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盒子背後蘊藏著百億市場機會!盲盒為何能吸引年輕人買單?

2020-12-20 招商銀行App

電影《阿甘正傳》的主人公阿甘曾說過一句經典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表達的是人生處處存在未知,而這些未知將帶來各式各樣的驚喜。

如今在市場中打得火熱的「盲盒」,正好能詮釋這種「未知的驚喜」有多受人們歡迎。

上周,某盲盒第一股正式上市,第一天就展現出亮眼表現,市值直接超過千億港元。不少人對此疑惑,為何一家賣玩具的公司能夠完成如此成績?在當天,「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這一問題也瞬間衝上熱搜,閱讀量達到3.5億。

為何一個小小的盒子,卻能挖掘出一片廣闊藍海呢?

先了解「盲盒」到底是什麼。一般來說,我們購買商品能夠從外包裝上知道商品的樣式、大小等等,但盲盒則反其道而行,從外包裝上完全看不出包裝裡是什麼款式。

正因為這種帶有「抽獎」、「神秘」的刺激感,再加上裡面裝的都是年輕人喜愛的動漫或是影視角色玩偶,完美對準年輕群體的喜好,所以才能引起年輕群體的興趣。

一個盲盒的定價大概是59元左右,根據玩偶大小和聯名作品的影響力,價格還有向上的空間。但幾十元到一百元不等的盲盒,何以創造出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呢?主要是人們的「收集」心理引導。

盲盒類似的概念在上世紀就有出現,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的零食方便麵中印著水滸傳人物的小卡片嗎?還有日本文化中的「扭蛋」,這些產品同樣都是在打開前無法確認商品款式,使人容易著迷。

其實,這都是現代盲盒的雛形。這類產品一般有系列分支,一個系列包含數十個款式,由於打開前都無法確認款式,所以人們想要湊齊整個系列,就需「以量取勝」。即便一個盲盒的價格為59元,但集齊一整套也需要不少成本。如果運氣好,將近千元也許能湊齊一套;倘若運氣不好,集齊一套的成本可以說是沒有上限。

這就是為什麼小小盲盒能帶給一家公司如此可觀的利潤。然而盲盒帶動的不僅是一家公司,還有其背後的「潮玩經濟」市場。

潮玩全稱是潮流玩具,指那些融合當代潮流文化及內容的玩具。以往玩具面向群體主要是12歲以下的小孩,但隨著經濟實力提升,擁有較強消費能力的90後儼然成為玩具行業的新目標人群。但僅有「玩」這一性質自然滿足不了年輕人,於是潮玩因此誕生。

數據顯示,潮玩全球市場規模在2015年時為87億美元,而2019年該數據已經達到198億美元。據預測,在2024年全球潮玩市場規模將達到448億美元。

其中,中國潮玩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63億元增長到2019的207億元,年複合增速達到34.6%,佔到全球潮玩市場總份額的15%左右。國金證券對此估算,未來五年我國潮玩市場增速將達到29.8%,將會超過晶片行業的增速,佔全球的份額也將得以快速增長。

圖片來源:華經情報網

從盲盒帶動潮玩市場崛起不難發現,現代年輕人的消費觀正在不斷轉換,精神滿足消費正慢慢成為年輕人首選。

但是,盲盒雖有趣,切忌過於上頭。湊齊一套盲盒的成本確實難以計算,我們最好還是在保證衣食住行等基礎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再去追求精緻化生活。

