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別人頭頭是道,面對自己只能苦笑,醫者難自醫,渡人難渡己

2020-12-16 情感詩聲

每個人的朋友圈總有這樣一個朋友,是大家的「情感垃圾桶」,是朋友失戀時傾述的對象,熬得一手好雞湯。能給朋友的愛情保駕護航,也能幫助朋友痛罵前任對象。好像他們什麼都懂,好像他們分外貼心,好像他們能幫助每個人解決生活上的任何情感問題,可是卻終究過不好自己的一生。

很多時候很多人就是如此,中國有句古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當朋友在感情中受傷時,她總能把對方安慰的頭頭是道,雞湯、砒霜,什麼「你值得遇見更好的」、「握不住的沙乾脆揚了她」張口就來,就是輪到自己的時候吧,只想找根繩子套一套,一了百了。

身邊的朋友都對她產生崇拜的之情,她對感情看得這麼通透,對事情對人這麼豁達。那她一定是個敢愛敢恨,絕對不拖泥帶水走路都帶風的翩翩少女吧!其實你想多了,她真的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痛」,說起別人一套一套的,到自己這裡全部歇菜。

你不知道她在勸你放棄的時候,她自己曾經在一段感情當中糾結了多久,她勸你珍惜的時候,你不知道她曾經失去過心愛的她,那些痛苦、卑微、難過、心酸、不舍、輾轉難眠和徹夜淚流,自己都一一試過,才會想盡辦法勸誡後來者別再步自己的後塵了。

有些道理只有經歷過,才能懂得,這叫「過來人」。有些坑,只有自己摔過,才知道提醒後面人小心,這叫「教訓」。每一份感情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感同身受這回事,有的不過是我曾經經歷過的「同病相憐」。久病成醫,可是醫者難自醫,渡人難渡己。

人總是這樣勸別人簡單,可是勸自己卻很難。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過只是「口嗨」,有些話說到和做到之間真的隔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在深夜,勸著別人早點休息,不要熬夜,可是自己卻捧著手機熬過一天天的凌晨,道理我都懂得,可是我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道理懂得最多最深的是我,最會安慰人的也是我,最看透愛恨情仇的也是我,被困的也是我。我有一百零八種辦法說服別人,卻沒有一種能幫自己。這世界,有些人只是講道理複製給別人看,而不能將其粘貼在自己的心中。

