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該送孩子去上畫畫課?怎樣不會錯過繪畫敏感期?

2020-11-04 娃咋養


靈靈今年4歲半了,儘管畫的東西誰也不認識,他還是充滿了熱情喜歡到處畫畫,不是在牆上畫,就是在門上畫,甚至連家具也難逃厄運。媽媽對於靈靈的這種到處亂畫的行為非常生氣,動不動就說他。


這一天,媽媽剛剛把大衣柜上的畫給擦掉,靈靈又拿著水彩筆開始自己的大作。這下媽媽可真的生氣了,就問他:「你這畫的是什麼啊?」靈靈理直氣壯地說我在畫爸爸:「這是爸爸的頭髮,這是爸爸的耳朵,這是爸爸的眼睛……」

靈靈還沒有說完,媽媽就氣得大罵:「你爸爸就長這個樣子啊?你爸爸的頭髮只有兩根嗎?你爸爸的耳朵是圓形的嗎?還有你爸爸怎麼就長了一隻眼?」媽媽的一通批評讓靈靈傷心極了,他扔掉畫筆跑進自己的臥室,一晚上都沒有出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動過畫筆。

通常來說,4~5歲是孩子的繪畫敏感期,這個時間通常會持續1個月到1年不等。在敏感期到來的時候,孩子會不分時間、不分地點,想畫就畫。就像故事中的靈靈一樣。但是媽媽卻認為他是在搗亂,不但到處亂畫,而且畫的東西還是亂七八糟,而強行扼殺了他的繪畫敏感期。


進入繪畫敏感期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父母去教他們應該怎麼畫,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去畫,當然出來的作品很可能和靈靈一樣,除了他自己誰都看不懂,但是這正是孩子隨心所欲作畫的體現,我們不能夠要求一個沒有半點繪畫專業知識的孩子作出一副像模像樣的畫來。


繪畫敏感期

繪畫可以說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絕大多數孩子從一歲半左右開始就喜歡上了到處塗抹,他們只要手裡有可用的東西,就會模仿成人寫字畫畫的樣子,在紙上書本上牆上,甚至床單上桌布上,在凡是塗得到的地方都塗上各種點線圈等組成的痕跡,有時也會用手或棍棒在沙土地面上圖畫,這就是兒童早期的塗鴉現象。


幼兒從2歲開始開畫線狀團,3歲左右開始有了運筆意識,畫的形狀成了不規則的菱形、圓形以及其他的簡單形狀,這個時期過後兒童會不斷要求大人重新來畫,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兒童又重新開始自己畫,這個時候兒童就可以基本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事物,能畫出一個事物的基本輪廓,畫人能畫出頭部,四肢,軀幹,但沒有多少細節的內容,接著他開始把握細節,對人物的神態也有了感覺,他們的畫變得生動奇妙起來。


兒童的繪畫敏感期大約是在4~5歲之間到來,但也有例外,通常繪畫敏感期持續一個月到一年的時間。


繪畫發展的六個階段

從繪畫的角度來看,與兒童的心理發展相對應,著名的美術學家Lowenfeld將兒童繪畫分為6個發展階段:

準備階段(0~2歲),繪畫始於感覺與環境的首次接觸;

階段一:胡亂畫。大多數孩子在一歲多一點的時候就會畫,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更多是集中在手裡的筆上,而不是畫出來的東西,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完全是在亂畫。

塗鴉階段(2~4歲),顯示初步的手、腦、眼等的協調;

階段二:真正繪畫。孩子在兩歲多一點的時候才正式進入真正繪畫的階段,這個時候孩子們往往會像凡凡一樣,畫出來的東西是一些成人無法理解的抽象的,但是這其中卻蘊含了孩子們想要表達的內容,畫作之所以會抽象完全是因為他們認知能力非常有限。

前圖示階段(4~7歲),以自我為中心觀察現實生活;

階段三:學習形狀。在進入真正繪畫的階段之後孩子們就會逐漸掌握一些簡單的形狀,比如說圓形、三角形等,但是他們只關心畫出來的東西,並不在意細節的問題,所以孩子很可能會畫一個圓形的人。父母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作品,甚至妄加評論,這樣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繪畫熱情。

