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名簡史:到底是「英吉利」,還是「不列顛」?

2020-12-11 醬知兒

英國在歐洲算是個另類國家,他們始終認為自己有獨特的文化,與歐洲大陸不屬一個系統。在很多大事上,英國總是脫離歐洲單幹,英國人認為這種「不合群」的行為是守護獨一無二的英國文化。

不過,要真的細說起來,其實我們今天所講的英國,甚至英國人的概念,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經歷過多次重大的歷史變化,才逐漸形成。要想對英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必須從他們的國名入手。

我們口中的「英國」,其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簡稱。從國名而言,它頂多簡稱成「聯合王國」(UK),但中文卻出人意料地翻譯出了全稱上根本沒有的「英」字。要了解這個有趣的譯法,得從其國名中的「不列顛」講起。

「不列顛」到底是什麼?

不列顛,英語是「British」,來源於「Briton」或「Britain」(威爾斯語稱為Prydain)。其語源估計來自於凱爾特語,意即「有紋身的人」。這也許是因為當地的居民,尤其是男性武士,都喜歡以靛藍染料塗抹身體的緣故。比如在著名遊戲《帝國時代2》中,凱爾特人的特殊兵種就是靛藍武士。

靛藍武士

不列顛這個叫法,早在希臘文獻中就已存在,是對整個不列顛群島的總稱,常常以複數形式出現。不列顛除了可以表示地理概念外,也可以作為對群島上所有族群的統稱,中文寫作「大不列顛」。歐洲上古時代(公元476年之前),羅馬渡海入侵不列顛島,建立不列顛行省(不列顛尼亞Britannia),從此之後成為定稱。

由於不列顛群島主要由兩大一小,三個島嶼組成,所以希臘地理學家託勒密出於方便,曾稱最大的島為「大不列顛」,次大的島為「小不列顛」。所以「大不列顛」漸漸成為主島的名稱。

那「英國」又是什麼?

既然從羅馬時代起,這些島嶼已被稱為不列顛,那麼「英國」這個名稱又從何而來呢?這得從英國極其混亂的移民潮說起。公元2世紀開始,原居於歐洲大陸中東部的日耳曼諸族,由於氣候和匈人入侵,開始大舉向西歐移民,這就是歐洲史上的民族大遷移。

對不列顛影響最大的民族有兩支,分別是居住於今德國北部及丹麥一帶的的盎格魯族(Angles),以及德國的薩克遜族(Saxons),他們聯合一些較小的日耳曼部落,從大陸渡海前往不列顛島。

這些尚武的日耳曼人驅逐了土著凱爾特人,佔領了大不列顛島的中南部大片平原。盎格魯人主要定居於東部,後來英國國內的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便得名於此;薩克遜人主要居於南部,今日英國中南部的「Middlesex」「Essex」「Sussex」「Wessex」等地名,便因此得名(意思分別是中、東、南、西薩克遜)。

所有這些遷徙到不列顛的日耳曼人,後來被統稱為「盎格魯薩克遜人」(Anglo-Saxons),他們佔領的地區則用盎格魯人的名字命名為「盎格魯蘭」(Englaland),後來進一步簡化成為我們今天所說的「英格蘭」(England)。

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

日耳曼人並沒有能力對凱爾特人趕盡殺絕,那些被趕走的凱爾特人佔領了愛爾蘭島,而留在大不列顛島的,逐漸分成兩個部分——即西邊的威爾斯和北邊的蘇格蘭。威爾斯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蘇格蘭後來成功統一,成為了蘇格蘭王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這三個政權互不統屬,聯合組成了今天的英國。

大不列顛王國統一

12世紀之後,英格蘭逐漸控制愛爾蘭,緊接著13世紀時,英格蘭的愛德華一世徵服威爾斯,威爾斯淪為英國蘭附庸親王國,並由英格蘭國王派王儲管理。直到亨利八世通過《威爾斯法律法令》(Laws in Wales Act 1535 and 1542),威爾斯成為了英格蘭的一部分,但威爾斯人一直有著強烈的本國歸屬感,不喜歡被認為是英格蘭的一部分。

愛德華一世

蘇格蘭與英格蘭長期分庭抗禮,要到17世紀初,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變成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英、蘇兩國才進入共主時代,雖然有共同的領主,但國家依舊分治。1707年,英、蘇聯合籤署《聯合法令》,兩國正式成為「大不列顛王國」。

亨利八世

然而,由於英格蘭國力強於蘇格蘭,所以在結合後,英格蘭在統一國家中仍佔主導地位。雖然已經改名為大不列顛王國,但英國人在初訪清朝時,仍舊自報家門為「English」(英吉利),受此影響,中國才習慣將大不列顛王國簡稱為「英國」。

