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穿越羌塘的人 - 文章 - 8264戶外

2020-12-20 戶外資料網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荒原。

羌塘,中國最大無人區,藏語意「北部平原」。方圓70多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5000米,6000米以上的

山峰

60餘座。

大羌塘無人區,北至崑崙山—可可西裡山,東抵唐古拉山,南部、西南部以念青唐古拉山—岡底斯山脈為界,涵蓋藏北、阿爾金、崑崙山、可可西裡無人區。氣候寒冷,年均氣溫零度以下,最低氣溫零下40℃;是世界獨有的超級荒原,人類生命禁區。

遼闊的大地與空曠的天空,絕美的湖泊與雪山,野生動物的天堂,一百多年來,這塊生命禁區召喚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探險者,走過這片荒原,留下屬於他們的足跡。

他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他們為何而來?他們給這片土地留下了什麼?

一、荒原之路  

1.早期羌塘探險路線記錄

地理大發現末期,西方探險家大多從拉達克、新疆阿爾金山等地進入羌塘,主要有威爾

比、赫定、

羅林斯

、鮑爾、迪林斯、利特代爾、邦瓦洛特等人行走的路線;

2.近代穿越羌塘的路線(東線、西線、中線和橫線)

東線:從西藏雙湖至青海茫崖。雙湖往北依次經過普若崗日冰川、多格錯仁湖、多格錯仁強錯湖、鯨魚湖和阿其克庫勒湖到達青海茫崖縣。

越野車穿越東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中線:從西藏阿里改則至青海茫崖,從改則向北經過藏色崗日山和布若錯,往北到達新疆且末縣,再一直往東到阿其克庫勒湖,到達青海茫崖。反行之亦可。

原圖來自《青藏高原上的生靈》

西線:屬於最早的新藏線延長路線,從西藏阿里的松西村或東汝村,經阿魯錯、駱駝湖、清澈湖到邦達錯,從克裡雅山口向北到達普魯村,或沿北北線從界山達坂出來。因靠近新藏線,穿越人相對較少。

橫線:也稱北北線,從新疆西藏界山達坂進入,向東沿崑崙山南麓,經龍木錯、邦達錯、羊湖、團結湖、若拉湖、多格錯仁湖、烏蘭烏拉湖,從五道梁出來到達青藏線。

圖片來自奇記公眾號

羌塘整體地勢是南北高,中間低,西高東低,常年西風。故南北向的穿越最好從南往北走,如此好處是下坡多。東西向的穿越最好從西往東走,順風下坡多。

羌塘攻略8264貼:http://bbs.8264.com/thread-4311384-1-1.html

二、走進荒原的人

1、普熱瓦爾斯基(Nicolas Prjevalsky)(俄羅斯)

圖片來自網絡

俄羅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探險家和旅行家,中亞探險先驅。

自1867年起,多次前往西伯利亞探險,一度到達西藏和新疆天山。

1876年,在哥薩克武裝騎兵護衛下,取道柴達木、唐古拉山,抵達那曲後遭當地駐軍阻止後終止這次探險。

圖片來自網絡

此次探險中普爾熱瓦爾斯基發現並獵獲了野馬,後定名為「普氏野馬」。普氏野馬是世界上僅存的野馬,具有6000萬年進化史,目前野外群體應已滅絕,全球僅約2000臺;

2、鮑爾(HimiltonBower)

1891年由日土北部進入羌塘,途徑東汝、魯瑪江冬錯、阿如錯、察布、絨瑪等地,最後到色林錯。

3、迪林斯(DeRhins)

1893年迪林斯和他的探險隊從新疆阿爾金山往南到依布茶卡和絨瑪地區,然後向東南到色林錯,途中經過了木孜塔格峰、江尼茶卡、加若山、瑪依崗日等羌塘中心地區的眾多湖泊和雪山。

4、利特代爾(Littledale)

1895年從新疆阿爾金山進入羌塘,穿越羌塘中部地區玉爾巴雜欽山、江愛山西亞爾等眾多山脈,從色林錯東邊走出了羌塘。

5、威爾比(M.S. Wellby)、馬爾科姆(Lieut.Malcolm)(英國)

圖片來自網絡

1896年5月4日,駐印兵團威爾比上尉和馬爾科姆中尉(Lieut. Malcolm),僱傭了11人、攜帶50頭騾子和馬和大量的食物,以及科學儀器、自衛武器從拉達克的列城出發。

5月10日到達離班公湖5英裡的舒沙爾並在此設立第1號營地,之後從日土北部進入,之後循序漸進每天推進若干英裡,漸入羌塘深處。沿途經過的主要地點郭扎錯、拜惹布錯、流沙山、瑪爾蓋茶卡、多格錯仁強錯等地。