圖示階段(7~9歲),畫面出現明確的空間秩序

階段四:注重細節表達。通常孩子是在4.5歲之後才開始關注細節的問題,這個時候,他們畫出來的人才有完整的肢體和清晰的五官,在6歲之後孩子們基本上可以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觀察到的東西畫出來。

寫實萌芽階段(9~11歲),繪畫出現透視;

階段五:先前的圖示概念已不能滿足兒童的表現需要,開始從事與外在視覺對象有關聯的表現。對環境與視覺對象有較多的知覺,在繪畫表現上嘗試呈現其視覺概念的真實性,一是強調非現實想像的傾向,注意到物體之間的比例問題也漸漸具有抽象思考能力。圖畫的形狀內容不再那麼呆板,且描述較多環境的細節部分。

擬寫實階段(11~15歲),開始能精確地表現實物。

階段六:能作抽象思考,對自己的作品產生批評意識。開始重視製作的結果而非創作的過程。依據兒童知覺反應的不同,在繪畫表現上出現「視覺型」與「觸覺型」。大部分兒童仍是介於兩者之間,而表現較傾向「視覺型」或「觸覺型」作畫。


滿足繪畫敏感期的好處

如果父母能滿足兒童敏感期的需求,會使兒童表現出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1. 天才的創作智慧。

2. 無與倫比的熱情興趣和意志力。

3. 迅速發展的認知能力和技能。

4. 得到滿足之後,人格狀態的寧靜和諧和順從。

5. 建構了巨大的潛力。


兒童和成人的繪畫評判標準不同

事實上兒童與成人看待世界的眼光與對這個世界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反映在繪畫上一般的成年人畫畫往往是力求客觀地再現事物事物是什麼樣子,就盡力地把它畫成什麼樣子,兒童畫畫則傾向於主觀的表現事物,事物在他心裡是什麼樣子,就把它畫成什麼樣子,這其實對兒童來說也是一種客觀。

兒童有著與一般成年人所不同的創作方法和欣賞習慣,當兒童自由自在地作畫時,他們並不是複製眼前的事物,而往往是把自己對客觀對象的記憶形象根據自己的理解描繪出來,兒童有一種成人所沒有的奇異的幻覺能力,他可以把自己亂塗的形象看成是某種東西並信以為真,而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之後,又會把它看作是另一種東西。自我與外部世界,現實與幻覺,思想與感覺,在幼年兒童的心目中是混雜在一起的。

我們常常會看到外面的美術畫畫班,開始的時候一般是教師一邊示範一邊詳細地講解要領或者展示示範畫,講解這次繪畫課程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然後兒童開始畫畫。老師就會一邊巡視一邊指導,指導的內容無非是批評這畫得不對,那畫錯了。孩子則會一邊畫一邊問,「老師這樣畫的對不對?老師,汽車用什麼顏色呀?」


還有的兒童還會告狀,老師黑板上沒有草,但是同學畫草了。如果有兒童對老師說他不會畫,老師就會耐著性子手把手地教他畫。等孩子畫完以後,老師或者家長都會對兒童的畫作進行評判,比如說,天空的顏色為什麼是塗成黃色的呢,應該塗成藍色的。你把樹葉和樹幹的顏色塗反了,下次要注意。


於是下一次再畫畫時那孩子就知道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怎麼畫老師會批評,怎麼畫可以令老師和家長滿意,於是他們的畫就越來越向著符合家長和老師要求的方向去發展,但是離兒童藝術就越來越遠了。


但是我們美術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學會畫這樣的畫嗎?並不是的。


怎樣呵護孩子畫畫

安靜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呵護。父母認真陪著孩子塗鴉,不是指手畫腳,而是安靜地陪在邊上看看,或者就是安靜地看書,但是不要看電視或看手機。家長看到孩子的一幅畫,即使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要指手畫腳,破壞孩子最原始的創意。


面對處於繪畫敏感期的孩子,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不要隨意地評論孩子的畫。 我們常常聽到父母會說,覺得小孩子的畫沒有上色的時候看起來很舒服,一旦上色,就覺得不好看了,有時候還塗得亂七八糟。為什麼要用其成年人的評價體系去對孩子的畫評判呢?孩子作畫更多地是在表達他自己的感受,畫得好不好,應該由孩子自己評判。我們最好不要給予過多的指責。


