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學生即將合法化?教師懲戒新規出臺,熊孩子終於有人治了

2020-09-05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前段時間說起小學即將開學,剛剛考上小學老師的表妹很擔心,害怕自己管不好學生。我安慰她說,小孩子不聽話還能打呢!表妹說才不呢,如今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誰敢管教,一個不小心就能讓家長聞訊趕來,如今的老師可難當嘍!我一想,也是。

不僅教師不敢懲戒學生,學生凌駕於老師頭上的事也屢見不鮮。曾有學生受批評時直接甩給老師耳光,還有老師在放學後被學生圍毆,不尊師的行為實在是太多見了。

不過,表妹的擔心可以有所緩解了。如今教育部正在落實老師的懲戒權,並在細則裡詳細規定了怎樣才叫懲戒,什麼情況下可以給學生什麼程度的懲戒,熊孩子終於有人治了。

19年底,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

19年11月,教育部下達《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要求老師懲戒學生時,遵循以下原則:以人為本、合法合規、過罰適當和保障安全。同時又將懲罰程度按照輕重劃分為三個等級:

①一般懲戒:老師可以點名批評、責令學生道歉、要求學生做口頭或書面檢討、通過罰跑步或做其它運動懲戒、罰站或面壁(不超過一節課)、沒收學生違規物品等。

②較重懲戒:限制集體活動、讓學生幹體力活(比如打掃公共區域)、由教導主任訓誡、要求家長陪讀等。

③嚴重懲戒:包括請家長、一周內停課、限令轉學等。更嚴重的,學校可以記過、留校察看,甚至可以勒令退學或者開除學籍。

當然,規則裡也對老師的權利進行了約束,規定老師不能出現直接體罰學生,造成學生身體痛苦的行為,此外也不能辱罵、冷嘲熱諷侵犯學生人格尊嚴等。但如果在懲戒過程中,學生身心損害是因教師以外因素造成的,教師可以免於處罰。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老師「懲罰」學生的膽量。

當然,以上只是徵求意見稿,並不能作為新規實施。但接下來半年時間,各地紛紛出臺正式規定,標誌著老師真的「有人」撐腰了。

20年5月,廣東率先通過立法規定老師懲戒權

2020年5月,廣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通過《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算是正式通過立法確保了老師的懲戒權。條例裡說,如果學生有用硬物拋擲他人、推搡或者搶奪等行為,老師可以制止批評,並採取適當的懲戒措施,但不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辱罵或打罵學生。

針對老師懲戒權立法,更先進的是河北。早在19年10月,河北就出臺了《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明確規定老師對不守校紀、有校園霸凌行為的學生進行懲戒。

通過以上條例可以看出,學校糾正校風的決心和對老師權益維護的決心。

教師懲戒權是雙刃劍,家長對此有意見

當然,也有家長擔心老師因此「濫用私刑」。儘管條例規定,老師懲戒學生需要根據年齡、根據性格特點確保不傷學生自尊心,但這個度如何掌握,十分考驗人。老師怎麼樣才能確定自己的做法是「適度」的呢?如今學生因為心理脆弱受不了老師批評而想不開的事,也屢見不鮮。這裡面老師懲戒失當的因素又佔多少呢?