9月8日,探險隊在經歷了惡劣天氣、人員逃跑、缺水和食物的情況下,帶著剩下的3頭騾子、3個僱員,終於到達可可西裡,歷經4個多月第一次遇到人。

威爾比的此次羌塘探險是地理發現年代的一個經典。這也是有文字記錄的第一次羌塘穿越,威爾比路線基本上沿北緯35度自西向東橫穿了羌塘北部。

探險結束兩年後,威爾比出版了《Through Unknown Tibet》(《穿越西藏無人區》)一書,詳盡描述此次探險歷程。

6、亨利·迪西(H.H.P. Deasy)(德國)

1896年6月18日,30歲的迪西上尉結束在印度9年服役生涯後,帶領駝隊——27頭驢、35匹馬、50隻綿羊,從班公錯北部區域踏入藏北無人區。

在經歷隊員患病和牲畜死亡後,7月下旬,迪西一行艱難到達阿里腹地阿魯盆地附近。在這裡,遷徙回程的藏羚羊令見多識廣的迪西感到格外震撼。他後來在書中寫道:「盡望遠鏡之所及,東、北、南三個方向,但凡有草之地皆是大群的藏羚羊……」他任性地把阿魯盆地命名為「羚羊平原」。

圖片來自網絡

1897-1899年間,迪西又三次進入羌塘西北部;成為早期進入羌塘次數最多的探險家;

圖片來自網絡

迪西是第一個記錄金絲野犛牛的探險家。這種被藏民奉為「神牛」的珍稀物種主要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羌塘無人區內。每一個見到金絲野犛牛的人,好運會伴隨一生。如今,金色野犛牛數量推算接近100頭,面臨著絕種的危險。

7、邦瓦洛特(GabrielBonvalot)

1898年從阿爾金山進入羌塘,向南穿越到雙湖東邊今瑪曲鄉附近出羌塘;

8、羅林斯(Rawlings)

1903年從新疆日土方向進入,然後從日土出去。此次探險旅行主要集中在羌塘西部,而且他的圓形路線在繞著阿如錯、土則崗日、窩爾巴錯、魯瑪江冬錯等地轉。

9、斯文.赫定(瑞典)

大探險家斯文•赫定一生六次進入中國西部旅行或探險,繪製地圖確定地標,開展相關科考,研究地區文化風俗,考察發掘古代城市遺址,撰寫行旅日記。樓蘭遺址的發現奠定了他世界性聲譽。他在羌塘的探險區域集中在東部和北部。

圖片來自網絡

迪西是第一個記錄金絲野犛牛的探險家。這種被藏民奉為「神牛」的珍稀物種主要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羌塘無人區內。每一個見到金絲野犛牛的人,好運會伴隨一生。如今,金色野犛牛數量推算接近100頭,面臨著絕種的危險。

7、邦瓦洛特(GabrielBonvalot)

1898年從阿爾金山進入羌塘,向南穿越到雙湖東邊今瑪曲鄉附近出羌塘;

8、羅林斯(Rawlings)

1903年從新疆日土方向進入,然後從日土出去。此次探險旅行主要集中在羌塘西部,而且他的圓形路線在繞著阿如錯、土則崗日、窩爾巴錯、魯瑪江冬錯等地轉。

9、斯文.赫定(瑞典)

大探險家斯文•赫定一生六次進入中國西部旅行或探險,繪製地圖確定地標,開展相關科考,研究地區文化風俗,考察發掘古代城市遺址,撰寫行旅日記。樓蘭遺址的發現奠定了他世界性聲譽。他在羌塘的探險區域集中在東部和北部。

赫定探險路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赫定在《亞洲腹地探險旅行記》(即《我的探險生涯》)書中對他的探險行程做了詳細記錄。

10、陳渠珍、西原(中國)

相比於西方探險家的羌塘穿越,湘西王陳渠珍的荒原穿越顯得尤為悲情,他和藏女西原的生死傳奇婚戀,至今讀來仍讓人蹉嘆不已,痛徹心扉。

陳渠珍圖像與西原圖(待核實),圖片來自網絡

1909年,陳渠珍奉川督趙爾豐命隨鍾穎進藏,升任管帶(營長),參加工布、波密等戰役,在駐藏期間緣遇藏女西原並成婚,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陳被迫組織同鄉士兵和親信150人取道東歸,誤入羌塘東部深處,後取道青海,渡哈喇烏蘇河,入絳通沙漠,過通天河,經柴達木盆地,斷糧七月餘,茹毛飲血,僅7人生還於蘭州。

陳渠珍一行路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陳渠珍此次亡命荒原,藏女西原萬裡從君相伴終始,歷盡高原、冰雪、黃沙以及食物全盡,多次在戰場上救陳性命。從荒原九死一生走出後到

西安

,西原水土不服患天花不治而逝,陳悲痛欲絕。生死戀情盪氣迴腸,歷經百年而滌蕩。

1936年,陳渠珍從政治舞臺謝幕,寫下近代奇書《艽野塵夢》,記錄藏區歷程和對西原的無限哀思。

如今,在西原的故鄉,

林芝

的尼洋河畔,也豎起了一尊陳渠珍西原雕像,那是穿越百年的傳奇愛情見證。

11、劉慎諤(中國)

