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怎樣煮雞蛋,才能蛋黃嫩蛋殼容易剝?老廚師告訴你兩個小竅門
雞蛋是咱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常吃,同時是一種價格便宜且營養價值特別高的食物,雞蛋中含有蛋白質、胺基酸、脂肪和膽固醇等營養物質,而且裡面的蛋白質和胺基酸比例非常適合人體消化和吸收,其營養價值被營養學家稱為「蛋類中的野人參」。
雞蛋的吃法五花八門,有煮雞蛋、雞蛋湯、雞蛋羹、炒雞蛋等等,但營養學家認為吃煮雞蛋能夠比較全面地吸收雞蛋的營養,而且還建議每人每天食用兩個雞蛋,就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煮雞蛋在很多人眼中,覺得非常簡單,只要鍋裡加清水,放入雞蛋,將水煮開雞蛋就煮熟了,實際上煮雞蛋並非那麼簡單,裡面的學問還不少,煮的時間過長,雞蛋黃會發青;煮的時間過短,雞蛋黃還是溏心的,影響口感;煮雞蛋最好的狀態是蛋清已經凝固,顯得非常的嫩白,且蛋黃處於剛剛凝固的狀態,這樣的煮雞蛋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最全面,還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人體消化和吸收,同時雞蛋殼特別容易剝落。
雞蛋煮的好不好,有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1、時間,煮雞蛋的時間控制在8~10分鐘,關火後再燜5分鐘,掌握好這個時間,煮出來的雞蛋蛋白剛好凝固且嫩白,蛋黃凝固而不發青。
2、水溫,煮雞蛋切記涼水下鍋,然後小火慢煮,如果熱水下鍋,蛋白已經凝固了,蛋黃卻是溏心的,而且雞蛋殼幾乎都會爆裂。
怎樣煮雞蛋
那麼怎樣煮雞蛋,才能蛋黃嫩蛋殼容易剝?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老廚師是怎樣煮雞蛋的,掌握好兩個小竅門就特別管用,詳細步驟如下,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
1、買回來的雞蛋表面難免會有一些雞糞或者其他髒東西,因此需要清洗一下雞蛋。
2、清洗乾淨的雞蛋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以沒過雞蛋為宜,然後再往水中加入一勺食鹽,這是關鍵的一步,是煮雞蛋的一個小竅門,加入食鹽為了防止雞蛋殼在煮的過程中破裂,而且還能夠殺菌。
3、水中再加入幾滴白醋,用筷子攪拌幾下,加入白醋也是煮雞蛋的一個小竅門,白醋能與雞蛋殼發生化學反應,煮熟後雞蛋殼特別容易剝。
4、蓋好鍋蓋開小火煮8~10分鐘,然後關火再燜5分鐘。
5、從鍋裡撈出雞蛋立刻放入涼白開裡浸泡2分鐘,這樣做也能使雞蛋殼更容易剝落。
小貼士
1、雞蛋煮的時間不能過長,8~10分鐘為宜,時間過長雞蛋殼容易開裂進水。
2、雞蛋要冷水下鍋,如果熱水下鍋雞蛋殼也容易開裂。
3、加一勺食用和幾滴白醋,煮出來的雞蛋特別嫩而且蛋殼容易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