由此可見,家長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話題討論:你們支持老師擁有懲戒權嗎?】

-----------------------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熊孩子注意,教師有「懲戒權」了,網友:體罰學生即將合法化?
    近幾年,網絡上偶爾會傳出教師體罰學生的新聞,讓很多家長十分擔心平時自己捧在手心裡的寶貝,被老師俗話說「嚴師出高徒」,雖然話說的有些絕對,但對於一些被父母寵壞的熊孩子來說,一味的「和藹可親」根本起不到效果,甚至有些學生已經「凌駕」於教師之上:課堂上明目張胆跟老師頂嘴、拉幫結夥自如出入教室等。
  • 教師懲戒新規出臺,分三個等級專治熊孩子,熊家長也無理由幹涉
    ,「體罰」只是「懲戒」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懲戒的根本目的在於讓學生改正錯誤。家長們終於可以擺脫掉熊孩子這個負擔了,但同時,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卻又再一次被提了出來,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孩子都金貴,罵不得打不得,一不小心老師就會被上告,然後停職停薪,這也讓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日益增長。
  • 教師有了合法懲戒權就可以打罵「熊孩子」嗎
    在中小學裡,一邊是教師對「熊孩子」不敢管、沒法管、怕惹事;另一邊則是教師體罰學生致死事件層出不窮,那麼,教師有了懲戒權就能打罵學生了嗎?2020年9月《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的實施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因為這是廣東省在全國率先通過立法方式,賦予了教師必要的懲戒權。
  • 聽說9月10日後教師體罰學生合法化,教師懲戒權真的來了嗎?
    乍看這標題「體罰合法化」,開什麼玩笑?!於是,我默默地去百了一下莆田度,還真是:漫山遍野的「官宣,9月10日起,老師可以對學生合法體罰,責令休學!1.點進去看「官宣,9月10日起,老師可以對學生合法體罰,責令休學!」——非常好,每篇都不帶改的,洗稿都懶得洗。2.每篇都有這麼一句話「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教師懲戒權這一問題,並要求制定實施細則,以便其現實執行。」
  • 學校「懲戒熊孩子」,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熊孩子」可以被懲戒,這是全國以及地方教育性法規中少見的提法。記者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有關《辦法》相關問題的回應將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統一回應,在此之前不便做出解釋。  「一邊是越來越大膽調皮、難以管束的學生,另一邊則是各種體罰學生的『禁令』、少數家長的非難以及社會輿論的苛責。身為教師,有時連自己是否還有批評學生的權利都拿不準。」
  • 體罰學生要不得!教育懲戒有必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小孩們越來越有個性,「熊孩子」也越來越多,這也給老師上課帶來了不小的困難。老師們也時常會因這些孩子而生氣,同時也難免去懲罰這些學生。一段被標註為「徐州三十一中初二(9)班32個學生被毆打辱罵」的視頻在網上傳開,視頻中一名被指為班主任盧某的女子,對多名學生實施打耳光、揪耳朵、拽頭髮、撕臉皮等行為,並用言語侮辱部分學生家長。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學官方發布通報稱,視頻中涉事老師確為該校老師,存在體罰學生行為。目前,該老師已被停職處理。
  • 教師可以懲戒學生嗎?如何懲戒學生最有效?可以讓學生罰站嗎?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再翻開義務教育法的第29條的內容: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看不起學生,不能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者變相體罰,要保護學生的人格尊嚴。同時,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第21條也對此做了意思差不多的規定。從這兩條法律條款我們知道,教師不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
  • 體罰?變相懲罰?不敢管?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教育部明確了!
    《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規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會傷害學生身體或心理的懲戒措施,如體罰、辱罵、因個人或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等被明確禁止。
  • 熊孩子有人管了!有了「懲戒權」,教師怎麼用?請看
    專家:「通過立法賦予教師懲戒權很有必要」對於教師擁有懲戒權規定的出臺,很多人表示歡迎。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董聖足認為,通過立法賦予教師懲戒權很有必要。「廣東省出臺的條例很有創造性,長期以來,針對一些頑皮無度的學生,或有一些失範行為的學生,老師缺乏有效懲戒手段,有時一旦教導還會引發家校矛盾,如果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給予老師一定的懲戒權,對於更好地確立教師威信、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態,都有積極意義。」董聖足告訴記者。
  • 罰站、面壁、隔離反省、限期轉學……教育部擬出臺教育懲戒新規!
    「熊孩子」學生該咋治?老師手中的懲戒權怎麼用?一直以來爭議不斷!別擔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已在路上!同時,意見稿中明確,學生擾亂課堂或者教學秩序,影響他人或者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教師可採取必要措施,將學生帶離教室或者教學現場,暫時隔離。徵求意見稿發布後,眾多網友針對教師的懲戒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支持嚴懲「熊孩子」,也有人擔心,懲戒權的使用如何把好「度」。
