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重回故宮,提醒畫像擺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那是我爹

2020-12-11 文史風雲

1909年,3歲的溥儀被抱進了紫禁城。不久,他的生父載灃則是做了攝政王。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中,溥儀成為大清的臉面。在毒死光緒之後,慈禧知道,自己要找一個接班人。這個接班人必須老實聽話,否則可能葬送了江山。於是,載灃的兒子溥儀被選中了。當老佛爺的懿旨抵達王府,所有人都歡騰了。

抱進紫禁城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用在溥儀身上,這句話非常貼切。所有的丫鬟,老媽子都被接到了宮裡。一夜之間,他們從山雞變成了鳳凰。不過,等待他們並非美好未來,而是大清的滅亡。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了。在武漢,革命黨人武裝起義。黎元洪的人被迫成為從犯,湖北正式宣布獨立。

之後,南方十幾個省份相繼獨立。面對這樣的情形,滿清貴胄們想到了袁世凱。彼時,新兵在天津小站歷練已久,袁世凱手握大權,他終於登上了政治舞臺。一方面,他積極調遣部隊,隨時準備進攻。另一方面,他武力驅逐了京城的守兵。最終,經過多方調和,袁世凱和孫中山達成了協議。只要他逼清帝退位,他就能當上第一任大總統。

就這樣,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看著滿城的北洋士兵,年幼的溥儀不知所措。他依舊歡呼雀躍,手中還拿著玩具。這個三歲的孩子,他並不知道。出了紫禁城,一切都不屬於愛新覺羅氏了。滿清大臣們一個個垂頭喪氣,他們眼神沮喪,自己的信仰也崩塌了。漸漸地,溥儀長大了。他成為了一個風度翩翩的少年。

1919年,胡適博士進入紫禁城。他做了溥儀的老師。這一次,他終於開了眼界。原來,世界已經有了如此迅速的發展。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出紫禁城。可是,他卻被母親隆裕太后阻攔住了。隆裕太后清楚,走出紫禁城容易,要想踏足回來,恐怕就難如登天了。"少年不知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

末代皇帝

1922年,紫禁城中的溥儀成親了。他娶了一妃一後。婚後,他暫時得到了安寧。後宮之中,一眾女人一起生活,其中自然會有摩擦。溥儀攪和在裡邊,每天都很頭疼。不久,張勳帶著辮子軍進京了。在他的簇擁下,溥儀又登上了皇位。可惜,鬧劇還沒有演上一個月,張勳就被擊敗了。

此時,袁世凱病逝。北洋派系中,段祺瑞,徐世昌等人暗自較量。幾番對陣下來,北京城內局勢更加混亂。之後,溥儀眾人被轟出紫禁城。沒有辦法,他只好搬到了醇親王府暫住。在搬運行李的過程中,他沒有拿出一件東西。看著自己祖傳寶貝被人佔領,溥儀心痛萬分。漸漸地,他有了新的思想。

1928年,張作霖成為北平城霸主。在返回東北的路上,他就被日本人炸死了。一時之間,北平城內又烽煙四起。另一方面,老蔣在南京成立了民國政府。在他的默許下,軍閥孫殿英洗劫了清東陵。之後,慈禧太后的陪葬品被悉數盜取。經過一番經營,這些錢財又轉移到了宋子文,宋美齡等人手中。至此,溥儀正式決定劃清界限。在日本人的推動下,他去往了東北。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人武力奪取了東北,並成立了偽滿洲國。溥儀也加入了日本人陣營。他甘心做了傀儡皇帝。在此期間,他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他卻也覺得窩囊。原來,皇后婉容竟然和侍衛有染。為了保住名聲,他只能息事寧人。後來,這件事情成為了國人皆知的笑話。

那是我爹

在日本人身邊,溥儀過得並不容易,他每天都提心弔膽,生怕遭到殺害。在出席宴會的時候,溥儀一般不吃喝。有一次,岡村寧次宴請溥儀。飯桌上,見他遲遲不動筷子。岡村寧次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他帶頭開吃,又喝了一大杯酒水。這個時候,溥儀才放下了戒心。當然,身為漢奸。他遭到了國人的怒罵。一些暗殺活動也從未停止。

