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買方投顧時代開啟!又一頭部券商基金投顧產品上線,1萬起投、最低費率0.3%,來看各家收費對比
基金投顧業務對於券商實現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家試點金融機構都使出120%的心力去創新發展。
9月7日,中信建投證券正式推出基金投資顧問服務品牌「蜻蜓管家」,成為繼國聯證券、中國銀河、國泰君安之後第四家正式上線基金投顧產品的券商,距離其入選首批券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已過去約半年時間。
作為基金投顧業務的初步探索,中信建投證券在策略安排上與同業保持一致,即根據客戶的投資目標來進行分類,圍繞追求流動性、追求保值、追求增值、追求高收益等不同目標生產不同的策略產品,投資門檻為1萬,投顧顧問費區間為0.3%—1.5%/年。
截至目前,共三批合計18家金融機構獲批基金投顧試點,包括公募基金、第三方基金銷售、券商以及銀行等4類金融機構,那麼各類金融機構在開展基金投顧業務中有什麼特點,各家試點都推出了哪些策略,收費標準如何,對於整個金融行業的財富管理轉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1萬起投,最低費率為0.3%/年
自從2月份入選首批券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經過約半年的籌備,中信建投證券終於推出了基金投顧產品「蜻蜓管家」,共涵蓋4大系列的6個策略,即隨時要花的錢追求流動性,可籤約安鑫添益策略嚴控風險;求穩的錢追求保值,可籤約稱心均衡(短期/長期)策略降低波動;生錢的錢追求增值,可籤約價值典範或步步為營策略享受時間複利;不用的錢追求高收益,可籤約勇攀高峰策略股海縱橫。
基金投顧業務被視為從賣方投顧向買方投顧的轉變,對投資者而言首先是收費模式的轉變。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顧問採取按客戶資產規模收費的模式,收費區間約在0.3%—1.5%/年,其中對追求流動性的產品收費率約在0.3%—0.5%/年,針對保值的產品費率約在0.6%—1%,針對增值和高收益的產品費率約在1%左右,客戶持有周期越長,費率越低。投資顧問費均會將申購費、銷售服務費、客戶維護費等銷售端費用進行抵扣。
中信建投證券投顧負責人王寧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和同業相比,雖然大家在投資策略方面較為一致,但是中信建投證券也有自己的特色,即非常重視顧問端。「基金投顧主要解決的是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基民不賺錢的核心原因就是客戶持有周期太短造成的,比如客戶自身的投資習慣、銷售人員的一些建議等都會影響最終的投資結果。以過去10年的基金投資年化收益率來看,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都在18%左右,但真正盈利的客戶群佔比不超過40%,客戶購買基金的體驗並不好。所以,基金投顧業務從本質上來講,並不是一個產品的概念,而是一項服務,我們想給客戶提供一些管家式的服務。」
核心問題是防範利益衝突
作為一項全新的業務模式,基金投顧業務要求券商在組織架構和團隊建設方面有所突破,以全新的業務模式進行展業。中信建投在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王寧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為開展基金投顧試點業務,公司層面成立了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主要針對投研投顧、合規風控等相關業務關鍵節點進行統一集中管理,包括基金池的出入庫、基金組合的調倉等內容都需要決策委員會的同意,以最大程度防範利益衝突、不公平交易等問題。
在部門層面,經管委下設基金投資顧問業務中心,一些職能崗位相應地放到投顧中心進行具體業務管理,比如投資研究、投資顧問、交易運營管理等設立專人轉崗。團隊搭建方面,初期通過公司內部調崗和外部招聘形式,搭建基金投顧團隊,後續會根據業務規模的增加,逐步增加人員。
基金投顧業務開展過程中,防範利益衝突是核心問題。王寧表示,公司開展基金投顧業務時,會與基金銷售業務、自營業務、託管業務等可能存在利益衝突的業務進行充分隔離。關鍵崗位確保專人專崗、獨立考核。嚴禁為自己、關聯方、特定客戶及特定產品發行人的利益而損害客戶利益。及時將公司及關聯方管理或託管的基金納入系統監控。
在投資決策方面,基金投顧業務購買中信建投基金的產品比例有明確要求,即單個客戶持有單只基金的比例不得超過20%,所有客戶持有單只基金比例不超過10%等符合監管規定的風控要求。
王寧也提到,「基金投顧本質是服務,而不僅是產品組合,與智能投顧相比,基金投顧更加人性化,在配置策略前,會了解投資者需求,匹配其適當性,與投資者的利益一致。」
基金投顧試點策略、收費對比