  • 體罰?變相體罰?不敢管?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頒布,老師可以如何懲戒學生?
    會傷害學生身體或心理的懲戒措施,如體罰、辱罵、因個人或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等被明確禁止。《規則》明確了:教育懲戒與體罰和變相體罰是不同性質的行為。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 小學生被體罰後身亡,「懲戒」別變妄為
    評論君說違規的體罰和正當的懲戒,都需要用一根權威的標尺來衡量。這是保護學生,也是保護教師。今天,蒼溪縣公安、教育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證實,高坡鎮中心小學校五年級學生張某非正常死亡前,確曾遭受任課教師王某體罰。體罰確實存在,這也意味著當事教師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事件的後果令人感到痛心,但仍有一系列疑點有待進一步的調查來澄清。
  • 常州一小學要給予老師懲戒權治"熊孩子」,校長回應
    11月22日,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召開了一場關於懲戒制度的聽證會,引起熱議。校長李偉平表示,這次學校醞釀推出懲戒制度,是為了把對學生的懲戒權還給老師,同時也規範老師對學生的懲戒行為。副校長許嫣娜表示,一些熊孩子的行為已經不能用「不小心」、「還不懂事」解釋,不能用「鬧著玩」、「小惡作劇」開脫。「如果一個孩子在課堂上故意大喊大叫,目的就是單純的擾亂課堂秩序,這個時候難道要去對他創出的搗亂方法進行賞識教育嗎?」
  • 教師懲戒學生禁止「連坐」或變相體罰
    《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系統規定,規定了教師和學校根據違規違紀情況可以對學生實施的教育懲戒方式,同時明確了教師實施懲戒過程中被禁止的七類行為,包括「連坐」式懲罰、變相體罰、因學業成績而懲戒學生、指派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懲戒等。
  • 小學生被體罰後身亡,「懲戒」別變妄為
    最近,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高坡鎮小學疑因教師體罰學生死亡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今天,蒼溪縣公安、教育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證實,高坡鎮中心小學校五年級學生張某非正常死亡前,確曾遭受任課教師王某體罰。體罰確實存在,這也意味著當事教師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 再探體罰學生反轉案: 教育懲戒權的合理使用亟待有效支持
    在該理論影響下,2014年出臺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明確表示對「教師體罰學生和以侮辱、歧視等方式變相體罰學生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行為」給予相應處分;與之相對應的《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教育的懲戒也僅限於勸勉、談話,綜合測評登記等軟措施;而即使在明確提出教師擁有懲戒權,於2019年出臺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對該權益也是一筆帶過。
  • 教師實施懲戒權,如何拿捏尺度?
    在中國古代漫長的教育演進歷程中,教師使用懲戒手段對學生嚴厲管教一直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幾乎不會受到質疑。在中國傳統啟蒙經典教材《三字經》裡就有「教不嚴,師之惰」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如果教師不嚴格要求學生,這樣的教師就是懶惰的。時至今日,人們對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還有「執教鞭」的說法。教鞭就是古代教師用於體罰和鞭策學生、類似於戒尺的工具。
  • 馬上評|小學生被體罰後身亡,「懲戒」別變妄為
    最近,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高坡鎮小學疑因教師體罰學生死亡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今天,蒼溪縣公安、教育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證實,高坡鎮中心小學校五年級學生張某非正常死亡前,確曾遭受任課教師王某體罰。體罰確實存在,這也意味著當事教師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事件的後果令人感到痛心,但仍有一系列疑點有待進一步的調查來澄清。根據警方初步查證的結果,張某累計被王某用戒尺打手心4次,罰跪約5分鐘。有網友提出疑問,這樣的體罰為何會直接造成死亡?
  • 馬上評|小學生被體罰後身亡,「懲戒」別變妄為
    澎湃評論員 李勤餘最近,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高坡鎮小學疑因教師體罰學生死亡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今天,蒼溪縣公安、教育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證實,高坡鎮中心小學校五年級學生張某非正常死亡前,確曾遭受任課教師王某體罰。體罰確實存在,這也意味著當事教師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事件的後果令人感到痛心,但仍有一系列疑點有待進一步的調查來澄清。
  • 教育懲戒不能和體罰混淆!教師為何要違規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教師體罰學生#2021年新年伊始,也就是元月12日,武漢市江漢區北湖小學某教師在課堂上對多個學生進行竹板打手心懲罰。據網絡報導:學生排隊每人被打三五下,老師會提醒要求學生伸左手挨打。某老師的這一懲戒手段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立即成立由局紀檢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進駐北湖小學,對此行為展開了深入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