1945年9月,日軍戰敗後,溥儀被蘇聯控制了。新中國成立後,他被交還回來。在撫順戰犯管理所,他一呆就是十年。1959年,作為首批被特赦的戰犯,溥儀出獄了。出來後,他被安置到了北京城的一個胡同裡。因為他擅長草藥,溥儀被安排到了植物園工作。時隔多年,又一次回到北京。他內心五味雜陳,頗感唏噓。

在別人的帶領下,他觀賞了一番北京。不看高樓大廈,他直奔紫禁城而去。此時,這裡被改造成為了故宮博物院。不管是誰,都要憑票進入。溥儀買了一張票,跟著浩浩蕩蕩的隊伍進去了。看著宏偉的宮殿,富麗堂皇的房間,他思緒飄散。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年前。半個世紀前,他曾經坐在金鑾殿上。如今,這裡卻不再屬於他了。

途徑一個房間,幾名專家向群眾介紹道,房間擺放的畫像正是光緒帝。聽到專家錯誤的宣傳,溥儀忍不住了。他站了出來,並表示這是醇親王載灃。見溥儀打扮寒酸,專家根本不屑一顧。一個文盲難道也要評頭論足?幾人當眾嘲諷。看到這般情景,溥儀搖了搖頭。臨走之時,他自報身份。指著那張畫像,他淡淡說道"那是我親爹"。一下子,幾名專家羞紅了臉。

結語

在歷史面前,任何人都要有敬畏心。作為昔日的皇帝,溥儀享受過榮華富貴。可是,他卻也是不幸的。在戰亂年代中,這個末代皇帝成了水中浮萍。只要風吹雨打,他就會起伏不定。這樣的人生是無奈的。

新中國成立後,溥儀積極改造。在牢獄中,他學會了一點中醫。後來,他更是為北京植物園做出了貢獻。在他的建議下,許多海外品種被引入了。在文化方面,他出版了自傳《我的前半生》。這本書情理感人,敘事細膩,一度被視為重要史料。

