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城市生活系列-8萬億規模的健康服務產業,地產商分幾杯羹?

2020-12-11 辛和之窗

近兩年「美好」「幸福」成為地產公司Slogan裡的熱詞:

萬科:「美好生活場景師」

海爾:「社群生態 美好生活」

美的:「世界500強企業,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

碧桂園:「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

…… ……

房企發展除「縱向」衝刺規模之外,也在「橫向」不斷拓展地產的邊界,從單純的「建築商」向「服務商」、「生活商」、「場景商」延伸。

關於「地產+美好/幸福」,辛和看來至少包含四個維度:

(1)商業:經典的經濟學論文《戰俘營裡的經濟組織》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隨軍牧師,手裡拿著一罐奶酪和香菸,在戰俘營裡轉了一圈,手裡就憑空多了一袋食物。站在經濟學的角度,哪怕物質的總量不發生變化,只要人與人之間能夠進行交易,幸福就能夠無中生有。商業,更高級的交易,提高交易效能,幸福感也能得以提升;

(2)教育:先賢孔子的教育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依靠「教育」而非「刑法」、「政令」依舊可以感化人,讓百姓守規矩,實現德政的同時,百姓也將收穫幸福與美好;

(3)公園:公園與地產的關係,至少三個層面:內涵最大的,以新加坡為代表,可以說是公園裡的城市或者花園裡的城市;內涵居中的,將地產與主題公園相結合的複合地產開發,據Mobdata研究院的數據我國主題公園(華僑城、長隆、方特、迪士尼等)市場零售額度到2020年將突破640億元,2021年突破750億元,未來市場無限;內涵最小的,例如住宅項目配套的園林公園或特色綠化,不同層次的「公園」定義,對幸福生活的影響力,自然也不相同。

(4)健康:「大健康」是個時髦的詞語,目前與地產跨界最密切的大概是「養老地產」與「綠色建築」,不同所指,意指的差別也比較大。

辛和大數據,立足地產,以地產+商業/教育/公園/健康為視野,借力大數據挖掘與跨界理論研討,本周起將陸續更新《幸福城市生活系列》文稿,希望對行業發展或公司業務有所貢獻。

大健康

肯定不只是「養老產業」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從事健康產業,這個綱要必讀,先弄懂了健康中國建設的主要指標,才知道從哪裡發力:

16年版的「健康中國建設主要指標」,主要由5個部分組成:

(1)健康水平標準(預期壽命、嬰幼兒死亡率、孕婦死亡率及國民體質標準等)

(2)健康生活標準(健康素養標準、參與鍛鍊標準等)

(3)健康產業標準(健康服務業的總規模水平)

(4)健康環境標準(空氣品質、地表水質量標準等)

(5)健康服務與保障標準(慢性病過早死亡率、執業醫師密度、個人衛生支出比例等)

政府制定五大健康標準,堅持「兩手抓」:一手抓,通過行業監管與市場監管,整治對空氣、水源、居民生活環境造成汙染的個人或企業;另一手抓,通過市場的力量,以2020年目標8萬億,2030年目標16萬億的健康產業,從下至上治理我們的健康環境。

過去中國的醫療服務整體還是以「醫療」為主,目的明確,就是為了治病;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財富的積累,以及對健康的關注,目前的醫療服務已經由「醫療服務」向「健康服務」轉變,由「解決問題」向「發現與預防問題」升級。隨著醫療服務的大方向轉變,以前單純以「醫生」群體為主的行業,逐漸吸引更多行業群體的人們加入,實現「跨界」。

就健康產業來說,狹義的理解是以「健康體檢」為核心,向前向後延伸的一系列以「預防和緩解」疾病為目的的醫療服務或產品的集合。

宏觀的角度

健康產業+地產,有哪些機會?

狹義健康產業的核心是「健康體檢」,

在這裡,有沒有地產+的機會?

