夯土臺基的西側,2019年,考古人員挖出一條東西走向的探溝,他們收穫了一處秦漢時期地漏。地漏由八塊石板拼接鑲嵌而成,中間有一處可漏水的方形孔洞。他們判斷,它一定是與管道連通的一個系統工程。

琅琊臺臺頂西側發掘點

以地漏為線索,今年發掘面積繼續擴大,最終,和地漏相連的部分管道露出端倪。觀海新聞記者在發掘現場看到,已經裸露出來的秦漢時期陶水管依然完好,質地粗厚,排列整齊,環環相扣。意外的是,現場還在同一地點的不同土層發現了漢代的排水管遺蹟。

秦漢時期的排水管

秦漢和漢代不同地層年代的排水管

不過,排水管末端已遭到破壞,考古人員並沒有找到出水口。但在北側的發掘中,管道的入水口被找到,保存得相對完整。同時,當初地漏所在的空間或者說是大房間,也在2020年的發掘中隱約浮現。考古人員從中發現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跡象。

關於這個擁有地漏的大房間的地面,原先究竟是何面貌,是否曾經擁有地磚或是木地板,尚無定論。在與地漏相接處,兩條嵌入夯土的石條讓人迷惑,它們究竟作何種用途,依然要等到進一步的發掘給出線索。不過,現場還是發現了等距設置的柱礎,這些作為房間支撐柱基石的遺存,將用以推斷房間的格局和大小。房間內還有一處牆體,鑲嵌了牆磚,讓人也對這處空間曾經的「豪華」浮想聯翩。

秦漢時期的地漏

昔日秦皇漢武登頂琅琊臺,是否在這個看得見山海景致的房間小駐,為某個祭祀大典做準備,抑或於其中沐浴淨手,俯瞰琅琊美景……隨著物證的累積,各種疑問和推斷或將迎刃而解。

向海延伸的長廊,頂部曾用素麵或帶有格紋的瓦當

位於臺西頭村的亭子蘭的發掘點,總發掘面積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超過了1000平方米。現場能看到大量按特定軌跡分布的陶瓦片,覆蓋它們的毯子剛剛揭開,據說之所以用毯子蓋住,是為其加熱防凍,溫度太低陶片會變得酥脆易碎。

站在這裡,前可觀海,回身便可望到琅琊大臺、小臺以及夾在中間的靈芝山三座山體舒緩的輪廓線,據說這處發掘點距離琅琊大臺的直線距離為1100米。最初之所以選擇這裡作為發掘點,是因為在之前的調查勘探中,發現了許多陶瓦片,在海邊,怎麼會有這麼多陶瓦片堆積存在,這一不合常理的現象,很快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經過發掘,果然有更多發現。

目力所及,數條溝狀遺蹟由西向東,向著海的方向延伸,陶片便有規律地散落於溝中;不僅如此,在溝的底部還曾整齊地人為鋪設有一層陶片,據猜測,這樣做的目的或為方便排水,或為抵禦水的侵蝕衝刷……考古人員初步判斷,溝狀遺蹟原先應位於一座廊房形建築的兩側,建築坍塌之後,瓦片遂傾覆於溝中。仔細甄別,依然可以看出,兩壟板瓦的連接處騎扣著一片筒瓦的屋面格局樣式。

考古人員在工地現場將部分陶片分撿出來,進行拼合,發現其中不僅有板瓦和筒瓦,還有素麵或帶有方格紋裝飾的半瓦當,當是東周戰國時期瓦當的主要特徵,這與曾經在齊國都城臨淄發掘出來的瓦當很相似,考古人員初步推斷,應該作為田齊時的遺蹟。他們還拼接出了數個完整的陶豆器皿。

嵌在土層中的方格紋半瓦當

考古人員尚未找到確切的柱坑,所以不能確定長廊的具體樣式,但他們推測,在這座長廊的兩側,必定有一定規模的建築存在,長廊則將兩者連接起來。另外,可以確定,長廊的屋頂中部有一條貫穿的屋脊存在。一位考古人員告訴觀海新聞記者,去年發掘時,由於發掘面積所限,並不能準確判斷發掘出來的是什麼樣的建築,今年向西、向東擴大發掘的範圍,就判斷出原來這是一個長條形的建築,而且沒有發現南北向的隔斷,說明它是一條長廊。「之前有學者推斷,這裡與齊國『八主』祭祀中的『四時主』祭祀有關係。是否可以就此想像,有一組主體建築與長廊相連,同時海邊又有一個觀景建築。我們發現的廊房部分只是這個大型建築群體的延伸部分。」現場的考古人員認為,今年在這個發掘點的一大成果,就是基本掌握了這座建築的走向和形制。」

