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子女相繼畢業於哈佛耶魯,這位「神仙媽媽」是如何做到的?

2021-01-10 騰訊網

她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

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子女們畢業後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

這位了不起的媽媽就是全惠星。她是前任耶魯大學教授,現任東巖文化研究所理長。曾獲得韓國國務總理獎、KBS海外同胞獎、美國康乃狄克州總督獎等榮譽。

長女——哈佛畢業,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長子——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曾擔任美國麻薩諸塞州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二兒子——中學獲得美國總統獎。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和麻省理工哲學博士

三兒子——哈佛大學畢業後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後又返回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後成為耶魯大學法學院首位韓裔客座教授。現擔任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柯林頓執政期間曾出任美國助理國務卿,主管人權事務

二女兒——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臨床法客座教授,是耶魯大學聘請的首位非白人女性客座教授

小兒子——哈佛大學社會系畢業後,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獲得了美術學領域的最高學位——MFA(藝術碩士)

這一家子的學霸,是不是你也感到了震驚,創造奇蹟的全惠星女士,成為全球媽媽的典範。

《紐約時報》評論她的家庭:「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

《華爾街日報》把她的孩子稱作「震撼華盛頓特區的第二代韓裔權利精英兄弟」

他們還是美國教育部選擇的「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全惠星出生於1929年的首爾,本科就讀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系。大二的時候以全額獎學金作為交換生去美國迪克遜大學學習社會學,後進入波士頓大學攻讀社會學和人類學雙料博士學位。

1960年韓國發生四一九軍事政變,進入了長達27年的軍事統治(題外話,那一次軍事政變的領導者樸正熙就是韓國前任總統樸槿惠的父親)。在這次政變中,全惠星身為外交官的丈夫被軍政府通緝,後申請政治避難帶著全家輾轉來到了美國。

來到美國後,夫妻倆一起在耶魯大學教書,他們是耶魯大學首次聘請的亞裔教授。後來全惠星在美國成立了東巖文化研究所,該研究所致力於研究韓美文化差異和加強韓美之間的文化交流。

無論是作為學者還是母親,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家庭,全惠星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那麼她的秘訣是什麼呢?

0

1

不要為了孩子犧牲自己

全惠星說:「我懷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心情很焦慮。我日思夜想怎樣做個好父母,怎麼才算好父母,加上當時又沒有別人的指導,連相關的書籍也找不到。我陷在這樣的焦慮中,不能自拔。後來,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回憶起他們對我的教育過程,瞬間,不只是育兒問題,就連人生問題也好像是重新聚焦了一樣,變得清晰明朗起來。

我的父母不是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人。他們始終在學習、進步,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世界觀影響到了很多人,也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很多父母愛孩子至深,可能認為要一切為了孩子,無條件為孩子犧牲,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全方位受到呵護。但是我不這麼認為。

作為父母,關鍵在於如何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引導者,幫助他們看到未來、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2

恩愛的夫妻,更容易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母互相尊重,會對孩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當著孩子面吵架的父母,他們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出現問題。

互相尊重中會產生忍耐力,這是夫妻相處時很重要的一點。遇到分歧,要懂得尊重和認可,嘗試用溝通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粗暴的大吵大鬧。

全惠星的母親曾告訴她一句話:「夫妻之間有差異是好事,這樣才會彼此珍惜。」

所以全惠星在和丈夫有爭執的時候,都會告訴孩子們這是父母之間差異造成的,要允許差異的存在,這樣對家庭有好處。

此外,妻子也要維護和樹立丈夫在家庭中的權威。如果妻子不尊重作為父親的丈夫,孩子也就不會認可父親的權威。反之亦然,丈夫也要尊重和樹立妻子作為母親的威信,這樣孩子才會尊重媽媽。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夫妻相親相愛的過程;感情好的夫妻,肯定會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3

懂得聆聽孩子的心聲,並適當的給予建議

全惠星的二兒子在醫大做研究員的時候,有個財團提出了研究課題,他馬上積極響應,提出了一整套計劃方案。但最後,研究費用卻被在他看來比自己差很多的人得到了。兒子覺得心裡很不平衡,就給全惠星打電話。

「那人的水準比我差遠了,結果我的申請被拒絕,他卻拿到了項目。怎麼能有這麼不公平的事。」兒子一開口就抱怨上了。

全惠星跟他說:「孩子,不要認為這件事是你跟這個財團的最後一件事,要把它當做你們合作的開始。畢竟最終結果還沒有確定,你還有努力的機會。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研究項目有信心,那就接受結果吧。

