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隕落!國際油價暴跌超50%,美國政府欲大批購油 三巨頭深陷...

2020-12-22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葉青 北京報導

「近期市場非常詭異,一到夜盤交易時段,境外市場就開始暴跌,手裡原油多單根本就跑不掉,持有的多單只能繼續死扛。」3月9日,有投資者在期貨交流群中發了這樣一條消息。對此,某期貨公司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期國際油價波動劇烈,這樣的情況很多,國內化工品一開盤就直接跌停,根本就來不及平倉。

3月9日,全球股市、原油、黃金普遍遭遇「黑色星期一」,究其原因,要從3月6日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在維也納的談判說起。彼時,俄羅斯拒絕了沙特減產的提議。3月7日,沙特原油隨即大幅降價,打響「價格戰」。受此影響,3月9日,布倫特原油以31%的跌幅開局,至此國際油價史詩級暴跌正式拉開序幕。

與此同時,自3月6日開打價格戰,美國原油價格已經從47.72美元/桶最低下跌至20.52美元/桶,短短11個交易日,美元原油期貨跌幅達51.07%。截至3月18日,美國原油價格仍然維持暴跌走勢,最低跌至每桶20.52美元,跌幅達16.52%,為18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也標誌著WTI原油創下了有史以來表現第三糟糕的一天。布倫特原油最低跌至24.52美元/桶,跌幅達8.42%,為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

高盛再度下調油價預期

「原油可以抄底了嗎?」相信這句話,是原油分析師的經常被問到的一句話。作為大宗商品期貨分析師,光大期貨能化總監鍾美燕表示,近期原油市場波動劇烈,工作量成倍增加,各種行情分析會、業務人員及客戶的諮詢接踵而至。由於油價頻創新低,客戶關注比較多的是什麼時候能抄底。

尤其是產業客戶,他們認為,商品的生產成本是價格下跌的重要支撐,所以近期很多客戶在諮詢原油的生產成本問題。不過,她認為,原油相對特殊,生產成本不一定能約束各產油國的產量,尤其是近期沙特和俄羅斯之間「對弈」的情況下,生產成本更不大可能去約束其產量。

此外,也有期貨人士透露,在大漲大跌都是行情,有很多人虧錢,但也有很多人賺錢。部分客戶在3月6日前便下了大量空單,從原油大跌行情裡獲得盈利。

此外,面對原油價格持續創新低,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柯裡(Jeffrey Currie)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整個行業需求的損失現在是前所未有的。由於冠狀病毒持續蔓延,導致旅行幾乎停滯等原因,每天的石油消耗量減少了800萬桶。

高盛目前預計,第二季度WTI原油均價將跌至每桶22美元,布倫特原油均價降跌到每桶20美元。這是高盛在不到兩周內第二次下調價格預期。在3月初歐佩克談判破裂後,該公司曾將WTI和布倫特原油的目標價分別下調至29美元和30美元。

高盛表示,疫情可能會導致大宗商品和股票市場出現比此前預期糟糕得多的結果——甚至比一個月前的預期還要糟糕。柯裡表示,金融市場具有前瞻性,一旦疫情出現可控趨勢,股價就可能反彈,但商品市場是現貨資產,必須改善目前因需求疲弱和供應增加而形成的過剩局面。

三巨頭深陷價格大戰

對於能源市場來說,美國借頁巖油氣革命,成功擺脫了油氣進口依賴,並成為油氣生產國,去年底更是實現了石油淨出口。美國的石油獨立,重塑了石油地緣供需格局,也重塑了國際石油地緣政治,而俄羅斯對於美國借頁巖油氣的底氣頻頻制裁俄羅斯及其石油公司頗為不滿。

一德期貨分析師陳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石油需求遭受衝擊,隨著疫情的擴散,局面變得越來越悲觀!3月6日,歐佩克+減產聯盟烏龍會後,沙特憤怒於俄羅斯的背信棄義,開啟價格戰!俄羅斯則認為供大於求不是歐佩克造成的,不應該繼續減產。

