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二三式:好家長,給予子女「榜樣」和「空間」

2020-08-27 智態DNA—量子

原創 楊斯喬 博士







導言:


自己的子女未來成為什麼樣子,其實是可以完全藉由家庭和教育來塑造的。


子女的成長總是和【父母的表現】【behavior of parents】直接產生巨大的【正比例】【direct proportion】聯繫。


一個家有書房的家庭和一個經常參與打麻將的家庭所產生的孩子,肯定在未來是不一樣的。




【1】


父母的對話,在另一個層面則更是經常左右著自己孩子的【表現】【behavior】和【思想】【thought】。


一個家庭的父母知曉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樣,但是具體進入生活時,人們就忘掉了。


某種意義上講,當我們有孩子了,那個家就更像是舞臺和劇場。

作為家長,我們要帶著戲入場。

—— 至少,我們不能在家裡想怎樣就怎樣了。


因為,一雙眼睛和一對耳朵在感受著我們,作為父母我們開始被逐漸懂事的孩子評估、被模仿,被孩子們來效仿!



我們的禮貌。

我們的習慣。

我們的思想。

我們的品德。

我們的愛好。

我們的髮型。

我們的一切,都是孩子們的原型來源。


我發現:為了孩子,自己連回家說話都更謹慎了。




【2】


在沒有孩子之前,我更喜歡用【肯定句】【affirmative sentence】來發言和說話。


但是,當自己的孩子越來越現顯出過人的聰明和敏感之後,我開始反思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我們和孩子之間,更多的像是鄰居和平等的同事。


尊重他們。

給他們空間,更重要。

忍讓他們。

給他們自由的聯想,更顯迫切。


我開始使用問句和等待來與之相處,我發現最好的教育是啟發而不是管制;是溝通而非強制。




小結:


如果我們掌握了善巧方便的語氣和溝通技巧,我們的孩子會變得更聰明、更友好、更願意聽家長那個的建議和安排。


我們可以嘗試著從給予子女更多的空間開始,減少說教、減少管制;多使用真誠的等待和善意的啟發式提問!


很有效!


