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劉小軍:不是所有資管機構都適合做大類資產配置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財經》

「現在有一定規模的資產管理機構都在講大類資產配置,也在做大類資產配置。我認為不是所有的信託公司都要去做,因為大類資產配置要求你必須熟悉各類產品,不能聽起來好,沒有研究就去配置。」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劉小軍9月6日在由《財經》、《財經智庫》、北京資產管理協會主辦的「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如此表示。

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劉小軍

劉小軍認為,投資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投資邏輯,要有自己的道理,要走自己的路。論壇上,他提出了「3331原則」:30%配置固定收益,30%配置優質房地產股權項目,30%投資以市場中性策略為主的產品量化對衝,10%投權益。

以下是發言實錄:

先回應一下高老師講的。剛剛高老師家族信託對高淨值客戶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對國家的重要性,家族信託部僅僅是為高淨值客戶理財,實際上涉及的是一批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給我的任務是講一下資產配置,中信信託是從2013年開始的著手家族財富業務,2015年第一單,2015年底不到10億,到現在截至到8月底整個公司超過了400億。按高老師剛才說的,如果截至今年6月底中信登的數據,全國家族財富的規模是1863億,我們應該佔到20%。

信託公司在國內家族財富裡面起到的職責,我個人認為有三個方面:

第一,為高淨值客戶家庭企業和家族成員提供財務保證和傳承的安排。

第二,信託存續期間的家族信託事物事務服務。

第三,資產配置服務。

前兩個如果展開就特別長了,我主要聚焦在資產配置服務。

剛剛提到了我們公司現在400多億的管理規模,有將近400億是我們主動配置的,對一個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而言,錢多不見得是好,還要用得出去、用得好。家族財富的資產配置是從幾千萬開始的,第一筆3000萬,幾個億、十幾億、幾十億、100億、200億、300億,我們一路這樣走過來。這些配置裡面我們90%開始的時候是配置我們公司主動管理的非標資產,五年來沒有出現過一單損失,2015年2月份成立的第一單家族信託目前淨值是1.4以上,我們現在有將近1500個客戶。

這種情況下我就在想,因為我們90%配置的是我們公司主動管理的非標資產,是不是大類資產配置就不需要了,或者大類資產配置這個概念本身就一個錯誤?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大約在兩年前我忽然想明白這個事情,為什麼90%以上配置我們的非標資產客戶是滿意的?是因為我們公司提供的非標資產是低風險、高收益的,但是這種低風險、高收益的資產要麼是不可能規模的提供、要麼具有不可持續性。當你想明白這個道理以後,發現大類資產配置是在兼顧資產配置效率和風險收益水平的一種客觀要求,當你資金規模大了以後,當我們管理規模超過300億的時候就開始有一個顯現,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先是疫情,我們有很多合同籤不了,放不了款,根本配置不了,接下來是6月份監管部門,要求整個行業非標債權額度剛性的壓價,使得我們出現了閒置。你想想400多億在手上,配置不出去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既要有收益,又要風險可控,所以大類資產配置變成一個必須的。

反過來講,我其實想通過這個表達一個意思,不知道在場有沒有同業,當你的管理規模不夠大的時候,其實並不一定強制要求大類資產配置,因為你要求大類資產配置就需要對各類資產都要熟悉,我有一個原則,不要投資不熟悉的東西,要實現大類資產配置對各類產品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則將來你的配置或者投資是很不負責任的。

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看起來是違背金融原理的,但是對於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來講,在一定的規模範圍內這是存在的,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這是市場平均水平,市場平均水平是有高有低的,對一個專業機構的人你是有可能創設出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的,當你的管理規模不是太大的話,你其實可以把它配置到你所熟悉的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上。舉個例子,有一個私募基金叫明 K,管理市場中性的產品有500億,大家如果對私募有了解的話,他的年化收益在20%以上,回撤在3以內,但是規模讓它再大還不行,在四五百億的規模能夠做到這個水平,這個明 K基本上是各大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搶的對象。就是說大類資產配置只是當你規模足夠大的時候才成為必要。

現在有一定規模的資產管理機構都來講大類資產配置,也在做大類資產配置,信託公司怎麼樣才能做好呢?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課題,我認為不是所有的信託公司都要做好的,因為大類資產配置有一個要求,就是你要熟悉各類產品,你不能聽起來好,沒有研究就去配置,我提出「3331原則」,30%配置固定收益,30%配置優質房地產股權項目,30%投資以市場中性策略為主的產品量化對衝,10%投權益,當然不是這一行當可能聽起來不是太明白。我們發現交易中心的客戶主要是C3類客戶,現在要求對客戶風險收益偏好進行分類,從C到C5,C就是風險偏好最低的,C3是居中,就是他能夠承擔本金10%以內的損失。