據丁香醫生發布的《2019年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闡釋:雖然參與抽樣調查人群中只有41%定期體檢,但隨著年紀的增長,90後的體驗比例由30%提升至70前的61%,體檢意識隨著年齡與社會健康意識的提升,必將持續提高。

從體檢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2018年以「私立體驗機構+境外體驗+私人診所」的健康體檢已經超過20%的比例,三甲醫院與其他公立醫院體檢比例只有77%。

目前發展比較好的專業體檢機構主要是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和慈銘體檢三家,2015年三家合計市場份額佔專業機構領域35%左右,佔整體健康體檢領域5%左右,目前行業整合度不高,地產企業尤其在全國多個城市擁有數百或上千項目的企業,以合作或投資的方式,落地「專業健康體檢」也能實現跨界整合與超越。

健康體檢、健康保險外,

健康幹預、疾病預防與康復醫學,有沒有地產+的機會?

健康幹預/疾病預防/康復醫學,放在健康產業的話語裡看,可以用「消費性醫療服務」來理解。在這個分支醫療服務裡,目前發展迅速的產業主要是:

(1)醫療美容:我國正規醫美療程量已佔全球總量10%左右;

(2)醫療旅遊:攜程旅遊發布《2016年在線醫療旅遊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攜程海外醫療旅遊產品呈現爆發式增長,平均定單價格超過5萬元/人,醫療旅遊是我國出境旅遊人均費用的10倍左右,成為旅遊消費價格最高的項目。去韓國做美容整形手術、帶爸媽到日本等國家做體檢、去歐洲氧療養生、去美國檢測基因,目前已經在中高端消費者中流行起來。

(3)養老+地產:地產人最熟悉的健康產業定義,養老+地產。從十幾年前的北京太陽城,上海親和源到目前大多數城市都有老年住宅、自理型養老公寓、護理型養老公寓等。

微觀的角度

健康產業+地產,還有哪些機會?

宏觀說健康,畢竟有些抽象,沒有「切膚之痛」,那就換個角度,從微觀的角度,感受下「痛感」。

年初丁香醫生發布了《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開篇前第一個圖表就讓人「發憷」:

過去30年,人均期望壽命增加了9.4年,但人均健康期望壽命則僅增加了8年。這組數這意味著,人均壽命雖在增長,但受到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影響,有更多人會在不健康的狀況下生活更長的時間,一句話概括就是:「痛苦的長壽」。

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針對90/80/70/70前的調查,自評健康得分最低卻是最年輕的90後們,「養生」不再是屬於中老年人的專用詞彙,反而是90後人群的流行詞,用個時髦的說法就是「朋克養生」。

對大多數人來說,所謂健康困擾,主要是「皮膚狀態不好」、「焦慮/抑鬱」、「睡眠不好」等亞健康困擾,而非真正的重大疾病。男女之間的差異:女性在皮膚狀態方面比男性更多困擾,男性在性生活與血壓血糖血脂問題上困擾遠高於女性。

微觀/調研的角度,困擾多個年齡層、相對普遍的健康問題,主要亞健康問題。這類「小疾小病」相對高效的途徑是「社區醫院」來解決,更高效的途徑是「家庭醫療」來解決。

(1)基礎監測家用化:2018年檢測類家庭健康醫療用品TOP5主要是血壓計/血糖用品/體溫計/胎心儀/血氧儀

(2)醫療產品家用化:2018年最受歡迎的治療類家庭醫療健康產品主要是制氧機/霧化器/呼吸機,家用制氧機、霧化器免去了定點去醫院治療的麻煩,便捷日常治療,家用呼吸機使用便捷,方便緩解目前非常普遍的睡眠鼾症;

(3)智能儀器家用化:智能醫療或輔助設備,最簡單的就是智能手環。所謂智能主要是指三個路徑:數據採集與同步(例如將血壓、體檢結果同步給子女等家庭成員)、監測與記錄(例如大數據挖掘,將記錄數據與大人群數據對比)、健康方案制定與反饋(簡單如人機互動,繁雜點需要在線一對一問診等);

(4)日常護理家用化:影響生活質量的十大疾病中頸痛/腰痛/抑鬱症/關節炎等疾病都可以通過理療儀、按摩儀等日常護理方式加以緩解。

家庭醫療+地產,最簡單的法子:是否可以根據目標客戶,將以上四類家用化設施,有的放矢做一個健康生活包,做進精裝配置清單?

