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冒名頂替者為何都採取隱忍不發的態度?

2020-09-03 風笛的課堂

隨著高考的臨近,一件件被冒名頂替事件日益發酵,真相,逐漸浮出水面。但仍有諸多疑問,讓事件撲朔迷離,令人費解。

一、有些孩子明知被冒名頂替,為什麼隱忍不發多年?

我想,他們之所以選擇忍耐,出於以下三個原因:

1、當時網絡並不發達,信息並不流通,被頂替者大都出身農門,人微言輕,沒有多少話語權,若想獲得輿論支持來與神通廣大的冒名頂替者抗衡,簡直是自不量力。他們別無選擇,只有放棄抗爭。

2、被頂替者依然對他們的老師抱有感恩之心。

以被頂替者苟晶為例,她至今對班主任的教學能力都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語文教得很棒。

老師在學生中都是有威望的,然而,有些老師正是吃定了學生對他的敬仰,認定學生不會揭發他,才明目張胆地竊取自己學生的人生。

3、造成即成事實讓孩子覺得無力翻盤。

投鼠忌器,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只有選擇隱忍。

二、既然忍了多年,為什麼現在突然選擇揭發?

當年迫於無奈,選擇放棄抗爭,但心有不甘,有誰能將這樣的屈辱徹底遺忘?我想這麼多年來,午夜夢回,被頂替者一定會為自己被偷走的大學生活而痛徹心扉。陳春秀事件的披露、網絡力量的與日俱增,這一切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必要、有機會、有力量去爆出當年的真相,所以,他們最終選擇「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家人一個交待」。

三、有些被頂替者,又第二次參加高考,那麼,他們用的又是誰的檔案?他們的高考成績是多少?又被誰頂替了?

被頂替者通過復讀,第二年再次參加了高考。比苟晶為例,應屆生苟晶的成績已經很厲害了,復讀了一年,照道理,分數應當提高50到100分以上,可這一次,又無功而返。可憐的孩子!有誰能經得起這樣的打擊?

那麼,這一次,又是誰偷了孩子的成績?

四、冒名頂替上大學這種操作,僅憑班主任一人可以完成嗎?

1997年的高考,雖說沒有現在這麼嚴密,但要想完成冒名頂替這種操作,沒有多人分工合作,是不可能的。

那麼,有哪些人、用了什麼樣的手段,瞞天過海?

這個疑問,我們無法解答!

但相信不久,真相將浮出水面,我們拭目以待。

高考,可以說幾乎是那些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從教三十年來,我目睹見證了那些貧寒的家庭、辛苦勞作的父母是以怎樣「砸鍋賣錢也要供你讀書」的勇氣,含辛茹苦地供孩子完成學業。

我曾經教過一個山區貧困學生,你若不去家訪,就難以理解「貧困」的真正含義。每學期開學時,他們家得賣掉幾根房梁,來湊齊他的學費和夥食費。後來全校師生給他捐款,才完成了高中階段的學習,考上了軍校,然後一路讀到博士。

被冒名頂替,十二年寒窗苦讀,夢想卻終成泡影,然而,我更悲憫他們的父母,除了失望,他們還對孩子含著深深的愧疚,認為是他們沒本事,才讓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

不要將黑手伸向那些可憐的孩子,那無異於斬斷了他們的成長之路。

但願天道酬勤,所有努力學習的孩子都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圖片來自網絡,僅為配圖,與內容無關)