2. 鼓勵孩子進行表達。從孩子剛開始畫歪扭的線條開始,就要明白這是孩子使用的繪畫語言。不管他畫的是什麼,如果你看不太明白時,就要鼓勵孩子「講解他的畫」。在孩子講解畫的過程中,他的思維、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3. 給予孩子適當的指導,但是不要將成人的繪畫理論強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因為本身認知能力的限制,畫出來的東西在成人看來都是難以入眼的。即使是這樣,爸爸媽媽依然要保證孩子繪畫的自由,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稍加指點。比如說孩子不大注重細節的問題,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去接觸觀察事物。不要看到孩子喜歡繪畫就著急把孩子送到各種學習班去,讓孩子過早接觸一些理論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處於繪畫敏感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是自由,而不是中規中矩。


4. 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去幹涉孩子,不要像靈靈的媽媽那樣因為孩子四處亂畫就去批評孩子。如果父母實在不想要孩子在牆上和門上亂畫,可以直接在所有的地方都貼上可以揭下來的壁紙,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孩子亂畫的願望和想法,也能夠保證家裡的牆壁、柜子免遭破壞。


5. 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

成功體驗對於兒童的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培養是相當重要的。陪伴孩子繪畫的過程中,可以在語言上誇獎孩子:「你畫得真棒」「真不錯,連這個細節都注意到了」等等。在行動鼓勵上,可以認真收集孩子的塗鴉,把孩子的畫掛在牆上,把孩子的畫做成展覽的相冊等,讓孩子在繪畫中覺察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親子小遊戲——玻璃畫廊


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學會觀察,增強孩子學習繪畫的興趣。

1.在冬天的早晨,帶著孩子來到窗邊,將玻璃上的窗花或者水汽作為畫板。

2.可以先給孩子做一個示範,畫出一個圖案。

3.引導孩子觀察窗花的形狀,並且鼓勵孩子用手觸摸窗花或者水汽,看到自己小手在窗戶上寫出了字或者畫出了畫,孩子會非常興奮。

4.讓孩子自由地在窗戶上繪畫。

5.在孩子繪畫的過程中,父母應該保護好孩子的安全。


最後把丹麥作家亞當 奧倫斯拉格說過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兒童生活在想像和感知的世界裡……