100年前,孫中山先生搞革命的時候講「知難行易」,現在我們構思「大健康+地產」,其實也是知難行易,「難」點在於如何理解/解構「大健康」內涵與外延,理解不一樣,視野不一樣,方法論也不一樣,理解之後,所謂「行」,就是盤點自己的人力/財力/資源力,能夠落實哪些罷了。

相關焦點

  • 「石墨烯+」領跑健康中國 大健康產業將突破10萬億市場規模
    經過企業自主系統研發,生產技術、工藝裝備的改進和突破,石墨烯功能塗料、複合材料、防腐功能材料、石墨烯防彈衣、石墨烯發熱地板、發熱畫等一批新產品湧現,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充分體現了這一新材料服務經濟發展、服務民生的超強能力。深圳市石墨烯協會會長、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冠平,以及眾多石墨烯行業先鋒企業代表一同就石墨烯的發展前沿進行深入探討。
  • 近十家地產商涉獵新能源汽車產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隨著近日富力集團宣布入股華泰汽車,又一家地產商投資汽車品牌浮出水面,這不禁引起汽車圈一片驚呼。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涉獵」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地產商不下十家。
  • 健康管理服務產業,開啟全齡化市場
    從消費群體看,母嬰護理服務正在走入尋常百姓家庭,不同層次的消費水平也催生了多樣化母嬰照護發展模式。從市場規模和佔比來看,母嬰照護機構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和經濟較發達地區,主要的母嬰照護發展模式主要有醫院模式和會所模式。
  • 康養產業新風口:2030年產業市場規模堪比現在的房地產業
    融創中國將在三方面布局:一是做養老病房;二是為融創社區提供養老服務;三是提供候鳥式健康養老服務。   按照國務院頒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到2030年達16萬億。
  • 打造萬億級醫藥健康產業 成都底氣何在
    擁有良好產業基礎的成都已率先入局,提出將醫藥健康產業打造為具有強勁競爭力的萬億級支柱型產業,並出臺了醫藥健康產業的頂層設計——《促進成都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然而細數家底,2018年成都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僅為3000多億元。這意味著,要用6年時間創造7000億元的產業。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成都醫藥健康產業的底氣在哪裡?
  • 2019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及十大健康產業園匯總分析
    皮爾澤曾將其稱為繼IT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第五波」,特別對於中國來說,目前「健康中國」戰略進一步提升了大健康產業的地位,未來大健康產業前景光明。2017年國內大健康產業總產值約6萬億元,預計到2019我國大健康產業將超過7萬億規模。
  •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
    5G、工業網際網路等賦能傳統產業,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為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新動能。消費新業態加速演進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本就火爆的在線教育市場也持續升溫。
  • 華夏幸福嘉善產業新城締造產業「3+1」格局
    據悉,嘉善產業新城正計劃以產業鏈的關鍵資源和配套功能為抓手,形成四大產業的吸附力:針對影視、醫療健康、新能源汽車的落地需求。還將投資三個關鍵配套項目,解決產業落戶所需的關鍵研發資源和平臺。同時,建設6萬平方米專業高清攝影棚,可服務於電影、動漫、虛擬實境、廣告等攝製。在醫療健康產業方面,預計建設5000平方米中試研發實驗室,專門針對新藥發現和藥品臨床前中試階段的測試。
  • 中國信登:信託存量規模繼續下降,服務信託初始募集規模超4萬億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玉靜)1月8日,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登)披露2020年信託產品登記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全行業信託產品存量規模為20.13萬億元,較上年末繼續下降1.6%。其中,服務信託累計存續的初始募集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
  • 2020年萬億GDP城市排名 萬億GDP城市有哪些?
    煙臺或率先實現突破  對目前處於衝刺階段和已突破萬億GDP的城市進行觀察,可以發現其中大部分城市的特點。  首先這些城市主導產業在全國範圍內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持續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其次,常住人口規模突破千萬,人口淨流入趨勢明顯,為城市發展積蓄原始動力。
  • 萬億養老產業市場,誰在布局?
