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IP盛行的當下,影視作品的改編早已司空見慣,膾炙人口的作品經過改編後,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觀眾面前,對粉絲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根據海巖小說《長安盜》改編的影片《長安道》,就很是值得一看,影片圍繞著簡單的命案來展開劇情,案情背後卻隱藏著驚人的內幕,隨著案件的不斷發酵,人性中的善與惡、美與醜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大銀幕上,不光結局出人意料,命案背後的真相更是令所有人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影片的開場可謂是簡單粗暴,隨著幾聲槍響,林白玉命喪當場,趙紅雨更是危在旦夕,轉瞬間造成了兩屍兩命的慘劇,是什麼原因令這個家庭支離破碎?隨後畫風一轉,採用倒敘的手法,透過不同的主人公來引領劇情,將幾位主人公的經歷和遭遇交織在一起,林白玉強勢背後的齷齪舉動、萬正綱蓄謀已久的真正想法、趙紅雨回歸家庭的別有用心,每個人心中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三人之間的相愛相殺,不光推動著劇情的發展,也在不經意間改變了每個人既定的命運。
《長安道》可能是近期題材最複雜的一部電影。以家庭、犯罪、警察、文物追回等元素為基底,上升人性、抉擇、真相。整部電影說不上是絕好,但的確有很多戳人心的地方存在。就比如範偉飾演的萬正綱這個角色,到底是不是渣男,引發了觀眾的熱議。
關於範偉飾演的角色「萬正綱」,上映後評論產生了兩極分化。
渣:婚內出軌、迂腐男權、見死不救
不渣:在毫無精神交流的婚姻中脫離選擇尋求靈魂知己,情有可原的婚內出軌;老一輩固化思想導致的思想迂腐、男權化;置女兒性命於不顧但心中愛的真摯…其實可以理解,他只是走錯了一步,所做的事事可恨,但實則可憐。
以上是大多數觀眾比較在意的點,為什麼說範偉演活了「渣男」,不僅指的是演技,更是能掀起大眾討論的角色塑造力。其實範偉的角色本身就是片中最矛盾的角色,他既有人性的善,也有人性的惡。當善惡共存在一個角色內,掀起波瀾是肯定的,但演員對角色的塑造也是波瀾中不可或缺的。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在老宅內與林白玉對峙的部分,範偉從唯唯諾諾的知識分子變成了露出獠牙的豹子,看待林白玉的眼神仿佛看待獵物一般,人性中惡的一面被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人眼看到、心想到,他就是萬正綱,萬正綱就是他。
再讓我們回到「渣男」界定上,萬正綱到底是不是渣男?
在情感和家庭上,他是渣男。他對女兒有愧疚、有愛在,但這個愛是有條件的。他對林白玉有感情在,但利用的成分大於感情。他對歷史學是真誠的熱愛,但要基於他名利雙收的條件下。他的一切付出,都是有前提的。
在人心的範疇上,他不是渣男。雖然他愛名利,但也潔身自好,多年不參與相關文物違法事件,出淤泥而不染。雖然他對女兒的愛有條件,但他卻願意為女兒去沾染「汙點」事件。雖然他對林白玉利用偏多,但當初心底的感動依舊存在,也因此他願意去忍受她出軌和女王般的家庭地位。可憐大過可恨。
但其實他到底渣不渣的答案,就在你們心裡,就像彩蛋中範偉的獨白「真相就是你認為的真相,你們認為的真相。」
從題材上來講,《長安道》與一般的犯罪題材有著本質性的區別,融合了懸疑、燒腦、警匪、尋寶、臥底、親情等不同的元素,並將其包裹在情感和犯罪的雙重內核中,是一部標準的黑色電影。導演在影片的設置上相當大膽,不光故事引人入勝,結局更是發人深省,令人回味無窮。影片擺脫了大團圓結局的桎梏,而是將一個頗有深意的結尾呈現給觀眾,結局中充滿了適時的反轉與人性的陰暗,令人不寒而慄的同時又具有濃鬱的現實意義。《長安道》這道專為觀眾打造的「暗黑料理」,無疑是近期大銀幕上的亮點,相當值得進入影院觀看。