俄羅斯方面指出,協議的真正結果就是OPEC+減產導致的市場空缺會被美國頁巖油迅速佔領。作為全球最大的油氣生產國之一,俄羅斯近年的能源政策卻不被市場關注,在與OPEC合作減產後,其影響力不斷下降。與此同時,俄羅斯內部面臨著總統普京對政府架構調整的種種變化,而這諸多因素似乎都是導致在本次OPEC+會議上,俄羅斯最終決定不再與OPEC合作減產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此外,沙特掀起「石油戰」,其實是對俄羅斯表達不滿。在歷次減產中,沙特一直是最積極的。而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俄羅斯一直把「壞角色」都留給對手,一邊表示可以增產,但同時暗示「合作大門依然敞開」。自從2016年沙特和俄羅斯組成OPEC+聯合減產以來,沙特一直在主動的承擔減產責任,除了法定分給每個成員國的配額以外,沙特還會承擔額外的一些配額。因此,沙特其實一直面臨著市場份額丟失的局面。

而俄羅斯可以說是減產的既得利益者,因為俄羅斯的凝析油(在地下以氣體形式存在,顏色偏淡,與原油是不同的品種)也是算在減產份額裡面的,這導致俄羅斯實際上原油的減產並不多,2018年俄羅斯也超越了沙特,成為中國第一大原油輸出國。但本輪單靠沙特減產明顯無法解決問題,俄羅斯也必須要承擔相當的減產責任,每年要減少上百億美元的收入。這對俄羅斯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因此,3月7日俄羅斯拒絕減產,確實可能引發了沙特的強烈不滿。

而全球疫情也演變為國際公共衛生事件的最高級別「傳染病」模式,供需的一增一減之間,二季度全球石油嚴重供大於求。在需求下降之際,石油生產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正準備從4月1日開始增產,屆時歐佩克目前的減產協議將到期。

據了解,截至目前,原油主產國紛紛提升產量,期望用價格優惠的方式爭取市場份額。對供應的影響將在4月份逐步顯示出來。對此,光大期貨能化總監鍾美燕表示,產量方面,沙特阿美CEO發表最新言論稱將把原油產量從1200萬桶/日增加到1300萬桶/日,將盡最大努力儘快實施。

俄羅斯表示,有能力將原油日產量提高50萬桶,達到創紀錄的1180萬桶。阿聯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宣布將於4月起增加該國原油供應量至400萬桶/日以上,其2月份產量才304萬桶/日。科威特與沙特中立區油田將於年內繼續提高產量至10萬桶/日。

與此同時,美頁巖油大幅增產,不斷創下新高,目前已經在1310萬桶/日,美原油出口量逐步升高至450萬桶/日。因此,在美國、俄羅斯、OPEC三足鼎立格局下,全球原油市場供應將面臨更大的衝擊,自4月1日起,各國可以不受限制地按意願產油;俄羅斯同意繼續與OPEC+成員國合作,俄羅斯的產量將取決於企業的計劃。

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進入4月,原油供應將持續攀升,或將導致全球庫存壓力攀升。與此同時,油價持續創新低,頁巖油將考驗生產商的成本優勢。一德期貨總經理助理佘建躍表示,現在期望沙特和俄羅斯回歸談判桌的概率很小,俄羅斯看到美股崩潰的高潮之處,已經為自己的決策大讚不已。沙特現在也回味過來,雖然發現自己被俄羅斯下了套,成了博弈的配角,但是猶如咀嚼澀中帶甘的青橄欖,懟俄羅斯市場份額也許是做給美國人的苦肉計,打頁巖油產量見效,也不是雙輸!

那麼,三國演義之妙在於誰和誰都不是朋友,現在三國之間猶如一個死扣結,越擰越緊。風險的演化路徑越來越混沌,但殘酷的低價去產量正發生在美國,這裡擁有最大的商業性「短平快」的石油資源——頁巖油!或許正如高盛表示,隨著油價維持低位,許多能源行業的殭屍公司被清除,該行業可能會以健康得多的狀態出現,這些殭屍公司曾是能源行業效益低下的累贅。

此外,據知情人士稱,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沙特的原油計劃是「敲詐」,俄羅斯將不會退縮。這表明正在攪亂全球能源市場的價格戰還將繼續。這兩個石油出口巨頭之間前所未有的衝突可能會將油價推低至每桶20美元以下,但據知情人士說,克裡姆林宮不會是第一個退縮並尋求休戰的國家。