    萬億市場空間沒有人否認養老這一市場中存在的機遇。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要求,深化養老服務改革,拓展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擴大養老服務就業創業,擴大養老服務消費,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 從服務業主到服務城市——融創歸心社區如何定義天津美好生活
    從「歸家」到「歸心」,從「業主活動」到「歸心社群」,從服務業主到服務城市,融創天津始終引領著都市人追求美好生活腳步,都市品質生活的定義隨之而變……1從22萬+業主到1500萬市民融創天津的共享力量 或將改變一座城市閱讀的習慣「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中,「共享」一詞成為熱點詞語,而共享的理念也改變著都市人的生活
  • 萬億房企魔咒:一場規模極限與突破瓶頸的世紀之爭
    這是與「萬億」規模最接近的三家房企。一年前,這些企業曾在內部不同場合提過萬億計劃,並為這個計劃投下巨額砝碼。以萬科為例,萬億計劃原本預計在兩個戰場展開:傳統地產開發與創新業務。但是不知不覺,有關萬億的故事逐漸被淡忘。「我們內部已經很久沒有提過『萬億大萬科』的事情了。」一名萬科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
  • 中國信登:2020年末服務信託初始募集規模超4萬億元
    1月8日,記者從中國信登處獲悉,2020年度,信託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近半數信託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經濟,為促進疫後經濟復甦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20年末,全行業服務信託累計存續的初始募集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其中資產證券化產品在所有以服務信託為主要內涵的特色業務產品規模中的佔比到年末已漲至近五成,由此充分體現出信託機制在帳戶管理、財產獨立、風險隔離等方面的制度優勢和蓬勃生命力。
  • 中駿三十年,謀局「Fun+幸福生活」生態圈
    借著上海中駿廣場的落成以及成立三十周年的契機,中駿集團今日舉行「Fun+幸福生活戰略發布會」,中駿集團董事局主席黃朝陽表示,中駿的願景是「成為受人尊敬的百年企業,成為全球領先的城市運營服務商」。打造城市立體網絡基於對客戶智慧生活趨勢的研究,中駿集團提出構建「Fun+幸福生活」生態圈。布局方隅公寓Funlive、聯合辦公Funwork、超燃健身Funsuper及到大健康等新型業務板塊,將聯合辦公、商業體系、長租公寓、酒店等打造成城市立體網絡。
  • 「萬億俱樂部」成員寧波話小康底色:開放 創新 幸福
    「萬億俱樂部」成員——浙江寧波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享譽國內外的開放之城、創新之城、幸福之城。毫無疑問,從內河小港向國際大港、從商埠小城向現代化國際港城,開放、創新、幸福是寧波的小康底色。
  • 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在達到2.4萬億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在達到2.4萬億元,且歷年均成穩定增長的發展趨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接近3萬元,健身APP用戶規模也超過7000萬人。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2019年Q1中國健身APP行業公開數據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中國健身APP行業的發展趨勢。
  • 武漢「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新興產業園區連成線組成...
    記者高勇 攝這裡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集聚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聚焦武漢;這裡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一系列重大改革探索在武漢展開。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疫情或成為健康產業觸發器 西數生命加快布局萬億級市場
    事實上,隨著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費結構升級,我國健康產業規模一直維持高增長態勢。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超過5萬億,預計2030年可達16萬億。(數據來源於《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  巨大的需求也促使市場加速發展及有更多的研究投入。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緊密布局生命健康產業板塊。
  • 2020年大健康產業發展大趨勢,養生指南服務中心成首選
    年末了,還有多少在2019年沒有跟上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的朋友在觀望?2020到底要不要加入養生指南服務中心?因為個人能力不夠,在傳統行業難以發展,所以想要健康產業發家致富但又難以做出決定。其實,這根本不用猶豫,當你決定加入大健康事業的時候,會有很多人願意幫助你一起進步,你會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