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狒狒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剛出生不久的小綠狒狒
小綠狒狒發現了好玩的東西?
「我在沉思……很享受……」
水母網4月1日訊(YMG記者 初陽 攝影報導)南山公園動物園首次繁殖成活的國際珍稀動物綠狒狒經52天的封閉性飼養後順利成活。昨天上午,小綠狒狒在精品猴館與遊客見面。據了解,綠狒狒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殖難度極大,成活率極低,這標誌著本市繁殖舶來珍稀動物的技術達到一流水平。
小綠狒狒像精靈
昨天上午,記者在南山公園精品猴館看到,剛出生的小綠狒狒就像一個小精靈,渾身長著毛絨絨的黑毛,大眼睛警惕地看著周圍,稍有動靜,便會「噌」地一下鑽進媽媽的懷裡。儘管小綠狒狒的四肢還很稚嫩,但它還是爬上約20米高的臺子,然後蹦下來,頑皮至極。
飼養員姜錫成告訴記者,目前,小狒狒身體狀況良好,生下來就有充足的奶水,在成長過程中,身體的毛色會慢慢變成橄欖綠色。
懷孕享受高待遇
南山公園動物管理科周同山科長介紹,狒狒家族中有7種狒狒,而綠狒狒是數量較為稀少的一種,通常是一雄多雌群居生活,當時引進一公兩母的目的,就是希望公狒狒能夠和其中一隻母狒狒「相」對象。去年8月,9歲的母狒狒「麗麗」對公狒狒「亮亮」產生了感情並懷孕。由於綠狒狒繁殖相當困難,母狒狒懷孕的事情引起公園管理層的高度重視。母狒狒的生活待遇被提高,飼養員每天特意在母綠狒狒的飲食中增加了香蕉、桔子、熟牛肉、雞蛋、鈣片和微量元素。當年冬天,母狒狒還用上了電暖器,保證它的室內溫度保持在15℃左右。
狒狒館上演親情戰
今年2月8日,母綠狒狒在自然狀態下產下第一胎雄性小綠狒狒。動物在第一胎出生時,極易出現棄崽的情況,為了避免小綠狒狒發生意外,飼養員特意對綠狒狒母子進行了封閉獸舍,並對外界封鎖消息,避免綠狒狒愛到幹擾。
在順利度過繁殖初期的危險期後,另一隻成年母狒狒見小綠狒狒可愛,只要發現食物中有好吃的,就立即撿來送給小綠狒狒吃。每當此時,小綠狒狒的媽媽就會緊緊抱住小狒狒,生怕孩子會被奪走。飼養員說,這種情況每天都會發生好多次,這種動物界的親情戰也會讓人深有感觸。
目前,小綠狒狒各項指標穩定,發育正常。飼養員介紹,昨天小綠狒狒首日亮相,一些市民和遊客為了讓其跑動,敲打玻璃或是亂投食物,這對綠狒狒都會帶來不利,希望市民和遊客能夠文明觀賞,以免它們受到過度驚嚇。
新聞連結:
綠狒狒,又名東非狒狒、橄欖狒狒。產於馬利、衣索比亞等地。因毛色為橄欖綠色,所以得名。壽命可達35歲,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壽命可達37歲。雄性大約在3歲時可交配,雌性5—7周歲性成熟,多為8歲繁殖,通常只有一胎,約一歲時可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