1932年,我國植物學的先驅劉慎愕,依靠買來的一群羊,單槍匹馬翻越崑崙山、越過羌塘西部,進入印度,沿途收集植物資料,為新疆、青海和西藏的植物種類、植物地理分布、植物區系、植被類型和植被區劃等方面收集了最早的一批珍貴科學資料。

劉慎諤成為有文字記錄的第一位帶科考目的進入羌塘的國人。

大致行走線路為庫車-阿克蘇-喀什-葉城-克裡雅-尼雅-和田-葉城-克裡雅-拉達克。

12、貝塞克(Bessac)(美國)

貝塞克,美國學者。1950年解放軍進入烏魯木齊前夕,他和駐烏魯木齊的美國領事馬克爾南,以及三個白俄羅斯人一起逃亡,從阿爾金山的木孜塔格峰東面進入羌塘,直線南行到色林錯西邊,他的路線和邦瓦洛特1898年的探險路線非常類似,只不過貝塞克是沿多格錯仁、雙湖和色林錯西面探險,而邦瓦洛特恰好是在這些地區的東面橫穿了

貝塞克一行到達色林措邊被發現,西藏邊防士兵開槍打死了馬克爾南和兩個白俄羅斯人,貝塞克和一個隨從活命抵達拉薩並去了印度。

貝塞克,圖片來自網絡

13、進藏先遣連

1950年,為配合藏東區域解放軍進藏,同時開闢新疆進藏線路,由解放軍獨立騎兵師一支多民族成員組成的先遣連,從新疆和田于闐縣普魯村出發,沿進藏古道進軍西藏,經過45天高海拔艱苦行軍,到達西藏阿里改則地區,行程約600多公裡。

因對高原反應的不了解和疏忽,這隻136人的隊伍,到達改則時已有68人犧牲。這次行軍被稱為難度最高的一次進軍。為了紀念英雄先遣連的壯舉,這條古道也被後人稱為英雄古道。

先遣連總指揮李狄三和部隊穿行在崑崙山。圖片來自網絡

在1964年新藏線通車之前,西藏和新疆被巍巍崑崙山脈完全隔離,交通斷絕,根本無路。1951年,王震將軍率部開始在克裡雅河上遊河谷修築新藏公路,但在爆破時遇到中國最年輕的火山--喀拉塔什山的爆發,遂放棄修築新藏公路。

1956年,新疆葉城到西藏普蘭全長1465公裡的新藏公路初步修建完成。

新藏公路修通後,極少有人再走克裡雅山口進入西藏,先遣連曾經走過的這條穿越崑崙山的古道逐漸廢棄。

進藏先遣連事跡見文:http://mp.weixin.qq.com/s/j9QlCXq_9OQjdw1eWmuDkQ

14、解放軍測繪隊

六十年代初,解放軍正式才有了高原測繪隊。這支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測繪大隊」的隊伍,用犧牲22人的代價,歷時20餘年,完成了藏北高原測繪任務,填補了共和國大陸上最後一片測圖空白。

解放軍測繪隊是國人真正意義上以測繪科考為目的集體羌塘無人區活動,無人區內的朝陽湖、勝利湖、迎春口的名稱,都刻上了時代烙印。後人很多所謂的羌塘無人區首穿,豈不知在很久之前,我們最可愛的戰士們就都已經走過,他們只是從不為外人道而已。

15、中科院青藏科考隊

1973年,中科院組建成立青藏科考隊。1976年,科考隊藏北無人區分隊32人在羌塘進行了為期4個月、行程3000公裡的綜合考察。

這次考察隊伍,有汽車5輛,藏族民工32名、馬50匹、馱運犛牛107頭。考察隊以雙湖辦事處(現尼瑪縣絨瑪鄉北部)為基地,向北跨過可可西裡山,抵達崑崙山的喀拉木侖山口,向南抵達尼瑪縣,折向西考察改則、措勤兩縣,取道班戈返回那曲。這是第一次在羌塘使用汽車作為交通工具進行的探險。

1989-1990年,科考隊對可可西裡進行考察。考察隊擁有68位分屬27個專業的科學家,總行程12.5萬公裡,考察面積7萬平方公裡,考察結果直接推動可可西裡保護區的成立。

1987-1992年,科考隊對喀喇崑崙山和崑崙山地區進行為期5年的綜合考察。

在赫定1908年的羌塘探險後,西方對羌塘的探索因一戰爆發而戛然而止。

青藏科考隊是中國科學史上史詩般的篇章,也是羌塘探險史上承前啟後的英雄群體。

16、夏勒博士(美國)

1984年,夏勒成為第一個得到中國政府批准進入羌塘無人區開展研究的外國人,並由此開始了他在藏北長達十幾年的調查。

圖片來自網絡

在20多年的時間裡,他深入羌塘深處,系統研究各種野生動物。向世界揭發了造成藏羚羊急劇減少的沙圖什背後的血腥內幕,促使歐美世界禁止血腥貪婪的沙圖什貿易,推動了對藏羚羊的保護。

