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民辦「搖號」話題持續發酵。有人認為,這代表教育均衡化邁出重要一步,近年來正是民辦學校招生「掐尖」,造成了公辦學校的日益衰落,有礙教育公平。因此,應該限制民辦學校招生範圍,取消民辦學校招生自主權,通過電腦派位以實現公平。這不禁讓人擔心,民辦學校真的要涼涼了嗎?
民辦學校真的是罪魁禍首嗎?是民辦學校造成了公辦學校的衰落了嗎?民辦學校還要不要?
近日,民辦教育政策諮詢專家、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民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華,連續發文《為什麼必須保障民辦學校跨區域自主招生的權利》、《倒退沒有出路:再論為什麼要保障民辦學校招生自主權》,力主保障民辦學校招生自主權,直指「今天的局面不是因為『尖子生』離開了公辦學校,公辦學校才辦不好,而是因為公辦學校沒有辦好他們才離開!」,炮轟公辦學校「何必對『掐尖』耿耿於懷?」、「良心不能被狗吃了!」。言辭不可謂不尖銳,但也提供了另一種觀察問題的角度。
中央已經明確了方向,但細則尚未出臺,具體實施還有很大的討論範圍和各方妥協的空間。對此,我們將密切保持關注。
民辦學校還要不要?還能不能辦好?除了專家的觀點,教育一線的動態可能更有代表性和說服力。
近日,坊間流傳上海知名公辦小學明珠小學校長倪中華在明珠教育集團2019級新生家長會上宣布重磅消息,將在浦東周浦萬達附近興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未來科技學校」。其實,這也不算什麼新聞了,最近幾年早有相關消息和傳言,令無數家長摩拳擦掌、蠢蠢欲動,行動派早已在附近買好了房。
根據現有消息,這所「未來科技學校」應該是一所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由明珠教育集團和上海啟步教育集團合作成立。
上海啟步是一家專注於民辦教育領域進行戰略投資和運營管理的企業集團。公司總部在上海,在上海、北京、貴州等地投資興辦多家教育實體,業務涉及從嬰幼兒早期教育、幼兒園、到中小學的整個教育鏈條(K12)。
而明珠教育集團,特別是其旗下的明珠小學更是大名鼎鼎、口口相傳,甚至有人覺得明珠小學堪稱滬上TOP1公辦小學。是不是第一,各有各的評判,至少作為上海第一梯隊公辦小學的地位是可信的,但也是出了名的「雞血」,贏就贏在升學率。
上海市浦東明珠小學學校創辦於1993年6月,2016年明珠教育集團成立,成為浦東新區集團化辦學的第一批試點單位,在集團化辦學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該教育集團由9個理事單位(區)組成,包括明珠小學A、B、C校區、明珠森蘭小學、明珠臨港小學、康橋實驗小學、康橋小學、祝橋小學和高東鎮中心小學,其中明珠小學為核心校。
明珠教育集團創辦民辦學校,也並非突發奇想。同在浦東新區的民辦福山正達已創立多年,並日益成為浦東民辦小學的第一選擇,明珠體系需要有一所民辦與福外展開競爭。
興辦「未來科技學校」,對明珠教育集團也將是新的突破:一是公辦體系和民辦體系的打通,成為該集團第一所民辦學校;二是從小學教育階段向9年義務教育延伸,形成更大教育資源優勢;三是創新辦學方式,與上海啟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整合。
總體而言,這是一次值得期待的積極探索!
但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民辦學校下一步怎麼走,還有待觀察。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