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託多資產多策略產品:層層熨平風險 年化收益率10.89%跑贏非標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信託

金融界信託訊 去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資管新規發布後,信託公司去通道趨勢明顯,管理資產規模收縮,各公司積極應對,謀求產品創新升級。其中一些頭部信託公司加碼TOF(Trust of Fund,基金中的信託)業務。

中信信託2018年發起設立的首支多資產、多策略產品「中信信託·睿信穩健配置TOF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秉承大類資產配置理念,運用量化分析手段和深厚的資本市場投資經驗,靈活調配股票、債券、市場中性、CTA等多種風險收益特徵各異的子策略,力求在不同的大類資產之間儘量分散風險,降低單一資產風險對整體組合的影響,控制組合的回撤幅度。該產品在2018年年化收益率達3.6%,最大回撤僅約0.4%。2019年股票市場快速反彈時,該產品憑藉前瞻的策略配置調整和優秀的子基金篩選投資,保持了超額收益水平並不斷創出新高。截至2019年6月21日,信託單位淨值1.1136,自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達到10.89%。

中信信託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趙晞表示,產品的成功取決於信託公司的資產配置能力,要想做好大類資產配置,需要對宏觀經濟有深刻的認識和長期的跟蹤,才能確定投資目標,再依此確定資產類別,選擇資產配置模型,並以風險平價模型作為基礎,結合投研團隊的宏觀研究,確定並隨時調整配置比例。在大類資產配置中應充分尋找低相關性的各類資產,由於各大類資產的種類豐富,彼此相關性較低,可以有效的降低組合風險水平,提高收益風險比。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方法,能一層層熨平風險,收益與非標相當可達到8%,流動性也優於非標,做到了為投資者帶來最大的收益最小的風險。

對於如何篩選TOF產品子基金管理人時,趙晞說,信託公司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定性、定量多維度對子基金管理人進行篩選,在這裡,趙晞總特別強調說中信信託並不是要尋找完美的基金管理人,而是需要找到那些能準確刻畫出投管人能力,清晰的知道投管人優勢和劣勢,才能做到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為我所用,為我取捨。

趙晞也強調說,做大類資產配置其實最怕的就是管理人!受到市場過熱影響,或受到投資者或者各方面同行的壓力,就過於情緒化的放飛自我,通過模型一方面對於管理人有一個指導作用,別一方面也起到約束作用。

目前,國內信託公司主要發揮了債權融資功能,客戶結構相對單一,投資者自擔風險意識普遍不足, 「資管新規」的核心宗旨之一是通過實現資管產品的淨值化管理,推動資管行業打破剛兌,趙晞認為:以往此類客戶需求主要由非標資產滿足,隨著客戶財富的增長,投資將更趨於理性,從「賭一把」向合理的風險收益目標轉變,產品淨值化管理的實施,有利於管理者創新收入模式,管理費收入可與產品淨值直接掛鈎,除收取正常管理費外,還可約定對超額收益部分提取業績報酬。大類資產配置可以幫助客戶分散單一市場投資風險,在產品結構、客戶準入等方面進行了優化與調整,增強了產品的抗風險能力。

信託公司開展TOF業務的創新,有三大優勢首先在於信託牌照提供的強大靈活性,信託可以投資於多個品種和不同策略;其次,信託具有更獨立公允的立場,與投資者的利益更一致;再次,信託可以充分發揮品牌優勢、規模效應、專業知識來爭取優惠的價格,降低投資成本。趙晞表示。

2019年資本市場的整體格局是「震蕩」,在利好和利空因素交織的環境下,各類資產價格都難以形成延續性趨勢。2019年資本市場的投資收益將更多來自於體現投資能力的超額收益(Alpha)部分。在趙晞看來,今年更看好量化策略。一方面,隨著一季度股市回暖,以及外資、年金等資金不斷流入,成交量相比去年有明顯提升,股票量化策略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另一方面,衍生品的創新和放鬆管制正在逐步推進,有利於衍生品量化策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收益水平。

