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面臨大洗牌 自身素質和崗位待遇面臨挑戰

2020-12-12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英語教師面臨大洗牌 自身素質和崗位待遇面臨挑戰

    調查顯示 部分英語教師面對改革「水土不服」 自身素質和崗位待遇面臨挑戰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向社會徵求意見已於本周一截止,儘管正式方案要等到年底才能出臺,然而,對於英語分值降低、實行社會化考試這樣的大勢所趨,一些學校的英語教師開始表示出自己的擔憂,「英語課時必然會減少」、「英語教學方式將迎來變革,啞巴英語將不復存在」、「英語教師有富餘,將面臨轉崗、下崗」……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採訪本市部分學校校長、英語教師了解到,這次改革之後,英語教師將有可能面臨著一次教學方式和教學崗位的「大洗牌」。北師大附中大興南校區校長盧青青認為,此次改革,速度很快,一些學校,尤其是高中英語教師情緒有波動,教育部門要注意如何應對,平穩他們的情緒。

  影響·教學方式

  聽力加重 小班化教學

  部分英語教師「水土不服」

  「英語降低分值,英語課時肯定會減少,而且聽力比重增加,肯定會在英語總課時中增加聽力課程,也有可能是專門的聽力課。」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高三英語教研組組長張亞安表示,對於此次中高考英語改革,她和其他老師都覺得肯定會對英語目前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衝擊,「我們現在就是一堂英語課,包括很多內容,有的時候說,有的時候聽,有的時候寫,但其實還是應試的內容多。但今後這樣變化,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將英語課分解為聽力課、閱讀課、寫作課、口語課這樣的類似於大學英語系的小班授課方式,都是可以探討的問題。」

  「從發展趨勢看,將來英語科目更適合小班化的走班教學,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分層次教學。許多英語老師也希望能專門負責聽說讀的各個分項。」首師大附中負責英語教學的程老師同樣表示,「未來英語小班化走班制肯定是個趨勢,英語老師的責任也會跟著加重,我們除了英語教學,還要擔起小班的班主任,壓力很大。」

  北京一位重點中學的英語特級教師表示,英語教學如果要改變目前的應試化痕跡,對於一線教師將是一次極大的考驗。「原來老師就是告訴學生這個題選擇哪個答案是正確的,現在突然讓他去上口語課,怎麼說,如何說,說什麼,我估計很多教師會很怵,很蒙,或者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怎麼辦?所以,我覺得改革後,很多教師肯定會水土不服。」

  影響·教學崗位

  部分英語老師可能轉崗

  學校表示不再招收新英語教師

  「我們有些學生英語能力強、分數高的,可能就不想再學英文課了,一些學生高一考取了高分,可能高二高三就不學英語了,所以英語課學生規模會逐漸縮小,我們英語老師可能就會富餘,大家就要面臨轉崗、下崗,接受再培訓等問題。」北青報記者昨日在採訪某附中英語教學負責人時,她表示全校七十多位英語教師在聽到英語中高考調整消息時,許多人都面露難色。「英語中高考的調整,雖然不至於淘汰多少英語老師,但大家會面臨到的是轉崗,要有心理準備,尋找自己適合的崗位。」

  英語老師可以轉到什麼崗位?該負責人表示,「學校用到英語的崗位還很多,如國際部、外事部等崗位,也可以考慮上英語選修課,組織英語活動。英語老師可以發揮自己所長,思路還是很廣的。我們有個老師非常喜歡織毛衣,她可以考慮開這個選修課。」

  但是否每個英語老師都適合轉崗,該英語教學負責人表示,「有些英語老師肯定不適合轉崗,但思路還是很廣,一是學校組織老師培訓,不可能不管。二是自己要提前做好各方面準備,將來轉崗的心理調適是有難度的,後期有些工作要跟得上才行。」此外,該老師認為有些年紀稍長的英語教師在應對此次變革時,可能會有劣勢,「我作為年長些的教師,在語言上和年輕人相比,可能會有劣勢。他們接受媒體信息多,語言表述能力、詞彙量等各方面都比我們強,但是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也會有自己的優勢。將來如果轉崗,我們對於教學管理或行政管理職位也是擅長的。」