相關焦點

  • 那些高考冒名頂替者,他們是如何瞞天過海的?
    從苟晶到陳春秀,甚至連央視主持人康輝,曾經也差點成為一名「被頂替者」,險些與大學失之交臂。而且據媒體披露,這種事並不是個例,整個山東居然一排查,查出了二百多例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案子。這些被冒名頂替的悲劇,之所以被揭發出來,很多都是因為某些偶然的事件。我們不敢想像,如果在幾十年之後才被發現,或者一輩子也沒有被發現,被害人又是什麼樣的心情?
  • 我是一名冒名頂替者
    3.運用魅力:某些人除了展現工作能力外,可能會在職場運用自己的魅力來獲得讚許,但當他們獲得認可後又會認為自己的成就完全是依靠魅力得來的,與自己的工作能力無關。4.避免展露自信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去翻閱了克蘭斯和因墨斯的論文,文中做了兩種解釋:我們發現「冒名頂替者」通常來自兩種家庭背景。在一種情況下,這位「冒名頂替者」的家庭認為她的某位兄弟姐妹或近親非常「聰明」。相比之下,家人們直接或間接地表達出這位「冒名頂替者」更為「敏感」或善於社交,其暗含的意思是這位「冒名頂替者」沒有那位親戚聰明。於是,她一方面深信家人的話,另一方面又很想證明他們說的是錯的。
  • 高考冒名頂替者,判多少年才能還回公道!
    近日,山東高考被冒名頂替者苟晶通過網絡曝光,傾訴其於1997年和1998年被兩次冒名頂替上大學之事,該事件雖然已時隔二十多年,但仍舊引起網絡非常大的關注和影響。在我們國家,家裡沒錢沒勢力的應該會有很多人,他們的父輩也都是平凡的人,沒有任何資源可以來幫助他們成功,而高考就成了這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他們寒窗苦讀十多年,多希望能通過高考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能夠改變自己家庭的窘況。
  • 冒名頂替症候群:為何今日之路更為艱難
    回顧高光時刻總是比回顧那些尷尬或痛苦的片段容易得多。因此我開始迫使自己多關注一下曾經的艱難時刻,儘管十分殘忍,但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老實說,生命中許多機會都曾因為我的突然打退堂鼓而白白錯過。無論何種情況,我都能找到無數合適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當前的工作並不合適我,但絕口不提是因為自己在工作中非常不舒坦。
  • 嚴查冒名頂替上大學鏈條中的作惡者
    來源:北京青年報6月15日,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多部門聯合調查組發布消息,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女子陳某某,高考分數為303分(文科),比當年文科類專科分數線低243分;被頂替者高考分數為546分(理工科),超出理科類專科分數線27分,考上山東理工大學,但錄取通知書卻被陳某某獲取。目前該事件仍在調查中。受教育權是公民最重要的權利之一。
  • 冒名頂替者需用刑法制裁
    這兩天高考冒名頂替去上大學的案件不斷刷屏,被冒名頂替者善良、委屈,想要為自己丟失的青春命運討一個說法。我們驚愕人性的貪婪自私邪惡到如此地步,驚訝竟有可能超過200起的冒名頂替案件,驚恐於犯罪成本的低廉,以至於對於此類案件中涉事官員和辦事員,僅僅是免職一免了之,對於當事頂替者,僅僅能道德上譴責。
  • 冒名頂替事件「批量」曝光,一個都不放過
    不管是已實錘的個例,還是疑似「批量」冒名頂替事件,必須一個都不放過。要對事件的真假、來龍去脈查個明白,弄清哪些單位的哪些工作人員,用了何種方式瞞天過海、互相配合,更要對其中牽扯的權力濫用、利益輸送徹查到底,以不保留、不遮羞的態度回應公眾,是修復教育公平和公信力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拿出更有震懾力、讓各方信服的處置辦法。首先是對冒名頂替者的懲罰。
  • 鄲城退伍軍人被人頂替工作23年 冒名頂替者怎麼判刑?
    截至目前,當地已就此事成立專項調查組介入,同時表態稱「無論牽涉到誰,都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涉事人員亦被警方控制並接受問詢。仵瑞華今年47歲,是河南周口人,1992年入伍,1995年退伍,現在老家從事裝修工作。今年10月,河南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公布了全縣退伍軍人安置情況,仵瑞華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在1996年時被安置了工作。
  • 高考在即,「冒名頂替上大學」卻成了熱搜
    我只要打開手機,都會被類似於「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一些內容刷屏。為何頻頻出現「冒名頂替上大學」?大家還記得前幾年河南省周口市「王娜娜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嗎?現在又爆出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全國類似這種冒名頂替究竟還有多少?現在來說說近期曝光的「冒名頂替上大學」。
  • 懲治「冒名頂替者」就得使用「刑罰」伺候
