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ogy Letters: 對植物間化感作用的整合分析

2021-02-07 生態學家

標題: Effect of allelopathy on plant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期刊: Ecology Letters

作者: Zhijie Zhang (張致傑), Yanjie Liu (劉豔傑), Ling Yuan (袁玲), Ewald Weber和Mark van Kleunen

時間: 2020-10-21

DOI: https://doi.org/10.1111/ele.13627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可直達原文.



長久以來,化感(生物產生化學物質從而影響另一個生物)被認為能夠影響植物個體表現、群落結構與植物入侵。近期康斯坦茨大學,中科院東北地理所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台州大學與波茨坦大學合作搜集了384項實驗的數據,首次對化感作用進行了整合分析。結果表明,化感使植物的表現平均降低25%。但研究間的異質性很高,例如不同實驗方法測得的化感作用不同:與植物浸出液相比,植物殘餘物的抑制作用較強,而化感植物土壤的抑制作用較弱。化感的抑制作用隨著物種之間進化距離(phylogenetic distance)的增加而增強,並且,已歸化外來植物的浸出液對本地植物的抑制作用強於本地植物的浸出液。本研究表明化感作用確實可以促進外來植物的成功入侵,而植物進化距離與化感作用的關係表明了化感能促進近緣種的共存(convergence)或促進單物種在群落中佔主導優勢。



化感作用是植物通過產生化學物質,對其它生物造成的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人們對化感的興趣可以追溯到約兩千年前,例如神農百草經中就記錄了上百種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而對化感的研究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主要著重於其在農林業中的應用和其在群落演替中扮演的角色。90年代末,人們對入侵植物的擔憂再次加速了對化感的研究。然而,整體上化感會抑制還是促進植物生長依然不得而知。

至今為止,化感的抑制和促進作用皆有報導。研究間的異質性可能來源於不同的方面。首先,不同的實驗設計反應了化感物質進入環境的不同途徑(Figure 1;浸出液,殘餘物,根系分泌液以及揮發物)。其次,不同的植物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化感作用,例如,長命的木本植物往往被認為能通過化感抑制其它植物;農作物往往易被野生植物所抑制;外來植物由於具有獨特的進化歷史,往往被認為能通過化感抑制本地植物(novel weapon,新武器假說)。雖然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化感作用的方向和強度,但我們依然缺乏定量研究來綜合之前的實驗結果。

Figure 1 The different release pathways and effects of allelochemicals. The allelopathy plant (left) can release allelochemicals through four pathways (black arrows): leaching by rain (P1), decomposition of plant residues (P2), exudation from roots (P3) and volatilisation (P4). The allelochemicals can affect the test plant directly (red arrows) or indirectly through their effect on soil biota (dashed red arrows). Soil biota can also affect allelochemicals, such as through conversion or degradation of allelochemicals.



我們整理了1900至2017年發表在Web of Science或Allelopathy Journal雜誌上關於化感的文章,最終收集到384篇適合的文章(包括作者的6項未發表數據),合計16810條數據。每條數據記錄了一個植物(化感植物)通過化感對另一個植物(測試植物)的影響。通過使用貝葉斯多元模型,採用log response ratio(lnRR) 作為效應值,以及對物種的系統發育進行校正,我們分析了化感作用的整體效應,以及其異質性的來源。



整體上,化感使植物表現降低25.3%(lnRR = -0.288,95%置信區間[-0.492, -0.052])。作為比較,競爭(資源競爭,化感與似然競爭的總和)使植物的表現降低43%,而草食動物每年約取食5%的植物葉片。所以,化感確實能強烈影響植物的表現,從而影響種群動態與群落構成。

然而,不同研究之間以及研究內部的異質性很高。首先,不同實驗方法測得的化感作用強度不同(Figure 2a)。與化感植物的浸出液相比,其殘餘物對植物表現的抑制作用較強。這可能是由於浸出液主要包含水溶性化學物質,殘餘物能夠釋放更多種類的化學物質。而與浸出液相比,土壤(將植物的土壤作為化感的來源)的抑制作用較弱。這可能是由於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降解植物分泌的化學物質。其它的方法(使用根系分泌物,揮發物,溶劑萃取液,以及通過活性炭中和化感作用)所測得的化感作用與浸提液法的差異不大。