相關焦點

  • 溥儀晚年重遊故宮,指出畫像有誤,導遊:胡說啥?溥儀:那是我爹
    並無視優待條件,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將溥儀等人趕出了宮,時年已溥儀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溥儀輾轉各地,最後被日本人帶去了東北,成為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原本以為能藉助日本人的手,實現自己復闢的夢想,可是他未免還是太天真了。他不僅沒能復闢,抗日戰爭結束後,溥儀還被紅軍當作戰俘帶到了蘇聯關押了起來,一直到1950年才被引渡回國。
  • 溥儀第一次買票進故宮,就發現照片有誤,專家:如何證明?溥儀:那是我...
    溥儀買票回故宮,發現照片有誤,專家:如何證明?溥儀:那是我爹 hello,大家好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大家應該不陌生,評分很高的電影《末代皇帝》講的就是溥儀,很多朋友應該都看過,說起溥儀的人生經歷也是非常的傳奇了,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皇帝,在故宮生活了那麼多年,最終卻親眼目睹著自己曾經的「家園」變成一個需要自己買票才能進去的文化產物,這其中的滋味也許只有溥儀本人才能體會吧。
  • 溥儀回故宮,大喊自己照片掛錯了,專家:不可能,溥儀:那是我爹
    眾所周知,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退位,同樣意味著封建封建帝制的徹底結束。因為時代和歷史的原因,讓溥儀的一生充滿著傳奇故事。然而,溥儀三歲登基當皇帝,尚未明白什麼是皇帝,卻要被迫接受共和。從那以後,溥儀顛沛流離的命運便正式開啟。幾次登基,幾次遜位,也為溥儀的一生布滿傳奇色彩。
  • 一老人參觀故宮說照片掛錯,專家大笑不懂裝懂,老人大怒那是我爹
    一位老人參觀故宮說照片掛錯,專家大笑不懂裝懂,老人大怒那是我爹歷代皇帝能得到善始善終的少之又少,但是這位皇帝的一生,可算是豐富多彩了,他就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他用自己的一生都在訴說著皇帝的無奈,直到退去皇帝這個頭銜之後,他才回歸正軌,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 溥儀晚年重回故宮,從椅子下翻出一件小東西,眾人看後大笑
    溥儀身為末代皇帝,一生充滿了故事。自其幼年時代起,直到1912年清王朝覆滅,溥儀一直被別人所左右,自己的生命不由自己主宰。這一生,是極其失落的。在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便把自己從小到大的體驗意義敘述得淋漓盡致。
  • 溥儀重回故宮參觀,從龍椅下拿出一個東西,激動道:這是我的寶貝
    1963年,溥儀當時已經頭髮斑白,然而在回到故宮的時候,看到很多遊客在故宮博物館門前排隊買票。然而溥儀站在長長的隊伍之後,驚訝的自己問了自己這樣一句話說:我還要買票嗎?然後苦澀的笑了笑。想當初1908年,溥儀當時還僅僅只是一個孩童,就被接到了宮裡居住,成為了紫禁城的主人。
  • 溥儀買票進故宮,指著光緒帝房裡一張照片,九個字讓專家啞口無言
    溥儀進故宮得買票,想想曾經整個故宮都是自己的,如今還要買票就氣不過。溥儀和售票人員說:「我還需要買票?」,但是工作人員理都理他,今時不同往日,溥儀只好乖乖買了票進去。 溥儀進入故宮後,遊覽了故宮的每個角落,回憶著種種故事。溥儀進入到光緒帝涼的房間時,看著牆壁上掛著一張照片,照片的下方寫著光緒帝照。
  • 溥儀想要回祖先牌位,被專家斷然拒絕,從此他再也沒有提起
    溥儀想要回祖先牌位,被專家斷然拒絕,從此他再也沒有提起 溥儀這一生,那真是沒得說,估計全國人民都能說出來他一生都經歷過那些事情。從什麼都不知道的3歲當皇帝,到江山葬送在他手裡,被從故宮趕出去,還成了外國人的傀儡皇帝。不過相對其他朝代失敗的皇帝來說,能保住一條命,就算他生得逢時了。
  • 溥儀第一次買燒餅,剛摸到燒餅時臉色大變,大罵:臭太監,敢騙我
    溥儀是我國封建制度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現今很多人對他褒貶不一,但同情的成分佔了大多數,他們都說溥儀是可憐的人,溥儀3歲登基,啥也不懂,還沒來得及好好治理清朝呢,一下子被迫退位,後來他在遺老的擁護下復闢,鬧了好幾天又下臺了,十分尷尬。
  • 溥儀去故宮參觀,突然看到一個花瓶,笑著說:我的尿壺也算古董?
    大家都知道,溥儀從小時在皇宮裡面長大的,所以他可以說是對於故宮最熟悉的人,雖然在他長大之後就被趕出了皇宮裡面,但是從小養成的貴氣依舊存在他的骨子裡面。就算是長大之後,再回到故宮參觀,依舊對於故宮當中的一草一木念念不忘,但是讓人感到非常可笑的是,他再次回到自己小時候的家裡面卻要買票。當時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決定開放故宮,讓百姓在買票之後都能夠進來參觀,溥儀也曾經買票進來過。
