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祖國的未來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快微課
前不久,全國語文教材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在第五屆「北大培文杯」青少年寫作大賽現場,當著100多名大學中文系教授和各地著名特級教師說了一番話,無疑是在教育圈裡投下一枚深水炸彈!快微課前幾天已經做了相關的報導👉👉:孩子再不閱讀,高考連卷子都做不完!全國教材主編溫儒敏劇透教育改革新動向: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升學要吃大虧。
事實上,溫教授這次發言信息量非常大,除了強調閱讀在未來中小學生12年學習生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溫教授還拋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未來高考語文恐怕對女生不利!
未來高考語文恐怕對女生不利!
未來高考語文恐怕對女生不利!
溫教授原話是這樣說的:預計2018乃至今後的高考語文閱讀題量會持續增加,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學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比如2015年考的閱讀題是古代貨幣制度。99%的學生從來沒有關心過,老師也沒有注意過。2016年考的閱讀題跟文學有點關係,但裡面有很多概念,一般的中學生也看不懂。「這說明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中學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高考語文閱讀題的選文範圍,將會遠遠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認知範圍。難度、深度、廣度,全面向學術級、經典級看齊!只看《讀者》和四大名著,別說高考語文,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高考閱讀題的變化趨勢是:「那種思辨性,那麼複雜,那種擴展,就是你想不到的,對女生特別不利!」
溫儒敏說,大部分女生喜歡讀小清新、小文藝、小立志,喜歡詞很美的文章。這些符合那個年齡段的審美趣味。可她們馬上讀大學了,就要開始更多地考慮思辨,面對很複雜的邏輯。所以教改必須在中小學階段用高考來撬動,來推動閱讀,推動寫作的教學。
我們來劃一下重點:
未來高考語文閱讀題對女生不利的原因是:會有哲學、歷史、科學等等各種類型的閱讀內容、強調經典性、學術性、思辨性
顯然,要應付高考的這一招變化,等到高中肯定的來不及的!事實上,很多男生也未必會去在哲學、歷史、和科學類閱讀上下功夫,能讀完四大名著就不錯了!
然而,現在,北大教授告訴你:這樣做,行不通了!多領域、廣泛閱讀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不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當下的燃眉之急。溫儒敏教授的這番話,嚇得課長趕緊翻出了下面這份名師開出的哲學、科學、歷史書單。趁著娃還小,讀起來!
這份書單是快微課邀請兒童哲學教育專家、特級教師李慶明老師,家有清華理科學霸的兒童教育研究者王小慶老師以及歷史老師為小學至初中階段孩子推薦的,趕緊收了吧!
哲學書單
李慶明,全國著名教育家,特級教師,「田園教育」倡導者,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研究與評論》執行主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推動中國讀書十大人物。出版的著作有《公民讀本》《教育的可能》《兒童教育詩——李吉林與她的情境教育》《孩子的教養》等。
推薦哲學書單
1、《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6卷)
作者:【法國】碧姬·拉貝、米歇爾·畢奇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推薦語:一套不錯的人生工具書,適合小學和初中生閱讀,涉及人生的許多重大課題,如善惡、美醜、自由、公正、和平、幸福、時間等,但言簡意賅,且不失幽默(從原書名為《哲學下午小點心》可見一斑),插畫也很俏皮可愛,讀來如沐春風。
2、《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生命中的大問題》
作者:【德國】尤莉亞·克諾普
龍門書局
推薦語:德國最富盛名的兒童人生啟蒙讀物。孩子是天生的思想家,我是哪裡來的,為什麼我們都會死,死後還有另一個世界嗎,有沒有命運,永恆到底是多久……所有這些問題都會以不同方式困擾孩子,他們的疑惑實際上觸及了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終極問題,成人面對孩子的這些發問常常不知所措,向他們推薦這本書,乃至和他們共讀,應當有助於提升孩子認識世界、應對人生的能力。
3、《給莉莉的信》
作者:【英國】艾倫·麥克法蘭
商務印書館出版
推薦語:英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家麥克法蘭給外孫女的哲學信札,計30封。作者運用自己的豐富學識和經驗,對莉莉提出的各種人生的困惑給予深入淺出、極富創造性的回答,堪為孩子了解人生的必讀經典。
4、《去年的樹》
作者:【日本】新美南吉
貴州人民出版社