相關焦點

  • 產品收益率下滑,中信信託謀新業務轉型
    年報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去通道」的影響下公司信託資產規模逐步下降,2019年信託資產總計15741.56億元,其中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7258.62億元,佔比46%,同比增長31%,涵蓋基礎設施、房地產、金融市場、文化科技等領域。即便如此,半數以上的信託資產仍為被動管理型。
  • 資產荒下的信託業:平均收益下降,一偏債產品收益率4.2%創新低
    記者 賀向軍 實習記者 豐鳳鳴 報導信託收益已經連續多個月下降,平均收益率在進入"6"時代之後,近日中信信託官網一款在售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利率進一步走低。資料顯示,"中信信託·信安穩健1號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A類"產品期限20年、30萬起購,預期收益率僅4.2%。
  • 睿信TOF產品募集持續火熱 中信信託創新產品受市場追捧
    儘管如此,中信信託主動管理的睿信穩健配置TOF產品卻延續了火熱募集的態勢,產品在近幾個月多次開放,募集規模已達到1億元左右,超過2019年全年,充分顯示了該產品卓越的競爭力。作為中信信託主動管理證券投資領域的創新產品,睿信穩健配置TOF成立於2018年6月,初始規模4.4億元,運行近兩年後,目前產品規模已增長到7億元左右,實現年化收益率9.65%,外部募集資金的佔比從9%上升到30%。投資者包括多家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等金融同業機構、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募基金經理等專業人士、高淨值自然人客戶等。
  • 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劉小軍:不是所有資管機構都適合做大類資產配置
    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劉小軍劉小軍認為,投資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投資邏輯,要有自己的道理,要走自己的路。論壇上,他提出了「3331原則」:30%配置固定收益,30%配置優質房地產股權項目,30%投資以市場中性策略為主的產品量化對衝,10%投權益。
  • 信託發行爆冷 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
    普益標準的最新報告顯示,10月份,共有57家信託公司發行了1,576種集體信託產品,發行數量環比減少了14個,下降了0.88%。十月份,集體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和設立規模繼續下降,集體信託產品的收益率繼續下降至7%以下,逼近6.5%。
  • 中信信託2019年淨利潤35.93億 主動管理佔46% 以防風險為主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 4月27日,信託業「老大哥」中信信託披露了2019年全年的年報全文。2019年,信託業渡過了艱難的一年,全行業資產管理規模持續下滑。中信信託仍然以35.93億元的淨利潤坐穩全行業淨利潤榜單頭把交椅,同比增長7%。
  • 保住「有錢人」信託祭出高息現金管理類產品
    「部分信託公司在現金管理類以及資產配置類信託產品發力,豐富產品線,吸引投資者。」用益信託研究院在最新一期信託周報中表示。據相關統計數據,華潤信託11月以來陸續發行了多款認購起點為30萬元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其11月前半月所發的現金管理類產品,超過了9月份和10月份的總和。
  • 中信信託成為首家中標職業年金受託人的信託公司
    中信信託作為信託行業的頭部機構,一直高度重視年金受託業務,在歷經一年的多項籌備工作之後,公司成功完成了與廣東省的系統聯調、四方聯測、12家受託人和10家託管行的壓力測試,得到了代理人的高度認可,最終作為信託行業的唯一代表,成功入圍職業年金受託市場。
  • 信託收益率明年要降至5%?業內人士稱:「遠著呢!」
    來源:國際金融報「信託平均年化收益率5%時代或將在明年到來,建議早買早鎖定,已有信託公司推出收益率在5%上下的產品。」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在朋友圈發現了類似這樣的宣傳。不過,經記者向多位業內人士求證,這樣的宣傳存在製造並販賣焦慮的可能。信託收益率隨資金面水平而變化。從非標產品收益來看,短期內不會下滑到5%,大體保持在6%至8%的區間內。
  • 多個區縣城投公開發行定融產品融資,部分年化收益率超過10%
    據記者梳理,這類定融產品對外推介名稱中一般有「政府平臺債」、「定融計劃」、「債權資產」等字眼,融資主體一般為區縣、縣級市、開發區(以下簡稱區縣級)平臺公司,收益率在10%左右,融資主體以中西部區縣城投居多。另據記者採訪了解,區縣城投通過定融方式融資主要因為上半年地方財政收入吃緊。
  • 年內信託收益率首次上行 房地產信託爆發
