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身不由己的。溥儀在自己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
在溥儀的自述中,我們得以了解到這位末代皇帝可悲的人生。溥儀是攝政王載灃的兒子,載灃和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因為光緒無後,溥儀就被慈禧太后扶持為滿清的傀儡皇帝。
他登基成了晚清皇帝的那一天,他的命運就已經由不得他自己了。望著滿朝的文武大臣,只有三歲的年幼的溥儀常常被嚇得哭泣。金鑾殿中的龍椅對於溥儀來說,並不是掌控天下的自由與權力,相反這只是一種束縛。
他的一切都不屬於自己,可是他做的一切卻都代表著滿清朝廷。一代皇帝,在上朝時整日哭哭啼啼的,自然是不像話。就算是作為傀儡皇帝,溥儀也得端坐在龍椅上,注視著他的臣子們。可是這對於年幼的溥儀來說,實在是太難了,他還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懂得隨時收住的情緒。
為此,這讓專門伺候溥儀的太監和宮女傷透了腦筋。溥儀在殿中端坐的時候,他們可不敢上前去哄。只能想辦法找點什麼東西來吸引溥儀的注意力,因此,他們就想到了蟋蟀和蟈蟈。因為溥儀好像每次聽到蟋蟀和蟈蟈的叫聲都會安靜下來,這一點溥儀和其他的小孩沒有什麼不同。
於是,在往後上朝的日子裡。每天這些太監和宮女們都會到花園去抓幾隻蟈蟈或者蟋蟀裝在罐子裡,放在金鑾殿的龍椅下面。每日上朝的時候,不管大臣在下面說得如何唾沫飛濺,溥儀都靜靜地聽著從座椅下傳來的蟈蟈和蟋蟀的叫聲,再也不哭鬧了。
這個秘密,溥儀沒有告訴任何人,在他晚年再回到故宮的時候。他發現當年藏在龍椅下的,裝蟈蟈的罐子居然還在,可是裡面的蟈蟈已經成了一堆乾枯的屍體。這些被關在關在罐子裡的蟈蟈,不也和被束縛在龍椅上的溥儀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