俄羅斯多年來一直在為這種危機積累儲備。知情人士說,雖然俄羅斯沒有料到沙特會引發價格戰,但到目前為止,克裡姆林宮相信它能比利雅得撐得更久。

美國政府欲大批購油 介入價格戰

3有19日美股盤前,美國財長姆努欽稱,要在低油價時期購買價值100至200億美元的原油,讓未來十年的戰略石油儲備(SPR)滿載。美國能源部稱,川普指示購買7700萬桶美國產的原油,該部門將首批向美國中小產油企業購買3000萬桶SPR。原油期貨聞訊跳漲,美國WTI原油期貨漲幅超過20%。

美東時間午間,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將尋求石油價格戰的「適中地帶」,油價跌入幾十年低谷對俄羅斯和沙特都很有害,但他們雙方在打價格戰,在圍繞產油開戰,在適當的時候,我會介入。媒體稱,川普政府為穩定油市考慮敦促沙特減產,並威脅制裁俄羅斯。

此後原油漲幅繼續擴大,布油漲超10%,美油一度漲超24%,幾乎全數抹平周三跌幅。截至3月20日10時,美國WTI 4月原油期貨報收26.28美元/桶,漲幅達1.39%。布倫特5月原油期貨報收28.42美元/桶,漲幅達0.82%。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政府購買大量石油實質上等於政府在救助美國的頁巖油產業,因為如果需求和油價保持在低位,而目前看來,沙特和俄羅斯又都不會很快減產,那麼美國產油企業可能破產,不過,市場人士並沒有對美國入市提振油價感到很樂觀。

對於原油後期走勢,鍾美燕表示,美國產量步步新高,俄羅斯也維持高產量,即使在OPEC成員國遭遇地緣政治影響而大幅減產的背景下,油市的供需平衡仍出現了大幅過剩。而此時OPEC+不再靠減產來維繫油價,而是選擇了爭取市場份額。因而供需雙弱,油價將進一步下探生產成本線,從而進行新的行業洗牌。此因素佔比20%—30%。

目前原油價格呈現期現貨聯動,價格一路下行,且呈現原油、股市、債市三殺,其背後的本質邏輯是流動性恐慌、資產遭拋售,因而市場的下跌還沒有結束,並且目前的救市舉措顯效甚微。從油價的角度看,目前沙特、俄羅斯將會繼續增加產量,打價格戰,因而油價的低點將會繼續刷新,3月18日油價觸及20美元/桶甚至下破20美元的概率進一步加大。油價尋底之路漫漫,同時帶來的市場聯動風險仍不可小覷。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