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索毫無意義的客體,

以他們希望的方式來看待世界萬物。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把時間花在畫畫上,到底有用沒用?
    第33節課上節課我們講了在繪畫敏感期的第一個階段,兒童不僅僅喜歡畫畫,更重要的是兒童繪畫的意識被啟動了,喜歡用線條宏觀地描繪出事物的大概輪廓,今天這節課我就為你解讀繪畫敏感期的第二個階段,結果老師告訴保羅媽媽:「如果孩子能在繪畫上表現得很專注,說明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發展需求得到了滿足,而且專注力、觀察力、表達能力是學習任何知識都必須具備的能力,保羅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你可以放心,他喜歡畫畫不會影響小學學習的」。
  • 兒童繪畫敏感期,與生俱來的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這樣描述繪畫敏感期的重要性,他說如果一個孩子在6歲之前沒有握過畫筆,那麼這個孩子的繪畫天賦很可能就會泯滅。所以真心的不要去過孩子的繪畫敏感期。我們先來看一看繪畫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有著怎樣的幫助作用。
  • 繪畫啟蒙:別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在不靠譜的繪畫班上
    A派:孩子在5歲前,讓他盡情的發揮想像,隨意畫就好了。不必拘泥於形式,不用非得畫成什麼樣子。以玩兒為主,想畫就畫。B派:媽媽覺得自己教不了,就想看看其他媽媽給孩子選的哪個線上課,然後自己也給孩子報一個同款的線上繪畫課,由專業的老師教給孩子畫畫的技巧。C派:上過線上的繪畫課,或者是沒有上過線上繪畫課,看到孩子喜歡畫畫,打算選個線下的繪畫班。
  • 繪畫啟蒙:別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天性,「消失」在不靠譜的繪畫班上
    A派:孩子在5歲前,讓他盡情的發揮想像,隨意畫就好了。不必拘泥於形式,不用非得畫成什麼樣子。以玩兒為主,想畫就畫。B派:媽媽覺得自己教不了,就想看看其他媽媽給孩子選的哪個線上課,然後自己也給孩子報一個同款的線上繪畫課,由專業的老師教給孩子畫畫的技巧。
  • 讓4歲孩子成功度過繪畫的敏感期,父母需要這樣做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孩子繪畫敏感期的事情。之所以要談論這個話題,是最近我發現孩子喜歡上了畫畫,並且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老師也給我說過,他的想像力比較好。這一張畫,是老師只提供了一張半圓的圖片孩子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去發揮的,當看到這個作品的時候,我確實有些意外。
  • 孫儷談繪畫啟蒙的關鍵,保護寶寶的塗鴉敏感期
    每次看著嶄新的牆被畫的時候,真的是心裡默默在滴血。當然寶寶的塗鴉不止在牆上,我們家的床墊上、凳子上、桌子上經常也會留下她的畫過的痕跡。當寶寶開始主動拿筆在物體上留下痕跡,這就意味著寶寶的塗鴉敏感期來臨了。塗鴉敏感期一般會出現在2歲左右,有的在1歲半就出現了。雖然寶寶的塗鴉在大人看來都是亂塗亂畫,毫無目的。
  • 「學畫畫」要趁早?太早「學」會讓孩子不會畫
    現在很普遍的情況就是許多家長覺得我的孩子應該「學」畫畫,3歲就應該開始,最晚8歲也該學習了,不學怎麼能會呢?孩子需要老師教畫畫呀,不然他們的繪畫能力從哪兒來呢?這是很多家長的擔憂,於是爭先恐後地將孩子送去一些所謂的美術班。家長所謂的「學畫畫」其實是指學技巧,所指的能力是指技巧的表達能力,但他們忘記了繪畫能力在每個孩子裡面,特別是到了繪畫敏感期,這個能力會不期而至,會爆發出來!
  • 孩子到處亂畫、塗鴉,你該管他嗎?
    主要是因為在兩到三歲階段,兒童還無法通過手中的工具去表達、去創作,而直到三歲左右兒童開始有意識的想透過自己手中的工具比如筆去創作作品,兒童繪畫的意識被啟動,這個時候我們才說繪畫敏感期真正開始了。在繪畫敏感期兒童用畫筆畫畫的行為是一種語言之外的自我表達,而且兒童對這種自我表達有著強烈的意願,所以我們會看到兒童發自內心的有著孜孜不倦的投入繪畫活動的動力,一張接一張甚至廢寢忘食。
  • 畫畫是怎樣提高孩子觀察力的?
    今天的畫畫課終於結束了。我一邊收拾畫架和凳子,一邊琢磨,每一次的畫畫練習,家長們想不想知道,畫畫是怎樣提高孩子觀察力的?眼睛看事物,是天生都會的事,但觀察力,並不是天生就具備,這個確實需要後天的開發培養。
  • 西安少兒學畫畫,陸毅孩子學畫畫,孩子喜歡畫畫該不該上培訓班?
    有段時間陸毅微博上曬女兒畫作,颳起了畫畫的一陣小旋風。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家長會問自己家孩子那麼小很喜歡畫畫究竟該不該送他學畫畫呢?就像爸爸去那?一方面我們被明星爸爸和孩子各方面萌到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對比,那種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我本身比較喜歡畫畫加之之前在少兒美術機構呆過兩年主要負責前臺客服和課程顧問這塊。也遇見過各種各樣的家長,親眼見證孩子畫畫路上一路走來。
  • 孩子總是亂塗亂畫?對於孩子的「塗鴉敏感期」,家長要好好把握
