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冬梅:線上線下融合是趨勢,在線教育推動理念和體系變革

2020-09-10 芥末堆看教育

和平區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盧冬梅正在對和平區在線教育成果做介紹 李海顏/攝

芥末堆訊 「停課不停學」期間,學校是如何開展線上教學的?複課後,在線教育會不會就此停止?9月3日,在天津市和平區教育信息化進展交流活動中,和平區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盧冬梅表示,疫情期間,和平區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實現了「先學後教」線上學習模式。線上線下融合是教育發展的趨勢所在,在線教育更多的內容可以延伸到線下教學中,是可以複製的。

「3周自主學習+1周直播輔導」的教學模式

「『停課不停學』期間,我們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實現了『先學後教』線上學習的過程。」盧冬梅介紹,所謂的「先學後教」即學生通過觀看區內老師錄製的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並完成老師發布的學習任務,老師則根據學生任務完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線上個別輔導,整個教學過程都在「和平智慧校園」中實現,後臺會記錄全過程學習數據。

基於後臺數據分析,盧冬梅發現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沉澱著許多共性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因此,在後期的教學過程中,和平區對線上教學節奏進行了調整,在課程投放上,由最初按每天課時量投放到依據學生學習情況投放,減少了課程投放的內容和數量。同時,還增設了「複習鞏固周」,學生在線自主學習3周後,安排1周老師直播答疑的時間,以此來解決學生在線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回顧「停課不停學」期間和平區的線上教學工作,盧冬梅用全員、全環節、全在線進行概括。全員即老師、學生、管理人員、教研人員和家長;全環節是指線上教學涵蓋了學校管理、教研、教學等所有環節;而全在線則是指教與學所涉及的各環節和人員動作都需在網際網路上完成。

在線教育推動理念、評價體系的變革

談及在線教育影響,盧冬梅認為,四個月的在線教育給和平區帶來的是從理念到評價方式的變化。首先,在理念上「泛在學習」得到了認可。「停課不停學」期間,激發了學生和老師們在線學習的潛能,使他們漸漸認識到線上教學也能夠實現與線下類似但不等同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效果的評估上,基於證據的評估被廣泛應用到了教學過程中。傳統課堂對學習效果的評判則主要基於老師的經驗。而線上教學,老師們則需通過直播互動來確定學生是否在場,通過觀看後臺數據、批改學生作業等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判,而這些都是基於證據的過程性評估。

此外,教學資源評價標準也相應的發生變化。以往的教學資源是基於老師而開發,側重於教;現在的教學資源則是基於學生自主學習而開發,兼顧了教與學。而這一變化的表現形式主要體現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上。

「教學資源不是一個固化的東西,它要允許其他的教育同仁對它進行二次開發,這個我們給老師留了一定的空間。另外,就教學資源本身而言,在資源設計時也帶有一定的互動性。」盧冬梅說,未來和平區會將教學資源與知識圖譜相結合,進一步提升資源在互動性上的表現。

線上線下互動式學習是未來的趨勢

複課之後,在線教育是否就此停止,盧冬梅給出了否定答案。她認為,「線上線下終究是要融合的,疫情期間很多的事情雖具有一定的不可複製性,但有更多的內容是可以去延伸到線下,是可以複製的。」

那麼線上學習如何延伸到線下,與線下進行融合呢?盧冬梅表示,首先,簡單的知識可以通過線上規模化的學習完成,而對於學生無法在線上自行完成高難度知識的,可以通過在線下進行補充。

其次,可以通過線上個性化指導進行查漏補缺。盧冬梅說,在大班額班級制度下,個性化的指導很難進行,而這一切可以通過線上完成。同時,還可以利用在線數據的優勢進行精準的學情分析。

而在教學合作互動上,盧冬梅說,未來的教學將打破班級、年齡甚至學校的限制,學生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學習共同體,老師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教學共同體。

基於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和平區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兩重目標,近期目標是促進師生之間教與學更高效,遠期目標是探索教育個性化與規模化兼顧的破解之道。