推薦語:莊子說過一句話:「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去年的樹》是一篇關於死亡與不朽的哲學童話,令人在傷感之餘,領悟生命不朽的意義,可與桂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這個新美南吉童話選本中的其他童話參照閱讀,以便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生命哲學的豐富意蘊。
5、《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作者:【德國】於爾克·舒比格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語:天堂就在孩子中間,天堂也是當它還小的那個世界。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兒童文學哲學珍寶,其中的充滿奇幻和童話色彩的故事並不能讓你一下猜到結局,更不能一下領悟其中的奧義,慢慢讀,耐心讀,你會與作者一道迸發智慧的靈感。
6、《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對話》
作者:【德國】作家貝蒂娜·施蒂克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推薦語:「為什麼布丁是軟的,石頭是硬的?」「為什麼要有科學家?」「為什麼有貧窮和富裕?」「我們為什麼必須上學?」「天空為什麼是藍的?」「不久就有兩個我嗎?」「為什麼會有戰爭?」「為什麼有男孩兒和女孩兒?」「為什麼我忘記一些事情,而不忘記另一些事情?」……面對這些令人生畏的「打破砂鍋問到底」、接近「純粹哲學」的問題,大人、孩子們都聽聽來自各界榮獲諾貝爾獎的大咖是怎樣回答的。
7、《哲學家與兒童對話》
作者:【德國】裡夏德·達維德·普雷希特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8、《動物莊園》
作者:【英國】喬治·歐威爾
江蘇文藝出版社
9、《小毛驢之歌》
作者:【西班牙】希梅內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0、《心懷生命——和孩子共讀的生命啟蒙書》
作者:何懷宏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1、法國「小柏拉圖系列」(10冊)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12、《寫給中國孩子的社會啟蒙書》(4冊)
作者:常立、郭初陽等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歷史類書單
推薦語:這是一套來之不易的好書,作者吳涵碧女士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以「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為題,在臺灣《中華日報》、《國語日報》開闢專欄,連載歷史故事,每周一篇,21年未有間斷,本書即這些專欄文章結集而成。內容上起遠古,下終明代中葉,一共1075篇,一共200萬字。
2、《DK兒童歷史大百科》
作者:DK公司
推薦語:這個作品最重要的特點,是用搭建了孩子了解歷史的坐標系。每一章節,都有坐標畫卷徐徐展開,讓人看見歷史已經行進到哪個階段;每一章節,也會有五大洲的橫向對比,使讀者可以清晰看見,不同地域的人各自文明的進程。繪製這些精美的長卷和橫向對比圖,需要權威的學術背景和知識歸納提煉能力,這正是以歷史著稱全球的英國劍橋歷史學者所為。
3、《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作者:陳衛平
推薦語:近百篇精彩故事、上千幅插畫貫串上古至現代的中國歷史,為兒童描繪一個完整具體的輪廓,以兒童的生活經驗與歷史因果相結合,敘史故事化、新鮮的文字妙喻再加上寫實精美的插畫,足以喚起兒童對歷史的興趣;精彩有趣的故事不僅帶給孩子想像與創造的空間,真實的歷史更給孩子思考與判斷的智慧,是一部讓孩子認識自己、喜歡歷史、見賢思齊的經典巨作。
4、《希利爾講世界史》
作者:希利爾
推薦語:講了久遠的從前戲劇性上演過的人類歷史,講了世界各地有趣的旅行見聞,還講了異彩紛呈的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它是一套能給所有看過這套書的小孩帶來福氣的書——能帶給他們開闊的視野、能呵護他們善良的本性、喚起孩子們對美的持續的熱情。
5、《世界小史》
作者:恩斯特貢布裡希
推薦語:用簡練生動、優雅平和的語言,在勾勒出時而輝煌燦爛,時而暗夜茫茫的文明進程中,表達了人類對自由、平等、博愛不屈不撓的追求,以及對抗壓迫、邪惡、黑暗的無畏勇氣。
科學類書單
兒童雙語人文教學研究者,獨立教師,在英文創意閱讀寫作教學、兒童詩歌、公民教育領域頗有建樹。編、著、譯教育書籍多種,代表作有《日有所誦•英文誦讀》《小學生名家讀本》等 。
為什麼請王小慶老師來推薦科學類書單呢?因為他培養出一個理科學神級的兒子。王老師的兒子目前就讀於清華大學,高一就因為獲得全國信息奧賽金獎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目前就讀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很多人向王老師打聽這個理科學神是怎麼培養出來的。王老師展示了他家一整面牆的書:
王老師說,並沒有特別培養,他和孩子媽媽都是搞語言教育研究的,但兒子從小就對數學、科學感興趣,他只是順應孩子的興趣,給他買了大量的經典書籍,從小就泡在這些書裡長大的而已。
兒子去清華後,王老師將兒子書房裡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海量閱讀書目精心整理後形成的一份精選書單,有數學有科學,今天課長選了一部分科學素養類書單分享給大家。
1、「可怕的科學」系列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推薦語:最初給兒子買這套書的時候,是小開本的(2004年7月第1版),結果兒子超級喜歡,後來,見到大開本,又重新買了一次。這套書在小學生間很流行,通俗、易懂,好像有「經典數學」、「科學探秘」、「自然探秘」等幾個系列,幾十本分冊。總之,絕對比《藍貓淘氣3000問》動畫片更靠譜,更有人氣。
