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幼兒早期教育調查:3歲前孩子近四成已上課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上海幼兒早期教育調查:3歲前孩子近四成已上課

2017-08-08 16:20:03來源:新民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燕玲

2017年08月08日 16:20 來源:新民晚報

參與互動 

  你家的孩子報名上培訓課了嗎?昨天,上海市質量協會用戶評價中心發布《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報告,近六成0-6歲孩子已參加各類培訓,其中4-6歲上早教比例已超七成。孩子每周上課超2小時,家庭投入在培訓課程上的平均年花費為17832元。而過度營銷、退錢難、霸王條款等,已成培訓機構的幾大亂象。

  多數家長熱衷早教

  數據顯示,上海家長對於早期教育的重視程度較高,57.1%表示為孩子報了早教課程。其中,0-3歲孩子中有39.9%已開始上課,4-6歲則有73.5%已參加培訓班,可見超七成家長不滿足於幼兒園的教育內容,熱衷於早教課程。

  在這些家庭中,有59.3%至少報名了2門課程,63.2%的孩子每周參加課程時間為1-2個小時。通過數據分析,每個參加早教課程的孩子平均要上2門課程,每周上課的時間超2小時。對部分學齡前兒童來說,已存在一定的「學業壓力」了。

  在培訓類型方面,選擇美術、跳舞、樂器、書法等藝術類課程的比例最高,為47.3%。親子遊戲類以及學科類分別佔46.5%和43.4%。值得注意的是,0-3歲參加早教的孩子中,有41.6%上的是拼音、英文、奧數等學科類早教課程。但相關研究表明,該年齡段孩子的教育重點應是身體和感官的發展,均衡發展動作能力、培養創造力,過早學習拼音、寫字、算術等,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庭年均花費17832元

  對於參與早教的上海家庭來說,課程花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平均每個家庭年花費約為17832元,平均年花費約佔父母年收入的11.9%。然而,從課程效果來看,39.8%的家長表示「不明顯」,24.9%的家長表示說「不清楚」,這兩類家長在早教上的花費每年多數超過15000元。

  對於「早教熱」形成的原因,有51.1%的被訪家長認為早期教育是開發智力,也有40.4%的家長認為「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此外,有26.8%的被訪家長認為報班是出於升學擇校需要。

  調查對採集到的早教機構常用廣告宣傳語也進行了詞雲分析,發現「精英」、「領袖」、「天才」、「贏在起點」等詞是早教機構宣傳時常用的高頻詞彙,體現出強烈的功利色彩。

  早教應以父母為主體

  據上海愛早教網站數據顯示,目前本市約有731個早教品牌、2357家早教機構。報告指出,其中大部分早教機構是以諮詢公司等名義從事早教業務的機構,只需工商註冊即可,準入門檻較低,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隨之而來的售後維權等問題也較多。

  有39.8%的家長表示,早教機構存在過度營銷、盯人銷售,有28.1%的家長遇到「退錢難」的問題,有18.0%的家長曾遭遇「捆綁銷售」、「霸王條款」等。此外,還有6.3%的家長曾遭遇機構無徵兆關門,學費「打水漂」。而在售後維權方面,42.2%的被訪家長曾有過投訴或抱怨經歷。其中約6成得到培訓機構妥善處理,近4成投訴無果,難以成功維權。

  調查指出,部分家長對早教的認知有誤區。最有效的早教,仍應以父母為主體、家庭教育為主要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早期教育並不等於超前教育,不能只注重認字、背詩、閱讀、學特長等智力開發活動,應更多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行為習慣,注重人格教育,增強學習能力、生存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孩子的教育是一項漸進、階段性的長期工程,過分在意「起跑線」上的較量,只會透支興趣和信心。此外,政府部門對於無資質的機構應進行嚴厲查處,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 金旻矣

