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晚,葛優、蔡明合作的小品《「兒子」來了》中,葛優扮演了一個賣養生「大保健」床墊的騙子,他在小品中聲稱床墊不僅能針灸、刮痧,還能讓自己的頭髮「早晨剃光了,晚上就能擋眼睛,中午都不敢午睡」
現實生活中,這種具有「各種保健功能」的床墊還真的存在。
近日,北青網記者接到熱線爆料稱,天津鑄源健康科技集團(下稱天津鑄源)銷售的養生床墊、電熱毯等產品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並且作為直銷企業的天津鑄源,還在直銷培訓人員以及產品範圍上存在違規行為。
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據爆料的王先生(化名)稱,他在天津鑄源的「會員系統」中購買了一款名為「鑄源睡寶養生床墊1.5米」的產品,公司在床墊的產品介紹中稱,該床墊含有中草藥,「決明子:略帶青草香味,睡覺時,聞著味道,猶如睡在青草叢中,其具有明目、潤腸通便功效,清肝明目、降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川芎:性溫,具有很好的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行氣開鬱的作用,川芎還有抗輻射作用,保護睡眠質量」。
從說明書來看,該產品通過了國家強制性產品(3C)認證,認證號為201815079022075,北青網記者在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搜索,結果為該產品僅為電熱毯,不具有任何其他功能及功效。
根據《廣告法》的相關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針對此事,北青網記者採訪了饒進鋒律師,饒律師表示,上述床墊在宣傳時,將中草藥的藥效放進產品宣傳廣告中,容易讓消費者將中草藥的藥效與床墊的功效混為一談,有故意誤導消費者的嫌疑。饒律師補充到,在暗示消費者該床墊具有所含中草藥的相關功效時,使用了「降低血清、膽固醇」等對功效、安全性的斷言,這樣的做法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
所售商品超出直營產品範圍
據王先生說,他在2018年12月經朋友介紹成為天津鑄源的會員,並被要求交納6660元購買天津鑄源的直銷商品。他介紹說,天津鑄源的商品十分豐富,且都冠以「量子」、「聚能」等高科技詞彙,比如鑄源量子骨瓷餐具、鑄源青花瓷被、聚能炒鍋、鑄源睡寶床墊等。
在王先生成為天津鑄源會員後,天津鑄源給爆料人開通了會員登錄系統的權限,在其系統中有上百種商品在售。
根據王先生提供的圖像信息來看,天津鑄源銷售的產品不僅限於保健食品一類,還涉及化妝品、個人護理等其他種類。
記者查閱了天津鑄源的相關信息,公司於2015年6月獲得了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是國家在直銷領域中的第63張牌照。但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天津鑄源備案在冊的直銷產品僅有1類18種,大部分為維生素、胡蘿蔔素、沙棘片等礦物質補劑,與爆料人提供的千種商品差別巨大,而且鑄源量子骨瓷餐具、鑄源青花瓷被、聚能炒鍋、鑄源睡寶床墊等商品顯然不在商務部允許公司直銷的商品範圍內。
北青網記者登陸天津鑄源的網站,網站首頁上顯示有5個產品系列,包括昇生源營養保健、源之蘊個人護理、潔悠家居清潔、益民康健康科技、鑄源輔銷品,目前,除了昇生源營養保健系列有在售商品外,其餘四個系列點開後,已經沒有在售商品。
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直銷企業違反規定,超出直銷產品範圍從事直銷經營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有違法經營行為的直銷企業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直至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吊銷直銷企業的直銷經營許可證。
直銷培訓人員「無證上崗」
2018年12月,王先生參加了天津鑄源2018年會盛典,在年會上,天津鑄源有多名培訓人員上臺講課;繳納6600元購買公司產品成為會員後,王先生多次參與了天津鑄源公司舉辦的培訓會,多名培訓師在會上講課。但記者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上查詢信息顯示,天津鑄源僅有1名登記在冊的直銷培訓員。換句話講,天津鑄源多名直銷培訓員都是「無證上崗」。
依據《直銷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未取得直銷員證從事直銷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可以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該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直銷企業進行直銷員業務培訓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授課人員,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是直銷培訓員的,責令直銷企業撤銷其直銷培訓員資格。
饒進鋒律師對北青網記者表示,未取得直銷員資格且未在商務部登記備案的人員上臺講課,以牟取利益為目的或誘騙消費者購買產品的行為,實質上已經構成了違法。
由於直銷行業近些年在我國的高速發展,不少企業披著「直銷」的外衣遊走在法律監管的邊緣地帶,所以直銷模式一直以來也都伴隨著爭議。而自去年以來,隨著權健,無限極,華林等直銷公司相繼被揭露和查處,或也預示著我國直銷行業將要大洗牌。
同時,商務部在2月份的例行發布會上也表示,目前已經暫停辦理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直銷行業已經進入最嚴監管期。
(責任編輯:蔣檸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