1996年他發現一個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西藏馬鹿。

2001年夏天,夏勒重回羌塘。他與李奇微等3名職業探險家一起,趕著驢子

徒步

穿越西崑侖山地,尋找藏羚羊的夏季產羔地。以彌補他在1992年探尋未果的遺憾,此次調查初步確定產羔位置。

2003年,夏勒調查了羌塘東部。2005年,夏勒博士重回西崑侖山地。

2006年11-12月,夏勒沿著110年前威爾比的路線,自西向東駕車穿越羌塘。

夏勒在羌塘的活動區域標記,圖片來自《青藏高原上的生靈》

夏勒博士著有《青藏高原上的生靈》)和《西藏生靈》,前者是迄今對羌塘生態系統最為深入和全面總結的書。

夏勒博士堅信,保護野性生靈是人類的道德責任。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投身保護。他在羌塘的探險,廓清了羌塘生態系統的面貌,重申了這片荒野的價值。

他是屬於羌塘的偉大的人。

17、斯莫勒(Stefan Simmerer)、庫珀(Frank Kauper)(德國)

1997年6月12日,斯莫勒、庫珀從藏北洞措出發,南北中線縱穿羌塘。

斯莫勒和庫珀參考雪山攀登的阿爾卑斯方式,登山皇帝梅斯納爾曾將這種方式應用到8000米雪山的攀登中。他們放棄一切多餘物件,不依賴投放食物,不仰仗背夫和馱畜。用自行設計的小拖車攜帶隨身物質。

圖片來自網絡

7月3日,兩人到達藏色崗日冰川下,「感覺就像外星人,侵入完美而原始的自然」。兩人花了兩天時間登頂6551米藏色崗日峰。

7月24日,兩人終於站在崑崙山5500米的山口,羌塘與塔克拉瑪幹的分水嶺。8月1日,到達到崑崙山北麓的道路邊。

圖片來自網絡

庫珀後來在《Alpine Style in Chang Tang》一文裡總結道:在5000米以上跋涉62天,徒步跨越1000公裡的崎嶇地帶,攜帶45公斤的食物,在羌塘裡整整35天未遇人,體重減輕20公斤。

這是人類史上最早的一次自力無後援小團隊穿越羌塘。斯莫勒和庫珀由此開創了一個羌塘穿越的時代。此後,越來越多的人採用阿式穿越,用小拖車或

自行車

馱運物資,去穿越羌塘。

18、李奇微(美國)

李奇微,圖片來自網絡

2002年6月1日,美國探險家李奇微(Rick Ridgeway)和加林等一行四人從阿里北部的土則崗日出發,採用與斯莫勒和庫珀類似的方式,沿拜惹布錯和鹼水湖西面,

黑石

北湖東面,徒步穿越275英裡,到達阿里腹地阿魯錯,確定了藏羚羊羌塘西部種群的遷徙路線,6月28日徒步29天後到達新疆民豐縣。其間四人還攀登了呂什塔格山脈上一座6300米的山峰。後在《國家地理》上發表了關於羌塘和藏羚羊的文章。

19、科洛士(CoRAX)、舒勒爾(Saulnier)(女)(瑞典)

瑞典人科洛士,1967年生,去過110個國家,騎行超過82500公裡,是西藏羌塘穿越的的權威,曾多次無後援穿越羌塘地區。

科洛士,圖片來自網絡

90年代,科洛士和舒勒爾在無人區掙扎了50多天,吃光了所有的糧食,最後尋找動物半腐屍體吃,由於孤獨和恐懼出現了幻覺。但最後活著出來。

2003年,兩人騎車從且末進入羌塘,雙湖出,47天北南向反穿羌塘東線,其中37天未遇人;本次穿越後被國家地理頻道製作成Too Tired紀錄片;本次穿越線路與貝塞克1950年從新疆逃亡西藏穿越路線一致;

舒勒爾,圖片來自網絡

2008年5月,科洛士、舒勒爾和丹麥人馬丁,騎行54天,縱穿羌塘中線,39天未遇人, 6月28日第37天登頂羌塘中南部6388米的聳峙嶺(曾被美國人評為世界上最難到達的山峰),7月9日第48天登頂藏色崗日山脈6438米的布若崗日。

藏色崗日眾峰,圖片來自網絡

20、馬丁.艾德塞貝爾(MartinAdserballe)(丹麥)

馬丁.艾德塞貝爾,圖片來自網絡

2005年,丹麥人馬丁,一人一騎攜帶35公斤食物,從改則出發,歷時約50天穿越羌塘抵達新疆土拉牧場,中線縱穿羌塘。其中19天未遇人。馬丁由此成為史上首位單人自力穿越羌塘的人。

馬丁穿越路線,圖片來自網絡

馬丁之後至少又有2次穿越羌塘,其中1次為前述和科洛士與舒勒爾的中線縱穿;