不要在背後抱怨,那無濟於事。去聯絡評價你研究項目的人,問清楚被拒絕的理由是什麼,再找機會說明你方案的優勢吧。」

聽了母親的話,兒子特地去找了項目負責人,將自己的方案再次闡述。最終兒子拿到了更大的資助。

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一長大就跟自己有了隔閡,什麼事情都不願跟父母說,而他跟同學、朋友卻好像無話不談。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首先應該反省這到底是誰的問題。全惠星認為,孩子不跟父母溝通,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跟父母溝通沒有意義。一來,父母不理解他,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來,父母不能提出建設性或者啟發性的建議。

如果跟父母說心裡話,父母總拿自己的經驗大做文章,聽不進孩子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的選擇,那麼怎麼還能希望孩子願意跟父母交流呢?

孩子喜歡有力量的父母。只有當父母了解孩子的世界,才有能力去幫助孩子,走進他們內心的世界。

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既要放低自己,同時也要抬高自己。

放低自己是說,父母要跟孩子一起面對他們的人生問題,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畫腳。

同時抬高自己是說,父母要善於把握方向,從更高遠更周到的角度給孩子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和指導。

父母是孩子的同行者,但同時也是孩子的燈塔,照耀前行的方向,讓孩子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路。

4

在家裡營造讀書氛圍

全惠星說:「無論在家裡的哪個角落,都有學習的氛圍。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營造出來的。不用強求他們去學,孩子們的眼裡只能看到書桌和正在學習的家人,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我們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剛結婚的時候,在我們租住的公寓裡只有一張書桌。我和先生都是喜歡學習的人,對我們來說,一張書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說我可以先在茶几上學習。但先生馬上反對,說那樣的小茶几怎麼能用來學習呢。

 

然而,我們當時的經濟情況並不允許我們購買更多的書桌。所以,我先生只要有時間就去二手市場,希望能給我找到一個合適的二手書桌。終於有一天,他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回來了一張看起來不大卻很別致的高檔書桌。

 

在我們家,書桌並不僅僅是單純的裝飾家具,而是用於學習的特別家具。先生費心為我準備書桌,是因為他不但將我看做他的妻子,更將我視為一名學者,所以這張書桌才顯得更加珍貴。

 

父母只要讓孩子們懂得學習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等於是為孩子做了一切有關學習的事情了。如果父母能夠自然地坐在書桌前,孩子也會跟書桌親近起來的。

 

比起說「你學習吧」,更有用的是說「我們學習吧」。

我並不是說讓所有的父母都將書桌搬進房間。我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想要讓孩子們學習,要做出怎樣的實踐,以及這樣的實踐需要什麼樣的精神。」

5

讓孩子有個強健的身體

全惠星對孩子的系統教育都從3歲開始。與眾不同的是,全惠星是從鍛鍊孩子的身體開始的。大兒子京柱出生後身體較弱,有時一個月去看大夫十多趟。抱著生病的小寶寶,精疲力竭的全惠星下決心使孩子強壯起來。

從秋季開始,全惠星每天讓孩子接觸一次涼水,先是用涼水洗手,再洗胳膊。堅持一個月後,孩子漸漸適應了,就開始用冷水洗雙腳雙腿。

孩子的四肢適應了冷水,下一步就準備洗冷水澡了。第一次,全惠星把水溫調在25℃,孩子並沒有感到多麼不適。第二天,她把水溫調低了1℃,第三天,再調低1℃。一個月後,孩子已經可以承受0℃的冷水浴了。從那以後,小京柱再也沒有發過燒。就這樣,全惠星如法炮製,結果,6個孩子幾乎從未得過病。

全惠星查閱歷史上的名人偉人,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這些非同尋常的大人物,都是身體非常強壯的人。沒有強壯的身體,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識,也不能成為大人物。

為此,全惠星制訂了一系列「魔鬼訓練」計劃,讓孩子們每天堅持。當時,家對面是著名的尼爾斯湖。每天早晨天剛亮,全惠星就把孩子們從睡夢中叫醒。頂著寒風,孩子們開始了每天一次的3000米長跑。

此外,全惠星還要孩子們從事各項運動:攀巖、壁球、跆拳道,甚至舉重。

全惠星的大女兒、現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的慶信深有感觸地說:

在大學裡,與同學們相比,我並不聰明,但我強壯的身體,使我能夠在實驗室裡連續待上兩天兩夜而不休息,這是我成績名列前茅的原因。

母親對我們進行的強化身體訓練,就像給我們身體裡安裝了一臺超強馬力的發動機,使我們能夠長期工作而不疲倦。

6

尊重小人物,爭做大人物

全惠星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望子成龍的家長,會用一些例子來告訴孩子們做個小人物生活會如何如何不容易,人生會如何如何痛苦,以此來激勵孩子們上進。全惠星非常反對這種做法。

