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買票進故宮,指著光緒帝房裡一張照片,九個字讓專家啞口無言

2020-12-17 騰訊網

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是清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小且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他3歲繼位的時候也還是個孩子,退位時也才6歲。在這當政的短短幾年之中,朝政由攝政王載灃和隆裕皇太后把持著。但是他以皇帝的身份經歷了一場偉大的革命——辛亥革命。之後的他,更是經歷了由萬人之上的皇帝變為普通公民的戲劇性轉變,可以說,他的生活頗具傳奇色彩。

溥儀與光緒帝的命運很相似,光緒帝沒有兒子,慈禧必須儘早的挑選繼承人。溥儀是小醇親王載灃的兒子,他的母親又是慈禧太后的養女。綜合了各種的條件,慈禧決定由溥儀繼承皇位。由此,慈禧的一個決定改變了溥儀一生的命運。光緒帝去世之後,慈禧也已經大病纏身,草草的安排了一些事宜就去世了。

慈禧去世半個月之後,溥儀即位,由隆裕太后裁決重大事件。但是此時的大清帝國已經千瘡百孔,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一些大臣和隆裕太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只是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

溥儀不是皇帝之後被逐出了皇宮,淪為普通人。在溥儀晚年病重的時候想要去再一次看看自己的家,但是卻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溥儀進故宮得買票,想想曾經整個故宮都是自己的,如今還要買票就氣不過。溥儀和售票人員說:「我還需要買票?」,但是工作人員理都理他,今時不同往日,溥儀只好乖乖買了票進去。

溥儀進入故宮後,遊覽了故宮的每個角落,回憶著種種故事。溥儀進入到光緒帝涼的房間時,看著牆壁上掛著一張照片,照片的下方寫著光緒帝照。溥儀再仔細看了一眼照片,這根本就不是光緒帝。隨後,他叫來工組人員發出質疑,工作人員 表示這是專家給的照片,不會有錯誤。溥儀自己肯定是不會認錯的,但是又不好說出自己真正的身份,那樣又會引起一番騷動了。

工作人員見溥儀那麼堅持,只好請專家過來讓他徹底死心。專家過來之後,打量著溥儀,細心和他講,但是溥儀還是不信。最終,專家也有脾氣了,大聲道:「我是專家,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而溥儀也怒了,實在不想聽他胡說了:「我父親我會不認識嗎?」原來張照片是溥儀的父親醇親王,並不是光緒帝。溥儀的九個字讓專家頓時啞口無言,馬上讓人換了這張照片。

這是最後一次進皇宮,這件事情對他打擊也挺大的。在1967年,溥儀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61歲。這件事情,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人都是凡人,都有會犯錯的時候,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