21、安德烈.卡拉列夫(俄羅斯)

2005年,俄羅斯人卡拉列夫(АндрейКоролев)一行5人,從新疆土拉進入羌塘,從改則出。北南向縱穿羌塘西線。

2009年,卡拉列夫等5人又一次穿越羌塘,此次從新疆且末進,從羌塘進入阿爾金,途中登頂6973米木孜塔格峰,從阿奇克庫勒湖往西到達青海茫崖。

22、安迪(Andy)和瓦爾特勞德(Waltraud)(女)(德國)

2007年,安迪和瓦爾特勞德在羌塘西部登山和騎行,載重60公斤騎行21天1400公裡,登頂三座6300米以上的雪山(土則崗日兩峰和藏色崗日);

23、丁丁、老苟 (中國)

2009年4月29日,丁丁和老苟兩人兩騎,從雙湖出發歷經36天,騎行近1100公裡到達茫崖,成為首次自力成功穿越羌塘的國人。行程中18天未遇人,11次遇熊。

丁丁,圖片來自網絡

做為一個熱愛高原和羌塘的人,丁丁騎車走遍了西藏的每一個縣。

穿越路線:雙湖-普若崗日-令戈錯-安多境內-多格錯仁強錯-

崗扎日

(附近)-向陽穀-新藏邊界-鯨魚湖-

黃山

口(附近)-阿其克庫勒湖-阿爾金山保護區檢查站-茫崖。

8264論壇帖:http://bbs.8264.com/thread-355373-1-1.html

丁丁事跡見:http://mp.weixin.qq.com/s/0-HFVAyRLB7ZSRULNOMH9Q

24、楊柳松(中國)

2010年4月20日,楊柳松一人一騎從達坂進,西東向穿越羌塘,74天未遇人。開創了人類第一次單人自力西東橫向穿越羌塘的先河。

穿越行程從界山大阪開始,一路向東經邦達錯、羊湖、若拉錯、崗扎日,橫穿整個藏北無人區後,因雨季前行受阻無法繼續東進可可西裡,改由北上進入阿爾金無人區,經可可西裡山脈、崑崙山脈、鯨魚湖……在阿奇克庫勒湖遇人,再3天車程至花土溝鎮,總歷時

77天。其中74天獨處無人區,此間行程1400公裡左右,跨度四個月。

楊柳松的羌塘穿越貼在8264論壇成為第一神貼,後整理出版成《北方的空地》一書,2017年11月3日,根據楊的經歷改編拍攝的電影《七十七天》也上映。

一百多年前,威爾比和同伴帶領隊伍,自西向東橫穿羌塘。楊柳松的此次西東橫穿為單人單車且遭遇雨季,難度係數空前絕後,九死一生歷經艱險。和他雨季穿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行程一樣,此次羌塘橫穿必將載入探險史冊。

8264論壇帖:http://bbs.8264.com/thread-512349-1-1.html

25、李聰明(中國)

李聰明,騎行者,騎遍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12條進藏路線;出版有《天路任騎行》一書。

2014年7月,李聰明單人單車西線南北縱穿羌塘無人區。從阿里革吉縣文布當桑鄉東汝村經阿魯錯進入羌塘,後經駱駝湖、清澈湖到達邦達錯(約150公裡),到克裡雅山口,之後沿克裡雅路線,經硫磺達坂到達普魯村後到達新疆民豐縣,全程耗時34天。為有記錄的國人自力西線穿越第一人。

2014年10月4日,李聰明從界山達坂出發,計劃單人騎行橫穿羌塘,至青藏線沱沱河。從這一天之後,就與外界失蹤。

李聰明自行車發現處分析圖,圖片來自奇記公眾號

2016年4月25,老男孩越野車隊穿越可可西裡時,在勒斜武擔

湖北

岸發現李聰明自行車及裝備,從而判斷本人失蹤。李聰明完成了本次羌塘穿越計劃的三分之二路程。

奇記文:http://mp.weixin.qq.com/s/KfsflksxCXznZDY9Fxivqg

26、墨顏(女)、寒嘯、狐狸、四海(中國)

2015年,墨顏一隊四人四騎南進北出縱穿羌塘東線,4月15日自雙湖出發,歷時39天於5月21日、24日分兩批到達青海茫崖;墨顏成為第一位穿越羌塘的華人女性。

墨顏、寒嘯、狐狸、四海,圖片來自網絡

奇記文:http://mp.weixin.qq.com/s/FwGhBt

JG

Jny4hZuwTE8UnA

27、江湖故人、阿貴(中國)

2015年6月3日,江湖故人、阿貴兩人兩騎從西藏雙湖縣出發,歷時35天於7月6日到達花土溝,南北縱穿羌塘東線。

江湖故人與阿貴,圖片來自網絡

8264貼:http://bbs.8264.com/forum-viewth ... 7880437-page-1.html

28、吳萬江(中國)