將琅琊臺考古拓展到秦漢時期的琅琊郡和琅琊古港

對於琅琊臺的考古,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所所長林玉海認為,不應只盯住琅琊臺這一個點,而應將之拓展到秦漢時期琅琊臺所在的琅琊郡以及琅琊古港。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置齊地東部為琅琊郡,它的駐地也就是琅琊古城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的泊裡和琅琊兩鎮,覆蓋約23個自然村。它也是秦36郡中唯一的濱海郡城。距郡城數裡,即為當時中國最大最早的琅琊古港。到了西漢,這裡已是東方經濟、文化、航海發達地區。而在西漢後期,因地震等原因琅琊古城失去中心地位,漸被湮沒。在林玉海看來,消失在歷史中的琅琊郡城,便如同青島的「龐貝古城」,它深埋於地下,等待重新被人們發掘和發現。

目前,琅琊臺考古已經納入了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項目規劃。2012年對其做了前期調查勘探,2019年正式開啟考古發掘,2020年的考古只是一個開端,未來的五到十年內,該項發掘計劃都不會終止,將持續推進拓展,以此呈現這一地域準確的歷史面貌,並賦予其最大化的文旅資源價值。

林玉海引用習總書記對於考古的論述: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他說,城市考古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而這也正是我們深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內涵、盤活文化遺產的良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