從左至右: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

當然,此時的大不列顛王國還不是完全體,要等北愛爾蘭加入,才算是最終成型。不過,愛爾蘭比蘇格蘭要倔強多了,一直跟英格蘭不對付。雖然17世紀初,大量英格蘭和蘇格蘭人移居北愛爾蘭,但當地人始終沒有接納這些「外來戶」,雙方的明爭暗鬥持續到1801年,愛爾蘭被迫併入大不列顛王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愛爾蘭與不列顛王國開戰,1921年,英國和愛爾蘭停戰,雙方商定,愛爾蘭北部的六郡屬於英國,其他愛爾蘭地區自成一國。也就是從那時起,英國獲得了最終的名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複雜的歷史還產生了一個有趣現象。在英語中,大部分國家的「人民」與其「語言」都使用同一詞根。然而,英國人和英語則為完全不同的字眼,英國人多稱作「British」,而英語則表示為「English」。

而且如果要表示中世紀的英國,則不能用「British」,最好使用「English」或是「Englishmen」。畢竟當時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還沒有聯合起來,英格蘭人無法獨享不列顛的名頭。

你對英國國名的歷史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讚、轉發,支持原創

相關焦點

  • 英吉利?英格蘭?不列顛?淺談這幾個有何區別
    談起英國,可能許多人會感到有些困惑,它好像有許多名字:英吉利,不列顛,英格蘭,或者最簡單的名字:英國。似乎每一個名字都可以用來代指那個歐洲另類國家。我們平時稱呼的「英國」,實際上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簡稱。
  • 「白羅斯」還是「白俄羅斯」?關於國名翻譯的那些趣聞
    不過白俄羅斯這次在國內確實吸粉不少,被贊硬核援華,關於白俄羅斯還有一件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那就是「修改國名事件」。白羅斯還是白俄羅斯?這是個問題白俄羅斯全稱是白俄羅斯共和國(Republic of Belarus),1991年宣布獨立。
  • 英國為啥叫英國?漁夫之國?英國極簡史
    地形圖然而,英國系England的音譯而來。英國一詞到底詞源上、本義上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今天一起聊聊英國名稱的由來。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凱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在發展中佔據優勢,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而不列顛或不列吞本義是什麼?需要各位聯繫英國本土人士解答。猜想可能與魚或漁有關。畢竟他們生活在沿海沿河地區。
  • 不列顛空戰中敗北,鎩羽而歸的德國空軍其戰鬥機戰績到底如何?
    德國空軍在不列顛空戰中的戰績在整個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有大批飛行員駕駛Me-109取得了擊落5架敵機的成績,成為了「王牌飛行員」,其中甚至不乏擊落數在20架以上的超級王牌,而大量列裝Me-109的第54戰鬥機聯隊則順利成為了第一個戰績超過500架的聯隊。
  • 英國面積多少平方公裡 英國面積有多大
    英國面積24.41萬平方公裡。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北海、凱爾特海、英吉利海峽、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國土由大不列顛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聯邦制島國。另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域,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裡(包括內陸水域)。
  • 英國的國名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怎麼來的?
    通常人們稱呼一個國家的時候,都是稱呼這個國家的簡稱,比如直接稱呼中國、越南、日本、伊朗、俄羅斯、義大利、英國、美國等,但其實所有國家的國名都有全稱,在一切正式場合或外交事務,每個國家都是用國名全稱,而絕不會用簡稱。
  • 國名的漢語翻譯存在過度美化的五個國家
    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和數千種語言,因此,一個國家經常要把別國的國名翻譯成本國語言。 國名的翻譯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既涉及到歷史問題,也涉及到現實問題,不可不慎重。比如幾個月前,白俄羅斯就要求把本國的漢語翻譯名稱改為「白羅斯」,認為這樣翻譯更準確。
  • 英格蘭、英國、不列顛的區別
    英格蘭、英國、不列顛的區別 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4個國家組成英國
  • 每周一校詳析:英國留學東英吉利大學全方位解讀
    英國留學東英吉利大學——概況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簡稱UEA),又譯東安格利亞大學,地處於英國歷史文化名城諾裡奇(Norwich)。東英吉利大學地理區位臨近英國東部迷人海岸線和英格蘭面積最大國家溼地保護區The Broads。乘火車南下90分鐘即可抵達倫敦。英國留學東英吉利大學——院校優勢UEA始建於1963年。大學現有學生約16,000名,學生來自100多個國家。
  • 那你聽說過英國嗎?