  • 溥儀最後一次回故宮,發現牆上掛錯的照片,怒懟專家:這是我爸!
    (圖一:溥儀)故宮對於紫禁城無疑是熟悉的,但就是這個熟悉的地方也是溥儀的傷心地,畢竟有家不能回的滋味確實讓人難受。有一次一起工作的同時邀請溥儀去逛故宮,萬般無奈下,溥儀隨著大家一起去了。可到了故宮門口,幾人卻被攔了下來。隨行的人趕緊去了售票處買票。買完後隨手塞給了溥儀一張。
  • ...晚年再遊故宮,專家介紹一花瓶稱是文物,溥儀笑道:這是皇帝的夜壺!
    溥儀晚年再遊故宮,專家介紹一花瓶稱是文物,溥儀笑道:這是皇帝的夜壺! 溥儀的一生無疑是了經歷非常多的風風雨雨。他生於光緒三十二年,父親是光緒帝的親弟弟醇親王。
  • 溥儀晚年遊故宮見專家介紹一花瓶,走近一瞧笑道:這是皇帝的夜壺
    而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也從九五之尊變為了一位普通的公民,連進自己曾經是自己居所的故宮都要買票才能參觀,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世事無常。1908年冬,3歲不到的溥儀即位了,由隆裕太后和親王載灃攝政。這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被慈禧太后推上來強行當了皇帝,從王府被抱來皇宮時甚至還因為害怕而哭鬧不休。
  • 馮玉祥驅逐溥儀出故宮,為什麼是顛覆國運的大事?
    馮玉祥把溥儀趕出故宮是對還是錯,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去分析:1,馮玉祥驅逐溥儀,是否在法理上站得位腳?因為溥儀不是普通人物,他仍具有巨大的象徵意義。如果在法理上站不位腳,則無法取信於國內,也無法取信於國際,尤其是列強會改變對中國的看法。
  • 末代皇帝溥儀帶夫人同遊故宮,迎面走來一白髮老頭,溥儀一看臉色...
    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不幸的是,溥儀三歲登基,六歲的時候趕上了革命,結果莫名其妙的被退位。民國十三年,溥儀又被日本人扶持,在東北地區建立了滿洲國。解放之後溥儀又被抓了起來,被判為是戰犯關了起來。直到出獄之前,溥儀的人生都是掌握在別人的決定和掌握之中的。
  • 溥儀晚年逛故宮,見解說員講解一古董花瓶,他笑稱:那是皇帝夜壺
    而最能對這句詩感同身受的一個人,莫過於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了。溥儀的一生,對自己的王朝,對自己的人生,從來都沒有過自主的機會,他一直是各個勢力的「吉祥物」,任由別人主宰自己的命運。光緒三十四(1908年),被幽禁在西苑瀛臺光緒帝抑鬱而終,沒有留下子嗣。當年12月2日,年僅3歲的宗室子弟溥儀,在一幫大臣的簇擁下,在太和殿即位,第二年改國號「宣統」。
  • 故宮為何不開放冷宮?溥儀:擔心房屋傷人,專家:裡面住著活人
    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皇帝的居所,佔地面積廣大,氣勢恢宏。如今故宮已經從貴族的住處變成了向廣大市民開放的博物院,故宮一共有9000多間房屋,其中絕大多數都已經開放,但冷宮卻一直處於封閉狀態,無法供遊客參觀。清朝最後一代皇帝溥儀曾經說過,冷宮不對外開放是正常的。因為,冷宮原本就是關押犯罪妃嬪的場所,並不受人重視,數百年來經常年久失修。 再加上清朝末年,清政府內憂外患,更是無力修葺。
  • 有人問溥儀要傳國玉璽 溥儀笑道: 你要傳說中的東西?
    他來到軍機處說:「溥儀兩小時內必須廢除帝號,遷出故宮,否則就炮轟故宮。」當時的內務府大臣邵英聽後極為緊張,他對鹿鍾麟和李石登說:「你們的父親不都是滿清貴族嗎?為何要如此相逼?」鹿鍾麟說:「我們奉命請溥儀出宮並不是私意,而是全國老百姓的要求。中國民國已經成立十三年了,在北京故宮裡面還有一位退位皇帝稱孤道寡,封官賜諡,豈非貽笑天下?」
  • 溥儀故宮重遊感慨良多,看見自己的夜壺被人參觀,告訴導遊後被罵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溥儀故宮重遊感慨良多,看見自己的夜壺被人參觀,告訴導遊後被罵清朝曾經是我們國家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滅亡之後,他們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成為了階下囚。這就是溥儀。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悲痛,他非常年幼的時候就當上了皇帝,但是當時他什麼都不懂,並且兩次又被廢掉皇帝,然後又被當成傀儡被很多的人當槍使用。日本投降之後,蘇聯人將溥儀抓住。然後關入了監獄之中,他在蘇聯一共待了五年的時間五年之後通過外交途徑把他押解回國,然後又讓他在戰犯管理所學習了九年時間。
  • 被趕出紫禁城,溥儀將它縫在棉襖夾層偷帶走,漂泊26年終回故宮
    ▲乾隆晚年畫像 這三聯章做工十分的精巧,而且用的材料也是非常少見的大田黃石,而起它是由三個部分構成的,其中有一個橢圓的印章,剩下兩個印章是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