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15歲的孩子問你「生活不就是一蔬一飯一個他嗎?」,而此時你知道她正在糾結早戀,你會怎麼回答?
2000年以後的孩子開始信仰「平凡是福」,2005以後的孩子被「你開心就好」教育的一塌糊塗,2010年以後的孩子被所謂的天性也毀了,開口閉口「我想這樣」。
教育從來都不是比葫蘆畫瓢,更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端。
以前教育孩子,父母會把所有的希望給予到孩子身上,逼到孩子喘不過氣兒。現在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動不動就拿我不喜歡為藉口。不缺吃不缺穿的這些孩子,早已經喪失了作為人奮鬥,讓自己生命發光的特性。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容易早戀?只僅僅是因為缺少父母的愛嗎?
這麼認為只是一葉障目。
在古代,什麼樣人家的孩子早戀?是那些錦衣玉食的孩子,所以才會有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私奔;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什麼樣人家的孩子早戀?是富貴人家;在我們上學都是奢望的小時候,什麼樣人家孩子早戀?是哪些萬元戶人家。
俗話說「溫暖思淫慾」,說的不只是成年人,也包括青春期的孩子。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這些孩子早已吃穿住行不愁,每天除了學習也沒事可幹,整日無所事事的肯定就去關注一些不該關注的事情。
現在的孩子不好好學習,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動力。
小時候我們努力學習,是為了擺脫貧窮。現在的孩子努力學習是為了什麼呢?為了父母,父母過得很好,不需要他們養老。為了自己,ta們甚至覺得不需要出人頭地。於是就有了早戀,這個人性的追求。
孩子早戀家長擋得住嗎?擋不住,你越阻攔,ta越來勁。那就不管了嗎?做父母的肯定不願意放手,但是拯救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
每一個早戀的孩子,都是早熟的孩子。家長沒有讓ta們經歷生活的艱辛,所以都被拔苗助長了,直接跳過生活的本質,過早的追求了人性。
關於如何開導早戀的孩子,網上的文章多如牛毛,這裡不做探討,這裡只從根本上談三點:
一、培養孩子業餘愛好
孩子的愛好不一定非得讀書,ta可以畫畫,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只要不違法法律,對得起良心,都可以。
從小培養孩子至少有一個愛好,不至於孩子除了學習以外什麼都不會。換句話說,就是讓孩子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其他可以讓ta為之努力奮鬥去做的事情,而不是閒的沒事去談戀愛。
方法:帶孩子去圖書館看看,帶孩子到博物館轉轉,帶孩子到樂器行瞅瞅。
二、樹立遠大理想
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就等同於行屍走肉。一個孩子也一樣,很多孩子被「一蔬一飯一個ta」所迷惑而止步不前,就是因為沒有遠大的理想。
一個人不用樹立拯救世界的理想,但是最起碼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吧。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絕不是找一個人結婚,然後生兒育女這麼基礎。但這些,青春期的孩子不懂,或是不想懂。但父母並不是無計可施,而是應該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挖掘和幫助孩子樹立一些遠大的理想。
方法:多給孩子看一些勵志電影,多給孩子買一些名人傳記,多帶孩子看看世界。
三、培養孩子艱苦奮鬥精神
一個人有多成功,不是取決於ta的理想,而是取決於ta的努力程度。現在的孩子很少有人類的艱苦奮鬥優秀品質了,現在的孩子講得最多的就是「我努力了」。
努力,不是說非要讓孩子頭懸梁錐刺股,而是要培養出ta們那種全力以赴的為目標去奮鬥的精神,只要這樣,孩子迷茫的年紀才不會空虛,才不會尋找精神安慰早戀。才不會經不起考驗,努力一下敗下陣來就垂頭喪氣找不到價值,去走其他途徑證明自己。
方法:可以帶孩子去徒步,可以帶孩子去貧困山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