她的做法是:尊重小人物,爭做大人物。

全惠星買來一本《林肯傳》讓孩子們閱讀。然後,全家開會討論讀書心得。林肯的父親想當一個農民,所以,他就成了一個好農民。林肯想成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所以,他就成了一個偉大的總統。願望,決定了這對父子人生的差距。

她問道:「你們希望做林肯呢?還是做林肯的父親?」孩子們當然希望做林肯,可是,又感覺辦不到。

全惠星說:「美國沒有更多的總統位置來讓所有人去做總統,但是,美國有眾多的議員職位,足以使得好多年輕人美夢成真。在其他行業也是一樣,都有足夠的位置在等待著成功者的到來。」

全惠星要求孩子們了解大人物,爭做大人物,但她並不要求孩子們非得做哪一種類型的大人物。

她認為,在人生的舞臺上,孩子們是自己劇目裡的主角,只有他們自己才最明白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家長只起到一種引導的作用,而不是去給孩子們規定某一個人生軌道。

所以,她的6個孩子,長大後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了不同的專業方向。但不論他們選擇的是什麼方向,由於他們在身體上,心理上,智能上,都具備了足夠的成功基礎,所以,最後取得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回憶培養6個孩子的歷程,全惠星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要素。來自家長和社會的硬性要求,只能使他們感到不適,或者限制了他們的自由發展,或者誤判了他們的潛能所在,結果事與願違。

家長最需要做的不是別的,而是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有一種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成為大人物的強烈願望。做到這樣,天賦普通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成功者。

圖文源於網絡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精彩推薦

「最美教師」張文宏2020最新演講(附視頻):教育的本質是對人類尊嚴的極大認同

單親奶爸帶4歲女兒騎行西藏,700多萬網友羨慕哭了!