此外,化感對植物生長的抑制作用強於其對種子萌發的抑制,這暗示了種子萌發受非生物的影響更大。我們還發現化感的抑制作用在高度控制的環境中(室內實驗)強於半自然的環境(Figure 2a)。並且,化感的抑制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隨著化感物質濃度的增加逐漸增強(Figure 2b & c)。這一系列發現表面未來研究需要通過設置更自然的條件、更長的時間、以及更合理的濃度來測試更現實的化感作用。

Figur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study design on allelopathy. (a) Effects of the type of method (orange), the type of performance measure (blue) and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green) on allelopathy. (b) Effect of study duration on allelopathy. (c)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leachates on allelopathy. In (a) for each category (parameter),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is plotted with the mean and 95% credible interval. The text on the right displays the mean, 95% credible interval (CI), and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obs) and papers. An asterisk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 of interest and the reference level. In (b) and (c), curves of the estimated effects are shown with their 95% credible intervals. Negative values of the effect size (ln RR) indicate that allelopathy inhibits plant performance.

平均來看,化感作用與植物壽命(短命或長命植物),生活史(草本或木本)以及用途(農作物或野生)無顯著關係(具體圖表請見原文)。但是化感的抑制作用隨著物種之間進化距離(phylogenetic distance)的增加而增強(Figure 3a)。換句話說,近緣種之間或同物種之間的競爭弱,而遠緣種之間競爭強。與之相反,達爾文歸化假說推測近緣種之間競爭弱。但是,達爾文歸化假說基於資源競爭,我們的發現反而為達爾文歸化謎團(有些親緣關係遠的物種容易共存,而有些不易共存)提供了新的解釋,即資源競爭與化感作用的相對重要性可能決定了近緣種之間的競爭大小,從而決定了其共存與否。

我們還發現歸化的外來種對本地種的抑制作用強於本地種之間的抑制作用(Figure 3b),這一發現雖然只適用於浸出液方法,但是支持了新武器假說(novel weapon),表明化感可能促進了外來種的成功歸化。然而本地種對外來種的抑制作用與本地種之間的抑制作用差異不顯著(Figure 3b),這暗示了novelty(由於地域隔離造成的進化歷史差異)本身並不為植物提供更強的化感抑制。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還就化感的促進作用,土壤微生物對化感的影響,測試植物的重要性,以及化感的生態與進化意義進行了討論,希望給未來的化感研究提供一些線索。

Figure 3 Effects of evolutionary history on allelopathy. (a) Effect of phylo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allelopathy and test species on allelopathy. The curve of the estimated effect is shown with its 95% credible interval. (b) Effects of origin of allelopathy and test species on allelopathy when tested with the leachate method. Effects of native, non-naturalised alien and naturalised alien allelopathy species are shown in dark blue, light blue and orange. For each category (parameter),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is plotted with the mean and 95% credible interval. The text on the right displays the mean, 95% credible interval (CI), and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obs) and papers. Negative values of the effect size (ln RR) indicate that allelopathy inhibits plant performance. An asterisk indica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eference level (native on native) and the other.


Ecology Letters: 外來植物是否比本地植物更具競爭力?