  對此,一位遠郊區縣學校的英語教師表示,在他們學校一些英語教師是聘用人員,還沒有解決編制問題,「現在這些英語教師很擔憂,怕學校隨時可以不再聘用他們了。」同時,一位學校負責人表示,最近幾年,他們學校將不再考慮招收新的英語教師。

  影響·考試題目

  完形題可能被弱化

  主觀題可能會增多

  海澱某頂尖附中的外語教研組組長表示,根據此次的中高考改革方向,可以看出英語科目將注重功能教學,重視方向由讀的語言輸入變為寫和說的語言輸出,「這樣完形題會被弱化。」面對英語聽力考試增大比重,該老師表示,「聽力課時量肯定要增加,我們一線教師也會給學生調高聽的力度和難度,會增加更多主觀聽力題的訓練。以往英語聽力的客觀選擇題比較應試,主觀題則更注重實際應用,能真正檢驗聽的能力,未來也真正應用得到。」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按照目前的初步規劃,北京高考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後,在一定時期內還會由北京教育考試院負責命題。但他個人認為,如果能像託福、雅思考試實行標準化考試、建立專業題庫,未嘗不是未來一個發展方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高峽表示,在中高考英語考試內容調整方面,譬如現在考試內容中涉及比較多的語法題目,可能會降低。因為語法對於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是不利的。同時,改革將強調應用性,高考英語在出題方法和方式上都要發生變化,分值、考試時間、試題數量等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不能以簡單的分值來分配推斷。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方平則表示,高考英語既然要重視應用性,那麼簡單的填空題肯定是要有所下降的。

  對話

  二十年一線老教師 面對改革「難以接受」

  對話人:海澱區某附中一線英語教師程老師

  北青報:中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裡對英語科目的變革,對英語老師有什麼影響?

  程老師:政策確定後,英語教學和課堂肯定會有變化,這對我們英語老師來說其實沒什麼。本來教學就應該配合這些政策的變化,我們英語老師也應該配合,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變化,我們英語老師有些難以接受。

  北青報:為何難以接受?

  程老師:這麼大的動作和變化,我們一線英語老師沒有被徵求過意見。這應該是自下而上,不應該是自上而下,至少要聽聽我們的意見。

  北青報:你們的意見是什麼?

  程老師:英語考試的變革勢必會大大削弱各方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對此我們感到受傷。我在一線從事英語教學已經二十年了。二十年前,根本沒有老師願意教英語,很多班的英語老師是空的。因為拿500塊月薪的英語老師,在外企能賺5000塊。所以當時我們做英語教學,完全是出於大環境的需求。後來英語課起來了,我們也教了二十多年英語,突然這樣真是太過分了。我們英語老師的情感受到很大的傷害。

  北青報:你認為這個變革對學生而言,會怎麼樣?

  程老師:我認為現在教育有些功利,這一變革一定會帶來大家對英語學科態度的變化。那現在高校裡學英語的,未來考慮走上教師崗的大學生們怎麼辦?如果過於功利,大家在中學階段漸漸疏忽了英語,沒打好基礎,以後進了大學還是要面臨很高規格的英語考驗。將來英語四六級怎麼辦?如果做科研,對外語要求就更高了,又怎麼辦?這些問題都令人擔憂。

  (安蘇 林豔)

