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所有人都想要當的一個職業便是「皇帝」,有的人甚至不惜為此六親不認、手足相殘,乃至於豁出性命。不過皇帝當不好也是有風險的,一旦做了亡國之君,恐怕最終性命也難保,更別提榮華富貴了。不過末代皇帝溥儀卻是一個例外,他做了亡國之君後,不僅繼續生活在皇宮,而且頭上還頂著皇帝的尊號,可謂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溥儀出生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天正月十四,不到三歲那年,也就是光緒三十四年冬(1908年)被抱養到了宮中。
光緒和慈禧相繼去世後,年幼的溥儀登上了皇位。對於他來說,還不太明白做皇帝是什麼意思,對他意味著什麼,偌大的紫禁城也不過是空間大些的遊樂場而已。
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下倒了臺,不過在隆裕太后代溥儀頒布《退位詔書》之前,與袁世凱籤訂了《清室優待條件》,因此溥儀才得以繼續生活在宮中,並且清室每年還能領到400萬兩銀元,新幣發行後才改為了400萬元。對於溥儀來說,這些錢足夠他過上和做皇帝時一樣的富貴生活了。
1924年,馮玉祥突然倒戈回京。並無視優待條件,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將溥儀等人趕出了宮,時年已溥儀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溥儀輾轉各地,最後被日本人帶去了東北,成為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原本以為能藉助日本人的手,實現自己復闢的夢想,可是他未免還是太天真了。他不僅沒能復闢,抗日戰爭結束後,溥儀還被紅軍當作戰俘帶到了蘇聯關押了起來,一直到1950年才被引渡回國。
回國後的溥儀繼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勞動改造和思想的再教育,但對溥儀來說這已經是極為幸運的了,溥儀以為自己回來後必將受到法律的重裁,組織卻接受和原諒了他,在接受了十年的改造後,溥儀以新中國公民的身份,恢復了自由身。
出獄後不久,溥儀來到了自己曾經住處,這座500多年歷史的宮殿,像溥儀有了新的身份一樣。它也有了新名字叫故宮博物院。
溥儀感慨良久,隨後買了一張票進入了故宮。他帶著一副老花眼鏡,背著手踱步的走著。時而搖頭時而點頭,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溥儀跟著一個導遊,參觀了故宮一處寢宮。當導遊指著一副「光緒皇帝」的畫像有模有樣的介紹時,溥儀終於忍不住開口了。溥儀說:「這不是光緒的畫像!」導遊一下被說蒙了,隨即問道:胡說啥?不是光緒的畫像是誰的?溥儀略帶答道:「那是我爹的」。
導遊認出了溥儀之後,連連道歉。溥儀也是擺擺手,故宮的畫像太多了,認出了也正常。不過隨即溥儀便出了故宮,他不想再遇到這個尷尬的事情了。因為溥儀就是一本「活歷史書」他還被委任做了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資料專員。直到1967年10月17日因患尿毒症去世,享年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