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失蹤後苦尋5年竟發現去年被外國人領養了
男孩在夫子廟走失當晚就被另一派出所接收,但陰差陽錯,該信息未反饋給家屬
孩子的生活照。李海勇 攝
邵承友孩子走失後,這樣的尋人啟事南京發過幾千份。李海勇 攝
5年前,家在四川的邵承友7歲的兒子在南京夫子廟走失,今年8月他們通過朋友開始網上尋子後,發現孩子走失當天,就被同城另一派出所接收,後來送到了南京市兒童福利院,孩子已在去年被領養到了國外。如今妻離子散的邵承友雖然知道了兒子下落,但無法父子相認。
晴天霹靂 7歲兒子在夫子廟走失
昨天早上8點半,邵承友帶著孩子的一堆照片來到了本報。他來自四川省犍為縣羅城鎮鄉下。
看上去五六十歲,實際年齡才41歲的邵承友幾度哽咽。據其介紹,2005年,他兒子邵龍橋在四川老家上小學一年級,自己經哥哥介紹到上海一家公司做工。
「2006年2月4日是大年初六,我兒子由老鄉帶到了南京交給了我哥哥,當天上午我未過門的侄媳帶著他去夫子廟買衣服。當天中午我接到家人電話,說是兒子丟了。我兒子一直喊這個未過門侄媳『姐姐』,當天在買衣服時,他鬧著要玩具,我侄媳和他開玩笑『再鬧就不要你了』,我侄媳假裝要走,結果不到一分鐘,回頭就再也找不到我兒子了。」
石沉大海 他瘋了似的找了孩子五年
事發後邵承友的侄媳驚慌失措,通知了家人後便急忙趕到景區內的夫子廟派出所報警求助,接警民警登記後,安慰說,派出所已經將孩子走失警情上網,一旦有人發現,無論送到哪個派出所,他們都會根據全國聯網信息,然後第一時間通知他們領孩子。
「我是當天下午3點從上海坐火車趕到南京的,那一天我都要瘋了,我哥哥所在的公司還派了4輛金杯麵包車,拉了近百人在夫子廟進行了地毯式搜索,到了晚上12點,整個夫子廟能夠看到的基本都是在找孩子的老鄉。」對於孩子走失當天近百老鄉幫助找孩子,邵承友始終念念不忘。
孩子走失次日,邵承友仍在夫子廟瘋了似的四處尋找兒子,邵承友的侄子複印了幾千份帶有孩子照片的彩色尋人啟事,四處散發,但走失的邵龍橋卻一直沒有消息。邵承友一連4天,天天都到夫子廟派出所探聽消息,得到的答覆仍舊是孩子走失的情況已經上了全國聯網的警務平臺,只要警方一有消息便會通知孩子家長。「幾年過去,每年我都會打幾個電話了解情況,但一直沒消息!」邵承友悲傷地說。
兒子始終沒有音訊,邵承友為了離開這個傷心地,獨自去了越南河內打工。「我在南京工作的哥哥一直也在幫我找孩子,今年初他找人將『尋人啟事』發到了網上,很快就有網友提醒到兒童福利院去看看,果然發現,一直生活在南京兒童福利院,去年被一對外國夫婦領養。我是今年8月25日接到電話的,8月29日,我就趕回了南京,現在租房住在南京這麼多天,不僅見不到我走失了5年多的孩子,就連一個聯繫方式也得不到。」
邵承友說,他的哥哥到了南京市兒童福利院,才發現他兒子在走失當天晚上就被人在堂子街發現並送到了止馬營派出所,孩子說姐姐不要他了,警方就按照遺棄的形式將孩子送到了南京市兒童福利院。「5年多時間,我們多次打電話到夫子廟派出所,他們稱已經發布了全國聯網的信息,但是同城派出所接收了我孩子,怎麼不知道呢?」
如墜深淵 妻離子散後他每晚借酒澆愁
昨天中午1時許,記者來到邁皋橋丁家莊一間小平房內,滿屋的酒氣和一盆剩菜,可見邵承友生活比較落魄。
「我和我愛人是在海南打工認識結婚的,老婆是黎族人,有了孩子之後,一家三口很是幸福,孩子南京走失以後,我曾經去過海南給老婆說明情況,但是我老婆和她娘家人都認為是我把孩子賣掉了。老婆整個村子裡的人見到我也是指指點點!」邵承友說。
「而且為了這件事,我侄媳婦也不敢面對我了!」邵承友說,其實他的年齡比他家大侄子大不了多少,平時處得像朋友,但是就是因為這件事情,每年回家他侄子看到叔叔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在家,都會偷偷買好多東西送給他,侄媳婦也會做好飯送到他家,但平時的話語卻少了很多。
邵承友一邊喝酒一邊介紹,隨後的5年多時間,他就再也沒有見過還在海南老家的老婆,因為每次打電話,她接到電話就是一句話「孩子找到沒!」否則立刻關電話,更別說見面的事情了。「這5年多來第二次見到我老婆的面,也就是8月26日,因為有了孩子消息,我從越南回到海南兩人匆匆見了一面,我就回到南京了!」邵承友傷感地說。