攝影

:葉俊新

2016年3月29日,吳萬江一人一騎從松西達坂龍木措出發,第二次隻身進入荒原,從西向東沿崑崙山脈,貫穿藏北、可可西裡直至青藏線雁石坪,52天近1400公裡單人無後援,以推行傘帆自行車的方式,首次完成了完整的東西橫穿羌塘線路。這是迄今為止裡程最長的西東向羌塘穿越,吳萬江成為第一位自力成功橫穿羌塘無人區的人。

推行的傘帆自行車,圖片來自網絡

行程圖(來自網絡):松西達坂—龍木錯—邦達錯—普爾錯—紅山達坂—羊湖—勝利湖—孔雀翎—朝陽湖—雙連湖—若拉錯—多格錯仁強錯—迎春口—烏蘭烏拉湖—沱沱河—瑪曲鄉—109國道

奇記文:http://mp.weixin.qq.com/s/fi8WSVo1ppCu_XBKket-tA

29、棉花和林夕(女)(中國)

2017年4月14日,90後

重慶

小夥棉花和

江蘇

女孩林夕,兩人兩騎從雙湖出發,南北縱穿東羌塘,5月10日到達茫崖,全程27天,行程1000公裡。遇熊2次,遇狼5次,過冰面8次(最長18公裡),13天未遇人;途中第11天和第24天兩次遇到越野車隊;全途絕大部分路段騎行,創羌塘自力東線南北穿越國人最快記錄;兩人本次穿越攜帶14斤電子設備,帶回340g的視頻素材。

林夕與棉花,圖片來自網絡

8264貼:http://bbs.8264.com/thread-5410759-1-1.html

30、李志森(中國)

2017年3月4日早上九點,90後

天津

小夥李志森,從阿里219國道旁松西村首次出發,一人一騎西東向橫穿羌塘,因天氣極寒及裝備不全(無油爐及熱水)遇險折返修整,3月31日重新啟程,艱難跋涉33天後,在雙湖瑪曲鄉首次遇人。

33天東西橫穿,松西村-雙湖瑪曲鄉全程1300多公裡,創羌塘自力穿越最快記錄。

李志森遇狼時刻

文:http://mp.weixin.qq.com/s/bggi3nZhHeTY1fKxHOgMLg

三、走出荒原

1899年12月30日,20世紀即將到來的最後一個黃昏,夕陽西沉,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腹地上空布滿晚霞,整個天際都被塗上濃鬱的深紅色,雲彩的邊緣變成金色,與深紅的天空形成鮮明的對比。夕陽下,沙丘彎弧的稜線仿佛大海波浪,漸漸黑夜完全降臨,大漠上的浩瀚的星空籠罩著斯文.赫定,在這壯美的新世紀即將到來的最後一天,他感到無比滿足。