相關焦點

  • 英語培訓遭遇「倒閉門」寒流 面臨行業大洗牌
    據了解,靈格風、凱恩英語等多家連鎖外語培訓品牌相繼倒閉的事件,讓這個行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社會信任危機。據了解,靈格風、凱恩英語等多家連鎖外語培訓品牌相繼倒閉的事件,讓這個行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社會信任危機。事實上,隨著行業泡沫的逐漸破滅,前幾年一直受到VC、PE青睞的教育培訓行業不再是資本的寵兒。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已經投資過熱的行業,接下來一段時間將出現一輪劇烈的市場洗牌。
  • 泰國後宮面臨大洗牌!35歲詩妮娜高調復寵,蘇提達迎來最大挑戰
    泰國後宮面臨大洗牌!35歲詩妮娜高調復寵,蘇提達迎來最大挑戰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這句話形容泰國後宮的女人再合適不夠。詩麗吉娘家實力雄厚,不光是泰國唯一的王后,而且還被蒲美蓬國王寵上天,其他女人就沒有這樣的好福氣了。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泰國的蘇提達王后。
  • 何其莘:我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面臨的挑戰
    二、高校英語專業教學面臨的挑戰 教育部於1998年下發的《關於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在談到我國外語專業本科教育存在的問題時,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代,我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所存在的5種「不適應」:思想觀念的不適應、人才培養模式的不適應、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不適應、學生知識結構
  • 英語讓英國面臨新的挑戰
    【快遞】 英語讓英國面臨新的挑戰   英國文化協會日前發布了一份關於「英語全球地位」的最新報告。報告指出,英語在全球的統治地位使英國面臨新挑戰。這份報告是由英國文化協會委託語言研究學者完成的。
  • 「超國民待遇」時代將終結 在華外企面臨新挑戰
    近兩年來,某些外企頻頻「出事」的個案可能已經表明,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日益成熟以及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曾經享有「超國民待遇」的外企,在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肯德基「勞務派遣之爭」,只是目前外企在中國大陸發生的諸多事件的一個代表,反映的也只是勞動用工方面的不規範,以及外企面臨的用工方式的重新調整和重視,但除此之外,目前外企還面臨其他新的挑戰。
  • 面臨哪些新挑戰?
    「和全國總體形勢一樣,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就業形勢顯然更嚴峻。」這不僅是擺在王慶國面前的難題,也是眾多高職院校必須邁過的坎兒。 今年2020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其中,高職畢業生約為385萬人。這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何?又面臨著哪些新挑戰,或呈現出了哪些新特點?高職又該如何「破題」?記者進行了多方調研。
  • 貝恩資本王勵弘:素質教育商業模式正面臨挑戰 未來賽道會更細分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做到融會貫通,才算是真正達到了素質教育的目的。「雖然大家都在倡導素質教育,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又將素質教育簡單歸結成了一些技能。以編程教育為例,如果變成了固定的幾個步驟,跟著老師走,那麼本質上很難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最後又變成了應試的一部分,與真正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 分析今後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兩會授權發布)溫家寶分析今後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使我們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和風險。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2類單位受益多,待遇好過公務員
    公益一類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全額提供,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工資有一部分財政補貼有一部分靠單位營收,如普通高校、公立性的醫院在這次改革中待遇將發生改變。所以在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都將受益,待遇好過公務員!受益多最大的是教師和醫生。
  • 親子市場面臨大洗牌,酷芽親子或成營銷亮點
    親子市場面臨大洗牌,酷芽親子或成營銷亮點親子藍海市場火熱,整體處於快速增長階段。不同於早先"只要孩子開心家長就會買單"的階段,酷芽關注家長和親子自身的體驗與價值。隨著親子遊中親子和家庭出行頻次與消費額度的增加,酷芽也在對其出行需求認識不斷加深,酷芽聯合知名動漫IP,負責整套設計風格,最大程度保證文化底蘊、房內及相關配套服務。
  • 教育部表示:這4類教師將面臨「失業」,「鐵飯碗」不鐵了?
    在大家的心目中,要是能當上教師,工作肯定就穩了!這個職業既受人尊敬,又有穩定的收入,一年還有兩個長假期,很多人都覺得這職業真心不錯,然而教育部表示:這4類教師將面臨「失業」,「鐵飯碗」不鐵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快速進步,我國教育事業正在不斷前進,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國家也特別重視教師行業的發展,近幾年就有很多關於改善教師「工作環境」的各種好消息。教師待遇得到了國家政策支持,據有關通知表示,教師的收入待遇不能夠比當地的公務員收入還要低!
