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歲末年終之時,築醫臺資訊對2019年醫院建築案例進行了大盤點,收集和整理了一大批國內和國外各類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項目,以下將重點展示國內精品醫院運營管理項目和養老項目,供行業學習參考。
運營管理
No.01
北京協和醫院門診流程再造
北京協和醫院是全國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面臨「全國人民上協和」的巨大需求,京外患者及初診患者較多。據統計,2017年協和全年門診量達到369.8萬人次,日均門診量1.5至1.7萬人次。
協和對33個科室的門診、7個醫技科室的門診包括普通門診、特需專家門診、健康體檢中心等進行區域化功能整合。在此基礎上,開展門診流程的優化再造。
中國 北京
No.02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建項目財務管理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改擴建項目——運動醫學樓和門急診醫技樓工程,從2003年立項申報到2015年12月完成竣工結算評審,歷時12年之久、先後經手3位主管副院長。
雖時間跨度大且情況複雜,但該項目在歷次基本建設財務審計檢查中既往檔案資料齊全,竣工財務結算單位審核中都能追溯。在國家評審、審計、後評價工作中,財務管理部門所提供數據資料迅速、準確、真實得到了主管部門的認可和好評,堪稱複雜醫院改擴建項目管理的經典案例。
中國 北京
No.03
貴黔國際總醫院運營策略
築城貴陽,樂灣之央,一座大型國際化醫療中心正冉冉升起。貴黔國際總醫院佔地面積300畝,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3000張,總投資35億元。
中國 貴陽
No.04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後勤管理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以下簡稱「盛京醫院」)作為一所大型綜合性現代化數位化大學附屬醫院,其在後勤管理方面有一套獨特的管理體系,於2010年開創「後勤一站式」服務模式,目前已經建立了「醫療網絡平臺」、「管理網絡平臺」、「智慧運行及保障網絡平臺」三大平臺,為一站式後勤管理服務的組織架構奠定了基礎,實現了高效節能的醫院智慧後勤管理目標。
中國 瀋陽
No.05
上海六院BIM綜合後勤管理系統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簡稱「上海六院」)基於BIM的綜合後勤管理系統成功運用於施工到運維階段的信息交換,該系統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定義數據標準化接口,打通了醫院從基建到運維的標準化流程。可以說,上海六院和專業廠商聯手打造了國內醫院基於BIM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平臺。
中國 上海
No.06
上海六院科研大樓項目BIM施工管理
利用BIM新型管理工具、20餘種新型施工技術,以及創新性的合作模式,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僅耗時33個月,就建成了一棟佔地9,474㎡、總建築面積48,000㎡的現代化科研綜合樓——不僅將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重點實驗室納入其中,還在創新、環保、節能、經濟性等多層面收穫頗豐、廣受讚譽,也使這座擁有百餘年院史的三甲醫院,邁出了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一步。
中國 上海
No.07
華西第二醫院「代建+EPC」模式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以下簡稱「華西第二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婦產兒專科醫院,新建錦江院區位於成都市錦江區,總建築面積209950㎡,設置床位1500張。項目於2012年6月開始前期策劃,2014年開工建設,2018年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
中國 成都
No.08
陽江市人民醫院文化建設
陽江市人民醫院大力挖掘醫院文化資源,開展醫院文化建設,樹立醫院品牌形象,使醫院上升到了全新的發展高度。本篇介紹這家老牌醫院煥發新生的全過程,這家醫院通過挖掘文化資源,並將其轉化為醫院文化財富,為其他老牌醫院重塑醫院形象提供了借鑑。
中國 陽江
No.09
杭州市兒童醫院醫療綜合樓項目管理
杭州市兒童醫院以「集約化、精細化、人性化和規範化」為總體方針。管理部門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提供了從可行性研究、方案設計、到施工管理,竣工驗收、工程財務監管審計、項目建成交付使用等環節的精細化管理。
改造後,杭州市兒童醫院成為更具整體性、規劃性、服務性於一體的標誌性醫院。
中國 杭州
No.10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運營模式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是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香港大學協同治理的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作為深圳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深港攜手推動醫療服務素質的裡程碑,承擔深化深港醫療合作、完善深圳公立醫院管理制度、促進深圳醫療服務國際化的重任。自 2012年 7月投入運作以來,港大深圳醫院在醫院管理體制、補償機制、運行機制、監管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逐步建立現代醫院制度和管理模式。
中國 深圳