納木錯日落。攝影:砂子

一百多年前的初入羌塘的威爾比等探險家,讓世界知道羌塘。一百年後的今天,衛星信號覆蓋地球每一個角落,地理發現早已結束,探險貌似無所不能。

1896年,赫定第一次來到羅布泊時,蘆葦遍地,湖面是水鳥的天堂,他吃到了許多新鮮的野鳥蛋。如今,羅布泊荒原乾涸無水,荒蕪一人。

1876年普熱瓦爾斯基發現的普氏野馬,自然界已滅絕,人類飼養的不足2000頭。

迪西筆下記載的金絲野犛牛,如今總數預測100頭,即將滅絕。

曾經總數過百萬頭的藏羚羊,因人類的貪婪殺戮曾經面臨滅絕,因夏勒博士的挽救保護,如今數量恢復不足原先的十分之一。

對荒原的渴望和未知世界的好奇,壯美的自然風景以及對個人的挑戰,驅使越來越多的人進入荒原,去體驗和尋找。

羌塘內廢棄的油桶

我們不停從荒原索取。不斷開發金礦煤礦,挖金的人不斷走過,報廢的車、汽油瓶,廢棄的塑料垃圾,穿越的車輪不斷的碾過無人區稀疏的草。

羌塘內廢棄垃圾

當荒野逝去,探險將無所依附。當缺乏對自然的尊重,追尋也將變得醜陋。

夏勒博士如此描繪他對羌塘的夢想:「我眼中的未來是一幅曾經有過的畫面——人類、家畜和野生動物共同生活在羌塘廣闊的草原上,保持著生態上的和諧。」

攝影:荒蕪地

行走荒原,只為逐夢遠方。

走出荒原,才能到達心中的遠方。一如十九世紀末最後一夜的斯文.赫定。

因為,我們從荒原裡來,最終,也將歸於荒原。

我們只是過客。

篇幅所限,本文只對已知的部分自力穿越羌塘人羅列。感謝丁丁、吳萬江、李志森、棉花、湘君、小

犀牛

等人提供的相關信息。

更多內容,歡迎訪問個人公眾號:荒蕪地的旅行-THE  END-

文  I  荒蕪地

相關焦點

  • 福布斯雜誌撰文8264 網際網路上的「戶外天堂」
    經過八年的發展,中國戶外資料網的訪問量急劇增長,目前已經擁有超百萬註冊會員,日均PV超過百萬,佔據整個戶外網站總訪問量的九成以上。其團隊規模也不斷擴大,目前已經有70多人。  儘管對於普通公眾來說,8264可能並非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但是在alexa.com網站上, 8264的總排名已經高達6,756名,而在國內的網站則排在第756位。這個名次已經高於不少知名網站。
  • CAMEL駱駝攜手8264致敬戶外 推出高海拔合作系列
    一直以來,戶外登山家們以其敢於冒險、敢於追求的精神激勵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其中。為了致敬戶外登山家,戶外領軍品牌CAMEL駱駝攜手專業戶外平臺8264,歷經多年設計研發及實地測評,打造出一系列高海拔合作款,該系列產品於近日隆重首發上市。
  • 艽野塵夢——羌塘無人區
    這是湘西王陳渠珍在《艽野塵夢》中描述當年兵退西藏,誤入羌塘地區時,那種九死一生的慘烈旅途。1911年11月,陳渠珍率115人從江達出發北行,經凝多過哈喇烏蘇(今那曲),後進入藏北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過通天河,到崑崙山口,入青海返回內地。
  • 中國大學戶外社團簡介 - 文章暫存 - 8264戶外
    日常周末,我們到廈漳泉及周邊地區露營、登山、穿越、溯溪、巖降、海島生存及進行必要的野外生存技能培訓。  「五一」、「十一」假期我們組織較大型的活動,02年五一25人以騎行福廈的的方式為中國足球助威,03年則是33人騎行閩西400km,領略了客家優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風俗人情。02年03年十一我們兩度奔赴梅花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進行穿越並對當地教育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
  • 戶外旅行,懂得吃比什麼都重要
    這幾天,關注戶外領域的朋友們都知道有一則新聞讓大家久久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一位杭州的年輕驢友在羌塘無人區失蹤50天後,被發現活著!還活著!!竟然還活著!!!不過這位小哥還是太年輕了,他覺得穿越羌塘是件容易的事?!!!想必這位小哥應該是沒看過電影《七十七天》或者楊柳松大神寫的《北方的空地》,或者是想挑戰一次楊大神的壯舉,不管怎樣驢友單槍匹馬穿越四大無人區都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也許在讀這篇文章的你還不知道羌塘,作為資深旅行者的堂主還是有必要普及一下小知識和楊柳松的壯舉。
  • 8264戶外科技體驗區 Diercon康米爾便攜淨水器
    戶外資料網(8264.com)訊,5月31-6月2日,「責任信心共贏」的2013(第31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戶外資料網(8264.com)訊,與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合作的戶外科技體驗區(W2A010)開展當天就引發熱烈關注。
  • 驢友心中的羌塘無人區:眼睛上天堂 身體下地獄(圖)
    去年10月23日,他逃票進入西藏羌塘無人區後失聯至今。圖片來自網絡原標題:穿越羌塘無人區|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劉銀川,30歲,徒步愛好者,2017年10月23日逃票進入藏北羌塘無人區進行徙步穿越,迄今失聯已逾85天。
  • 8264露營大會2012春節鳳凰古城露營大會報名貼[湘西鳳凰]
    150 元 已報名人數:        28 人 報名截止:        2012-1-25 00:00報名連結:http://bbs.8264.com/thread-1120428-1-1.html一個古城,見證一段歷史
  • 鏗鏘玫瑰 - 背包 - 8264戶外
