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民間機構籲當局完善託育準公共化政策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臺民間機構籲當局完善託育準公共化政策

2019-08-11 14:11: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霈韻

  中新社臺北8月11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託育準公共化政策實施滿周年,臺灣民間機構託育政策催生聯盟(簡稱「託盟」)11日召開記者會,敦促臺當局針對政策漏洞修正相關法規。

  

8月11日,臺灣民間機構託育政策催生聯盟在臺北召開記者會。

中新社

記者 楊程晨 攝

  託育準公共化政策透過地方政府與優質保姆及託嬰中心籤訂行政契約,確保保姆及託嬰中心具備專業服務,一方面讓家長安心送託、另一方面使保姆及託嬰中心永續經營。

  託盟召集人、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劉毓秀在記者會上表示,臺灣面臨嚴峻的低生育率危機,要緩解危機必須讓願意生育的家庭養得起孩子。在低薪時代,很多家庭只有靠雙薪才能負擔,而母親就業有賴平價、優質、普及的公共託育服務支持。

  託育準公共化政策自2018年8月上路以來,臺灣居家保姆的籤約率達八成四。該制度提高託育補貼至6000元新臺幣並有望建立一套嚴謹的保姆「進、退場」機制。對此,託盟予以充分肯定。

  但另一方面,梳理公開報導可以看到,這一新制在各地引發不同爭議,如配套措施不完善、不同縣市標準不統一、管理成效良莠不齊、託育費用不符合市場機制等。

  劉毓秀指,準公共化保姆政策當前有兩方面漏洞,一是負責執行居家託育管理及輔導的居家託育服務中心(簡稱「居託中心」)欠缺法定地位,二是保姆人力嚴重老化。託盟籲請臺當局「衛生福利部」修正相關法規,明訂居託中心職責,統一各縣市託育管理規格並確保質量。

  臺灣現行規定不允許育有6歲以下孩子的保姆收託。託盟2019年6月至7月電話調查臺北、新北、臺中的291位保姆,發現該法規上路以前近五成保姆在入行前已育有6歲以下孩童。託盟認為這一規定具歧視性,並且讓現有保姆的年齡陡增。

  臺中市託育人員發展協會李姓代表介紹自己為兼顧家庭被迫失去工作的經歷。她說,為鼓勵年輕保姆加入託育工作並維護育兒保姆工作權益,呼籲修改當前登記及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劉毓秀還表示,近年多次負面事件使保姆群體被「汙名化」。但「壞保姆」只是這一群體中的極少數,絕大多數從業人員都在竭誠為所在社區服務,期待社會對保姆職業予以正面看待。(完)