相關焦點

  • 「黑金」隕落!國際油價暴跌超50% 三巨頭深陷價格戰
    原標題:「黑金」隕落!國際油價暴跌超50%,美國政府欲大批購油 三巨頭深陷價格戰來源: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葉青 北京報導「近期市場非常詭異,一到夜盤交易時段,境外市場就開始暴跌,手裡原油多單根本就跑不掉,持有的多單只能繼續死扛。」
  • 油白送 還倒貼錢!美油期貨暴跌歷史首次收於負值 負油價原因幾何...
    為何暴跌?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美國原油市場面臨三個困境:1. 需求暴跌;2. 供給過剩;3. 儲存能力有限。 宏觀上講,由於美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經濟活動並未恢復,原油需求仍然不足,各大油企購油欲望並不強烈。
  • 英《經濟學家》:國際油價暴跌 "哭聲"遠比"笑聲"多
    原標題:英《經濟學家》:國際油價暴跌 "哭聲"遠比"笑聲"多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記者林秀敏)英國《經濟學家》15日報導稱,多年來,人們總在埋怨油價太高,但真到了油價下跌時,市場上悲哀的「哭聲」卻比歡樂的「笑聲」多。出口商、石油公司的股東和石油供應商都在擔心未來油價保持在每桶60美元或60美元以下。
  • 美油暴跌40%,加拿大油價跌成負數,合約換倉使然?段子密集...
    油價失控。北京時間4月20日晚間,市場傳出國際油價暴跌39%,跌至11美元一桶。記者查閱相關交易所報價終端發現,價格大跌的合約為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薩斯原油(WTI)期貨5月合約,盤中跌幅一度超過40%。該合約將於美東時間周二到期,WTI原油主力合約於2020年4月19日轉入2020年6月合約。
  • 陳欣:低油價利好誰?
    2020年4月20日,也就是周一美國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創出人類歷史記錄的負值價格-40美元/桶之後,最終21日的結算價又上漲回10.01美元。21日,其它品種的國際油價繼續暴跌,WTI原油6月合約一度下跌65%至7.19美元,收盤則徘徊於13美元/桶附近。未來若短期供應和存儲失衡,不排除美油價格再次進入負值狀態。
  • 三大原因揭秘:為什麼美元也是油價暴跌的受害者?
    原因二:別忘了美國是全球頭號產油大國作為全球頭號產油大國,美國本就千瘡百孔的石油工業因油價暴跌而雪上加霜。Seeking Alpha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石油貿易大體上可維持收支平衡,但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已經出現明顯的石油貿易順差。也就是說,美國已經從原油進口國轉型為原油淨出口國。
  • 波音和空客現在最不需要油價暴跌
    現在,歷史性的油市供過於求,以及令人震驚的油價暴跌,又來給這兩家公司釜底抽薪。 這兩家壟斷了全球大部分飛機製造的公司,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拿到了數量達到創紀錄水平的飛機訂單,並且自詡本公司旗下飛機可以節省大量燃料。
  • 馮保國:應從期貨交易角度看待油價暴跌
    遵照基準油價由期貨市場交易形成的現實情況,從原油期貨市場交易的角度進行分析,將有助於更好地把握國際油價的變化及其未來走勢。期貨市場對油價具有決定性作用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國際原油市場的生產者已經將定價權轉交給了期貨市場。據照洲際交易所數據,布倫特原油期貨是2/3國際原油貿易的定價基準。
  • 需求恢復疊加低油價紅利 中國地煉廠迅速復甦
    經歷了疫情衝擊和油價深跌之後,中國煉化行業在5月加速復甦。卓創資訊數據顯示,目前整個地方煉廠的平均負荷率(原油加工量/總產能)達到了73.8%,創歷史新高;理論噸油利潤超過了520元,遠超疫情前水平。由於交通運輸和基建行業的回暖正在刺激成品油逐步復甦,未來下遊石化產品需求隨疫情緩和也有望企穩回升,同時考慮到煉化企業消耗完畢高油價庫存之後,將進入低成本原油的紅利期。
  • ATFX帶你解讀油價暴跌至-37.63美元的背後推手
    來源:金融界網站ATFX分析:創紀錄行情又來了,這次不是美股,而是油價!還記得我們此前文章說過,5月美國原油期貨臨近交割,大家必須留意大幅波動嗎?但誰也沒想到這個波動一夜之間讓期油價格跌到負值去了。據央視財經解讀就是將油運送到煉油廠或存儲的成本已經超過了石油本身的價值。說白了,你跟人家買油,不僅不用付錢,賣家還要貼錢給你,沒錯,這是我們常說的「倒貼錢的買賣」。 對於很多看到油價暴跌的人來說,第一反應就是油價太便宜了吧,來來來抄底!而且有不少交易原油期貨的投資者直接虧損,而且還虧得莫名其妙。
  • TradeMax:川普緊急出大招救油市,美油期貨暴跌後轉漲
    昨日美油跌至18年低位,一則消息拯救了無數多頭......昨日公布了兩份利空原油的報告,顯示油市供過於求的嚴峻程度,兩油再度上演暴跌行情。不願具名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政府考慮向美國原油生產商提供資金,希望他們將原油「保留在地下」(不要開採出來),以緩和供應過剩問題,供應問題已經導致油價暴跌,並使一些原油鑽井公司破產。
  • 持續暴跌!WTI原油6月合約跌超40%,未來油價怎麼看?何時供需平衡?