相關焦點

  • 安慰別人頭頭是道,安慰自己卻在苦笑
    身在局中不知局中迷,我們總是在輕易的看透別人,唯獨沒有看清自己,給別人講大道理的時候,我們總是一波一波的話湧出,到了自己卻沒辦法安慰自己。安慰別人的時候總是頭頭是道,大道理一出一出的,他們總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給予我們溫暖,一遍一遍的耐心勸解著我們,陪我們走過漫漫長夜,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過。總是在安慰別人,安慰多了卻忘了安慰自己。
  • 如同「人生導師」的星座,開導別人頭頭是道,卻安慰不了自己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都特別擅長開導別人,他們善解人意的性格,總是懂得非常多的道理,不僅會說很多暖心的話,還會用親身經驗去撫慰對方受傷的心,他們擅長開導別人,卻不知道該如何勸自己,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渡人者無法自渡
  • 「安慰別人頭頭是道,安慰自己全是苦笑」
    圖人的都哭了,圖錢的都笑了,圖感情的不是抑鬱了就是瘋了,我圖人又圖感情,最後丟了半條命。 「安慰別人頭頭是道,安慰自己全是苦笑」 「有些事,我不說,我不問
  • 渡心,渡己,渡人
    我們這一生,最難的不是與別人相處,而是與自己相處,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內心的繁雜瑣碎,而陷入痛苦之中無法自拔。其實,心,是什麼樣,這個世界就是什麼樣。人生路上,心在天堂,一念起風聲鶴唳,一念滅繁花似錦,隨風揚了執念的結;世間千燈萬盞,不如心中佛燈一盞,渡人世的悲歡離合,渡世事的滄桑悲涼。渡人者自渡之,自渡者天渡之;愛來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面對繁雜喧囂的世事,我們要保持平和,為人平和友善。
  • 渡人,渡己
    渡人,等於渡己,你對別人的舍,有朝一日,便會反饋到你身上渡己,等於渡人,嚴於要求自己,成就自己,便有更多用武之地!人與人交往,本來就是雙向的。別人的態度,取決於你自己。你覺得低標準,對人而言,可能就是高要求。你覺得無所謂,對人來說,可能卻是難承受。
  • 佛教:渡人,渡己,渡心三者區別
    浮浮沉沉人海間,起起落落悲歡處,人生處處是歡喜,何處不悲歡,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過去事不可得,過去心不可有,未來事不用擾,遇事遇人與其等待別人來救贖,不如自己做自己的擺渡人,拯救自己。世間統有四類人:一類利人不利己,二類利己不利人,三類既不利己也不利人,四類利人又利己,第四類就是我們常說的渡人,幫助別人的同時就是在幫助自己,渡人常在渡心,心安則一切安,心靜則一切不擾,並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只有想不透的心,心不掛念,則無擾,佛說:一切法,為渡一切心。
  • 人這一生,渡人,渡己
    因此,這世間的人,總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想要達到這個「得渡」的過程。孰不知,萬事萬物都得靠自己,畢竟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個「苦」字,世人若是想要達到「得渡」的境界,便只能自渡。的確,人生是自己的,生活是好還是壞,都由你自己的行為決定。
  • 《德魯納酒店》:渡人易,渡己難
    在夢到女主塵封的悲痛記憶,又歷經種種事情後,男主放棄了和女主的廝守,成為引渡她靈魂的人。該劇自上線以來火爆異常,懸疑不斷,高甜場景頻頻,卻難料以悲傷的分別作為結局。對此,粉絲們直言難以接受。而同為粉絲的我卻認為結局是完美的。
  • 「神仙文案」人都有個通病:安慰別人頭頭是道,安慰自己只剩苦笑
    Each life has its own taste.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你每天都喝,不要羨慕別人喝的飲料有各種顏色,其實未必有你的白開水解渴。各自的生活,各有滋味。Because you like it, you can meet all difficulties.
  • 佛教:渡人就是在渡己,而渡己也是在渡人
    做人就要有著自己的原則,在做事的時候也要有自己的底線,別去貪心,太貪心了便會讓自己的生活負重,也不要有太多的算計,算計來算計去到頭來什麼都不會有,甚至於朋友之間的關係都會淡掉。吃得了虧的人,不可能一輩子都會在吃虧。其實聰明的人都是知道要懂得分享與分擔,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給自己留下福源。想要修行便要從修心開始,想要渡人就從渡己開始。
  • 渡己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叔,ID:yeshu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在世,皆在渡人,渡人如渡己,渡己亦在渡人。渡,是一種能力,一種格局,一種修行。做人的最高境界便是渡,渡己者,得心安;渡人者,得人心。1生命總是起起伏伏,人生之路也是坎坎坷坷。
  • 《良醫》:醫者亦自醫,這是一場自閉症小天使的成長之旅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良醫》與它們都不一樣,《良醫》中的外科醫生肖恩專業水平非常高,但卻極少人認可他,因為他自己也是一個病人。如果你知道他是一個自閉症患者,你還會願意讓他治病嗎?醫他人者,也能醫自己,才可謂良醫社會中有許多像肖恩這樣的人,因為自身的一些缺陷而被否認了自己的全部。通常人們只會看到他人的弱點,因為這些弱點而忽略了他人的強項。
  • 安慰別人頭頭是道,到自己就無話可說
    做一個寡言,卻心有一片海的人,不傷人害己,於淡泊中,平和自在。這個世界不僅有能量守恆定律,電荷守恆定律,還有運氣守恆定律,你現在所受的苦最終會變成你喜歡的甜,你就權當是尚處於在一個長假,好好休息,等到時來運轉,人生才剛剛開始。一個人不可能一直運氣好,也不可能一直運氣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哪些星座能渡人卻不能渡己呢
    都說渡人容易渡己難,生活中開導別人的時候什麼都能說,但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時,能夠真正開導好自己的人卻並不算多。有些人很擅於開導別人,卻不擅於開導自己。那麼在十二星座中,哪些星座能渡人卻不能渡己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佛說:生命皆為渡,渡己,渡心,渡人
    人生一世,只有把自己度好了,才可以去渡別人,你懂得了善待別人,別人才能善待你。渡人先渡己,充實自己的內心,做一個內心豐富的人,包容自己,也能包容別人。每個人活著,都有存在的意義,都會在生活中,影響著一些事,也許是渡別人,也許是別人渡你。
  • 佛教:渡人,渡心,渡自己
    生命就像一條無盡的長河,你是過河人,但也是擺渡者。何為渡人?何為渡己?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定義,不計較,不抱怨給人指明前進的方向就是渡人,幫助別人放下內心的煩惱憂愁也是渡人,溫暖別人的心也是渡人。渡人就是渡自己應該如何去理解?是的,渡人者自渡之,自渡者天渡之。
  • 完成人生兩渡,渡人渡己!
    文:心目郎君人這一生,總要經歷一些事,我們才能成長。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那叫渡人,能在經歷世事之後認清自我,那叫渡己。人生這兩渡,每個人都要經歷,每個人都值得經歷。幫助別人所收穫的,其實並不是得到別人什麼回饋,而是幫助別人本身,就能給自己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愉悅,這種愉悅勝過一切回饋。古人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 渡人先渡己,渡己亦是渡人
    小人利己不利人,別人窮困,他就高興;別人幸福,他就怨恨。而君子卻願意利人利己,真心實意地為別人的成功鼓掌,將自己的快樂施予他人。人到中年,才知道,人世間最可貴的是成全,人世間最難做到的,也是成全。01 成全,是一種善良火車就要開動了,一名乘客匆匆趕來。
  • 安慰別人頭頭是道,安慰自己卻是滿臉苦笑
    我記得小時候的開懷大笑到如今的我只能沉默寡言我站在高樓問:我好看嗎?是「從未在一起」遺憾,還是「終究沒在一起」遺憾呢太主動反而被敷衍,只好把想念和熱情都收斂「一見你就笑的人」和「一見你就笑的人」不一樣的兩種女孩子說不聯繫是假的,會偷偷看他資料 ,可男孩子說不聯繫,就真的不聯繫了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不懂「渡人渡己」法則!
    盲人笑了笑,解釋:「點燈之意,一是讓人看清路,二是看到我,以免互傷。」深以為然。縱使盲人眼瞎,心卻不盲,借燈之光,為別人照亮前路,亦為自己點亮心燈,何嘗不是在渡人時,亦讓人渡己呢?正如《左傳》中所言:「輔車相依,唇寒齒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