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的臨近,一件件被冒名頂替事件日益發酵,真相,逐漸浮出水面。但仍有諸多疑問,讓事件撲朔迷離,令人費解。
一、有些孩子明知被冒名頂替,為什麼隱忍不發多年?
我想,他們之所以選擇忍耐,出於以下三個原因:
1、當時網絡並不發達,信息並不流通,被頂替者大都出身農門,人微言輕,沒有多少話語權,若想獲得輿論支持來與神通廣大的冒名頂替者抗衡,簡直是自不量力。他們別無選擇,只有放棄抗爭。
2、被頂替者依然對他們的老師抱有感恩之心。
以被頂替者苟晶為例,她至今對班主任的教學能力都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語文教得很棒。
老師在學生中都是有威望的,然而,有些老師正是吃定了學生對他的敬仰,認定學生不會揭發他,才明目張胆地竊取自己學生的人生。
3、造成即成事實讓孩子覺得無力翻盤。
投鼠忌器,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只有選擇隱忍。
二、既然忍了多年,為什麼現在突然選擇揭發?
當年迫於無奈,選擇放棄抗爭,但心有不甘,有誰能將這樣的屈辱徹底遺忘?我想這麼多年來,午夜夢回,被頂替者一定會為自己被偷走的大學生活而痛徹心扉。陳春秀事件的披露、網絡力量的與日俱增,這一切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必要、有機會、有力量去爆出當年的真相,所以,他們最終選擇「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家人一個交待」。
三、有些被頂替者,又第二次參加高考,那麼,他們用的又是誰的檔案?他們的高考成績是多少?又被誰頂替了?
被頂替者通過復讀,第二年再次參加了高考。比苟晶為例,應屆生苟晶的成績已經很厲害了,復讀了一年,照道理,分數應當提高50到100分以上,可這一次,又無功而返。可憐的孩子!有誰能經得起這樣的打擊?
那麼,這一次,又是誰偷了孩子的成績?
四、冒名頂替上大學這種操作,僅憑班主任一人可以完成嗎?
1997年的高考,雖說沒有現在這麼嚴密,但要想完成冒名頂替這種操作,沒有多人分工合作,是不可能的。
那麼,有哪些人、用了什麼樣的手段,瞞天過海?
這個疑問,我們無法解答!
但相信不久,真相將浮出水面,我們拭目以待。
高考,可以說幾乎是那些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從教三十年來,我目睹見證了那些貧寒的家庭、辛苦勞作的父母是以怎樣「砸鍋賣錢也要供你讀書」的勇氣,含辛茹苦地供孩子完成學業。
我曾經教過一個山區貧困學生,你若不去家訪,就難以理解「貧困」的真正含義。每學期開學時,他們家得賣掉幾根房梁,來湊齊他的學費和夥食費。後來全校師生給他捐款,才完成了高中階段的學習,考上了軍校,然後一路讀到博士。
被冒名頂替,十二年寒窗苦讀,夢想卻終成泡影,然而,我更悲憫他們的父母,除了失望,他們還對孩子含著深深的愧疚,認為是他們沒本事,才讓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
不要將黑手伸向那些可憐的孩子,那無異於斬斷了他們的成長之路。
但願天道酬勤,所有努力學習的孩子都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圖片來自網絡,僅為配圖,與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