我們發現家族信託這些高淨值客戶其實是非常難伺候的,他既想要高的收益,又不想太大的波動,這是兩難的,對於這類客戶回報在8—10,回撤在3,這樣的組合,我剛剛說的「3331原則」不再詳細展開,如果在場有這方面的我再把細節展開,這是我們摸索了很長一段時間,從信託公司自身優勢出發的一個配置邏輯。

在我的理想狀態中,最好的家族信託大類資產配置的模型是什麼呢?作為家族信託的資管機構,應該建立從現金管理——固收——市場中性——指數增強——CPA——股票多投——PE,從低風險到高風險,所有賽道上的產品篩選機制跟產品貨架,你如果能夠把所有的賽道都建立起來,因為家族信託的客戶從C到C5是都有的,當你把這個產品貨架構建出來以後,你可以根據這個客戶的風險收益特徵提供不同的組合,你就能夠主動,根據不同的組合提供,總有一款適用的,這是我認為比較科學的。但是在這樣的理想狀態下,需要你的資管機構對各類資產都有較為深入的理解,你不能人云亦云,這個好就配,這是會出問題的,會出比較大的問題。

總結一點,資產配置我覺得是在財務管理裡面一個重要的內容,對於家族信託而言更是如此,因為像高老師剛才講的,期限特別長,我剛才說我們客戶90%以上都是永續的,意味著你可以二代、三代,怎麼保證投資的穩定,這是給所有資管機構提出的一個問題,你需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迭代。所以投資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投資邏輯,要有自己的道理,要走自己的路。