2020年2月底,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國銀河、國聯證券7家證券公司及工商銀行、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3家銀行獲證監會批准,成為首次獲批的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券商及銀行。在此之前,5家基金及3家基金銷售公司已獲批該資格。
截至目前,共三批合計18家金融機構獲批基金投顧試點,包括公募基金、第三方基金銷售、券商以及銀行。
近幾個月來,各家基金投顧試點產品陸續上線,就服務模式來看,各家獲批金融機構開展投顧服務以智能投顧為主,策略選擇上還是以中低風險偏好為主,投資門檻普遍較低,在500元—10000元之間,相比來看,公募基金和第三方理財的門檻更低,比如華夏基金、嘉實基金要求500元起投,國聯證券、中信建投的投資門檻為10000元。
再來看收費模式,對於投資顧問費的收取方式《通知》沒有明確規定,可能的收取方式有按投資者資產規模收費,按服務期限收費,差別佣金收費等。借鑑海外經驗,絕大多數投資顧問採取按客戶投資資產規模收費。
在收費標準上,起步階段,各家收費標準並不統一,且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持有期限收費有較大差異,另外,各家機構在開展業務初期亦存在打折情況。具體來看,華夏基金的投顧顧問費為0.25%-0.5%/年,中歐基金的費率為0.15%-0.45%/年,這兩家均按日計提,每月結算,屬於較低水平;國泰君安的費率為0.4%/年起步,國聯證券的費率大多在0.6%—0.9%/年之間,中國銀河的費率約為0.32%—1.2%/年;中信建投證券的費率在0.3%—1.5%/年,比如安鑫添益大於1月期的費率為0.3%/年,但勇攀高峰的小於1年的費率為1.5%/年,根據不同策略和不同的持有期限收費情況有較大不同。
據了解,各券商收費中均抵扣申購費、銷售服務費等,即投資者購買籤約基金投顧產品,幾乎不收取手續費。
新的投顧模式在2025年或為券商貢獻42—423億利潤
瑞銀證券非銀分析師曹海峰此前發布的深度研報認為,新的投顧模式在2025年或將為券商貢獻 2%-18% ,即 42-423 億左右的利潤(這其中還未考慮資產類別從公募基金拓寬到其他資產),目前僅貢獻1.1%左右收入。
該結果主要有四點支撐:首先,預測中國公募基金 2025年規模將達到47萬億元,對應19-25年 CAGR18%;其次,行業收費模式的轉變 (代銷模式向基於AUM收費的買方模式轉變);第三,更多家庭配置公募基金;第四,券商從直銷渠道獲取市場份額。
相對賣方投顧模式下,投資顧問的報酬與銷售額掛鈎,可能會導致銷售誘導投資者多做交易,買方投顧模式下,客戶可以將資產全權委託投資顧問,客戶直接支付投資顧問費給投資顧問,並支付給產品提供方管理費,投資顧問提供財富管理服務。這時候,投資顧問的酬勞直接來自客戶,沒有了銷售額的壓力,投資顧問更能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站在客戶的角度看問題。買方投顧模式下的投資顧問的收入基於管理資產的AUM,為了讓客戶滿意(繼續把資產委託在該投資顧問),投資顧問會更多關注購買的基金的管理實力和費率。
目前監管已經下發公募投顧試點於 4 種類型的機構,包括公募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證券公司和銀行。根據其業務特點,四類機構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力,具體體現在:
證券公司:投研能力最強,投顧數量較多,對二級市場的理解程度也高於其他類型公司,因此能提供更專業的服務。線下網點數量雖弱於銀行,但也強於公募基金公司和第三方銷售機構,有利於開展線下業務。在客戶儲備方面,證券公司客戶渠道廣泛,也有一定的高端客戶積累。在利益衝突方面,證券公司跟客戶也會有利益衝突,因為證券公司同時從事經紀/投行業務/公募子公司。
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同樣強於其他類型公司,資產配置能力也較強,最容易建立品牌效應。但在渠道(網點數量)、投顧人數儲備等方面並不具有特別優勢。由於基金公司同時發行基金產品,其提供投顧業務時與客戶的利益衝突最大。
銀行:銀行的優勢在於強大的渠道和高淨值高端客戶的積累。銀行線下網點眾多,便於為客戶提供人工投顧服務。多年來理財和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為銀行積累了一批高淨值高端客戶。但銀行在資產配置和投研能力上略有不足。
第三方銷售機構(網際網路):流量大,在中低淨值客戶儲備上有優 勢。適合開展低成本的線上標準化智能投顧業務。產品種類最豐富。但在投研能力,網點數量,高淨值客戶儲備上落後其他機構,若不和外部合作較難提供高定製化的投顧服務。在利益衝突方面,第三方銷售機構與客戶的利益衝突在四類結構中最小,主要因為公司同時開展其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