    不僅清理起來不方便,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這些是很多家長們會遇到的難題。家長們會很著急,自己的孩子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調皮搗蛋了,亂塗亂畫的事情都會做出來。其實家長們不必擔心,這是孩子們在經歷"塗鴉敏感期"。 "塗鴉敏感期"是多數孩子們會經歷的一個階段。 是孩子們心理發展和生理發展的一個外在表現,符合自然規律的。
  • 孩子繪畫敏感期,教得不對很可能會毀了孩子的天賦
    01 保護好孩子天賦5歲多的Tinna很喜歡繪畫,整個疫情期間,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畫畫,而且非常的投入和享受,有時候晚上不肯睡覺都要把畫畫完。每個孩子由自己的手或者手中的筆,在紙上或者其他地方畫出的形形色色的圖案,那都是他們自己內心世界最真實表現。考慮到6歲以下兒童的認知有限,所以繪畫課程是由家長聽,聽完後再來教孩子的。
  • 符號敏感期需要停下來指讀嗎?會不會錯過語言敏感期?
    2、小孩現在符號敏感期要停下來做指讀嗎?會不會錯過敏感期? 3、中文現在可以指讀《小豬唏哩呼嚕》,請問接下去怎麼學中文? 小西媽答疑 答:1、複述剛開始的時候都是要這邊多了那邊少點,然後慢慢地就平衡,訓練好了就平衡了。
  • 7歲前送孩子去培訓機構學畫畫,基本就是在禍禍孩子!
    事實上,除非極個別的情況,大部分的孩子7歲左右都沒必要去學什麼畫畫。首先,我問下,你讓孩子學畫畫的目的是啥?大部分父母之所以想送孩子去學畫畫,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家孩子好像是喜歡畫畫,有這方面的興趣,因此想培養這方面的一個特長。再說,萬一孩子在這方面有這個天分呢?
  • 送孩子學畫畫不會扼殺孩子想像力?究竟幾歲開始學最好
    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懂得多一點,會的多一點,就會送孩子去各種興趣班,那繪畫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首選了。繪畫可以培養孩子藝術氣息,小朋友的想像力也是很豐富的,很多家長都選擇從小抓起培養孩子的繪畫天賦。而且繪畫還可以鍛鍊小朋友大腦和手的協調能力,對孩子的觀察力和想像力也是有幫助的。那有不少家長就會有一個疑問,孩子幾歲可以開始學畫畫?是越早越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到底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繪畫。
  • 越教孩子畫畫,孩子越不會畫!學畫畫得注意這三點……
    "老師,車子怎麼畫呀,我不會。""你想想路上的車子是怎樣的呢?""我就是不會畫嘛,你幫我畫下喲"對於成人教授孩子畫畫,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學畫畫讓他們變得更加膽小與不自信。反而是那些沒有學過畫畫, 在大人眼中不會畫的小朋友。雖然他們在繪畫水平上不如那些上過輔導班的孩子,但是無所顧忌,拿起筆就畫,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滿滿的熱情與自信。
  • 孩子不愛畫畫?試試這四招!
    都說畫畫是孩子的天性,為什麼我買了很多畫具給我家孩子,他還是不愛畫畫?對於不喜歡畫畫的小朋友,怎樣才能培養他們的繪畫興趣?下面咕比總結4個小妙招,幫助家長們解決這個美術教育中常見的難題!01童言童語 引導創作家長們平常可以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童趣的語言引導孩子進行繪畫創作,這樣小朋友也會非常容易理解和樂於接受。舉個例子,當孩子在紙上只畫了一輛小汽車的輪廓就停下筆時,可能是不知道如何繼續豐富自己的畫面。這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問:「小汽車嘟嘟嘟,你想乘坐它去哪裡?去太空,還是去海底?自己去,還是帶著爸爸媽媽去?
  • 寶寶超級喜歡畫畫,要讓他接受正規的繪畫教育嗎?
    案例一5歲的淼淼突然愛上了畫畫,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拿著筆亂塗亂畫。有一次媽媽指著淼淼畫紙上的東西問他:「淼淼,你畫的是什麼呀?」淼淼很認真的說:「媽媽,你看,這是大西瓜!」剛買回來的時候,辰辰很開心,每天都開心的聯繫。可過了一段時間就再也沒有興趣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啊,這只是因為孩子進入了「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 繪畫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畫畫?5點經驗分享
    「媽媽,我們班上很多同學都報了繪畫興趣班,我也喜歡畫畫,你能讓我去學畫畫嗎?」今天去送二寶上學,聽見前面一位小女孩對媽媽說。「女兒,學什麼畫畫,你現在是學生,重要的是把學習搞好。」女孩的媽媽很不贊成。小女孩聽到媽媽這樣說,臉色馬上變了。顯得很不開心。
  • 孩子學畫畫,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畫畫可以給到人很多的好處,可以讓人安靜下來,也可以讓人放鬆下來,還能療愈人的心靈;畫畫還可以給到人好的工作,好的審美,細膩的心思和溫和的性格。畫畫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從小培養孩子去學習繪畫,但我很想突破一個觀念,就是如果你不是想走繪畫大師、畫家這條路,真的什麼時候開始學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