    今年以來信託收益率首次上行2020年以來的大多數時間,集合信託平均預期收益率一直下行。原因有幾方面,國內外的貨幣寬鬆政策持續,引導社會融資利率下滑;優質資產荒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合適的項目難尋;監管層收緊非標投資,信託資金被引導向標品資產,進一步拉低了產品收益。不過,這一趨勢在年底發生了變化。
  • 中信信託要「清倉」了
    12月2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49%股權」項目,中信信託計劃轉讓持有中德安聯人壽保險的所有股權(49%),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根據掛牌公告,意向受讓方註冊資本不低於20億元,同時意向受讓方或其控股股東須具有10年以上直接經營保險業務的經驗。
  • 獨家|債市風暴持續發酵 錦州銀行、中信銀行陷入違約泥潭
    《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在近期廣受關注的丹東港、勝通集團違約債的債權人中,包含有多隻銀行理財產品,發行人以股份行和城商行為主。例如中信銀行發行的慧贏系列理財產品對勝通集團確認債權2.87億元,錦州銀行發行的「7777理財」-創贏1204期35天人民幣理財產品對丹東港確認債權1.65億元。
  • 24家信託公司已發253款TOF產品 中信、中航分列第一第二
    根據普益標準整理,截至2020年9月中旬,共有24家信託公司開展TOF產品業務,處於存續期或待設立的TOF產品共有253款。其中,中信信託、中航信託分別以64款和62款產品的管理數量分列行業第一、第二。被選中的TOF不僅在政策層面,監管領導也頻頻發出口頭指導——號召信託資金入市。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也有一些信託公司為來年的開門紅儲備項目。」今年以來信託收益率首次上行2020年以來的大多數時間,集合信託平均預期收益率一直下行。原因有幾方面,國內外的貨幣寬鬆政策持續,引導社會融資利率下滑;優質資產荒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合適的項目難尋;監管層收緊非標投資,信託資金被引導向標品資產,進一步拉低了產品收益。不過,這一趨勢在年底發生了變化。用益信託網數據顯示,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上升0.08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
  • 信託TOF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
    信託TOF作為一種比較新的產品,已有多家信託公司發行。那麼信託TOF是什麼呢?它有什麼特點呢?請看穩盈財富為各位整理的以下內容。說的詳細一點,TOF是由信託公司募資設立母信託產品,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通過投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內的資產組合,為投資人獲取更加穩定的投資收益。TOF屬於淨值型標準化信託產品,底層資產多是公開市場中可交易的金融資產,不設預期收益率。簡單而言,可以理解為信託公司幫你進行資產配置,通過多資產、多策略的產品組合降低投資風險水平,提高收益風險比。
  • 上海丈母娘的擇婿新標準是理財年化收益10%?聽聽信託業內人士怎麼說!
    這不,已經買進去,甚至是買了中長期產品以為鎖定了利率的,也出現了提前還款結清利息的「強退」局面。以後對於小民、零散資金和非專業人士的理財,難度更高了,上熱搜的那個相親大媽的每年10%收益率好像更加遙不可及了。今天看到一則消息,央行、住建部將召集部分房地產公司8月20日起在北京面談,目前,已有多家房企收到通知,並將赴京與監管部門進行溝通。
  • 2020年中國信託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中信信託成為我國最大...
    其間,信託業歷經6次大整頓,初步建立信託業基礎監管體系框架,推動中國信託業進入下一個階段。2008年起,隨著「四萬億」刺激經濟計劃出臺,銀信合作時代拉開序幕,信託業被賦予「銀行貸款的補充」的使命,促使信託業發展迅速,信託資產規模實現了近10倍的增長。
  • 信託「非標轉標」新玩法:投股投債,居然還有投金交所定融
    記者注意到,上述模式中,個別投資單一公司債券的信託產品收益率甚至高於其所投債券產品票面利率,並且信託層面還設置了土地、股權等全套的擔保措施。而投資交易場所備案的信託產品則均是在信託層面設置抵押擔保措施。
  • 中信銀行「薪金煲」一周年 平均年化收益率4.35%
    中證網訊  過去的2014年,被譽為 「寶寶」元年。這一年,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金融尤其是寶寶產品在不斷地快速裂變。5月19日,寶寶3.0版的標誌性產品——中信銀行「薪金煲」成立一周年,旗下掛鈎的五隻貨幣基金籤約客戶總數已超過100萬,總規模快速增長至3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