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三的錯題本,有學霸這樣支招,你覺得適合你的孩子麼?
筆者前不久,發了篇小文《高三同樣是刷題,為什麼有的考進名校有的名落深山,到底差在哪兒》,沒想到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及熱烈討論。
在談到好些高三同學,都須有個錯題本,以不斷加深該種題型印象、理清思路,以總結對於之前所沒掌握的知識點的理解。對此,有學霸為了節約寶貴的複習時間,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如果經濟條件許可的同學,可以借鑑!有思想的東西就要分享才對嘛!是麼?
經驗之談,要刷就刷高考真題,有詳解的那種。一套題買三本,第一本做完後,在第二本上標出錯題。解析完錯題後,一個月後,重新做第二本上標記的錯題,這次再出現的錯題,就要認真對待了。先解析,後分析,再歸納。最後問老師,反正是一定要搞懂。期末的時候做第三本上的錯題。其實我就不明白了,好多女生抄的那個錯題本,那麼厚,寫的可認真了,寫的可規整了。有什麼用?你多買幾本一樣的練習冊不就完了嗎。耽誤那時間幹嘛。無用功!
這種錯題本的方式,一經貼出,立即就受到了一些家長朋友的歡迎:
網友說:一看就是聰明之人,方法很棒,我收藏了,以後用於我女身上!
對於這種錯題本的方式,一部分家長支持,也有一部分家長說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支持派一:對的,這種方式,在高三同學身上可取,因為高三的同學時間太寶貴,若把很多時間都放在抄寫錯題上,真是有點點浪費。
支持派二:方式可取!確實可節約時間!就是要認真對待,抄寫錯題,不是目的,目的就是要搞懂不會的那種類型和知識點。
支持派三:可取!方法很棒。節約時間,建議我兒子嘗試。
支持派的理由,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節約時間!
不過,也有家長,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及疑惑:
反對派一:建議孩子還是要有個錯題本,以詳細歸納每個單元所沒掌握的重要知識點。一套三本練習冊的方式,很考孩子的收納能力,在書桌都堆不下的情況下,如果每科每套練習冊都一套買成三本,而且相差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再拿出來複習,時間跨度有點大,不方便翻閱。
反對派二:針對孩子的薄弱科目,還是建議孩子有個錯題本,最好還是隨身攜帶的那種,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翻閱,比如像英語這樣的記憶科目。一套三本練習冊,不好攜帶。
反對派三:雖說高三時間極其寶貴,但還是建議孩子有個錯題本。因為一套三本的練習冊,知識點是撒網似的,不利於把它們歸在一起,系統複習,如果有個錯題本的話,就可以針對某個不懂的知識點,進行複習及查漏補缺。
反對派的理由:不方便擱置,雖說在抄寫錯題上節約了時間,但在其它方面又浪漫了時間,而且練習冊一般都和A4紙差不多大,也不方便隨身攜帶。
於是,中立派和優化派來了,他們說:
中立一:一看這個孩子就是動了腦殼的聰明男生,如此愛動腦,想必成績也很不錯吧。但方式可能不是適合所有的高三同學。每個同學的基礎不同,學習習慣與學習方式不同、家庭條件也不同(當然,只要經濟條件許可,一般幾本練習冊,家裡還是很樂意的),如果既有一套三本的真題練習冊,外加一個可隨身攜帶的錯題本,那可能對同學們的複習會更好!
中立二:錯題本不要放棄,三本一套的練習冊也擁有。錯題本主要針對薄弱科目的系統複習,抄一遍題目,可能更會加深印象,節約可能節約的時間,在整死都弄不懂的題目上,多問老師,並把相關解題思路記在錯題本上,隨時複習,以便快速吸收。
中立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錯題本和三本一套的練習冊同在,這樣,既可節約一些不必要的抄寫題目的時間,也可建立自己系統的知識點,以便更好的複習。
親愛的網友,關於高三的錯題本,你覺得怎樣才更好、才更有利於同學們的複習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