    那為什麼這個英國又叫聯合王國,重點是在這個王國上,是因為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目前大英國協國家中有16個主權國家,仍尊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這就是為啥加拿大的最高行政長官叫總理而不是叫總統啊,當我說到這兒呢請大家不要誤會,下一任英國元首還是女人,這國家也不是蜜蜂只為女王打工,女性同樣在英國皇室中具有王位繼承權,那下一任的英國元首是查爾斯王儲也就是黛安娜王妃的前夫,英國是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國王或是女王只是人民精神上的領袖
  • 為什麼北愛爾蘭不願意離開英國?
    凱爾特主流文化開始轉移到不列顛諸島。然而崛起的羅馬帝國也開始跨過英吉利海峽(公元43年),徵服不列顛島的中部和南部,牢牢控制整個英格蘭。,羅馬人退出不列顛島。還是當英國人好因此,在南部愛爾蘭尋求民族獨立建國的時候,北愛爾蘭則相對淡定,北愛人對英國的牴觸情緒不深,直到現在,很多北愛爾蘭人還是樂意把自己成為英國國民,而不是愛爾蘭人。
  • 歐洲各國國名有什麼含義,拉脫維亞最霸氣,法國最浪漫
    說起國名,我們知道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之一。每個國家的名字都是有特殊的含義。我們今天看一下歐洲各國的國名。可以說有的很霸氣,有的很浪漫,有的真的超出我們的預料。英國:不列顛人的土地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北愛爾蘭指的是愛爾蘭北部的那些地區。如果去掉這些,那英國就叫大不列顛王國了,確實他們都是大不列顛人。法國:自由的國度不得不說,法國人浪漫是天生的,真的是天生愛自由。
  • 愛爾蘭為什麼要脫離英國獨立?
    在佔領了今天的法國和比利時等地之後,凱爾特人跨過英吉利海峽,開始在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繁衍生息。但是,散居各地的凱爾特人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隨著歐洲南部羅馬人的崛起,凱爾特人逐漸佔據下風。後來,羅馬人的入侵使凱爾特人被迫離開了歐陸大部分地區。
  • 英吉利那品牌的背後故事
    原標題:英吉利那品牌的背後故事作為全球領先的兒童安全座椅和童車品牌,英吉利那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這個風靡歐洲市場、讓國內眾多明星青睞的品牌,究竟擁有什麼樣的故事?事實上,「英吉利那」是1963年由LivianoTomasi和他的兄弟們在義大利創立的,誕生於全球頂尖奢侈品行業王國的「英吉利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義大利品牌。
  • 美國、英國、德國這些美好中文名怎麼來的?為何不稱美國為米國?
    可是,為什麼英國、美國、德國這些國家的中文名,也翻譯的如此美好呢?中國人同樣把美好的國名給了英國、美國和德國,漢字「英」到底是什麼意思?《爾雅》中有「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 不在英國的不列顛島
    曼島及其大約85,000名居民儘管與不列顛大陸非常近,但似乎都在雷達下飛行。它接待的遊客相對較少:2018年僅為30萬。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與參觀懷特島的大約240萬人相比,相形見pale,後者的大小為三分之二。儘管該島被英國環環抱-西至北愛爾蘭,北至蘇格蘭,東至英格蘭,南至威爾斯,但曼島實際上並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 米國一詞從哪裡來,美國如何讓清朝翻譯國名時放棄使用貶義詞的
    用還珠格格的話說,那時的清朝正處於一個「谷不生蟲」的盛世,自信的清朝人在翻譯洋人國名時統統加上了代表輕蔑和鄙視的「口」字旁。 美國當時剛贏得獨立戰爭不久,語言、穿著與英國人無異,清朝人很難,也不願將其區分開來,將他們簡單的歸為英國商人,而美國商人也樂得偽裝成英商。
  • 緬甸全國激辯英文國名 「一個緬甸 兩種國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候濤】緬甸兩個不同的英文國名「Burma」和「Myanmar」多年來一直是一個爭議話題。日前,緬甸國內一批學者為此在仰光展開大辯論,但各方尚未達成一致。儘管如此,一些西方觀察家評論稱,緬甸人終於擁有了自由辯論國名的新權利。
  • 不列顛英國學校特色母語開放日 | 面向中文和日語家庭
    上海不列顛英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一所由英國直接運營管理、由一直資質完備的英籍精英教師團隊組成的國際學校。學校致力於為滬上2-18歲的國際學生提供純正卓越的英國國家課程體驗。因此,除了核心的英國國家課程大綱外,上海不列顛英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還提供廣泛的世界母語課程——教授語言包括:中文、韓語、日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希伯來語。所有這些課程均由學校的母語老師進行教學。
  • 英國為什麼叫英格蘭?它是如何實現統一的?
    英國的正式國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個國家主要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再加上愛爾蘭島的東北方一隅組成,另還有一些環繞四周的小島。人們習慣以「英格蘭」即「England」來指代整個「聯合王國」,中文譯名簡化為「英國」。那麼,英格蘭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