  • 綠營再出招,農會地方派系面臨大洗牌牽動未來選舉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立委」蘇治芬2016年曾在臺立法機構提出「農會法」、「漁會法」、「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等「農改3法」修正案,主張把水利會從「公法人」改為「政府機關」,農漁會總幹事從間接選舉改為直選,被視為意在剷除雲林張榮味家族勢力,如今蘇治芬再提出「農會法」修正草案,並已送交「經濟委員會」審查,預料民進黨團在人數優勢下,該草案可望三讀通過,農會地方派系將面臨大洗牌
  • 程曉堂: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考試與評價面臨的挑戰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如何測、如何評,是英語課程改革面臨的挑戰。本文擬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考試與評價;英語高考1.引言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是國內外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不僅要在課程目標、內容以及教學途徑與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而且必須有配套的考試和評價改革。其實,考試與評價的改革本身就是課程改革的一部分。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英語考試評價改革是一個新的課題。關鍵問題是,將來的英語評價與考試如何測評核心素養?當前以及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都面臨一個挑戰,那就是如何測量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 農村英語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農村英語教學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身為一名奮鬥在一線的英語老師感觸頗深。農村孩子學習英語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學生的眼界和視野比較窄,學習資源不足。學生學習英語主要的資料來源就是課本和有限的教輔資料,這對學習一門語言來說非常不利。2.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英語這門語言來說更是如此。
  • 教師感言 改革變化對英語教師充滿挑戰
    ■武漢大學外語學院 陳金蘭   作為一名從教已經30年的高校英語教師,我體驗了30年來教學要求的變化、教學方法手段的更新、教學對象需求的變化帶來的挑戰。而現在對於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是:「能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並能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用英語進行交談,能經準備後就熟悉的話題作簡短發言,表達比較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大學英語教學的難度在不斷加大,內容不斷加深,挑戰愈來愈大。
  • 東南亞漢語地位逐年上升 英語主導地位面臨挑戰
    東南亞漢語地位逐年上升 英語主導地位面臨挑戰   中新網2月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在新加坡接受英語教育。那些認準了英語對孩子的前途至關重要的家長們,要麼花重金送孩子去私校,要麼送孩子去新加坡,認為新加坡的領導人很有遠見,在獨立後仍然保留英文的官方用語地位。  雖然新加坡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華裔,但是英語卻是這個城市國家的「國語」之一。許多人相信這是新加坡能被世界銀行列為世界上最容易經商之地的原因。
  • 我國「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挑戰
    科研基礎教學領域、基礎運算軟體和基礎類內容輸出面臨挑戰,這對科技人才隊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科研人才梯隊建設不能有「斷層」,必須穩紮穩打,確立中長期發展規劃。    楊健:科技創新的認知分為科學和技術兩個層面。科技「卡脖子」表現是技術問題,底層邏輯則是科學創新。科學創新主要的系統支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研機構的支撐,創新人才體系的支撐,均面臨挑戰。
  • 新生兒高增長VS幼師大出逃,幼師面臨的重重困境何解?
    有數據顯示,過去的五年間我國幼兒教師流失了83萬之多,相當於每年40%的幼兒園老師從原有崗位離開,幼師流動性大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幼兒園行業發展的頑疾。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主體,幼師卻面臨著自身素質、薪酬待遇、職業發展、社會待遇等多方面的問題。
  • 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發展面臨了哪些挑戰?
    本次大會以「打造通識教育『金課』」為主題,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上海紐約大學等290餘所高校的相關校領導、通識教育管理者、通識課程教師、研究學者等近千人參會。
  • 民營科技企業人才創業面臨的關鍵問題與挑戰
    如何在國際化與地區化之間尋找平衡,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中,在全國各科技園區竟爭優勢趨同的情況下取得成功,是創業者面臨的難題。就中關村而言,潛在創業者、初創階段的創業者、成長階段的創業者日前主要面臨著四大挑戰:法律與政策環境不完善、體制障群、資金瓶頸、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