2、科學圖書館·連鎖反應系列
作者:[英]約翰•範頓等
遲文成叢書主譯,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4月
推薦語:這套書是從英國著名的海尼曼圖書館引進的。根據主譯的說法,每一分冊都是「一部編年史」,並以時間為脈絡,向讀者闡釋該領域的每一次發現,或每一項發現是怎樣引發出一連串的技術突破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的。其中有科學史的敘述,有科學知識的穿插介紹,甚至有「鮮為人知」的科學故事,以及簡要的「科學評論」,也包括相應的科學家小傳。圖文並茂,真的佩服外國人的編書能力。目前我們擁有的是「連鎖反應」系列,包括如下12本:
《從託勒密的球狀天體到暗能量——發現宇宙》
《從蒸汽機到核聚變——發現能量》
《從火藥到雷射化學——發現化學反應》
《從風車到氫燃料電池——發現替代能源》
《從牛頓的彩虹到冷凍光——發現光》
《從希臘原子到夸克——發現原子》
《從顯微鏡到幹細胞研究——探索再生醫學》
《從笑氣到面部移植——探索外科移植手術》
《從海膽到多利羊——探索克隆技術》
《從孟德爾的豌豆到基因指紋法——探索遺傳》
《從NDA到轉基因小麥——探索轉基因食品》
《從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藥物》
3、國家地理「科學探索叢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6月
推薦語:老實說,好的科普類圖書,不少都來自於資本主義國家。如果既能閱讀英文,又能學習科學,豈不是一舉兩得的事?——其實,國內已經引進了這樣的書,譬如這套「科學探索叢書」,不管是內容、文字、圖片還是版式設計,都堪稱一流。因為是注釋版,而且書也不厚(二三十頁而已),保證沒有閱讀的倦怠。也許有人問:英文的難度如何?哈,這個俺可以說了:大約初中以上吧,如果憑著「語感」,讓有一定詞彙量的小學生讀讀,也未嘗不可!目前,這套書似乎有兩輯:第一輯包括「生命科學」、「物理科學」、「地球科學」、「文明的進程」等系列,第二輯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生活中的科學」、「科學背後的數學」、「專題研究」和「站在時代前沿的科學家」等系列。
4、《在科學的入口處——30位物理學家的貢獻》
王士平主編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8年1月
推薦語: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個道理再明白不過了吧!這套書的名稱是「20世紀科學史叢書」,不過我家只有兩本(還有一本是《在科學的入口處——30位化學家的貢獻》)。優秀的科學家傳書很多,比如張純如的《錢學森傳》,比如說艾芙•居裡的《居裡夫人傳》,不過這套書似乎強調的是科學家的科學「貢獻」,所以顯得「專業」一點。
5、《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路甬祥主編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8月
推薦語:讓生活變得簡單容易,這就是科學的使命。這本書不僅是科學史,更是人類生活的改善史。
6、《科學家講科學》(總5輯)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推薦語:每位科學家講述一個專題,對象是中小學生,這樣的好書,可謂「頂天立地」,怎麼能不買呢?
7、《瘋狂科學異想》
楊禾編著
哈爾濱出版社,2007年4月
推薦語:裡面講的還是比較普通的科學知識,不過,用149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問題」作串聯,的確抓住了讀者好奇的心。好奇害死貓,誰說好奇又不同時成就了貓?
8、《趣味物理學》
[俄]雅科夫•伊西達羅維奇•別萊利曼著
谷羽、趙秋長譯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年6月
推薦語:基本上是經典物理學的幾個模塊的重新闡釋,就像作者自己說的:本書主要不是告訴讀者新的知識,而是採用極富趣味的敘述方式,幫助讀者「徹底弄懂他們已知道的東西。」
9、《從哈勃看宇宙》
[美]卡洛琳•皮特森,約翰•布蘭特著
魏毓瑩、林詩怡、吳昌任譯
海南出版社,2004年1月
推薦語:這應該不是一般的普及書了,至少在我看了,它以哈勃望遠鏡的視角對宇宙進行觀察和闡述,顯得角度獨特。難得的是,這本書還配有了大量的哈勃「經典圖像」。
10、《探索太空與星際之謎》
金明康主編
當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1月
推薦語:在我看來,這是本「知識普及類」讀物,300多頁,開本也較大,對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大概還是不錯的,至於內容怎樣——我也不知也。同類的書還有一本《探索地球與寶藏之謎》。
11、《宇宙簡史:霍金系列講座精華》
[英]霍金著
張玉綱譯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7年9月
推薦語:喜歡史蒂芬·霍金的可以看看。
這些書,應該趁孩子還小的時候抓緊閱讀,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多領域涉獵。記住,閱讀,永遠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教育投入!
頂級名師支持的公眾號,長按二維碼關注
教育孩子少走彎路
點擊「閱讀原文」,搶座特級教師蔣軍晶《讓孩子學會寫作》浙圖講座趕緊閱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