相關焦點

  • 盲盒經濟還是盲盒營銷,撬動了多大市場?
    我們還關注到,中國郵政在2021年新郵徵訂的時候,也開啟了盲盒模式,可以看出,面對年輕人喜歡的一種模式,各路商家都想著能搭上這趟銷售快車,進而帶來一種全新的銷售增長。而在一些行業也確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盲盒營銷能不能繼續火爆下去呢?盲盒營銷的關鍵點又在哪裡呢? 1.
  • 文具遇上盲盒,靠什麼吸引年輕人的眼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學校周邊文具店、學生超市等賣得很火的要屬文具盲盒,這個盲盒和文具有關。動漫、影視作品也出盲盒系列產品,其模式類似於以前乾脆麵卡片,日本所營銷的扭蛋。市面上的盲盒外包裝都主打「盲」,有超多驚喜,盒子上不會備註有什麼東西,只有拆開包裝才能知道裡面是裝什麼東西。
  • 20萬人掏錢,千億港元市值,年輕人眼中的盲盒到底是什麼?
    而在這場關於盲盒是不是智商稅爭議背後,卻有一個根源問題要先搞清楚:當下年輕人都是怎麼看待盲盒的。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找了三個年輕人,聊了聊他們對於盲盒的真實感受。除了大話之外,他還玩一個網遊,這兩個遊戲一個光氪金,一個能賺錢。菜坤透露,他在那個氪金遊戲上,前前後後砸了大概一棟老家縣城的樓房首付錢,今年運氣好,在另一個遊戲上做商人囤貨,不僅把之前氪的錢賺了回來,還夠他買一輛國產小轎車。「我覺得盲盒和現在很多手遊上的抽卡、抽皮膚玩法差不多,都是靠著未知刺激和中獎心理吸引人持續砸錢。」
  • 設計師盲盒引爆開春市場!年輕人為何熱衷為潮玩買單?
    一次成功的聯名,能帶來1+1>2的營銷效果,其吸引力能帶來強大的關注度。品牌的聯名具有互補互助的作用,既吸引了各方粉絲共同關注,又能豐富產品本身的設計與形象,給消費者帶去更多的選擇。這次四家品牌聯名巨獻,價值、質量遠高於一般普通盲盒,一經推出即引爆開春市場!隨即在閒魚等二級市場熱度頗高,其中熱門款式的溢價高達2-4倍,隱藏款的價格更是超出原價20倍以上!
  • 小小盲盒成就千億市值,背後包含哪些產品思維?
    導讀: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達953億港元。小小的盲盒成就了千億港元的市值,作為網際網路人,今天聊聊盲盒火熱背後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產品思維。
  • 盲盒:收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近兩年來,盲盒文化逐漸流行,風靡年輕一代,成為不少年輕人娛樂、尋找刺激的方式之一,有著瀟灑的年輕人加入,盲盒文化有著勢不可擋之勢。,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發展到現在,盲盒文化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很多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被掏空錢包的年輕人依舊深深地陷在商家的套路中,無法自拔。盲盒中禮品大多以PVC材質的玩偶手辦為主,這類的商品的市場價大約在19~49元,但是將商品放置到盲盒中,盲盒價格大約在39~99元,價格增幅在一倍以上,大量的盲盒商家爭鋒上線,強佔盲盒市場。
  • 盲盒?不就是一盒子「爽」麼
    手辦和鞋,都有「設計、潮流」這兩個元素;手辦和遊戲,都有「故事和IP」這兩個元素;而手辦、鞋和遊戲的背後都有「亞文化圈層」這一個共同的屬性。也就是說,不管商品是什麼,設計、IP、圈子,在這屆年輕人的購買決策中,舉足輕重。
  • 「一入盲盒深似海」,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但是,一鳴驚人的背後卻暗藏隱憂——一些買家目前也正在走向動漫收藏界裡流傳甚廣的這句話「少年一面牆,北京一套房」,更有買家的無奈「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那麼,讓年輕人「買不停」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你買盲盒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盲盒開始慢慢深入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達到4.6億,有1.3萬討論。從小眾到大眾,有人說,盲盒集中體現了:人類的收藏欲和賭博心不僅不會缺席遲到,還會愈演愈烈。
  • 一個小小盒子正成為無數年輕人新寵 "盲盒"魅力在哪?
    琳琅滿目的盲盒  中國寧波網5月8日訊 一個小小的盒子,正成為無數年輕人的新寵!  千挑萬選後付款,並充滿儀式感地開啟包裝。卞小姐有些失望:這是她第三個處女座的盲盒娃娃了。不過她並沒有氣餒:「我有個朋友買了二十多次都沒有買成一套,我還不算慘。過兩天再來試試手氣吧。」她笑著跟同伴說。  一套12個盒子擺在你面前,每個小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娃娃,但你卻根本不知道裡面裝著哪一款,買到什麼全憑運氣——這,就是時下讓不少寧波年輕人心心念念的盲盒的「玩法」。
  • 小盒子中的大學問,讓年輕人著迷的盲盒到底有什麼魅力?
    所謂盲盒,顧名思義是裡面的商品讓我們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對於好奇心極為旺盛的年輕人來說,一隻盲盒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一旦開啟了潘多拉就很難止住悸動的心。那麼包含著大學問的小小盒子中,到底有什麼讓年輕人著迷的魅力呢?