相關焦點

  • 調查|上海3-6歲幼兒僅兩成每天運動,最愛自行車和滑板車
    調查|上海3-6歲幼兒僅兩成每天運動,最愛自行車和滑板車 澎湃新聞記者 吳潔瑾 2015-04-08 21:13 來源
  • 家長瘋狂追捧早教市場 1歲7個月孩子上課近1年
    早教產業急速擴張 100元一節課讓孩子學到了什麼?  編者按: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 早教熱調查:2歲幼兒背書包「上課」一年花3萬
    「早教熱」需冷思考兒童教育培訓市場調查  隨著兒童節的到來,在北京、南京等大中城市,各種品牌的早教機構紛紛加大了宣傳攻勢,3歲以下幼兒背著書包去「上課」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早教之風愈演愈烈  6月1日一大早,南京市德基廣場的金寶貝早教中心擠滿了家長和孩子。記者觀看了一節「音樂課」,10名家長帶著孩子圍坐成一圈,這些2歲左右的孩子拿著小鼓鈴,一會咬鈴鐺,一會到處跑。教室外,10多個家長圍觀這一「全球同步早教課程」。  這是近年來「早教熱」的一個生動縮影。
  • 幼兒的早期教育如何進行?
    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礎教育。國外很多國家很早就提出了0-3歲兒童智力發展的概念。紐西蘭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從出生開始。0-6歲教育已被秘魯和加納等國納入國家行動計劃。研究人員認為:0-3歲是早期教育的黃金時期,0-3歲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三歲前大腦發育最快,幼兒時期也是心理發展最快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是口語、數字邏輯概念掌握的關鍵期,是行為、性格、人格發展的奠基石。
  • 南京幼兒識字調查:大班幼兒人均識字量近300個
    我國教育部門規定幼兒接受正規識字教育的年齡為6周歲。近日,教育部門重申幼兒園要去「小學化」,不得教孩子認字。不過,原江蘇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語文特級教師陳樹民帶領調查組對我市6所幼兒園的大班幼兒進行識字情況調查,結果發現,有近八成幼兒3—5歲開始認字,大班幼兒人均識字量近300個。
  • 上海幼兒園收費居高 三歲以下幼兒遭遇入託難題
    三歲以下幼兒遭遇入託難題  各方呼喚質優價廉的託幼服務  □晚報記者 楊玉紅 報導  上海近七成家長希望將3歲以下幼兒送入託兒所,但是,託兒所和託小班出現的萎縮,入託難困擾了很多年輕的家長。」昨天下午,家住浦東新區東方路的年輕家長黃女士致電本報教育熱線(63527488),以前,孩子一直是老人撫養,過分溺愛,教養不得當,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了,模仿能力、好奇心也越來越強,於是,黃女士決定給年滿兩周歲的孩子尋找一個託班,讓孩子去幼兒園接受老師的科學引導,還可以找到更多的玩伴。結果發現,原來由政府、單位和街道等舉辦的託兒所大部分都銷聲匿跡,不再招收3歲以下的孩子入託。
  • 成都幼兒早教評論:3歲以下幼兒四川超355萬,誰來帶?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想玲  調查  超過兩成女性被迫辭去工作六成以上家庭希望孩子接受專業託育  隨著生育新政的落地,四川二孩生育率有了明顯提升,但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通過省婦聯對成都、綿陽、廣元、涼山等十個市州5000多個家庭的調查顯示,全省95%以上的0-3歲嬰幼兒由家庭成員進行照顧,嬰幼兒家庭照護負擔導致了家庭二孩生育意願偏低、女性工作和育兒難以平衡以及祖輩生活質量下降等諸多問題。  調查數據顯示,照料壓力大是育齡夫婦不願生育二孩的最主要原因:在已生育一孩的家庭中,有60.7%是由於孩子無人照料而不再生育。
  • 3~6歲幼兒父母的親職教育需求及策略
    《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2015〉10號)指出,要「不斷加強家庭教育工作,進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網絡」。當下,構建有效的親職教育服務體系,為學前兒童家長提供長期、專業的指導,這一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本研究對3~6歲幼兒父母的親職教育需求進行調查,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可能的解決策略。
  • 知名早教機構近三成老師無證 孩子走廊哭沒人問
    陳女士向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反映,然而教育局的答覆卻是:早期教育培訓機構不歸教育部門管。面對自己的親身調查,消費品審團的大眾評審員張女士對此很不理解,「新消法已對格式條款有所規定。上課超過一半課時就一分錢不退,甚至一節課沒上也要扣20%違約金,豈不是霸王條款!」
  • 南京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行動計劃出爐
    □通訊員 錢瑩 金陵晚報記者 蘇麗萍  約17%孩子視力偏離正常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所所長童梅玲主任告訴記者,他們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針對南京市3-6歲學齡前兒童進行包括視力檢查在內的兒童體檢。最近幾年,大約每年都有5000餘名孩子參與檢查。據該院統計,約有17%學齡前兒童的視力偏離正常,其中2/3是屈光不正。