相關焦點

  • 一位韓國媽媽如何讓6個孩子成為哈佛耶魯博士
    全惠星是一位在美國和韓國都享有盛譽的母親:她的六名子女皆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其中兩個兒子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副部長級職務,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震撼華盛頓特區的第二代韓裔權力精英兄弟」;他們還是美國教育部選擇的「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 韓國美女媽媽秘訣:6個孩子如何成為哈佛耶魯博士
    她 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畢業後,他們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 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如今,奇蹟的創造者全惠星女士,成為全球媽 MD典範。
  • 6個子女都是哈佛耶魯博士,這位母親坦言:學霸的養成關鍵在小學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雖然各個國家的情況並不相同,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卻是全世界父母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在韓國有這樣的一位媽媽,她的6個子女全都是哈佛、耶魯的博士,她的孩子們畢業之後也都成為了大學教授、院長等精英工作,甚至連《紐約時報》都評論:「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
  • 六個子女全部畢業於哈弗耶魯,享譽全球的首席媽媽是如何做到的
    曾任耶魯大學教授,現任韓國東巖文化研究所所長長女——哈佛畢業,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長子——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曾擔任美國麻薩諸塞州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二兒子——中學獲得美國總統獎。
  • 6個子女全是博士,這位媽媽告訴我們,有三個簡單易懂的教育方法
    如果子女讀書厲害,那麼父母很可能會受周圍所有家長的羨慕,同時大家也會都想和這樣的父母請教一下如何教育出優秀的子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也能夠發現成功的教育方法往往都是相似的。教育出六個名校博士的媽媽表示,有三個簡單的交易方法可以掌握。
  • 韓國博士牛媽,培養6個子女全上耶魯哈佛,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全惠星,被韓國媒體譽為「首席媽媽」,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繫念二年級時,以全額獎學金作交換學生去美國留學,波士頓大學社會學博士,曾經在耶魯大學擔任教授。養育了6個子女,全部送進哈佛耶魯。
  • 韓國媽媽教出6名哈佛耶魯博士子女 盤點各國著名「虎媽」
    全惠星是一位在美國和韓國都享有盛譽的母親:她的六名子女皆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其中兩個兒子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副部長級職務,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震撼華盛頓特區的第二代韓裔權力精英兄弟";他們還是美國教育部選擇的"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 6個子女全是哈佛耶魯博士!這位媽媽告訴我們2個秘訣
    全惠星的育兒大法:今天我們要來說的這個媽媽叫全惠星,在她的教育下,她的六個孩子全都是來自哈佛、耶魯的博士,憑藉這六個孩子的成功,她成為了大家的研究對象。可是全惠星告訴大家,想要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需要三方的努力:媽媽、爸爸和孩子。犧牲有時候不是最好的選擇很多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總是會不斷地犧牲自己。有些媽媽為了照顧孩子,犧牲了自己的工作;有些媽媽為了照顧孩子,犧牲了自己的娛樂時間;有些媽媽為了照顧孩子,犧牲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 韓國首席媽媽秘訣:6個孩子如何成為哈佛耶魯博士
    她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畢業後,他們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如今,奇蹟的創造者全惠星女士,成為全球媽MD典範。
  • 韓國媽媽生六個娃全部上哈佛耶魯 是怎麼做到的
    她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畢業後,他們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
  • 6個子女全是哈佛耶魯博士!韓國「牛媽」的簡單做法,你也能學會
    普通家庭能把一個孩子培養成哈佛或者耶魯博士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在韓國有一位「牛媽」,生了6個子女不說,統統培養成學霸,全都是哈佛耶魯博士。而這個家庭被美國的教育部當作 「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 韓國「牛媽」:子女6人全部考進耶魯哈佛,培養孩子並不難
    現在大家可以想像一件事:自己有6個孩子,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培養,全部都考上了清華北大,或者去了港大、復旦。是不是很厲害的事情。一瞬間就覺得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但真的有一個媽媽將幻想變成了現實,而且還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名校,耶魯和哈佛。韓國「牛媽」:子女6人全部考進耶魯哈佛這位媽媽是一名韓國人,名叫金惠星。
  • 看一位溫柔母親,如何養成6個哈佛耶魯博士
    全惠星是一位在美國和韓國都享有盛譽的母親:她的六名子女皆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其中兩個兒子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副部長級職務,被《
  • 韓國母親,將6個孩子培養進哈佛耶魯,有何秘訣?教育方法很簡單
    相信大家都了解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是我們好多學子的夢想,能走進這樣的學府,證明我們的追夢之路收穫頗豐。同理,如果一個家庭裡,能培養出一個考上名校的孩子,這個成功跟孩子父母的悉心教導是分不開的。但是能培養出六個考取名校的孩子,其父母一定是非常偉大的。可能我們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但事實卻真是如此,韓國一位母親做到了。這位母親叫金惠星,培養出了六個分別考入哈佛耶魯等名校的孩子,並且都成為了博士生,。是怎麼做到的呢?
  • 6個子女5個哈佛1個耶魯,媽媽坦言:狠抓小學階段是重中之重
    全惠星和兒子與希拉蕊的合影全惠星,6個孩子的媽媽,年輕時也是一個焦慮的母親,現在我們帶一兩個孩子已經心力交瘁,更何況是6個呢?但是,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探索,她交上了一個完美的答卷:她將6個資質普通的子女,全部培養成成才,其中5個是哈佛大學博士,1個是耶魯大學博士。
  • 6個孩子都是哈佛耶魯博士!家庭教育媲美甘迺迪家族,怎麼做到的
    但在韓國有這樣一位「韓國首席媽媽」,她的6個孩子都是耶魯大學的博士。《紐約時報》更是對這個家庭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個成功的家庭,幾乎可以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她的名字叫做「全惠星」,一位平平無奇的母親能夠將6個子女培養成為耶魯大學的博士,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於是全惠星把她的教育經驗編匯成書,書裡總結了3個觀點,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家庭關係都有極大的啟發。
  • 哈佛、耶魯校長教育觀: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一句「我不是什麼哈佛的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讓人們記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以下是這位校長在哈佛的一次演講,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我們到底為什麼一定要走出去,看這個世界。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
  • 「90後國民學長」李柘遠:哈佛耶魯雙料學霸的秘訣是這「6個字」
    前段時間,這位被網友戲稱為「90後國民學長」的李柘(zhè)遠突然間火了。然而在看了他的人生履歷之後,感覺到火得有理:李柘遠,1991年出生,18歲從廈大考入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系,大學四年獲全額獎學金。畢業後曾入職高盛公司投行部,被稱為「明星分析師」,年薪百萬。
  • 韓國首席媽媽,培養6個孩子全上耶魯哈佛,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但今天我們要提到的這位媽媽全惠星女士,她卻能夠切實履行父母的責任與義務,重視家庭教育,最終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了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成為社會的精英人士。
  • 6個娃是博士,不是耶魯就是哈佛,母親談心得:狠抓小學階段教育
    他們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和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他們東拼西湊買學區房;為了孩子能多睡一會,他們親自接送上下課。這些都是父母為我們的付出,讓人感到遺憾的是,不一定能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結果。6個孩子,5哈佛1耶魯,這位韓國媽媽究竟是怎麼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