【來源:青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發現2000年前地下室 2000年前地下室長啥樣?
    北京發現2000年前地下室 2000年前地下室長啥樣?時間:2017-11-01 19: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發現2000年前地下室 2000年前地下室長啥樣?
  • 海南恆大海景房總價僅需60萬/套!
    2月18日,恆大給當前已熾熱的網上銷售再添「重碼」:即日起,啟動全國樓盤75折特大優惠,這是恆大歷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優惠讓利。那麼,在海南,恆大的樓盤營銷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項目規劃有十裡濱海長廊、海南華僑中學美麗沙分校、海口市濱海九小美麗沙分校、海口市美麗沙幼兒園、音樂廣場、濱海會所、約10萬平濱海商業中心(規劃中)、熱帶風情園林等繽紛配套,致力鑄就濱海城市生活典範。營銷情況:建築面積約499-501㎡天匯灣低密水岸美宅,恆房通平臺購房享邀請註冊認證禮、推薦客戶禮。
  • 惠州海景房返租靠譜嗎-金融街巽寮灣怎樣
    賣點七:臨海稀缺退海岸線政策後,高性價比產品,政策出臺後的高性價比產品,約200米範圍臨海臻藏海寓,毗鄰一線海景資源靜謐內海享受。  賣點八:精選房型濱海旅居佳選產品,靈動空間,南北通透,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引海景入室,悠享愜意的濱海旅居生活。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
    原標題:2020河南考古有哪些重要新成果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密碼從魯山舊石器早中期洞穴遺址到黃山遺址仰韶時期的「木骨塑房」,從餘莊遺址龍山時期「禮制」的萌芽到二里頭「夏都」王朝的崛起……12月14日至15日,在為期兩天的2020年度河南考古成果交流匯報會上,全省文物界考古「大咖」
  • 龐貝城考古新發現存在近2000年的「快餐店」
    報導說,龐貝考古團隊發現的 「快餐店」 的櫃檯上有許多圓孔,推測可能是放置裝有熱食的陶罐,考古團隊人類學家阿莫洛帝(Valeria Amoretti)也發現,有些陶罐有放置過豬肉、魚肉、鴨骨頭碎肉、牛肉、蝸牛等的痕跡,阿莫洛帝把這一發現稱為 「食材所用動物產品種類繁多的證明」。而陶罐內留下羊肉、魚類、蝸牛等食物的殘骸,更透露著當時龐貝居民對 「外賣」 的喜好。
  • 天津再添高鐵站!建站規模已確定!就在這個區!
    點擊播放 GIF 0.0M儘管這次沒搶到但小編還是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天津將再添高鐵站!部分線路走向和站點設置逐漸明朗,並修正和新增了部分規劃線路。其中涉及到天津地區的部分最值得關注的是,在天津至雄安高鐵規劃中引入了濱海南站。
  • 圓明園考古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圓明園考古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判斷稻田內是否有相關植物遺存;考古人員將進一步分析稻田分布範圍等細節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圓明園在此次考古工作中首次採用了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本次考古工作不但全程開放考古發掘工地,還及時與社會共享考古成果。  昨日(12月15日),記者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 重慶十大考古發現:5000多年前墓葬裡 墓主身體是蜷曲的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在2012年對慈雲寺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在綜合歷史文獻、遺址和墓群的碑刻題記後,推斷出慈雲寺始建於唐代,歷經宋、元、明、清四朝。  慈雲寺遺址是重慶地區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的寺廟遺址,其主要由寺廟基址、圍牆、墓群和石橋組成,其後還有一處竹林院,包括禪院、墓群和窯址三部分,遺址面積總計約30000平方米。
  •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你感興趣嗎?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你感興趣嗎?2017年4月12日,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召開。經過專家評審和投票,陝西省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成功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兩千年前的挖耳勺長啥樣?最新考古發現揭曉謎團
    (原標題:Roman grooming set discovered at the bottom of a river in Kent containing a 2000-year-old EAR BUD and a pair
  • 鮮卑人祖居嘎仙洞發現遠古彩繪巖畫長廊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2日電(勿日汗、崔越嶺)鮮卑文化研究學者近日在鮮卑人祖居嘎仙洞發現了遠古彩繪巖畫長廊。巖畫分布在嘎仙洞洞口及兩側的崖壁上,綿延近千米,共200餘幅,顏色呈現紅色。據初步分析,巖畫圖案文化表象為人類祖先早期的「祭祀禮儀」,有「朝拜圖」「祭祀舞蹈圖」「祭祀符號」等。
  • 圓明園考古有新發現
    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記者今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今年11月初開始,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對「澹泊寧靜」開展考古發掘。今天上午,記者走進澹泊寧靜遺址,現場可見景區的山水輪廓還在,遺址範圍內只有幾塊石頭和柱礎殘存。考古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工作人員用綠色圍網將遺址區域圍起,遊客可以近距離觀看考古的全過程。考古面積約500平方米,四分之一的區域已經啟動了考古發掘。
  • 秘魯再添未解之謎 新發現地畫比納斯卡線條還早幾百年
    秘魯再添未解之謎 新發現地畫比納斯卡線條還早幾百年  Emma Chou • 2018-05-30 12:45:29 來源:前瞻網
  • 2000年到2011年十大考古發現篇匯總
    2001年8—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青隊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繼續對位於青海民和縣南端的官亭盆地黃河岸邊的喇家村齊家文化遺址進行發掘,揭露面積700多平方米,有多項較重要的發現,為官亭盆地考古再添 新的成果。
  • 千古大觀琅琊臺(行天下)
    「琅琊臺」一名最早見於《山海經·海內東經》,「琅琊臺在渤海間,琅琊之東」。琅琊臺非高山峻岭,只有183米,因形狀如臺,故被冠以「琅琊臺」。另有傳說,琅琊臺很久以前住著兩戶人家,兩家人同一天添了喜,兒子起名叫琅哥,女兒起名叫琊姑。後來惡人要抓漂亮的琊姑,琅哥挺身而出。面對追兵,兩人跳入大海。跳海處冒出一座兩山緊緊連在一起的山峰,人們說這是琅哥和琊姑變的,後來這山就叫「琅琊臺」。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 肥西三官廟遺址失之交臂
    5月5日下午3:30,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安徽肥西三官廟遺址失之交臂。不過作為巢湖流域夏文化重要印證,三官廟一直備受關注。從18件罕見青銅器,到三具死因不明的遺骸,再到紅燒土房子,這些都有利地印證了「桀奔南巢」的歷史。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公布
    經過5月1日至4日四個下午的項目匯報,5月5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結果在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發現了距今10~1.5萬年間豐富的遺蹟和遺物,包括人類活動面、石器加工點、火塘等,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境內10~5萬年間的關鍵考古資料,填補了漢中盆地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洞穴型居址的空白。距今3~2萬年間的早期現代人類化石的發現更為難得,為東亞現代人本土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這些發現為探索中國南北方過渡地帶晚更新世人類文化發展,探討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研究等重大課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資料。
  • 鼎龍灣送幸運業主海景房!我檸檬了,你呢?
    (原標題:鼎龍灣送幸運業主海景房!我檸檬了,你呢?)在眾多房企的年終營銷活動中,今年還真有一個不走尋常路,不同於其他房企都是針對新客戶的年終活動吸引到了小編的注意。它反其道而行之,給老業主送房!對!你沒看錯!給幸運老業主送房!而且還不止送一套!在20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來自武漢、長沙、太原的3位鼎龍灣幸運業主竟然獲贈了鼎龍灣的海景房,簡直就是錦鯉本鯉了!不是噱頭!
  • 深圳灣一號「同款海景房」,現在230萬起就能get?!
    而現在要想繼續吃一波前海紅利,與深圳西部隔海相望的珠海成了新一輪「香餑餑」的存在。 「灣心」,與1.5公裡情侶路黃金岸線作伴,百萬平全南向海景大盤,劃重點,某些戶型能讓你在家推開窗就能看到深圳的景色,坐擁前海豪宅區同款海景,甚至在家就能看到公司大樓。
  • 河南鳥雕像入選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鳥雕像入選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新華網河南頻道河南鳥雕像入選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2020-12-07 08:33:13來源: 鄭州日報  記者從河南省文物局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於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