在教育信息化上,盧冬梅介紹,目前和平區已有網絡教學平臺「和平智慧校園」和網絡管理平臺「和平智聯校園」,下一個戰略是搭建一站式學習平臺「和平學習場」。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教育發展趨勢不可逆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使得學生「停課不停學」已經深入人心,眼下複課在即,是否繼續使用在線教育教學成為許多老師、學生和家長心中的疑問。對此,兩會委員提議「抓緊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此次疫情期間,為保證老師和學生的安全,許多學校都實行了在線教育,這樣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在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對我國的傳統教育理念產生了不小的衝擊。
  • 在線教育推動育人方式變革
    如何發揮在線教學優勢,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將在線教育作為育人方式變革動力,提升育人服務水平,是復學複課後學校教育教學面臨的關鍵問題。學校應該思考,如何讓這次疫情期間的教育探索實踐賦能教師、賦能學校,成為未來教育變革與創新發展的推動力量。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央廣網上海12月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12月3日,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回望2020這特殊的一年,線上線下加快教育融合,湧現出未來教育改革的新圖景,新樣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將引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十四五」將是教育信息化跨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在線教育新模式創新將成為推動學校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教師角色的轉變,多元化課程的構建,自主學習的激發等熱點問題交流與碰撞,在10月29日「回·XIANG」——「課程星球」百校聯盟論壇上,來自國內29名著名教育專家,在雲端共同開啟「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變革論壇」,深入探索基於新技術、新方法的融合式教學模式,促進更加公平而又更高質量的教育發展。
  • 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融合 "新零售"推動商業模式變革
    7月8日全球首家「自動識別、即走即付」的無人零售店「淘咖啡」亮相於杭州阿里淘寶造物節;7月14日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第一樣本」——盒馬鮮生整體品牌對外發布;8月8日天貓與銀泰合作的新零售理念的首發項目House Selection生活美學館一天的銷售額比上月增長800%,客流量增長700%。 「純電商時代過去了,未來十年是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時代。」
  • ...立新: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時代的師範教育標杆高校
    我們應抓住疫情帶來的教育創新發展機遇,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高校信息化條件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華師智慧和華師方案。——系統推出線上教學應用指南和在線教學專項培訓資源,指導教師製作在線視頻、直播教學,提升線上教學質量。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需內容和平臺協調推進
    未來學習將通過內容與技術相互賦能與深度融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不斷突破學習的時空限制。而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方式將進一步拓展教育場景,降低教育成本,提升學習效率,逐漸積累並打通學習數據,滿足高層次個性化教育需求。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高寒:我是翼歐教育的高寒,剛才聽到林總講到相當於從校內走向線上。我們公司是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平臺,疫情之前我們就是做在線直播上課的系統,今年也是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算是從線上走進了校內,我們也會服務教育培訓企業的線上直播授課的功能,也會給中小學生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平臺。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而現在受到底層基礎技術的迭代和5G等網際網路設施的不斷升級,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過程改變了原有的學習形態,整體呈現出不可逆轉的趨勢。線上線下融合式教育學習是未來趨勢未來的教學模式將打破班級、年齡甚至學校的限制,學生們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學習共同體,老師們亦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教學共同體。
  • 聚焦線上線下融合教學變革| 「課程星球」百校聯盟邀您加盟
    全國中小學延遲開學,線上教育成為「剛需」,信息化教學經歷了一場大考。作為在全國率先開展教育信息化的城市,青島自2015年以來,連續三年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編制起草了《青島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
  • 聚焦線上線下融合教學變革「課程星球」百校聯盟給您寄出邀請函
    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國中小學延遲開學,線上教育成為「剛需」,信息化教學經歷了一場大考。作為在全國率先開展教育信息化的城市,青島自2015年以來,連續三年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編制起草了《青島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
  • 線上線下融合是教育發展必然趨勢!山東和鳴教育詮釋1+1>2
    「通過過去的經驗來看,線上+線下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的角色也勢必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應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網際網路線上+線下的教學體系,如果能夠完美地將線下與線上進行融合,發揮各自優勢、揚長避短,就能實現「1+1>2」的效果,這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在線互動課堂的體驗和教學效果,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和好評。同時新東方也在不斷對雲教室進行用戶體驗升級。近期,新東方雲教室與相芯科技展開合作,對教師端視頻輸入進行視頻美化升級,讓在冊的教師,能以更好的狀態為學生線上教學互動。
  • 趨勢與變革:高校開展線上教學的幾點思考
    教育信息化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涵和顯著特徵,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觀念更新、模式變革,是信息化社會的時代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基礎,依託各類智能設備及網絡,積極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研究和示範,推動新技術支持下教育的模式變革和生態重構。
  • 楊曉哲:看未來,線上線下融合的實際與趨勢
    預判不少省份的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學生們都已經陸續返校,不少人預言教學將走向新的局面,將實現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如果不上網,試問我們所討論的線上線下高度融合難道又是之前的割裂的嗎?來學校還是不能上網,最多加一部分回家線上輔導?那怎麼可能有高度融合呢?怎麼模糊線上線下邊界呢?怎麼進行教學內容的重組與學習流程的再造呢?怎麼處處、時時、人人的泛在學習呢?難道都是空想?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達成合作,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學習方式變革...
    雙方將在數字教育普惠、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教育大數據應用、教育技術創新、學習方式變革、教師培訓、公益扶貧等領域開展務實和深入的合作。據介紹,未來雙方將在「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的框架內,面向2035遠景目標,在數字教育普惠、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教育大數據應用、教育技術創新、學習方式變革、教師培訓、公益扶貧等領域開展務實和深入的合作。同時,雙方將圍繞未來學校探索的難點問題,組織開展5個實驗研究課題,有關成果將擇優納入「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
  • 官方認定「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美閱教育助力在線教育
    線上線下融合需要做有很多,比如:從技術上來看中國在線教育經歷了從遠程教育平臺、培訓機構轉戰線上到目前的網際網路公司涉足在線教育三個階段。現如今的網際網路技術手段,推動著在線教育的發展。培訓機構如果想要進行線上化,離不開一個像美閱教育這樣穩定且功能豐富的網際網路工具。對於培訓機構來說,線上化不只是簡單的直播授課,而是一套完整的線上教學體系。
  • 俞敏洪:上萬家線下機構倒閉,疫情也給行業帶來了變革與機遇
    畢竟,這是疫情以來中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 2020年服貿會首次增設教育專題,舉辦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和教育服務專題展,這凸顯了中國教育服務在服務貿易體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
  • 騰訊教育年度盛典米樂教育米樂英語鄭玲玲: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
    、教育媒體人等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教育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教育創新和變革出謀劃策。 鄭玲玲: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到,雖然網際網路已經快速發展很多年了,但是很多學校的教育信息化能力,都還是比較落後於教學需要的。疫情倒逼學校和老師們更新教學理念和學習信息化技術,網課打破了學校、教室的圍牆,突破了時空的界限,讓學生和教師認知到傳統課堂教育的局限性,這種影響是巨大而且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