相關焦點

  • 溥儀第一次買票進故宮,就發現照片有誤,專家:如何證明?溥儀:那是我...
    溥儀買票回故宮,發現照片有誤,專家:如何證明?溥儀:那是我爹 hello,大家好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大家應該不陌生,評分很高的電影《末代皇帝》講的就是溥儀,很多朋友應該都看過,說起溥儀的人生經歷也是非常的傳奇了,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皇帝,在故宮生活了那麼多年,最終卻親眼目睹著自己曾經的「家園」變成一個需要自己買票才能進去的文化產物,這其中的滋味也許只有溥儀本人才能體會吧。
  • 溥儀最後一次回故宮,發現牆上掛錯的照片,怒懟專家:這是我爸!
    (圖一:溥儀)故宮對於紫禁城無疑是熟悉的,但就是這個熟悉的地方也是溥儀的傷心地,畢竟有家不能回的滋味確實讓人難受。有一次一起工作的同時邀請溥儀去逛故宮,萬般無奈下,溥儀隨著大家一起去了。可到了故宮門口,幾人卻被攔了下來。隨行的人趕緊去了售票處買票。買完後隨手塞給了溥儀一張。
  • 溥儀重回故宮,提醒畫像擺錯了,專家卻不屑一顧,溥儀:那是我爹
    1909年,3歲的溥儀被抱進了紫禁城。不久,他的生父載灃則是做了攝政王。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中,溥儀成為大清的臉面。在毒死光緒之後,慈禧知道,自己要找一個接班人。這個接班人必須老實聽話,否則可能葬送了江山。於是,載灃的兒子溥儀被選中了。當老佛爺的懿旨抵達王府,所有人都歡騰了。
  • 溥儀去故宮參觀,突然看到一個花瓶,笑著說:我的尿壺也算古董?
    大家都知道,溥儀從小時在皇宮裡面長大的,所以他可以說是對於故宮最熟悉的人,雖然在他長大之後就被趕出了皇宮裡面,但是從小養成的貴氣依舊存在他的骨子裡面。就算是長大之後,再回到故宮參觀,依舊對於故宮當中的一草一木念念不忘,但是讓人感到非常可笑的是,他再次回到自己小時候的家裡面卻要買票。當時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決定開放故宮,讓百姓在買票之後都能夠進來參觀,溥儀也曾經買票進來過。
  • 溥儀晚年遊故宮見專家介紹一花瓶,走近一瞧笑道:這是皇帝的夜壺
    而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也從九五之尊變為了一位普通的公民,連進自己曾經是自己居所的故宮都要買票才能參觀,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世事無常。1908年冬,3歲不到的溥儀即位了,由隆裕太后和親王載灃攝政。這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被慈禧太后推上來強行當了皇帝,從王府被抱來皇宮時甚至還因為害怕而哭鬧不休。
  • 溥儀回故宮,大喊自己照片掛錯了,專家:不可能,溥儀:那是我爹
    然而,對於溥儀來說,故宮就是他的家,有著極其不同的意義。就是在溥儀參觀故宮的時候,與專家進行據理力爭,最終「戰勝」了專家。當時,杜聿明等幾個被特赦的新中國公民同溥儀一起進入故宮參觀。溥儀和他們走著看著,想起了很多兒時的事情。畢竟這裡是溥儀從小玩到大的地方,如今重新回到這裡,心裡難免感慨萬分。
  • 當溥儀手中的蘋果掉落 紫禁城成了故宮
    溥儀出神武門時,軍警從他的隨身行李裡搜出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當場沒收。這一件國寶與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曾是乾隆皇帝存放在三希堂中的摯愛。這間位於紫禁城養心殿西暖閣裡的小小溫室中,懸掛著主人書寫的齋名和對聯「懷抱觀古今,深心託豪素」。而西暖閣正中則懸掛著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書寫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
  • 溥儀晚年重遊故宮,指出畫像有誤,導遊:胡說啥?溥儀:那是我爹
    並無視優待條件,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將溥儀等人趕出了宮,時年已溥儀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溥儀輾轉各地,最後被日本人帶去了東北,成為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溥儀原本以為能藉助日本人的手,實現自己復闢的夢想,可是他未免還是太天真了。他不僅沒能復闢,抗日戰爭結束後,溥儀還被紅軍當作戰俘帶到了蘇聯關押了起來,一直到1950年才被引渡回國。
  • 溥儀晚年重回故宮,從椅子下翻出一件小東西,眾人看後大笑
    一九○六年二月七日,溥儀出生,孩子原本純真,只是,可憐的孩子,在皇室裡長大。一九○八年,光緒帝便一病不起,此時的慈禧,便命人將溥儀抱回宮中,不抱不搶。那時,溥儀還只是一個兩歲的孩子,對一切一無所知,被當作傀儡而走。帶著他和他的奶媽一起進了宮。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可是,年邁的他,也就座在皇位上數年,當過多年的傀儡皇帝。
  • 郭沫若邀請溥儀當助手,溥儀笑著回了5個字,郭沫若聽後愣住了
    有些故宮的牌匾上,可以看到漢字旁加滿文的加注。清代滿文作為「國書」,與漢文並列使用,清朝與外國締結的條約、重要的國內文告、軍折和公文,幾乎都有滿文文字,自清遜帝溥儀下臺後,滿文已瀕臨絕境。在研究清史時,郭沫若曾找過改朝換代的溥儀,請他一同翻譯滿文,但遭到溥儀的拒絕。
