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王者榮耀》是否正在毀掉中國部分年輕人。
實際上我們已經被很多東西「毀」過了,小說,偶像,早戀,電影,遊戲,甚至釣魚,反正只要不是學習或者工作,任何娛樂活動都被認為是「毀」人的方式。
從79年恢復高考算來,已經被「毀了」超過一代人了,但是GDP每年都在增長,70後把接力棒傳給80後,80後又遞給90後,生生不息,也沒見經濟出現斷層。
長大以後才慢慢意識到,原來上述娛樂活動不過是對自己失敗人生的一個藉口,自己讀書那麼差,總要找個原因吧,那肯定是閒書看多了,早戀了;工作5年,收入還是5000塊,那肯定是追劇追多了,一天到晚打遊戲。
找個背鍋俠還不容易麼?
問題是,有了這麼一個背鍋俠,我們又能做什麼?
無能為力。
就拿遊戲來說,君不見王者榮耀日活用戶就超過500萬,更可氣的是,現在玩遊戲都變成一種職業,小朋友讀書不好,就說以後準備當職業選手。
氣得父母想重新生一個。
好笑的是,大部分父母呢,都三四十歲的人了,每天為了房貸車貸奔波,天天996,回到家裡簡直話都不想說,刷刷短視頻,追追劇可能是最好的放鬆了。
父母和孩子有區別嗎?
大家都是人啦,在奶頭樂上,都是遵循本能在行事,要不是父母有暴利主導權,小朋友們也教育起人來也是一套一套的:你為什麼就不能努力讓我成為富二代呢?
死循環。
其實有沒有奶頭樂,根本不重要,即使現在你每天像機器人一樣工作,學習,還是老樣子,因為社會財富權利的分配就是符合二八法則。
每天把頭髮熬禿的程式設計師有多多少少,能夠28歲退休的不就是那麼一個。
但是就是那一個,被好多媒體放大宣傳,似乎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成為下一個。
這話放10年前可能還有人買帳,現在2020年了,洗腦就沒那麼輕鬆簡單了。
現在如果你還把極端情況拿出來當正面教材用,恐怕會被噴到懷疑人生。
因為大部分人很清晰地認識到,自己不過是時代的炮灰,雞湯再好喝都沒有油鹽醬醋來得重要。
與其自我安慰式的虛假奮鬥,不如回家葛優躺,有吃有喝就足夠了呀,自己能夠過好一生就很不容易了,何必再背那麼多責任呢?
奶頭樂之所以可以橫行,並不是因為奶頭樂本身有多麼吸引人,而是我們失去了目標和夢想,只有奶頭樂可以填補這一塊空缺。
換一種說法,現在的年輕人慾望太低,說得好聽點叫佛系人生,說得難聽點叫得過且過,反正這些膚淺的奶頭樂也可以讓我很快樂,我為什麼還要努力奮鬥?
這對個人來說的確沒啥問題,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難道還要上課培訓統一價值觀麼?
但是對整體大環境來說,卻不是好事。
最現實的情況是,現在生育率越來越低,上海都連續負了好幾年了,小孩被很多年輕人視為累贅。
跟我關係比較要好的幾個朋友,沒有一個主動要小孩的,就算有了也是意外。
我問他們為啥不生一個玩玩?
所有人都統一口徑:自己現在活成這個鳥樣,再生一個複製自己的人生麼?給不了下一代更好的,不如不要,這才是真正的負責。
我覺得很有道理,生兒育女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投資,既然是投資那就求高額回報,至少不能虧本吧?
遺憾的是,隨著房價的升高和階級的固化,想靠生小孩翻本,概率實在太低了。
就像你去做風投,從種子輪開始投資,虧本機率差不多95%以上,除非你自帶資源或者資金,可以為項目保駕護航,不然只是單純的給GDP做貢獻罷了。
如果你把生孩子的事情想通了,就會突然意識到,既然生孩子是虧本買賣,那麼我為什麼還要結婚呢?
2019年上海市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共有9.87萬對,結婚率6.78‰,也就是說每年1000個人裡面不到7個人結婚,不婚主義的人越來越多。
有人說不想改變單身想幹嘛就幹嘛的狀態,也有人說不能將就和另一半的關係,其實這些都是表面原因。
本質上,是現在的年輕人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未來沒有信心,害怕改變固有的生活,在圍城裡很舒適,也很安全。
既然不想改變,那也就不需要太多欲望,打打王者榮耀,追追肥皂劇,刷刷抖音,每天活得開開心心,何樂不為呢?
那麼年輕人的信心是什麼?
是錢。
每次分析問題,都能落到這個俗得無法自拔,卻又能夠解萬愁的東西上。
所以如果想拉動內需,提高生育率,去房產庫存,從根本上要讓年輕人產生賺錢的欲望,讓他們覺得如果不把時間用在賺錢上就是一種罪過,玩遊戲簡直大逆不道。
這樣,現在所有的社會矛盾都會迎刃而解。
能做到嗎?
其實是可以的,還記得曾經的萬眾創業麼?
儘管這個口號現在沒什麼人喊了,但是在四年前激發了多少年輕人的潛能。
那時候出現了一大批形形色色的創業公司,當時我自己開過風投公司,我只能說,中國人的想像力簡直突破天際。
雖然到最後,絕大部分項目都是忽悠,要麼純粹騙錢,要麼光講了個故事,根本沒有可操作性。
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打開了欲望大門,看到身邊的朋友在創業,自己也心癢難耐,都想插一腳,似乎自己沒有一個副業都算不上正常人類了。
如果能有個正確的引導,給資本的使用上做一個約束,恐怕現在就不是現在這個模樣了。
再回頭想想,那個時候遊戲行業熱門嗎?抖音熱門嗎?
別鬧,妨礙我賺錢了。
郭嘉說要促進內需,喊了好多年了,內需就是拉動不起來,為啥?
因為現在處於當打之年的80,90後連賺錢的欲望都沒有,你讓他去消費,這不是扯淡麼。
因此,現在的當務之急並不是批判這些奶頭樂的價值,而是刺激和挖掘年輕人想改變生活的欲望,這才是唯一的正道。
關注本號,你會得到更多有沉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