「我一天現在要有兩瓶酒,直到喝得爛醉才能睡著,否則一閉上眼,就是我家孩子5年多前的樣子,始終沒能長大。」
分別時邵承友說:「現在找孩子的事情總算有了眉目,我5年多見過兩次面的老婆,現在為了這個走失的孩子,以前電話中只要聽到孩子沒能找到,一句『你去撞車死吧!』然後立刻就會掛掉電話,但現在每天至少十幾個電話,我的電話費她已幫我充了兩三次,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我們沒有別的想法,就是希望通過媒體,找回我丟失多年的幸福!」
兒童福利院
按規定領養人信息需保密
邵承友決定再到南京市兒童福利院探聽孩子下落。
昨天下午2點,記者陪同邵承友來到了位於南京市後宰門的南京市兒童福利院。該院保教科畢科長介紹,邵龍橋是2006年2月4日晚上6點多,因在堂子街與朝天宮西街路口一酸菜魚魚館前,撿拾剩飯時被人發現,然後經人送到派出所,後來警方調查中沒有發現有人報警孩子走失,且已經7歲多的孩子自己認為是被「姐姐」遺棄,最後警方只能將孩子送到了兒童福利院。
「這孩子有點調皮,但也聰明,每年教師節都會送一朵玫瑰花給我!」畢科長表示,當年邵龍橋被送到兒童福利院後,他們根據正常程序,在南京一家媒體登載了棄嬰公告,並將孩子名字改成了嚴林天。「後來這孩子我們安排到了後宰門小學讀書,由於好動的原因,還多次被班主任投訴,每次班主任投訴,都是我去學校賠不是,所以每年教師節的時候,他不顧我們辦公室還有其她阿姨在,都會送一朵花給我,說在福利院只有我對他最好。」畢科長指辦公桌旁窗臺上她和邵龍橋的最後一張合影說。
畢科長隨後介紹,兒童福利院每年都有不少人來領養孩子,但是因為邵龍橋年齡已經大了,國內的不願意收養,一對有穩定工作的外國夫婦,最後決定收養邵龍橋。「其實這小孩每年都看到有孩子被領養,也很有想法,他要求如被領養,就要找一對國外『父母』,也就在去年,這個孩子跟著領養父母去了國外,但我們根據規定不能透露現在孩子所去國家、領養父母家庭地址及聯繫方式。」畢科長無奈地說。
「你可以根據程序通過法律手段要回孩子,但這個情況在我們福利院還沒有先例,其實孩子在國外生活很幸福,等孩子大了,他的養父母同意其回國尋親,那是最好的結果。」畢科長說完這些還表示:「以前也有外國人領養孩子之後,又到南京回訪的。如果他們回訪過來,我們一定會轉告他家長尋找他的信息。」但是思兒心切的邵承友無論如何要見到自己的親生骨肉。
警方
當年警務平臺網絡還不成熟
邵承友說:「既然是我走失的孩子,我就要找回來,他畢竟是我的親生骨肉。」
昨天上午10點多,邵承友再一次來到了夫子廟派出所,接待邵承友的警官說,當時他們一切按照報警、接警流程操作,在這起警情的處理上沒有過錯。
為什麼5年了都沒有發現當時止馬營派出所曾經收到一名叫邵龍橋的小孩呢?這位警官說,事情過去太久,派出所人員更換太多,當時警方網絡平臺聯網不好。
昨天中午11點多,邵承友趕到了止馬營派出所。該所一位值班民警了解相關情況後表示:「這件事情都是時間差造成的!」
這位值班民警介紹說,他們查閱當時兩個派出所接報警情況後發現,夫子廟派出所是2006年2月4日上午,接到市民報警孩子走失,而將這一警情發布到警務平臺上的時間卻是晚上11點之後;而止馬營派出所接到市民送來的邵龍橋卻是當天晚上6點左右,由於網上無法查到相關孩子走失報警記錄,當時的邵龍橋無法說出自己地址,網上查閱重名情況較多,加上邵龍橋當時表示「姐姐不要我了」,警方認為是被遺棄的就將孩子送到南京市兒童福利院。
止馬營派出所警官表示,當年警務平臺建立還不像現在這麼成熟,派出所中間人員有更替,最後誠懇表示,馬上著手調查此事,並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這一情況。「如果我們工作中有疏忽,對於你和你家人造成傷害,該我們承擔的責任我們決不推諉,查明情況之後,我們肯定按照程序,盡力減少、彌補對你和你家人的傷害!」(記者 李海勇)
(責任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