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衡量一個大學綜合實力有很多指標,譬如大學的學科建設水平,有多少專業被評為了A類,B類等,還有學校的師資力量,有多少兩院院士、知名教授等。其實除了這些指標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那就是大學的重點實驗室建設如何。
說到重點實驗室,高水平的有: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其中國家實驗室目前數量最少,目前建成的只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較多,計劃到2020年,建成700個左右。
近日,教育部正式發布通知,批准成立了7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這是7個重量級實驗室,這些重點實驗室的成立,將我為國高校雙一流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次獲批成立的7個重點實驗室名單如下:
清華大學:低碳清潔能源創新實驗室
北京大學:區域汙染控制實驗室
武漢大學:現代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實驗室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非常規油氣實驗室
長安大學:特殊地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實驗室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實驗室
華東理工大學:石油化工行業智能化製造實驗室
根據教育部的通知,這7個國際合作實驗室都是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和國際重大戰略,是加強與國際間合作的重量級實驗室,是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戰略支持,他們的份量不言而喻,可見入選這份名單的實驗室實力非同一般。
教育部此次推出這批7個國際合作重點實驗室,主要有以下5個主要目標:
一是承擔國際最前沿或重大需求的科研任務,不斷產出國際承認的重大科研成果。
二是匯聚國際一流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和科學家。
三是全力打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學科。
四是培養世界一流的人才。
五是充分引進世界一流的實驗室管理機制和管理理念,打造國際一流的重點實驗室。
這批7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既是創新也是大膽演講,他們承擔著將我國一流學科走向世界的艱巨使命。
而從這7個重點實驗室的名單上來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低碳和汙染控制實驗室,都是與清潔能源以及環境保護有關,這是當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有著密切關聯。
武漢大學的大地測量與地球力學實驗室,主要與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和盧森堡大學合作,聯合大地測量領域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科研成果。
上述3所大學,都是知名985高校,這3個實驗室也都是行業內的頂尖水平,而且已經與國際知名科研機構合作多年,入選也不讓人感覺意外。而另外4所大學,均為211大學,在這特別要提的是長安大學特殊地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實驗室。
長安大學是位於西安的一所211大學,很多人說長安大學被名字改廢了,容易被誤會成民辦大學。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快速發展,就比如長安大學的道路橋梁專業,就非常厲害,而這次特殊地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實驗室入圍,雖然有點讓人意外,但也實至名歸。
長安大學特殊地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實驗室,主要立足我國西部地區,藉助「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在公路工程材料、公路運營管理、特殊地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加強與國際間合作,致力於增強我國交通行業的影響力和創新能力,推動我國交通現代化發展。
同時入圍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非常規油氣實驗室、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實驗室和華東理工大學石油化工行業智能化製造,也都是行業內頂尖水平。相信在未來,通過加強與國際的合作,全國打造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創造一流成果。
對於這批7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你們怎麼看?歡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