  • 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場所
    15個月大的甜甜,已經有了近一年的「學歷」——她已是北京一家有美國背景的早教中心的老學員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今身邊的寶寶們大多數都上早教,我家的也不能落後啊。」甜甜的媽媽陸敏告訴記者。近日,廣東一項名為「早教的認識誤區對家庭教育影響」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80後」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兒童,最好是神童。
  • 0-3歲幼兒「無處可託」 託幼市場空白如何填補
    導讀:目前上海能提供2-3歲幼兒託育服務規模數共約16200名,佔本市2-3歲幼兒數的8%左右。蘇德中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酒仙橋園區,共有60個名額,在開業數月後就已全部滿員。縱觀北京九個園區的情況,最小的孩子只有六個月大,1-2歲與2-3歲的需求則非常大。上海市總工會的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職工希望孩子入託,原因包括增加與同齡孩子的接觸機會、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家裡無人照護、隔代照料不利於孩子成長等。
  • 上海:惠靈頓幼兒園首次面向中國家庭 採用英國早期基礎教育
    每年學費至少18萬元,被稱為上海最貴幼兒園的惠靈頓(上海)雙語幼兒中心於2月29日開幕。3月1日,惠靈頓(上海)雙語幼兒園將迎來首批近70名學生。 該幼兒中心是惠靈頓公學的第7位成員,標誌著惠靈頓公學教育集團首個面向中國家庭的教育項目啟動。
  • 民革上海市委建言學前教育:將幼託教育延伸至0-3歲階段
    1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民革上海市委獲悉,2017年3月,民革上海市委成立專項課題組,對上海已婚家庭的育兒需求做了調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走訪幼託點、訪談相關部門和人員等,發現現有幼託公共服務與家庭育兒需求尚有較大差距。
  • 廣昌探索幼兒早期教育新模式
    日前,在位於廣昌縣旴江鎮建設東路社區的「慧育希望」早教中心一對一課程室內,22個月齡大的陳嘉寶幼兒與家長羅女士一起在養育師熊志英的輔導下進行早教課程。經過2個多月的學習,她可以快速地分辨綠色、黃色等不同顏色,認知事物的能力比原來有了明顯的提升。該早教中心面積約100平方米,共有三個相連通的房間,被打造成一對一課程室、兒童閱讀區、集體活動室等教學場所,內部裝飾得像兒童樂園般夢幻卡通。
  • 教3歲孩子背誦圓周率:早教班的虛火該降降了
    企查查的數據是,截至2020年5月初,全國與「幼兒早期教育」相關的企業註冊量達3.7萬家,其中經營狀態是在業、存續的企業有3萬家。另一份業內報告稱,到2020年末,我國早幼教領域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僅從早教機構的數量和市場規模去判斷,可能依然不夠準確。
  • 您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了嗎?
    現在的家長們對早期教育非常重視,這關係到孩子一生的發展,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在這種大環境影響之下,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到各種早期教育培訓班學習。然而不少家長在進行早期教育時只重視音樂、美術類的教育,忽略了識字教育,導致孩子上學之後學習落後,在考試時由於識字量不夠,讀不懂題目以致大量失分。不僅家長著急,孩子也會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 教3歲孩子背誦圓周率:早教班的虛火該降降了
    企查查的數據是,截至2020年5月初,全國與「幼兒早期教育」相關的企業註冊量達3.7萬家,其中經營狀態是在業、存續的企業有3萬家。另一份業內報告稱,到2020年末,我國早幼教領域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僅從早教機構的數量和市場規模去判斷,可能依然不夠準確。
  • 報告顯示:北京3歲以下幼兒入託率僅21%
    目前北京3歲以下幼兒的託兒所和託小班出現了較嚴重的萎縮現象。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在京發布的《婦女綠皮書:2006至2007年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報告》透露,目前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3歲以下幼兒的入園率僅為21.4%。
  • 3歲教背圓周率,一節課售價四百元:早教班「虛火」該降降了
    企查查的數據是,截至2020年5月初,全國與「幼兒早期教育」相關的企業註冊量達3.7萬家,其中經營狀態是在業、存續的企業有3萬家。另一份業內報告稱,到2020年末,我國早幼教領域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 僅從早教機構的數量和市場規模去判斷,可能依然不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