相關焦點

  • 985 二代「內卷」真的不可避免嗎?
    但她的結論我卻並不那麼認可 ——「大城市資源的豐富程度,趕不上優秀人才的積累程度。」,這是京滬家長痛苦的源頭。而她又問道:「那麼,能不能減少小地方的名額,增加大城市名額呢?」你幾乎要嚎叫了:「這不公平!大城市匯集了這麼多優秀人才,但升學率不升,這不是歧視優秀人才嗎?!」她的答案也很簡單:「曾經國家平均分配的名額,未來還將平均分配。
  • 「融合教育」在臺灣:是「融」或「不容」?
    班上總有 1、2 個讓大家覺得「有點怪怪」的同學,他們或者會在某些課程跑去其他教室上課,或者體育課時,只能在旁邊看著大家打球、遊泳。平常他們雖然與大家一起待在教室裡面,你卻總覺得好似有一道隱形的牆難以突破?──這正是臺灣以「融合教育」為名、卻是以「整合教育」為實的教育現況。什麼是「融合」教育?
  • 「榜樣堂九年一貫制學校」首屆英語風採大賽
    014月17號下午,參加決賽的24組同學齊聚榜樣堂多媒體教室,按班級有序坐好,由英語組三位老師擔任評委,實行現場評分,根據選手表現力,口語發音準確度,以及道具準備情況進行打分、評獎。02榜樣堂師生們為了本次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榜樣堂英語組全體教師一起策劃開展校級1-3年級的英語風採大賽,首先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劃,明確分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各年級英語教師在比賽過程中給予學生全程指導,讓學生不僅增強自信和口語表達能力,更是通過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 「成功的孩子」太多,請作為家長的你,多培養「好孩子」
    他認為,阿部走的這條「少有人走的路」,讓我想起鄭淵潔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用50種教育方式,去教育1個孩子,而不是用1種方法,去教育50個孩子」但我們無法阻止的,是「教育成功學」的遍地開花:「你兒子去了哈佛?
  • 教育孩子要「慎始」---寫給父母
    第一個故事:有一個爸爸臨終時,告訴他的兒子說:「我想要吃肉。」兒子一想,爸爸平常最喜歡吃肥肉,所以立刻買了一大塊肥肉,煮好端來給他的爸爸。沒想到,這個爸爸看到這一大碗肥肉,止不住悲哀,放聲大哭。兒子困惑的問:「爸爸你怎麼了?」
  • 弱肉強食的世界裡,太多家長把孩子的「善良」當「懦弱」
    他認為,阿部走的這條「少有人走的路」,讓我想起鄭淵潔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好的教育者,應該用50種教育方式,去教育1個孩子,而不是用1種方法,去教育50個孩子」但我們無法阻止的,是「教育成功學」的遍地開花:「你兒子去了哈佛?
  • 全面分析美國子女教育基金狀況
    導讀:當你關注到美國教育基金時,我深信不疑你是一位合格的家長。你對孩子的愛毫無保留、不求回報;你希望你的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你期盼他們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將來能過上衣食無憂、經濟富足的生活。然而,不斷上漲的物價,通貨膨脹率的上升使得許多家長難以負擔孩子的教育。俗話說:孩子是甜蜜的負擔。
  • 寶寶可以喝「開奶茶」或「七星茶」嗎?
    作者:寶寶知道 阿喵圈裡有不少媽媽問:「可以給孩子和七星茶嗎?」現在分享給大家!什麼是「開奶茶」和「七星茶」?「開奶茶」與「七星茶」是家傳戶曉的嬰幼兒涼茶,常用於小兒受驚夜啼、痰熱積滯、乳食內積的情況。
  • 與多摩美環境設計學科畢業設計師聊聊「空間」與「家具」
    「空間」與「家具」的關係在近一百年以來一直發生著變化,「家具」最初是僅是作為「空間」的附屬品,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家具」逐漸的成為建立「空間系統」的必要元素。家具設計作為對空間的再設計來說,「家具」與「空間」成為一個整體,兩者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卻又互相獨立,換言之,通過家具之間的組合,可以使得空間呈現出新的機能和面貌。
  • 教養子女的最有效方法
    養子女是為人父母者最關注,也是最頭痛的問題,尤其是在這自由民zh u和個人主義高張的世代,許多父母對子女簡直是束手無策。我自己則從聖經裡學到不少寶貴而有效的方法,茲和大家分享一二。   父母的責任   聖經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
  • 百度網盤:「免費空間」的價格已被「限速」標好
    二、百度網盤是一個好的產品嗎?好的產品:有效用、有利潤、可持續。好的產品,不僅是用戶要覺得好,公司也要有利可圖,最後持續下去,用戶公司雙贏。那麼百度網盤做得怎麼樣呢?滿足用戶的囤積欲望。三、百度網盤的付費模式是一個好的模式嗎?1. 賣速度還是賣空間就像我上面分析所言,空間其實是一個更吸引用戶的點。那麼賣空間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國外的很多網盤,都是用把擴展空間作為付費點。誠然,按需付費,能抑制用戶的一些需求,有效的控制成本,實現盈利。