相關焦點

  • 中信信託王道遠:信託公司應豐富資管產品線
    8月17日,在cwm50會議上, 中信信託常務副總裁王道遠介紹,信託公司主要業務功能有融資、資管和服務三方面。在資管發展方向上,王道遠表示,可以挖掘過去十幾年間與私募的合作數據,加快投研體系建設,重點發展多基金管理等主動配置型資管業務。
  • 世紀證券資管部副總經理喬偉:FOF引領投資者穿越牛熊
    世紀證券資管部副總經理喬偉:清華大學軟體工程碩士,12年金融從業經驗,擅長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投資方式,積累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金篩選和配置模型。歷任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經理;上海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投資經理、固定收益投資部副總經理;東吳證券資產管理總部投研總監;國聯證券證券投資部副總經理。
  • 資管機構重視金融衍生品資產配置功能
    大類資產配置離不開對宏觀經濟的理解,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慧勇認為,目前宏觀環境的核心是三大主線下的再平衡。第一條主線是暨新的大國關係進入了動蕩時期,影響是長期的,這是世界經濟接下來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 中信消費金融獲批開業:中信系持股70%,金蝶持股30%
    來自中信信託的業務總監皇甫文忠出任中信消費金融的董事長;天津金城銀行原副行長周青松任總經理;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劉小軍也已獲批擔任中信消費金融董事。中信消費金融獲批經營的人民幣業務包括以下幾個領域: (一)發放個人消費貸款; (二)接受股東境內子公司及境內股東的存款; (三)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 (四)經批准發行金融債券; (五)境內同業拆借; (六)與消費金融相關的諮詢、代理業務; (七)代理銷售與消費貸款相關的保險產品; (八)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
  • 中信信託多資產多策略產品:層層熨平風險 年化收益率10.89%跑贏非標
    來源:金融界信託金融界信託訊 去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資管新規發布後,信託公司去通道趨勢明顯,管理資產規模收縮,各公司積極應對,謀求產品創新升級
  • 中信銀行家族信託為您資產保駕護航
    隨著國內高淨值人群不斷增加,對財產隔離、財產傳承、海外移民與全球稅務籌劃的需求日趨強烈,家族信託作為家族財富管理的重要金融工具開始受到高淨值人士關注,私人銀行、信託公司、第三方理財等機構都將目光瞄準這一新興市場。中信銀行大力推動家族信託業務,為高淨值人士量身定製了個性化的家族信託方案。
  • 中信信託趙晞:投資組合攻守兼備 今年看好量化策略
    中信信託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趙晞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的「大資產管理」、「大財富管理」行業競爭中,多元化產品供應和服務體系是必然的發展路徑,資產管理能力則是信託公司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  資管能力在TOF產品上更多地體現為對子基金管理人的篩選和對大類資產的配置。
  • 資管老將王錦海正式掌舵華泰資管,20多年資管從業經歷,高管變動...
    資管老兵從業二十餘年,曾任職中信等頭部機構早在今年4月初,便已有相關消息傳出,王錦海從華菁證券離開並加盟資華泰資管並擬任總經理。公開資料顯示,王錦海畢業於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曾參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級管理培訓。
  • 中信信託趙晞:整體格局震蕩 看好股票及衍生品量化策略
    中信信託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趙晞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的「大資產管理」、「大財富管理」行業競爭中,多元化產品供應和服務體系是必然的發展路徑,資產管理能力則是信託公司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資管能力在TOF產品上更多地體現為對子基金管理人的篩選和對大類資產的配置。
  •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當如何「破局」?
    大浪淘沙之後,擁有主動管理能力和高效運營管理能力的機構最終將得到市場的認可,並越來越強。東證期貨資產管理業務總部副總經理章偉表示,不只是期貨資管,公募、券商資管、私募機構等其他資管行業的主體也都存在顯著差異。未來,財富管理行業的頭部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 首家信託系消金公司正式入局 中信消金意欲何為?
    7月26日,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信消金」)在北京正式開業。一位接近中信信託的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信託系消金公司的成立並不是只為了在消費金融領域搶佔市場,而是建立在一定業務邏輯基礎上。對於信託公司來說,成立消費金融公司是對C端業務的探索,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增強高淨值客戶的粘性。
  • 陳一松辭任中信信託董事長,下一站掌舵招銀理財帥印
    據公開資料顯示,陳一松現年51歲,湖南大學經濟學碩士,1990年9月參加工作,先後在中信實業銀行(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前身)、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建設銀行(601939,股吧)就職,2006年8月入職中信信託,歷任中信信託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   中信信託官網上,陳一松的「董事長致辭」目前還在。
  • 中國人民銀行到中信信託調研資管產品統計報送工作
    2019.03.19 09:47【中國人民銀行到中信信託調研資管產品統計報送工作】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張文紅、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巡視員梅國輝一行9人專程來到中信信託,對信託業務開展情況及資管產品統計報送工作進行現場調研
  • 中信信託要「清倉」了
    此前,中德安聯CEO、安聯控股副總經理陳良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聯對中國市場非常看好。」他指出,安聯控股未來將實現對中國業務的戰略管理,推動打造一支金融「航母艦隊」。近期將積極推進資產管理業務,並進一步探索獲得中德安聯壽險更多股權的可能性。陳良擔任CEO的中德安聯是目前安聯集團在中國的旗艦板塊,亦是未來安聯艦隊中的主力部隊。
  •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李勇:資管新規下大資管行業發展方向
    弱託管模式,我們銀行信託,銀行理財,還有通道類,通道類有基金專戶、券商資管、信託通道類業務,特別是非標資產託管人雖然開立專戶保管信息資產,但是僅對資金的劃撥進行形式上的審核,無法全流程監管資金流轉情況下,這種模式下託管人由資管人選擇
  • 【用益-資管日報】11月集合信託規模大增,又是地產類金融類唱主角
    12月7日,記者獲悉,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退出投資企業寧波遠吉福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退出前持股99.97%,這不是五礦信託今年以來第一次退出此類型的企業。去年7月,銀保監會針對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開展了約談警示,其中就包括五礦信託。據不完全統計,五礦地產在今年以來已退出近30家房地產公司。
  • 從業二十餘年老將王錦海加盟華泰資管
    資管老兵從業二十餘年曾任職中信等頭部機構5月6日盤後,華泰證券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泰資管)聘任王錦海為總經理。與此同時,華泰資管官網發布了相關高級管理人員變動公告。公告顯示,上述變動事項已經華泰資管第二屆董事會2020年第三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並按有關規定進行備案。此前主持工作的華泰資管副總經理朱前,也官宣「交棒」。
  • 中信證券劉曼:資管行業正進入新舊動能轉化關鍵時期
    7月20日消息,「2019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在上海召開,本次年會的主題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高質量發展,中信證券資產管理業務董事總經理劉曼出席「大類資產配置主題論壇」並發表主題為《新形勢下理財業務發展路徑與銀證合作》演講。
  • 中信信託王楠:家族信託不是一個理財產品
    家族信託作為財富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資管業重塑之際,也迎來了發展的關鍵之年。中國信登最新數據顯示,家族信託憑藉靈活的制度安排優勢成為各信託公司加速轉型方向之一,2019年3季度全行業家族信託實現較快增長,其規模較2季度末提升50.99%,是目前增速最快的創新業務類型。
  • 中信信託成為首家中標職業年金受託人的信託公司
    此次成功中標,標誌著中信信託正式進入職業年金受託業務,是中信信託踐行服務信託,回歸信託本源的重要嘗試。對此,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塗一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職業年金業務是標準的服務信託業務,與公司整體戰略高度契合,既是公司長期深耕的戰略業務,又順應了時下監管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