    隨著戶外運動被人們的越來越多的被人們熟知,也有更多的女性朋友從了解,參與並熱愛戶外運動,並逐漸在戶外運動中佔有一定比例。然而,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中,戶外都是男性的天下,女性在其中是鳳毛麟角,也因為如此,戶外裝備基本都是為男性設計的。直到現在,仍有很多戶外女性將就的用著為男性設計的裝備。
  • 穿越可可西裡的劉銀川有沒有可能活著出來?不要把找死說成探險!
    作為旅遊愛好者,我很佩服很敬佩那些玩穿越的大牛,我也跟著大牛玩過幾次短線穿越,但是哪怕就是短線穿越我們的事前準備都會比劉銀川更加充足,最關鍵的是我絕對不會去單穿,單穿的危險指數太高了,感冒、扭傷、傷口感染在單穿的時候絕對會要人命,而這些在團隊情況下就是小問題而已!
  • 2016年8月山東青州戶外旅行線路推薦排行榜
    8264榜單功能為您提供2016最新戶外類排行榜和用戶點評大全。8264戶外排行榜匯集國內外最專業的戶外圈從業者和用戶,為您提供最專業最寫實的點評信息,玩戶外就上8264!仰天山門票70元左右,因為持有齊魯旅遊年卡所以免掉了門票的費用,還是比較合算的,從文裡村可以徒步沿盤山路一路向上即可,景區裡面空氣非常好,植被覆蓋面積很大是天然的氧吧,九龍盤非常壯觀,適合騎行或是自駕,徒步也不錯,沿途自然風景一級棒,春天滿山連翹花開以後景色最好,戶外所需裝備推薦,登山鞋登山包必備,合適的戶外或休閒服裝,適當飲用水,午餐可以自備進行野餐,也可以到山下的農家樂或山上的飯店解決,餐飲非常方便
  • 年終回眸——十大戶外鞋品牌排行榜
    本榜單綜合了8264數百萬戶外運動愛好者在2015年對8264品牌區的瀏覽量、點評、打分以及該品牌的綜合實力(包括:口碑、品牌歷史、產品質量等等)等全方位的因素,我們秉持客觀,力保真實,能為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戶外運動裝備時提供有益參考。
  • #IBE媒體報導系列#流域映像 羌塘荒野靈韻——媲美東非大草原的生命協奏曲
    這裡數量龐大、系統完整的野生動植物群落,尤其是大型有蹄類野生動物集結的數量和壯觀程度,完全可與北美的黃石國家公園、非洲的塞倫蓋提大草原野生動物景觀相媲美。在羌塘瑪依崗日附近的河谷裡,懷孕的雌性藏羚羊正在遷徙的路上補充營養。這裡有時會聚集上萬隻北上產仔的藏羚羊,場面蔚為壯觀。
  • 徒步愛好者穿越無人區失聯近80天,「還有10%生還可能」
    鄭義說羌塘無人區目前氣溫已經低於零下50度,手機在低溫條件下也可能無法開機,一旦劉銀川偏離路線,搜救將變得很麻煩。他推測劉銀川還有10%生還概率。和劉銀川經常一起徒步的戶外愛好者紫星說,他和劉銀川從2015年開始,一起走過「神農架」、「318」、「鰲太線」等國內多條徒步路線。這次穿越無人區,他因為時間不合適,沒有參加。
  • 老外聊裝備:輕便穿越系HANWAG BANKS GTX
    戶外資料網(8264.com)訊,2013ISPO BEIJING展會於2月27日-3月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此次展會集結22個國家的567個戶外、滑雪、極限運動和街頭潮流品牌參展,展示面積超過40,000平米,佔據國家會議中心兩層展館。
  • 黑導遊非法組織穿越無人區,每人兩萬八,北上廣等地驢友上當受騙
    警方迅速展開調查,並且認定這是一起黑導遊非法組織驢友穿越無人區的案件。在7號晚間,非法穿越團隊已經駛出若羌縣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由北向南進入青海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或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內。在12月9號凌晨,這個非法穿越團隊在海拔4850米的安多縣色務鄉森林公安檢查站被公安攔截。至此,這個團夥的所有成員以及車輛都被查獲。
  • 2016年口碑最好的MSR戶外帳篷推薦排行榜
    8264榜單功能為您提供2016最新戶外類排行榜和用戶點評大全。8264戶外排行榜匯集國內外最專業的戶外圈從業者和用戶,為您提供最專業最寫實的點評信息,玩戶外就上8264!降價後性價比有大幅度提升,對那些喜歡大空間的朋友是個不錯的選擇。NO.4MSR 雙人超輕三季帳-Nook Tent 06625得分:10.0  詳情>>最新點評(來自@我靜我心):價格覺得還是小貴,攢了好長時間買這款帳篷。很是珍惜。
  • 8264開創非大陸地區第一次露營大會 臺灣金門站
    戶外資料網(8264.com)訊:2013年8264第三屆露營大會臺灣金門站於今日圓滿落幕。本站開創了在非大陸地區第一次露營大會,此次臺灣金門露營大會到達現場150人,90頂帳篷,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及臺灣的驢友參加。通過兩天的露營增進了兩岸人民的友誼,更促進了兩岸驢友的交流。
  • 2016年口碑最好的十大戶外背包品牌排行榜
    8264榜單功能為您提供2016最新戶外類排行榜和用戶點評大全。8264戶外排行榜匯集國內外最專業的戶外圈從業者和用戶,為您提供最專業最寫實的點評信息,玩戶外就上8264戶外資料網!設計也很時尚新穎,可以當書包用,不會被人嘲笑 …… 美軍個人好多有採購犀牛包的,足以證明犀牛包不必軍隊裝備的差。一個背包最最核心的是背負,犀牛的背負看起來比較簡單,其實很舒服很合理,自重也比較輕。終結:值得信賴,科學合理,皮實耐用!
  • 驢友羌塘無人區失聯月餘 女友坐地上哭他頭也沒回
    (原標題:徒步愛好者羌塘無人區失聯30多天,女友坐地上哭他也沒回頭)獨自穿越無人區的90後徒步愛好者馮浩,至今已經失聯30多天了。3月5日,他與女朋友林夕,隊友李志森三人同行,準備徒步穿越1500多公裡的羌塘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