  • 溥儀出逃時,將它縫在棉衣裡26年不離身,現是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
    那麼有一次乾隆爺做了個夢,在夢中玉皇大帝給了他一塊黃顏色的石頭,而且還刻有字。巧合的是,沒過幾天就有大臣送了他一塊大石頭,乾隆一看,居然和夢中的石頭一樣,很是高興。而且這石頭色澤好,手感好,乾隆就想打造一方印璽。
  • 故宮為何不開放冷宮?溥儀:擔心房屋傷人,專家:裡面住著活人
    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皇帝的居所,佔地面積廣大,氣勢恢宏。如今故宮已經從貴族的住處變成了向廣大市民開放的博物院,故宮一共有9000多間房屋,其中絕大多數都已經開放,但冷宮卻一直處於封閉狀態,無法供遊客參觀。清朝最後一代皇帝溥儀曾經說過,冷宮不對外開放是正常的。因為,冷宮原本就是關押犯罪妃嬪的場所,並不受人重視,數百年來經常年久失修。 再加上清朝末年,清政府內憂外患,更是無力修葺。
  • 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連退位的溥儀、復闢的袁世凱都不敢坐
    要說威武霸氣,還是北京故宮裡面的髤(xiu)金雕木龍椅,這把椅子是嘉靖年間所造,據說是宮廷從來自全國各地,百裡挑一,才選了那麼幾根木頭,然後精雕細刻,尋找到全國最厲害的木匠,經過層層打磨,最後再塗個金漆,一個熠熠生輝的龍椅就誕生了。那麼,龍椅坐起來到底舒不服舒服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溥儀重回故宮參觀,從龍椅下拿出一個東西,激動道:這是我的寶貝
    《題溥儀閱兵臺》中提到:閱兵臺上閱兵時,苦澀心情只自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溥儀皇帝在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之後,在閱兵臺上去閱兵時,那種心裡的苦澀滋味也許只有溥儀自己才能夠理解得了吧。其實關於溥儀,現代很多文學作者都給溥儀貼上了一個「悲催命運」的標籤。
  • 溥儀故宮重遊感慨良多,看見自己的夜壺被人參觀,告訴導遊後被罵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溥儀故宮重遊感慨良多,看見自己的夜壺被人參觀,告訴導遊後被罵清朝曾經是我們國家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滅亡之後,他們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成為了階下囚。這就是溥儀。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悲痛,他非常年幼的時候就當上了皇帝,但是當時他什麼都不懂,並且兩次又被廢掉皇帝,然後又被當成傀儡被很多的人當槍使用。日本投降之後,蘇聯人將溥儀抓住。然後關入了監獄之中,他在蘇聯一共待了五年的時間五年之後通過外交途徑把他押解回國,然後又讓他在戰犯管理所學習了九年時間。
  • 溥儀晚年逛故宮,見解說員講解一古董花瓶,他笑稱:那是皇帝夜壺
    直到1924年,軍閥馮玉祥率軍進京,將溥儀趕出紫禁城,18歲溥儀才離開了自己所謂的「家」,開始了漂泊的生涯。3歲入宮登基為帝,18歲又被驅趕出宮,溥儀在紫禁城度過了自己的幼年和青年時期。在這段時期內,在故宮的宮牆大院之內,溥儀一直保持著皇帝的生活方式,接受宮廷教育,也開始接觸一些西方潮流,比如騎自行車、打網球、照相。
  • 一老人參觀故宮說照片掛錯,專家大笑不懂裝懂,老人大怒那是我爹
    一位老人參觀故宮說照片掛錯,專家大笑不懂裝懂,老人大怒那是我爹歷代皇帝能得到善始善終的少之又少,但是這位皇帝的一生,可算是豐富多彩了,他就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他用自己的一生都在訴說著皇帝的無奈,直到退去皇帝這個頭銜之後,他才回歸正軌,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 溥儀第一次買燒餅,剛摸到燒餅時臉色大變,大罵:臭太監,敢騙我
    溥儀是我國封建制度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現今很多人對他褒貶不一,但同情的成分佔了大多數,他們都說溥儀是可憐的人,溥儀3歲登基,啥也不懂,還沒來得及好好治理清朝呢,一下子被迫退位,後來他在遺老的擁護下復闢,鬧了好幾天又下臺了,十分尷尬。
  • 晚年帶妻子到故宮,妻子看到龍椅時問了一句話,溥儀聽了沉默不語
    我們國家有個比較特殊的皇帝,小的時候當過皇帝,大的時候當過奸臣,到了大的時候卻成了平民百姓,他就是溥儀。很少有皇帝在被逐出皇位後還能重獲新生,可以說,他是個幸運者。雖然他本來是這個國家最有權勢的人,但他卻歸順了日本人,做了愧對祖宗、愧對人民的偽皇帝,這其實是一個皇帝最大的恥辱。
  • 溥儀回國當故宮管理員 別人說花瓶是文物 他說花瓶是夜壺
    那年辛亥革命的時候,當時為了緩和矛盾,溥儀的母親竟然答應了袁世凱的要求,讓他退位。而當年的溥儀還很小,生活富足美好,並沒有過多的傷感。不久之後張勳復闢,而溥儀自然也就在再次當上了皇帝,不過好景不長,才當了十幾天的溥儀就被趕下來了。不過讓他真正感到痛苦和心理不平衡的是當年馮玉祥發動的政變,他把溥儀美好的生活環境給剝奪了。本來溥儀還生活在豪華皇宮,有著花不完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