相關焦點

  • 臺灣民間機構籲當局完善託育準公共化政策
    中新社臺北8月11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託育準公共化政策實施滿周年,臺灣民間機構託育政策催生聯盟(簡稱「託盟」)11日召開記者會,敦促臺當局針對政策漏洞修正相關法規
  • 臺灣「準公共化」託育新政釀「保姆危機」
    中新社臺北9月14日電 臺灣「準公共化」託育新政8月1日實施以來,飽受保姆群體詬病。14日,新北、臺中、桃園等多個城市的近千名保姆走上街頭抗議,稱新制度損害她們權益。據了解,為緩解父母育兒壓力、刺激社會生育,臺灣行政機構推出所謂「準公共化」託育新政。居家託育人員(即保姆)與私營託兒機構憑意願與衛生福利事務主管部門籤約;家長若將2歲以下嬰兒送往籤過約的保姆或私營託兒機構處照料,每月可獲6000元(新臺幣,下同)補貼。
  • 臺灣:「準公共化幼兒園」建設,讓私幼業者變成公共託育的「加盟店」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育兒三項補助新制已於8月1日正式上路,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表示,暑假期間當然要更照顧孩子,顧荷包、顧成長、顧安全,一起繼續努力,讓家長更放心、小孩更開心。為了解決少子化危機,臺當局推動多項措施,希望減輕臺灣人育兒負擔。
  • 臺中市託育政策 升級再加值
    臺當局將於8月1日起實施準公共化託育補助新制,23日於臺中市議會引起藍、綠議員關切市府公共託育政策規劃。臺中市長盧秀燕說,她上任後追加8.5億元(新臺幣,下同)預算,完善轉銜機制,升級再加值既有託育政策,家長福利不打折,從優補助。
  • 臺當局託育新政推行受阻 眾保姆到高雄市府陳情
    中新網9月1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4日上午9點多,30多名保姆到高雄市府前陳情,認為準公共化託育政策「上路太匆促」,要求停止推行並回歸原登記制。
  • 應對少子化衝擊 臺當局行政機構推三項補助措施
    來源:中國新聞社為應對當前少子化趨勢的衝擊,臺當局行政機構16日推出三項補助措施,包括擴大發放育兒津貼、擴大公共化教育與保育服務、建置「準公共化」教育與保育服務機制等。擴大公共化教育與保育服務方面,預計在2022年增加零到2歲的嬰幼兒5280個公共託育名額、2至5歲的幼童60000個公共託育名額。此外,臺當局將評鑑合格、合法、品質良好的私立幼兒園中心,視為準公共化教育與保育服務機制,加以補貼。
  • 臺當局託育新政遇冷 3縣無幼兒園籤約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當局8月1日施行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截至9月15日,第一波政策施行的15個縣市中,臺東縣、澎湖縣和金門縣的已籤約幼兒園數為0,基隆市、花蓮縣、新竹縣、新竹市、嘉義市和苗慄縣的已籤約幼兒園數僅有個位數,約佔幼兒園總數1-2成。
  • 臺當局新政被指為選舉急著推出 遭私營幼教抵制
    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行政部門首長賴清德7月底宣布準公共化託育(準公託)政策,全臺私立託育機構、私立幼兒園一致決定不加入準公託。因私營者佔臺灣幼兒園的近7成,一旦串聯抵制,將使賴清德的準公託政策難以推行。
  • 臺當局託育新政遇冷 3縣無幼兒園籤約6縣市1-2成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當局8月1日施行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截至9月15日,第一波政策施行的15個縣市中,臺東縣、澎湖縣和金門縣的已籤約幼兒園數為0,基隆市、花蓮縣、新竹縣、新竹市、嘉義市和苗慄縣的已籤約幼兒園數僅有個位數,約佔幼兒園總數1-2成。
  • 賴清德推託育補助 柯文哲批決策倉促
    對於臺當局「行政院」的託育補助新政8月1日上路,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30日在議會表達不滿,直批「太倉促」,上周才說要上路,市府契約等行政文書都還沒處理,不過柯也承諾,在他任內補助不會縮水,不會增加家長負擔。   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30日赴臺北市議會進行項目報告,主題為「託育政策、教育政策與老人福利政策之規劃與落實」。
  • 改善島內少子化 讓父母敢生 民團籲增公共託嬰
    託育政策催生聯盟等五個民間團體昨天齊聲呼籲,臺當局應設法增加零到兩歲孩子的託育量能,除了一般保母、託嬰中心之外,應讓家長能多出「公共保母」及「公共託育家園」二種選擇,別讓夫妻因託嬰「看得到、吃不到」,而不敢生寶寶。
  • 搶救少子化,臺灣發現公共託育可能更有效
    全球託育深調研 第3期如果從1998年臺灣地區實行保母技術士證照考試算起,臺灣地區對於託育服務的探索已經走過了20年。2012年幼託整合以來,在出生人口不斷減少的壓力之下,臺灣地區不斷改革和完善託育服務政策,投入資金,從託育服務和家庭補貼兩大方向入手,希望真正能減輕家庭養育孩子的負擔。
  • 解決少子化危機 臺當局育兒三項補助新制將上路
    中新網7月3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育兒三項補助新制將於8月1日正式上路,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今日一早表示,暑假期間當然要更照顧孩子,顧荷包、顧成長、顧安全,一起繼續努力,讓家長更放心、小孩更開心。
  • [海峽午報]臺灣 臺當局託育補助8月上路 藍營批賴清德猴急「政策...
    [海峽午報]臺灣 臺當局託育補助8月上路 藍營批賴清德猴急「政策買票」 臺灣:臺當局託育補助8月上路,藍營批賴清德猴急「政策買票」。
  • 臺施行託育補助新措施 旨在鼓勵生孩 遭各界質疑
    東南網8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為鼓勵民眾生育,從8月起,臺灣當局推出的託育補助新措施正式施行。其中,準公共化託育部分,將2歲以下幼兒送至與當局籤約的保姆或私立託育機構,則家長每月可獲至少6000元(新臺幣,下同)補助;明年8月,補助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至2歲到5歲的幼兒。據了解,該託育補助新措施將原本規劃補助保姆或私立託育機構的改為直接補助家長。
  • 託育機構如何借東風,拔頭籌?
    今年11月,山西、黑龍江、山東、甘肅等地方政府陸續發布託育支持政策,對事業單位性質託育機構、社會服務性質託育機構、營利性託育機構如何進行備案以及規範提出了詳細指導,並明確了到2025年之前建成相關示範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計劃。後疫情時代,託育機構在復工復產之路上,走的第一步路就是合規化。
  • 臺報關注託育困局 對照臺灣與大陸的幼兒園差別
    對照組:大陸的幼兒園政策  臺灣教育部門今年公布的「優質教保發展計劃」,明白承認:「臺灣公私立教保機構比例失衡」。教育部門還以大陸為例,強調:「大陸也只有少數私辦……臺灣公共化教保服務機構之比率確實偏低」。言下之意是,臺灣的公幼太少、私幼就讀人數太高,所以家長經濟負擔太重,我們的政策還不如對岸。
  • 全國政協委員劉曉莊:國家可從稅收、託育等方面完善二孩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劉曉莊:國家可從稅收、託育等方面完善二孩政策 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2019-03-05 20:03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