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已明確療效和安全性的重大疾病治療技術,中國正在加快市場準入的審批速度。日前,湖北省醫保局和衛健委下發《關於部分新增和修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有關問題的通知》,通過一批新增醫療服務項目的審批,其中,光谷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針對多癌種適應症也正式獲批,可在更多適應症開展臨床應用。這意味著,中國首創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的應用市場和人群擴容,讓更多患者獲益。
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由位於光谷的湖北盛齊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以細胞外囊泡為基礎的全新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生物技術平臺,這是一項由中國科學家首創並擁有全球專利體系的腫瘤治療技術,也是由中國人率先發明且研究轉化速度領跑全球的基於細胞外囊泡的腫瘤治療技術之一。它以直徑介於100-1000納米之間的天然生物來源的細胞外囊泡為基礎,與遞送的藥物分子或生物活性物質有機結合,形成全新的藥物遞送和控釋模式,形成具有多種抗腫瘤功能的載藥囊泡,通過動員數量最為龐大的、具有人體天然屏障之稱的中性粒細胞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是一種兼具免疫治療和生物化療特性的全新腫瘤免疫療法。
區別於其他免疫療法,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同時具備生物化療和免疫治療的雙重優勢,其利用囊泡在細胞間信息傳遞的特性,通過生物物理學的作用機理,其更易於靶向殺傷導致腫瘤復發和轉移的腫瘤幹細胞,同時激活免疫,重塑腫瘤免疫微環境,具有低毒、高效的特點。
以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為代表的細胞外囊泡對疾病的治療,目前全球範圍內已針對其展開廣泛的研究。
截至目前,盛齊安生物與全國60餘家主流三甲醫院開展臨床合作,目前已上市適應症包括惡性胸腔積液和膽管癌,即將上市適應症包括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惡性腹腔積液等適應症,打造穩定可持續的產品開發管線。該技術已獲批在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天津、山東、深圳7省市上市使用,成為政策鼓勵下的最早完成重大疾病攻關臨床轉化的醫療新技術公司之一,在以細胞外囊泡為基礎的藍海賽道上領跑全球。
在已上市使用的適應症上,惡性胸腔積液被率先應用,這一市場也被視為藍海市場。隨著該技術陸續在各省市上市使用,將讓更多患者受益,有望在未來的腫瘤治療市場運用,將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並為各類惡性腫瘤的治療帶來巨大的革新,將為國家打破腫瘤藥物依賴進口和仿製局面,形成中國腫瘤治療領域的卡脖子技術突破起到積極作用。(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