  • 買菜買機票也能玩盲盒?——歡迎來到盲盒的世界
    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盲盒產品在這幾年吸引了眾多玩家加入,玩家們在完成購買後迫不及待地打開手中的盒子,拆出那個「來之不易」的寶貝,轉眼又會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看到盲盒主角的精美照片。另外盲盒的特殊玩法也擊中了人們好奇、收藏的心理,引來了無數消費者為之買單。有的人重金求購心意款,著迷於為拆盲盒的愉悅心情買單,有人藉機倒買倒賣成為職業盲盒黃牛。頂峰時期,一款盲盒的價格竟然狂漲50倍。
  • 爆火的《盲盒星球》背後究竟是什麼?
    機會:從盲盒看Z世代新消費時代機會樂見科技在部署《盲盒星球》前經過了對商業邏輯和市場體量的研判,影響盲盒玩家消費三個主要因素有:驚喜、收集、社交。這三個因素看似虛無縹緲,究竟能產生多大的市場?而相對應的,在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中,潮玩手辦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而作為手辦的同類衍生產品,盲盒自然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就市場體量簡單搭建一個模型,假設盲盒均價59元,Z世代每天產生的1490萬筆訂單中有30%用於盲盒購買,那麼盲盒市場年產值將在962.6億元左右,初略計算這是一個近千億的市場,且是高速增長的,《盲盒星球》正是踩準了點,迅速佔領行業頭部地位。
  • 讓年輕人剁手不止的盲盒到底有多暴利?
    各大盲盒社區  圖源網絡   現場拆盲盒的視頻也非常受玩家的歡迎,往往一個高質量的視頻可以收到十幾萬的贊。有愛好者表示:「抽盲盒讓我有機會認識了很多人,大家聚在一起分享交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一對北京夫婦在盲盒潮玩上4個月花了20萬;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購買盲盒;9歲女孩2年間購買盲盒超四千元,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   但是事態正在變化,疫情來臨,消費降級,錢袋子跟不上紙盒子,娛樂需求被延遲或者放棄,盲盒市場因此遭遇了一波寒潮。   96年的女孩卡拉曾經也是盲盒的狂熱粉絲。
  • 沒想到,盲盒也成了頂流
    分別是中國聯合航空的盲盒飛行家、南方航空的奇遇旅行、深圳航空的旅行盲盒和華夏航空的塔羅盲盒。消費者在購買航空公司的盲盒系列產品後,需自行選擇自己的出發地,航空公司則定期給消費者提供一些目的地供以選擇。與普通盲盒的一次性玩法不一樣,機票盲盒在有效期之內,可以給消費者多次選擇機會。「盲盒+」模式已成一股風,從潮玩行業吹向大眾消費,盲盒的盒子裡,仿佛可以裝下萬物。
  • 給你一份驚喜 「盲盒」已成年輕人的新寵
    蕭山日報 日前,有「盲盒第一股」之稱的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因其神秘的未知性、拆封的驚喜性和解壓性等特點,盲盒已成為當下不少年輕人的潮玩「寵兒」。蕭山的盲盒市場情況如何?一位店員表示,盲盒專櫃是三年前設的,剛上市時銷量一般,一年售出610個,隨著近幾年盲盒市場火熱,「今年共賣出1522個,銷量比三年前增長了近150%。」和市心路門店一樣,位於蕭紹路新華書店的盲盒專櫃也吸引不少人來買買買。自今年6月中旬重新裝修開業以來,書店在二樓文具館新設盲盒專區,每個價格在29—79元不等。「盲盒的銷量很好,經常有上班族過來團購,一次買二三十個。」
  • 「頂流」盲盒是下一個新風口嗎?
    分別是中國聯合航空的盲盒飛行家、南方航空的奇遇旅行、深圳航空的旅行盲盒和華夏航空的塔羅盲盒。消費者在購買航空公司的盲盒系列產品後,需自行選擇自己的出發地,航空公司則定期給消費者提供一些目的地供以選擇。與普通盲盒的一次性玩法不一樣,機票盲盒在有效期之內,可以給消費者多次選擇機會。「盲盒+」模式已成一股風,從潮玩行業吹向大眾消費,盲盒的盒子裡,仿佛可以裝下萬物。
  •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
    以泡泡瑪特最知名的盲盒IP人物——Molly為例,自2016年首推市場後,已推出數十個系列,有幾百隻造型不同的玩偶公仔。一位資深盲盒玩家表示,盲盒營銷主打的是年輕人收集癖和驚喜感,能讓用戶產生一種「上癮」的感覺。盲盒中的玩偶以潮玩為主,高顏值、新穎的設計吸引年輕人「入坑」,比如Molly系列,因為其可愛的外觀,戳中了許多女粉絲的心。而其獨特的撅嘴造型,略帶委屈、傲嬌、寂寞的感覺,讓這個小娃娃成為了很多人的情感寄託。
  • 隱藏款盲盒溢價幾十倍 專家呼籲理性消費
    12月26日新華社撰文點名批評泡泡瑪特,認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文章稱,盲盒不但是個經濟現象,也反映當下中國年輕人的心理和生活狀態。跟蹤玩具市場動向的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盲盒市場市值已超過25億元人民幣。文章指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 「低投入、高回報」背後的殘酷真相:抓娃娃機、盲盒、口紅機真能躺...
    還有機會嗎?看完後,你將成為朋友圈最懂互動式零售和營銷的大神。被透支的兩年這幾年,百度搜索「最賺錢的行業」,一定有抓娃娃機的影子,要不就是抓娃娃機的替身——口紅機、幸運盒子、盲盒、夾機佔、泡泡瑪特、心願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