    眾所周知,無論是「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還是「冒名頂替錄用公務員」行為,其性質都十分惡劣,這不僅給被頂替者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影響、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而且嚴重挑戰了社會公平正義底線。前段時間,農家女陳秋媛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16年後才無意間得知被「冒名頂替」,這讓被害人「情何以堪」?
  • 山東,為何出現了那麼多的「頂替者」?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如果連教育公平都不能保證,那麼其他的公平都是空談。後來,山東高校組織集體自查後共查出242起惡劣事件,震驚了所有人,那麼山東為何會出現這麼多的冒名頂替者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主觀和客觀等方面來分析理解。第一,對知識和前途的渴求。雖然冒名頂替者的行為令人不齒,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和追求一個好的前途。
  • 告高考冒名頂替者書——一位高考學生父親的嚴正聲明
    各位神通廣大、手眼通天的高考冒名頂替者們:我是一位高中應屆畢業生的父親,我的女兒將於今年七月參加她人生第一次的高考。在我和我的家庭精心呵護和培養下,我的女兒可以稱得上是品學兼優,我非常相信她會在今年的高考中實現她的大學夢,走進她理想的校園。
  • 山東理工大學稱可圓陳春秀的大學夢,為何前後態度會180度變化呢
    不過,冒名頂替事件發生之後,陳春秀可是申請重新入學的,當時山東理工大學以「無此先例」為由給拒絕了。為何,同樣的一件事情,前後會有如此大的反差,是何原因讓學校改口了呢?在我個人看來,大概會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 高考冒名頂替的悲劇,還有多少人命運被改寫?如何追查要懂路數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開始實行新的模式,即採取遠程網上報名方式,主要分為兩個階段:1、網上填報基本信息。2、報名信息現場確診。同時指紋信息也首次納入電子檔案,這就基本上封死了冒名頂替者的路。因此,對於想追查自己當年是否被冒名頂替的落榜生來說,你不妨把2010年作為一個倒查的起始年。
  • 冒名頂替上大學的罪名是什麼?該怎麼懲罰壞人?
    這幾天新聞上爆出一個又一個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李鬼。從王娜娜到陳春秀再到苟晶,都是極度惡劣的做法。眾人不惜動用手段取得學歷資格,學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被頂替者也許會問,如果沒有頂替的意外,是不是人生會是另一種結局?
  • 必須揪出「冒名頂替事件」背後的黑惡勢力
    還有10天就高考了,冒名頂替這事,我已經寫過三篇文章《冒名頂替窮孩子上大學者稱:舅媽辦理已去世》、《山東,242人冒名頂替上大學》《去你媽的大局觀》。從最早引爆冒名頂替話題的陳春秀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兩次被頂替的苟晶爆料也快一周了,但大家可曾看到山東當地官方站出來說兩句麼?
  • 教育部向「冒名頂替」宣戰,教育公平不容挑戰
    近段時間,數起受害者在高考後遭人冒名頂替的舊案,因為嚴重危害教育公平,先後引發了社會各界密切關注。7月2日,教育部在其官網發布了題為《最高標準 最嚴舉措 全力以赴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的通報文章,其中針對公眾關心的「冒名頂替」問題,專門作出了嚴肅表態。
  • 【態度】高考冒名頂替事件檢討:上了別人的學,就要還法律的債
    冒名頂替上學的行為,不僅侵害被頂替者受教育權、姓名權等一系列法律權益,更是破壞了社會教育管理秩序,違背了公序良俗,檢察機關可以探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頂替鏈」有關人員公開賠禮道歉。
  • 冒名頂替上大學:一個幫兇都不能放過
    6月15日,記者從山東省聊城市冠縣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獲悉,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女子陳某某,高考分數為303分(文科),比當年文科類專科分數線低243分;被頂替者高考分數為546分(理工科),超出理科類專科分數線27分,考上山東理工大學,但錄取通知書卻被陳某某獲取。目前該事件仍在調查中(6月15日澎湃新聞)。毋庸置疑,受教育權是公民最重要的權利之一。
  • 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還有多少這樣的事情未被公開?
    有關部門能否採取措施,讓類似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的,不需要被頂替者苦等許多年方才知道自己當年被頂替,命運被改變的事實?山東冠縣農村女孩陳秋媛16年後發現當年被頂替的情況,也是偶然。據報導,陳秋媛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學校時,發現學信網上有自己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的信息。只是照片欄上,所貼照片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個陌生女孩的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