  • 「讀經」姊妹篇—「一日一書運動」
    其實要養成一個人的讀書習慣,要改善社會的風氣並不是很困難的。只要我們把現在的教育觀念稍作反省,改變一下,提出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  我建議的方法是:「兒童一日一書運動」。  所謂「一日一書」,就是「一天看一本書」。所以稱為「運動」,就是「希望讓每個兒童都能如此,以形成風氣」。
  • 「バカ」和「アホ」,都是罵「笨蛋」,用法不同在哪裡?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上也得到普及,也不是說關東就不說「アホ」。備註:關東地區通常指本州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關東地方。包括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位於日本列島中央。關西包括大阪、京都、滋賀、三重、奈良、和歌山、兵庫2府5縣的地區。
  • Equity |「同等」和「公平」的區別是什麼?
    一部分父母或許從未在言語上傳達過這樣的信息給兒女,但他們總是會把好東西(包括物質以及優良的道德觀念)給兒女,以他們擁有的、熟悉的愛的方式(或愛的語言)來愛孩子們,也許是通過 Acts of Service「服務的行動」、Quality Time「精心的時刻」、Words of Affirmation「肯定的言辭」、Giving Gifts「給予禮物」和Phycial Touch「肢體接觸」。
  • 從《佛說善生經》看父母與子女的責任
    正當「家庭觀念」日益淪落,華族所持有的傳統倫理及文化價值觀瀕臨「破產」的邊緣之際,我們更有必要探討父母與子女之人倫關係,以作為其他道德善法之根本。充滿溫情的家庭,有賴於父母與子女同心協力去創造、維持與改善。 《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無可否認,在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方面,父母對孩子扮演了潛移默化的深遠角色。古人說:「三歲定八十。」
  • 「乾貨分享」讓父母長期定居日本,這裡有兩個辦法!
    針對持中長期籤證的在日本長期生活的外國人來講:1、只給予針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家族滯在籤證」,並不包含父母。2、即使之後該外國人拿到永住身份、取得日本公民身份,也同樣沒有針對其父母的籤證類型。**要求如下:(1)「高度人才」籤證持有者的子女未滿7歲或者是父母要去照顧懷孕中的「高度人才」籤證的持有者或「高度人才」籤證持有者的配偶(2)「高度人才」家庭總年收在800萬日元以上(3)父母來日居住需要與持「高度人才
  • 香港教育制度太「複雜」?教育局局長因這個,讓女兒入讀國際學校......
    前幾天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應電視臺邀請出席節目時,罕有地提起自己兩名就讀國際學校的子女,由於自己曾被派駐澳洲工作,回港後期望子女儘快適應,加上認為香港教育制度「複雜」,在未經詳細考慮下他又承認本港教育系統壓力太大,因此表明著眼於小學至初中階段,應把學習壓力「減少放鬆」,而國際學校某些教育理念與氣氛,也可帶入本地學校。另外,楊潤雄又提到,認同遊戲與學習同樣重要,可培養學生解難與社交技巧,「如果忙到連遊戲時間都沒有,家長應向學校與教育局提出」,他又呼籲家長別為子女做功課,以免教師把課業難度升級。
  • 國中「被停辦」,宜蘭縣府犯了哪些錯誤?
    興中國中「被停辦」,宜蘭縣府犯了哪些錯誤?媒體報導,宜蘭縣政府擬自2019年8月1日停辦已有47年歷史的興中國中,並傳出停辦之後的校地,極有可能成為「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中」的第二校區。也由於政府對學校教育的責任,即使少子女化情勢嚴峻、迷你學校面臨整併退場壓力,歷來地方政府大多仍戰戰兢兢,不敢恣意妄為。
  • 香港中學擇校小知識:「Banding」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關乎孩子升中選校的事宜,家長們最為緊張,想要入讀心儀中學,還是要先了解升中派位機制的運作。中學「Banding」等級如何劃分就拿我們時常說的中學「Banding」,看一所中學好不好,最直觀的就是看學校屬於「Band幾」,經常聽到人家談到「這間是否是Band 1中學?」
  • 沉浸式奇幻空間「太空秘境Space Exploration」,全球啟幕!
    邂逅未知,探秘極境1月18日,沉浸式奇幻空間「太空秘境Space Exploration」亮相上海外灘觀光隧道浦東段開啟全球首秀。「太空秘境」以宇宙奇幻空間為主線,邂逅未知探秘極境,以新奇的下沉式場景與東方明珠形成陸家嘴立體式地標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