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早期的一條關於孩子早戀的微博,實實在在的顛覆了很多家長的三觀,同時也有無數的孩子高呼「理解萬歲」。
「我女兒要是十五歲談戀愛我覺得正常」
「戀愛就是戀愛,情竇初開,是美好的,早戀這個詞就不是好的,什麼叫早戀?」
「十四五歲談戀愛是正常的,這本身就是誰都會有的一個天然的東西,你能做的是往健康的更好的方面去引導,包括在性方面有一個更好的教育,保護好自己。你跟小男孩在一起玩的挺好的,可以有適當的,但是不要那麼早去嘗試性,如果你真要去也要保護好自己,保護自己的安全。不然你怎樣?」
孩子學生時代談戀愛這件事,在校園、家庭甚至社會都是飽受爭議的。
情竇初開的年紀,知道了「喜歡」的感覺,知道了「付出」,知道對除了父母以外的另一個人好,無條件的「給予」,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應該出現的正常心理,不然,你以為那些「鋼鐵直男」或者「直女」是如何養成的?
不管是暗戀也好,交往也罷,家長無非擔心的,一是影響學習,再者就是,擔心孩子太小,把握不好尺度,特別是女孩子,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傷害。
我的一個好朋友,高中交往了一個小混混,那個男孩比我朋友高一年級,讀技術學校,長得不錯,還十分有男子氣概,可以說,這男孩除了學習不好,人品、對我朋友基本是沒的挑剔。
當時女孩媽媽知道他們談戀愛,就暴揍了她一頓,媽媽一氣之下,斷了女孩的所有經濟支持,還說了要和她斷絕母女關係的氣話,女孩沒地方去,就和這個男孩同居了,男孩書沒念完就選擇了輟學,到處搞錢,支持女孩讀完了高中。
兩個人一合計,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就到處借錢開始擺地攤,做小生意,但是沒想到,女孩突然懷孕了,當時女孩不敢回家找媽媽,也不想把孩子打掉,更沒戶口本結婚,一拖再拖,眼看孩子就要降世了,女孩挺著大肚子,出現在他媽媽面前。
最後的結局是他們離婚了。孩子出生了,兩個人更加辛苦,女孩出了月子就開始幹活,天不亮就出門,深夜才回家,男孩也發現錢越來越難搞,沒辦法只能去偷電瓶,最後還被關進了監獄被判了刑。
前些年女孩媽媽因肺癌去世,女孩在媽媽墳前哭著懺悔。
讀到這,你是不是更加堅信,絕對不能讓孩子早戀,太可怕了,為了防止悲劇,更應該嚴防死守。
是這樣麼?這樣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麼?
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沒經歷苦難、沒吃過虧,哪裡懂得那麼多「我都是為了你好」的道理。更何況,社會中出現的很多學生戀愛成人化的根本源頭是,無法面對來自家長的高壓,這件事絕對不能讓爸爸媽媽知道。在隱瞞和對對抗中,讓自己失去界線和邊界。
既然我們不能壓抑和控制孩子的情感,總的教會孩子,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吧。
就像我朋友身上的悲劇,並不只來源她交往了一個小混混,而是她媽媽不但沒能理解她還把她推到了門外。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早戀的問題,要順流而治,不能強行堵塞。
可是,我們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早戀之後,就會對孩子說,「你不許跟他談戀愛,你們這個年齡談什麼戀愛?趕緊斷了!」
結果呢,孩子就背著父母偷偷地談,父母根本不知道。
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方法來處理。
對於男孩,可以先這樣對他說,「唉呦,我兒子都戀愛了,那姑娘什麼樣兒啊,哪天領回來讓爸爸媽媽也看看,我們得好好招待招待人家。」
緊接著,您再表明自己的觀點,「你看啊,你們做朋友互相照顧是可以的,但是你們都還小,先別著急別的事,千萬別亂來,你別亂來就行,你們可以拍拍肩膀,摟一下沒問題,一塊玩可以。我同意。」
面對女兒的話,可以試著給女兒一封信。
孩子,祝賀你長大了,有人愛你,說明你很可愛啊!
但是,媽媽在祝賀你的同時,還是得囑咐你幾句,因為你畢竟還小。我要告訴你什麼是愛,愛不僅僅是他喜歡你、對你好,除此之外,愛是要有責任的。
也就是說,他能不能養得起你?能不能養你一生?因為你要真愛他,你就要為他生孩子,生孩子之後,他還能不能好好待你?
所以,在這些東西都還不確定的情況下,他現在光是對你好是沒有用的。
如果他連工作都找不著呢?那他拿什麼來愛你?所以,你先不要著急。
其實,很多時候,很多問題,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植入到孩子內心的,比如李玫瑾教授一次開車帶著女兒,正好看到對面過來一排結婚的車隊,而且是很有派頭的那種。
然後女兒一看,說,「哎呀俗不俗啊?整那麼多奔馳幹嘛呀?真是有錢沒地兒花了。」
然後,她就告訴女兒說,「你不懂,結婚就讓男人傾家蕩產,讓他知道這輩子就這一次。
所以呀,你不要隨便就跟一個人在一塊,他會覺得你不值錢,人家不想要馬上就不要了,因為成本低嘛!
愛情是要有儀式和承諾的,要不大家都知道你倆好,但是他說甩你就甩你。」
女兒聽了後說,「噢,是這樣啊!」
人們往往把早戀的孩子視為墮落、幹了見不得人的事。
兩個孩子還沒等牽牽小手,只是寫個紙條表達一下愛慕之情,老師家長就一股腦的把槍頭對準他們,「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最後兩個人,只能報團取暖。
據研究表明:家庭性別缺失,容易導致孩子早戀。比如一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確實容易使女孩子早戀;反的一個家庭中,母親角色的缺失也容易導致男孩子早戀;或其中父親長期在外工作,也容易導致女孩子早戀。"
說到底,早戀本身沒有錯,如果家長和孩子的連結很充分,一來孩子也不至於一直向外求,人家稍微對自己好一點,就迷失了方向。如果自己稍微花點時間了解孩子,孩子遇到問題多和孩子交流、多理解孩子,那孩子也不會非要偷偷摸摸的,憑著感覺自己亂來。
面對孩子早戀,很多家長第一時間就是拉響警報,批評指責、講道理,找對方父母說清楚,臨時抱佛腳,抱不抱得住也是看緣分的,莫不如日常多花點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眼中乖的不得了,在他的學習生活中,沒有問題、沒有麻煩、沒有煩惱、沒有喜歡的對象,那你就要好好檢討了,或許,你們正在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孩子成長道理中,是孩子成長,也是家長修行。在無數小插曲中,你可以把這個小問題無限放大,也可以把自己拉回到過去,去體諒和理解孩子。
如果你覺得本次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關注、點讚和轉發。
也歡迎媽媽們在評論區暢所欲言,我們一起探討交流。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享受育兒,輕鬆培養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