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校學生有多瘋狂?

2021-02-07 這才是日本

點上面藍色字,一鍵關注我們。

在日本有很多女子學校,顧名思義女校裡聚集的全都是女學生。為何如此大受歡迎,想必應該有以下的原因:在有男孩和女孩的合校裡,他們會受到社會和內在的一些幹擾,但是在女校就不會發生。

對於公眾的期待和固有的偏見也可以打破。其實將來會有專門的為異性分心的時期。很少幹擾的意思是說一個女孩可以專心的來關注她自己,認識自己,發現新的事物,形成自己的思想等等。她可以破除思維的框架,但不會帶來任何麻煩。這種類型的學校之所以要有僱用老師是因為她們懂得女孩,她們懂得女孩子是怎樣學習的。她們會提供這種培養的環境且鼓勵每個女孩所需的,令她們成為她們能做到的和想成為的人。她們提供且樹立榜樣,呼籲鼓勵女孩子們。

當一所學校不用提供兩種性別的住處,它就簡化了運作一所學校所需的程序。唯一的焦點對準了女孩,她們的需要和她們的活動。沒有關於性別的教育,女孩的生活環境和社區活動,都是主要針對女孩的需求和特點。目前像這類學校在中國也日漸普及。每天與同性共玩、共學、共飲的她們久而久之想必會和普通學校女生的言行有所不同吧?那麼,這些女校的女生們身上具有著怎樣顯著的特徵呢?是否會比一般的女生更加瘋狂呢?

就此,日本goo排名網站進行了排名調查對於她們身上顯著的特徵,位列首位的是「經常和女性結伴同行」。這個現象同樣也出現在了男校當中。由於平日習慣了與同性無拘無束的相處方式,因此當和異性接觸時會感到各種不適吧?而位居第4位和第6位的「男性朋友少」和「不善於和男生交往」也正是證明了此情況。

排名2位的是「對男生抱有很高理想」。由於在現實中很少有跟男生接觸的機會,因此很多女生對男生抱著很高的幻想和期待。但世界上並沒有傳說中的白馬王子,如果一直活在夢幻中,今後肯定會受到更大的精神衝擊吧?

另外,第10位是「被壞男生欺騙玩弄」,恐怕這也是因與男生接觸的機會過少而致。可見,女校固然有很多優點,但弊端也是真實存在的。因此,平日培養正常的男女交往,適當地保持陰陽平衡是關鍵。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日本女校學生的那些瘋狂特質:

經常和女性結伴同行

對男生抱有很高理想

家中有錢

男性朋友少

言談舉止很有素質

不善於和男生交往

很容易害臊

對男生很饑渴

性格爽朗

容易被壞男生欺騙玩弄

近期文章精選,回複數字編號閱讀

68、《日本女人的溫柔——從一張手帕說起》

69、《32張圖帶你走進日本,我驚呆了!》

70、《在日本待久了養成了的60個「壞」習慣,回國一定要改!》

71、《父母最大責任是什麼?從日本兩件小事說起》

推薦好文:

一周一發工資的澳洲人,收入有多高?——這才是澳洲:Austr-4

相關焦點

  • 實拍日本女校的女生真的和日劇完全不一樣
    在日本、韓國的學校有男校、女校、和男女共校的區別。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女兒去女校就讀,這樣可以成為一個淑女。其實在男生眼裡頭,女校一直都是很神秘的,他們想像中的女校的女生就像圖中的女孩們一樣優雅美麗。亦或者像這幅圖中一樣可活潑陽光。但事實上你們的想法是錯的!
  • 易害羞憧憬男生 日本女校學生的10大特徵 (組圖)
    在日本有很多女子學校,顧名思義女校裡聚集的全都是女學生。目前像這類學校在中國也日漸普及。每天與同性共玩、共學、共飲的她們久而久之想必會和普通學校女生的言行有所不同吧?那麼,這些女校的女生們身上具有著怎樣顯著的特徵呢?
  • 從國立名門到貴族女校,日本女子大學特輯
    筆者作為罕見的國內某女高畢業生,私以為女校三年是迄今為止的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時光。由於單一性別所帶來的特殊性,自由的學風,開放的思潮,以及獨為女孩設計的少人數教育,這些是女校與生俱來的長處。日本的女子大學也是如此。接下來介紹的女子大學均從培養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出發,以注重專門性的少人數教育為特色展開課程,並在偏差值,就業率等方面有著不俗的成績。
  • 在日本念女校和男女合校的差異在哪?
    日本學校從中學開始有男校、女校以及男女共學的區別,很多家長會讓女兒就讀女校,希望她能健康自由地成長。在男性眼裡女校一直比較神秘,那麼實際上念女校和男女合校的差異在哪?對此,日本網友畫了這10張圖…..馬上讓你看出區別!
  • 日本歷史上首次有女校招收男生,建立女子大學到底有沒有必要?
    前幾天,日本女校中最出名的御茶之水國立女子大學,突然宣布從2020年起開始招收存在性別認知障礙症的「男生」。即使身份戶籍上的生理性別為男性,只要自認為是女性的跨性別者都可以申請。一時間,世間輿論紛起。如果故事反過來,像礦大、軍大之類的男校,突然宣布接收存在認知障礙症的「女生」,我想社會的反應不至於如此沸沸揚揚吧。
  • 「原本是女校卻有男生進入」的動畫盤點
    明明是一間女校——全是女生組成的神秘花園,卻有男生進入?原本是女校,終於開始招收男生,而那個幸運兒就是你?
  • 名校志向塾日本女子大學特輯——從國立名門到貴族女校
    談到女校,或許國內的小夥伴對此不太了解。筆者作為罕見的國內某女高畢業生,私以為女校三年是迄今為止的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時光。由於單一性別所帶來的特殊性,自由的學風,開放的思潮,以及獨為女孩設計的少人數教育,這些是女校與生俱來的長處。日本的女子大學也是如此。
  • 有這種好事?「原本是女校卻有男生進入」的動畫
    明明是一間女校——全是女生組成的神秘花園,卻有男生進入?原本是女校,終於開始招收男生,而那個幸運兒就是你?
  • 學術成績排行榜,看這些英國寄宿女校究竟有多優秀?
    提起精英女性的培養,英國頂尖私校,尤其是歷史悠久的女校一直都是全球聞名。 單一性別的女校,根據孩子不同成長規律和特點,設置不同的課程和活動,因材施教,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
  • 精英女性的誕生地,英國頂尖女校到底有多優秀?
    提起精英女性的培養,英國頂尖女校一直都是全球聞名。單一性別的女校,根據孩子不同成長規律和特點,設置不同的課程和活動,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培養無數精英女性的英國頂尖女校top 5。
  • 英國頂級女校的預備小學!女校篇!
    所以與其對應的有一批優秀的女校中學,被英國許多有女兒的中產階級家庭所青睞,比如Wycombe Abbey, Cheltenham Ladies』 College, Downe House, St Mary’s Ascot,  Benenden, City of London girls school,
  • 聖瑪利亞女校檔案出版 重現張愛玲"憂鬱"的中學時代-聖瑪利亞女校...
    聖瑪利亞女校從1881年建立到1952年7月由政府接管,歷時71年。作為近代上海最知名的教會女校之一的聖瑪利亞女校,外界最為熟知的是其知名校友作家張愛玲,但關於學校本身的歷史研究並不多。隨著長寧路原址被拆除,市三女中終於將聖瑪利亞女校塵封多年的歷史檔案首次整理公布,編撰成3本《聖瑪利亞女校》系列叢書,日前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
  • 「美麗家鄉」黃臺路10號——青島日本高等女校舊址
    青島日本高等女校舊址---市北區黃臺路10號1914年,日本第一次佔據青島,大批的日本僑民渡海來青,為了其子女上學,1916年4月,日本佔領者在黃臺路建設了青島日本高等學校,落成於1917年,由日本建築師仿德式風格設計,建築風格為近代哥德式。中國收回青島後仍繼續開辦學校。1923年改為青島高等女學校,1928年時有學生368人。
  • 以早稻田、慶應大學為目標 升學率最高的竟是女校?!
    人民網東京7月1日電 眾所周知,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是日本私立大學中的領軍院校,日本的高考學子能夠考上這兩所學校實屬不易。近日,日本媒體統計調查了日本高中的升學率,發現東京女子學院229名應屆畢業生中,有39名學生考入了早稻田大學,是日本全國中以早稻田大學為目標升學率最高的高中。
  • 【FS精選】混校好,還是分設男校和女校更好呢?
    肖思芮回答樓主這個問題,作為一枚女校學生來說,無論怎麼回答似乎都不能很全面呢.不過很喜歡女校,尤其是從男女平等的角度來講,因為現在性別歧視在各國都還是存在(除少數北歐國家之外),作為年輕女性,在女校更能得到有競爭力的培養。當然本文閒扯的都是一些世界一流學校,克萊登大學和愛麗斯頓商學院之類就不討論了呵呵呵。
  • 日本明治時期女校裡的師生戀
    明治時期,日本社會各界積極創辦女子學校,為女子提供教育機會,如橫濱女校、橫濱共立女校、女子學院、神戶女學院、京都同志社女校、東京立教女校等。這些學校的設立對普及女性教育、向女性傳播西方文化理念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明治女學校於1885年(明治18年)由牧師木村熊二創立,島田三郎、田口卯吉、植村正久、巖本善治為發起人。
  • 女校:你所不知道的文化史 | 繆斯夫人
    從這幅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年齡參差不齊,有的還抱著娃兒。為了吸引學生,教會女子學校採取各種措施,特別是通過給予物質幫助來吸引來自於貧困家庭的女孩子。這些花費,學校也會通過學生從事力所能及的有償勞動來予以補償。通常教會女校每天安排一到三小時學生勤工,譬如進行紡織、縫紉、園藝、烹調等課程。此後,國人在各地也開始興辦女學。
  • 世界著名女校,如何實施性別教育?
    研究列出了單性別教育的好處,其中包括消除學習時男女之間的差異、改善學生學習問題、使女生有更多擔任領導的機會、避免性別不同的師生偏見等。從歷史上看,19世紀以前單性別教育非常普遍,由於天主教會長期以來認為男女學生同校是對正常而恰當的兩性分離的背叛和挑戰,那個時候大部分中學、大學都是男校或女校。而早期的這種單一性別教育,是在基於性別歧視之上建立的男子學校或女子學校中進行。
  • 市三女中:貴族女校來過群男學生
    原標題:【海上記憶】市三女中:貴族女校來過群男學生  1987年,由於原在上海文化廣場的上海市戲曲學校校舍翻修,第三屆崑劇演員班借住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60名學生中,不僅有20名女生,更有40名男生。此後三年,崑曲班的學生們在這所全市聞名的女校裡默默用功。如今在臺上挑大梁的「昆三班」的「角兒」們,都曾承教於此。
  • 關於女校的那些冷知識
    在 1960 年代,越來越多的大學都開始招收女生,女校的數量銳減,很多女校都面臨著是否要與男校合併或開始招收男生的選擇。當時 Wellesley 的校長 Ruth Adams 頂住壓力,選擇保留 Wellesley 作為單一性別的學校。這樣的選擇在當時看,也許是為了不忘學校的創立初心,也繼續為女性爭取更多獲取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