No.11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文化建設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是上海一家老牌名院,有著近百年的歷史。以核心理念的「偕行」為基礎,醫院文化建設項目組充分梳理醫院歷史文化,提煉優秀的精神內涵,並使之在品牌形象上充分展現。醫院的歷史、文化內涵、對醫療行業的信仰,以及與上海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此匯聚。寓意醫院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也蘊含著重返巔峰的信心與魄力。
中國 上海
No.12
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智慧醫院建設
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寶安婦幼」)於2016年8月整體搬遷至寶安中心區新院區,承擔著轄區580萬人口的婦幼保健任務,截至今年8月,剛好投入運營整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裡,醫院發展迅速,目前門診量已經躍居深圳市全市第六位,分娩量位居全市第一。
中國 深圳
No.13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運營成果
2018年,鄭大一附院門診量776萬人次,年出院病人61萬人次,年手術臺數35萬臺。相較於2017年的數據均有所上漲,然而手術量卻下降了一萬。
中國 鄭州
No.14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運營模式
2019年7月19日,超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在西安正式投入使用。
西安國際醫學城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為850畝左右,規劃總投資額150億元,規劃總床位1.5萬張。上市公司國際醫學是這一醫學城的主要投資方,西安國際醫學城本質上更像一家「超級醫院」而非共享醫療產業園平臺。
中國 西安
No.15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一體化手術室管理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是一體化手術室建設比較經典的案例,從布局的設計到主要影像設備和附屬設備的融合等都做得比較完善。
中國 廣州
No.16
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電梯管理
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通過在後勤服務中自主創新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在流程上梳理規範醫院電梯保障工作,對信息系統所積累下的數據樣本達到多維度的分析,實現了後勤精細化管理與創新運維。
中國 秦皇島
No.17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空調節能應用
江大附院外科樓建築面積約49000平方米,分為南區和北區。南區地上十二層(高56.8m),北區地上六層(高31.3m)。大樓設計尖峰冷負荷為5400kw,供冷分為3個系統:南區一個系統,北區一個系統,手術室、ICU、產婦、燒傷科一個系統,地下室值班室一個系統。
外科大樓由冰蓄冷空調系統提供冷源, 配置2臺製冷量為380RT的雙工況水冷機組和1臺製冷量為550RT的基載水冷機組用於製冰和供冷,夜間0:00-次日8:00內雙工況主機製冰8小時,設計總儲冷量為4400RT(15475kwh),儲冰容積322立方米。
中國 鎮江
養老建築
No.01
三胞集團南京健康快樂小鎮
三胞集團南京健康快樂小鎮項目以打造國際標準、國內一流的醫養產業示範區為目標,具有生物醫療、持續照護、基礎生活及文化娛樂四大功能。
地塊內現存商業建築聯美大廈10萬平方米需要進行改造,在該用地內需要建設一家700床規模的康復醫院、一家110床規模的護理院、一家290床規模的婦產醫院和一個國際生物中心,合計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合計總床位數2000張。
聯美大廈改造遵循「能用就用避免浪費,當去則去提升空間品質」的原則,最大化利用原有的豎向交通,組織各類人群的流線;建築改造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對結構予以最大化地保留,室內空間結合原有柱網及立面模數進行設計。
中國 南京
No.02
成都市老年康療院
成都市老年康療院隸屬於香港新風天域旗下的顧連醫療,位於成都市成華區,是一家遵循國際化標準設計的二級甲等老年病專科醫院及養老院。與一般醫療建築不同,成都市老年康療院在設計之初,需要融入更多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在平面布局、動線規劃等設計上,促進人與空間的動態交互。
在該院的創新環境設計中,更多的為其賦予自然元素,增添人情味,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結合溫馨的治癒感設計,幫助身處其中的患者獲得非比尋常、療愈身心的治療及康復體驗。
中國 成都
No.03
新希望 · 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
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立足於打造理念先進、科學規範、技術領先的智慧型主動健康管理專業機構,力求使所有科室實現智能化、數位化、智慧化。通過將產、教、醫、研相結合,打造以高端標準服務全方位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託管中心。
未來,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預計每年將為25萬人次提供高品質的健康管理服務,並完成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科研項目的承載任務。
中國 成都
No.04
遷安市協和源老年頤養園
為保證自理生活與介助生活的無縫過渡,建議以半失能公寓護理級別及配置作為標準樣本進行建設,因為這樣受眾範疇相對集中、通用化護理配置的標準也適中,有利於節約建設成本。同時建議運營方、施工方增強與醫院的合作聯繫,藉助專業醫療資源提供點對點就醫救治服務。
中國 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