—點擊圖片閱讀⤴

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土壤微生物介導的入侵災難

—點擊圖片閱讀⤴




相關焦點

  • CircPlant:植物環狀RNA整合分析工具
    我們的「要文譯薦」欄目很高興邀請到論文的第一作者張霈婧博士親自為大家解讀CircPlant這個植物環狀RNA整合分析工具。考慮到動植物circRNA的形成機制、特徵和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們希望對植物circRNA進行深入研究。其中,準確的識別植物circRNA是關鍵且首要的步驟。目前,已有數十種circRNA識別工具,但這些方法幾乎都是為動物circRNA而開發的,植物circRNA的識別和分析工具少之又少。利用現有方法預測植物circRNA的準確性相對較低,可能是結果假陽性較高。
  • 植物次生代謝產物中的化感物質
    化感物質是生物體內產生的非營養性物質,化感物質是化感作用的媒介,釋放到環境後能影響周邊其他植物的生長、健康、行為或群體關係。   按照上面賴斯的分類法,植物的主要次生代謝途徑都能產生化感物質。高等植物的化感物質有酚類、萜類、糖和糖苷類、生物鹼和非蛋白胺基酸等。   ②化感物質的特點   化感物質對植物細胞膜的透性、細胞分裂、伸長和根尖的細微結構均產生影響。
  • 土壤中植物次生化合物(PSCs)及其在地下的相互作用中的作用
    in Soil and TheirRole in Belowground Species Interactions摘要與我們所知的植物次生化合物(PSCs)如何影響地上互作相比,對於生活在根際以外更為廣泛的物種群落中,植物次生化合物(PSCs)對地下互作的影響知之甚少。
  • 日本女裝earth music&ecology本月底退出中國
    日本女裝earth music&ecology本月底退出中國來源:聯商網2020-06-23 16:23聯商網消息: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將於6月30日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一同退出的還有
  • Earth Music&Ecology將擴大中國業務 秋季再開2店
    就在去年9月份,earth music & ecology在上海中山公園龍之夢開出了面積達1200平米的全球最大旗艦店——earth music & ecology TOKYO。店內除了有包含earth music & ecology在內的51個來自日本流行品牌的服裝和配飾外,還有最「TOKYO」的時尚文化。
  • earth music&ecology 讓日本的「自然清新」走向世界
    2012年3月17日,日本服裝品牌earth music&ecology在上海來福士中庭帶來了該品牌2012春季新品發布會。
  • earth music & ecology
    遠東太平洋兩店齊開 勁刮自然摩登風9月14、15日,重慶太平洋及遠東百貨先後迎來了風靡亞洲的自然系女裝第一品牌———earth music & ecology
  • 難解「水土不服」問題 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退出中國市場
    earth music & ecology官方旗艦店將於2020年6月21日關閉,earth music & ecology品牌於2020年6月30日全面退出中國市場。」此外,earth music & ecology母公司STRIPE INTERNATIONAL集團旗下女裝品牌Samansa Mos2和E hyphen word gallery的天貓旗艦店也已經關閉,並將於6月30日撤出中國。
  • 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中國公司確認解散
    界面時尚嘗試聯繫earth music & ecology在廣州、杭州及蘇州等地的門店,但電話均已無法接通。香港服飾集團I.T是earth music & ecology經銷商,目前I.T官網仍在銷售earth music & ecology商品。
  • Nature reserve determined for major riverheads ecology
    Nature reserve determined for major riverheads ecology
  • 日本女裝earth music&ecology將於6月30日退出中國
    聯商網消息: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將於6月30日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一同退出的還有earth music & ecology母公司STRIPE INTERNATIONAL集團旗下女裝品牌Samansa Mos2和E hyphen word gallery。
  • 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將於6月30日退出中國市場
    據悉,又一服裝品牌推出中國市場了,近日,曾被視為森女風代表的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在京東旗艦店發布通告,宣布將退出中國市場。   earth music天貓旗艦店公告顯示,店鋪已於2020年6月21日正式關閉,earth music & ecology品牌將於2020年6月30日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 Letters of yester years
    I'm not blaming modern technology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handwritten letters; instead, I'm blaming modern men (me included) of becoming lazy and less attached to kinship while enjoying the ease and convenience
  • earth music&ecology x 膳魔師「限量」供暖
    earth music&ecology x 膳魔師「限量」供暖2014-11-18 17:49來源:pclady  無論是膳魔師THERMOS亦或者earth music&ecology
  • 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退出中國市場
    earth music & ecology於1999年由知名買手石川康晴在日本東京創立,是「森女」流行文化的創始者,隨後便成為自然系風格的潮流標杆。 earth music & ecology在中國市場的積累也十分深厚。
  • 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6月底將退出中國市場
    此外,earth music & ecology母公司STRIPE INTERNATIONAL集團旗下女裝品牌Samansa Mos2和 E hyphen word gallery的天貓旗艦店也已經關閉,並將於6月30日撤出中國。
  • 日本女裝品牌earth music & ecology將於6月30日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6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看到,森女風代表的日本女裝earth music & ecology在京東旗艦店貼出通知稱,現經母公司股東大會慎重討論,決定重組業務,暫時退出中國市場。
  • 雙語散文:All Mum's letters 家書
    All Mum's letters 家書   To this day I remember my mum's letters. It all started in December 1941.
  • 英文閱讀:Letters of yester years
    I'm not blaming modern technology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handwritten letters; instead, I'm blaming modern men (me included) of becoming lazy and less attached to kinship while enjoying the ease and convenience
  • 兩種入侵植物共同入侵對植物多樣性、群落穩定性和可入侵性之影響
    同一樣方內每一物種各選取3株長勢良好的個體進行植株功能性狀的測定,並隨機選取3片成熟且完整的葉片進行葉功能性狀的測定,並分析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功能性狀差異指數(The 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dex, F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