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關於二本畢業生的尷尬境地。
說道:「學歷和眼界的限制,使得他們在在和頂尖學校畢業生競爭時,處在劣勢的局面,從而導致很難成為真正的精英;
但身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又無法拋棄學歷,落回真正的底層。」
你們看到這個觀點之後有什麼想法?
反正我心裡是很不舒服,因為我也是一名二本畢業生,一個普通的公辦二本畢業生。
看到這個觀點之後我有很多的疑問。
現在學歷已經成為年輕人階層的一條標準線了嗎?
二本畢業生就只能把夢想放在一旁,先找個工作養活自己嗎?
二本畢業生真的就沒有辦法成為一些人筆下所謂的精英嗎?
關於精英
不可否認958/211的畢業生很優秀,學習能力也很強,所佔的比例也很小(全國平均985錄取率為:1.62%,全國平均211錄取率為:5.01%),所以經常被擺到大眾環境下討論著。
被忽略的二本學生們,人數是最多的,卻被很少提及。
我們才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才是這個社會的底色,才是這個社會最真實的體現。
不希望看到學歷成為年輕人的劃分線,在這個世上,只要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不比任何人差。
關於夢想
找一份工作,有一個志趣相合的人陪在身邊,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安安穩穩,我覺得就挺好。
看到這,有人可能會說:大多數人註定成為普通的平凡人。
精英難道也不是在為一日三餐去奮鬥嗎?
有人會說我膚淺,我想說的是:「何為生活,它應該分開而論,先生而後活,先學會怎麼去生存,再去想活的意義,體現自己的價值,為身邊的人,為社會,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現實社會中,對一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人去說:精神要達到哪種高度,個人感覺意義不大。
就像錢老的一句話:「對醜的人,細看是一種殘忍。」
再者說,畢業之後我們有好多途徑去選擇,比如考研,考一所好的學校以彌補自己本科學歷上的差距,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結語:
儘管我們大多數人註定要成為平凡人,我們也要去努力,努力雖然很辛苦,但是它是值得我們去驕傲的事情。
我們不能成為他人眼中的精英,那就做好自己的事情。
成為父母的好兒子,好女兒;愛人口中的貼心的另一半;子女眼中的好爸爸,好母親;家庭中的頂梁柱。
我們雖然不能成為他人眼中的精英,但可以成為自己眼中的英雄。
謹以此文,送給那些正在迷茫探索的年輕人。
共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