    2、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美國時間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CME官方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我行正積極聯絡CME,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受此影響,我行原油寶產品「美油/美元」、「美油/人民幣」兩張美國原油合約暫停4月21日交易一天,英國原油合約正常交易。
  • 興業投資(英國)原油周評:國際油價上周暴跌約14% 關注OPEC+會議...
    國際油價上周再度暴跌約14%,創下2018年12月底以來新低。不過,中東地緣緊張局勢和全球央行將協同行動以對抗冠狀病毒的衝擊,料為油價提供一定支持。最近有消息稱美國支持其北約盟友土耳其。與此同時,受原油出口碼頭的持續封鎖導致了若干油田停產的影響,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利比亞原油產量降至約12.06萬桶,較之前大約130萬桶/日原油產量已經銳減逾百萬桶。此外,兩枚喀秋莎(Katyusha)火箭彈周一凌晨落入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戒備森嚴的綠區,那裡有政府大樓和外國使團,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油價或迎年內最大降幅 加滿一箱油將少花17元左右
    由於近期國際油價持續低迷,我國成品油價格或迎來「二連跌」,每噸下調幅度預計在440元左右。若按家用汽車加滿一箱油50升計算,車主可能將少花17元左右。業內預計,本輪下調幅度或超上一輪成為國內成品油價年內最大降幅。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
  • 美國原油價格暴跌 美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什麼意思?
    本周一臨交易終止前的暴跌不但創下了即月美油期貨的史上最低交易價,也創下了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美國芝商所(CME)稱,WTI 5月原油期貨合約的價格可能會跌破零。  芝加哥資管公司KKM Financial的創始人兼CEO Jeff Kilburg指出,5月和6月美國原油期貨的價差目前是史上最大。這是因為5月合約將要到期,同時原油價格大跌。  為何出現負油價?為什麼暴跌的是5月美油?
  • 國際油價大跌「三桶油」的日子反而更難過?我讀書少你們可別騙我
    4月21日,美國WTI原油5月合約盤中暴跌55.9美元,報-37.63美元/桶。自1983年4月份WTI期貨在紐交所開始交易以來首次出現負價格;昨日,恐慌性拋售仍在繼續,原油價格繼續暴跌20%。以前油價暴漲的時候,特別是油價90美元以上的時候,三桶油的日子不好過,出現過巨額虧損,如今油價暴跌,即便負數價格算是個「意外」但是常態價格也已經回落到20-30美元區間。
  • 油價暴跌、航運費用飆升,超級油輪的好時候來了?
    今年3月份以來,全球石油供求結構失衡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運行。4月20日,紐交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罕見地出現了「負油價」。而隨著石油減產協議達成,國際油價5月份出現小幅回升,但全球原油供需矛盾仍待化解。
  • 油價創18年新低,一文讀懂歷次暴跌及啟示
    |油價暴跌疊加新冠疫情,開啟美國金融市場的現金流危機 未來會如何演繹?如何看待這次暴跌?以史觀今,或許能找到更多線索。 1980年兩伊戰爭推高油價,使得美國通脹快速上升,利率跟著上升,聯邦基金利率一度高達21%。 高利率下的銀根收緊,使美國經濟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大大減少了對石油的需求。 裡根入主白宮後推行「供給側經濟學」,實踐減稅、「小政府」等政策,強勢美元和美聯儲加息使得美元計價的原油維持弱勢。
  • 美國原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 油價為何暴跌到負數?
    美國原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美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是怎麼回事?油價還能是負的?4月21日消息,NYMEX WTI 5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下跌55.9美元,跌幅305.97%。
  • 中航油巨虧案15年後,陳九霖:油價狂漲狂跌坑人不是最後一次
    國際油價暴跌、國內油價保持高位「兩桶油」為何還叫苦不迭?西方有句諺語,查理·芒格經常提及:「如果我知道會死在哪裡,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這也從一個方面解釋了國人的一個重要疑問:中國作為一個石油進口國,為什麼在國際油價暴跌的時候,國內油價卻持續保持在高位?從理論上來說,有著國際低油價和國內「保底價」這兩項利好,國有石油企業應該有好日子過。可是,為什麼此時此刻,中石油和中石化依然叫苦連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